【歐洲時報記者歐文謝爾河畔塞勒報導】元月20晚,來自中國南京的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們,在法國中部小城謝爾河畔塞勒市(Selles-sur-Cher)為當地民眾獻上了一臺充滿濃鬱中國風情的民樂演出,贏得謝爾河畔塞勒市民的一片歡呼聲。
謝爾河畔塞勒市長蒙榭(左)致辭;塞納古堡(Chateau de Selles sur Cher)東主吳宛霖致辭。(圖片來源:本文圖片均由歐洲時報記者歐文 攝)
當晚的演出,是由中國駐法大使館文化處和江蘇省文化旅遊廳、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主辦的「歡樂春節」法國巡演的最後一場。中國民樂藝術家緊緊圍繞「歡春」與「水韻」兩個主題, 先後演奏了《喜慶江南》《高山流水》《彝族舞曲》《春江花月夜》《姑蘇行》《二泉映月》《賽馬》《楊柳青青》《紫竹調》和法國作曲家聖桑的《天鵝之死》。
自貢彩燈商會副主席粟本剛(左)致辭;中國駐法大使館文化一秘陳罡(中)致辭;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團長張正弟介紹民樂樂器。
喜慶的傳統樂曲、水鄉風韻的江南民樂以及用中國樂器演繹的世界名曲,令現場觀眾和聽眾陶醉。
演出結束時,現場掌聲雷動,一片歡呼聲和叫好聲。
建團60多年的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其保留的優秀曲目:《姑蘇情》《蘇南小調》《竹歌》、《楊柳青青》《江南春色》《楓橋夜泊》《烽火臺》《梅花吟》《棲霞鐘鼓》《八段景》《春江花月夜》等都是中國國內和江蘇省內的獲獎作品。
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演繹《春江花月夜》。
地處江南水鄉的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通過柔美細膩的演奏以及對各類樂曲演奏的把控能力,為法國民眾呈現了一道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大餐。
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團長、中國國家一級二胡演奏家張正弟在演出間隙,向現場的法國民眾介紹了二胡、琵琶、揚琴、古箏、竹笛、笙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讓法國民眾對中國民族樂器有了一個直觀近距離的認識和了解。
張正弟在接受歐洲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堅定不移地對外改革開放,讓中國文化走向海外更加自信。以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多年出訪美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法國、瑞士、義大利、丹麥、馬爾他、日本、新加坡、捷克、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土庫曼斯坦、馬其頓、朝鮮、韓國、緬甸、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演出經驗來看,越是純粹的中國民樂,在法國、德國等西方經濟文化發達的國家受到的歡迎程度遠遠超過預期。
據悉,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此次於元月16日抵法之後,先後在巴黎周邊的博比尼( Bobigny )、霍尼蘇布瓦( Rosny-sous-Bois )和巴黎南部的奧爾良市( Orléans )進行了巡演。謝爾河畔塞勒市是法國巡演的最後一站。22日,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將趕赴西班牙馬德裡繼續進行巡演。
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成員與法華嘉賓合影留念。
中國駐法大使館文化一秘陳罡、謝爾河畔塞勒市長蒙榭(Francis MONCHET)、塞納古堡(Chateau de Selles sur Cher)東主吳宛霖、自貢彩燈商會副主席粟本剛蒞臨觀看了演出,並向現場來賓致以新春祝福和問候,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編輯: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