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樂山大佛創造了很多世界奇蹟。他的神奇就在於佛體整個與背後的高山融為一體。樂山大佛的一個腳掌就可以容納很多人在上面。如今他更成為了四川的一個代表性的景點,接納著全世界的人來這裡瞻仰。
據說樂山大佛修建於唐朝,之所以會在這裡建一座如此大的佛像。就是為了體現"山亦是佛,佛亦是山"的概念。這座大佛融入了很多當時的藝術元素,如今雖然聳立在那裡整整千年。依然可以完整地展現出,大佛最初的風貌。
在發現這座樂山大佛之後,有人曾經為他做過測量。整座佛像坐姿高71米,這個高度相當於一棟19層的建築物了。建造這座佛像的位置有些特殊,附近有三處河流要在這裡交匯。據傳說正是因為這三處河流,才有了樂山大佛的存在。因為在唐朝的時候由於地勢原因,這裡的河流非常的湍急。經常有船隻在附近沉沒。
古時候的人都比較迷信,認為這裡有人類不可抗拒的力量。後來朝廷為了穩定當地百姓的心,才會在這裡修建大佛。就是為了鎮住那些湍急的河水,以此來保佑來往的船隻可以平安通過。在當時沒有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只能依靠著工匠一下又一下親手雕刻。
可以想像得到為了建成這座佛像,古時候的人一定克服了很多困難。整整過去了90年的時間,樂山大佛才斷斷續續地完成了。關於這座大佛,在民間還有很多的傳說。最讓人信服的就是,佛像內部有一個藏有寶物的神秘洞穴。
那是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樂山大佛正在進行一次比較大的修繕工程。其中一個工人需要到佛像的前胸處去進行修補,修復當中竟然真的有了發現。原來在佛像心臟的位置,竟然藏著一個暗室。
這個發現令所有的人興奮了起來,很可能民間的那個傳說是真的。經過不斷的研究,終於在沒有破壞佛像的前提下暗室被打開了。可是裡面的情景卻令所有人大失所望。原來並沒有傳說當中的寶物,只有一些空空如也的石龕。
雖然沒有發現可研究的物品,但是人們對暗室的存在產生了興趣。不知道當時的人為什麼要在此處建立暗室,它真實的作用是什麼呢?神奇的地方不止這一處,佛像頭頂的那些螺髻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有人仔細的數過這些螺髻有1051個。事實上這裡卻是一處設計精妙的排水系統。如果山上水是過大的話,就會通過這些螺髻直接排到佛的腳底。樂山大佛的排水系統不僅僅只有這一處。還有肩部和頸部兩處,都發現了用以排水的洞穴。
佛像不僅僅排水巧妙。而且還依照獨特的地勢,加上當時能工巧匠的設計。可以保持整座佛像的通風和除溼。之所以千年之後,我們還可以瞻仰佛像的尊容。就是因為這些設計給予了佛像很好的保護。不過唯一遺憾的是,現代人還是無法領略樂山大佛最初的風採。
據說唐朝時期的大佛,全部都是彩繪而成。可以想像一下這是何等的壯觀。可是時間的流逝,同時也帶走了佛像的本來樣貌。如今我們也只能看著佛像,再在腦海裡幻想一下而已。樂山大佛的神秘等待著後世之人去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