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山大佛「暗藏玄機」?佛頭螺髻設計巧妙,內部還有暗室

2020-12-03 時尚旅遊NGT

佛教自從傳入我國以來,就對每一個朝代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對其十分信仰,那些保留到現在的寺廟和佛像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中名氣大的甚至都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每年都會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慕名前來,就比如今天要說的四川樂山大佛。

它的開鑿年代是在唐朝,而且在當時沒有任何現代科技的幫助下,由工匠們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接近90年的時間才最終建成,如今佛像的整體高達71米,遠遠望過去十分的壯觀,站在腳下的時候也覺得自身十分渺小,不過更加讓人佩服的是當時的人們的確本領很大,能完成這樣一項偉大工程。

據傳當初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想法,是因為在很早的時候這邊水流非常的兇猛,往往有小船行駛至此處,就會受到風浪的襲擊而傾覆,而等到樂山大佛建成之後,有它坐鎮此處,類似的情況就減少了很多,或許真的是有神明保護吧!而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大佛也一直在被休整,同時也會出現不少奇怪的事情。

因為一直以來都有人猜測,如此高大的一座佛像,裡面一定會設置著機關或者是藏著一些珍寶,而實際上經過專家勘測,它也確實不單單只是用來觀賞的風景,很多設計都非常的巧妙,首先就是佛頭上的螺髻,因為一共分為了18層,其中有3層都橫向分布著排水溝,所以雨水可以順著很快流下來。

這樣佛像也不至於會被雨水侵蝕,另外大佛身體上還有通風隔溼的系統,這樣才算是保證它千百年來都沒有被風化。另外就是心臟部位有一處暗室,也叫做藏髒洞,裡面裝的都是一些廢舊的鉛皮和磚頭等等,而封門的石頭就更加有來頭,據說是宋朝時期的紀事殘碑,只不過就是被人給毀掉了。

不得不說樂山大佛真的是暗藏玄機,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但這也體現了工匠們的智慧,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有人在樂山大佛身上找到暗室,最神奇是佛頂的螺髻,暗藏玄機
    四川的樂山大佛創造了很多世界奇蹟。他的神奇就在於佛體整個與背後的高山融為一體。樂山大佛的一個腳掌就可以容納很多人在上面。如今他更成為了四川的一個代表性的景點,接納著全世界的人來這裡瞻仰。整整過去了90年的時間,樂山大佛才斷斷續續地完成了。關於這座大佛,在民間還有很多的傳說。最讓人信服的就是,佛像內部有一個藏有寶物的神秘洞穴。那是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樂山大佛正在進行一次比較大的修繕工程。其中一個工人需要到佛像的前胸處去進行修補,修復當中竟然真的有了發現。原來在佛像心臟的位置,竟然藏著一個暗室。
  • 樂山大佛因為大而出名,其實很少人知道大佛內暗藏玄機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51個,耳長6.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9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樂山大佛是因為大才聞名於世嗎?其實大佛暗藏玄機。
  • 樂山大佛曆經千年不倒,秘密就藏在佛頭裡,又為何會閉眼流淚呢?
    我國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尤其是佛教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非常的盛行,對我國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國不僅有少林寺、法門寺等著名的佛教寺院,還有普陀山等佛教的名山,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中原大佛」就位於河南,他們都是深受遊客歡迎的景點,另外,說起佛像不得不提的就是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曆經千年不倒,秘密就藏在佛頭裡,又為何會閉眼流淚呢?
  • 樂山大佛佛頭竟藏此等玄機!千年之謎將被揭開!
    親愛的讀者,你們是否喜歡四川這座城市呢?是否了解過四川的歷史呢?有沒有讀者去過四川呢?是不是和小編一樣說到四川首先浮上腦海的是不是自家的國寶大熊貓呢?但是你們知道嗎?四川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還有更為震撼的建築,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四川,了解四川的樂山大佛,小編這就為你解答疑惑,它是中國最大的佛像,身處在四川的樂山,它並不是孤零零地矗立在樂山而是與樂山城隔江相,最為神奇的是樂山大佛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可見當時建造的時候十分困難,甚至還有些許危險,大佛的造型十分莊嚴,設計可謂非常的巧妙,這座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是由海通禪師發起的號召。
  •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莫慌!大佛本就為鎮水而建千年排水系統起作用
    因為將其特大洪水的來襲,樂山大佛腳趾被淹、大佛「洗腳」的新聞也時刻牽動著我們,畢竟樂山大佛作為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樂山大佛從開鑿到現在依舊有1300多年歷史,我們都不希望大佛因為任何原因而遭到損壞。
  •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莫慌!大佛本就為鎮水而建,千年排水系統仍起作用
    因為將其特大洪水的來襲,樂山大佛腳趾被淹、大佛「洗腳」的新聞也時刻牽動著我們,畢竟樂山大佛作為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樂山大佛從開鑿到現在依舊有1300多年歷史,我們都不希望大佛因為任何原因而遭到損壞。
  •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莫慌!本就為鎮水而建,千年排水系統仍起作用
    因為將其特大洪水的來襲,樂山大佛腳趾被淹、大佛「洗腳」的新聞也時刻牽動著我們,畢竟樂山大佛作為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樂山大佛從開鑿到現在依舊有1300多年歷史,我們都不希望大佛因為任何原因而遭到損壞。
  • 樂山大佛 人間奇蹟
    海師洞洞深約10米,洞額刻「海師洞」三字,為乾隆時四川按察使顧光旭手書。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同時坐百餘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
  • 四川樂山大佛重大發現,佛像胸口處發現暗室,揭開千年前的傳說
    四川樂山大佛重大發現,佛像胸口處發現暗室,揭開千年前的傳說中國地大物博,所以有很多自然景觀和人類智慧的化身。雖然很多景觀在戰爭時期遭受到了破壞,比如圓明園,但是不可磨滅的是它曾歷史上散發過萬丈光芒。就好比巴黎聖母院被火燒了之後,大家就修不修展開了討論,有人說要保護歷史的軌跡,有人說應該重修。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樂山大佛以及在它身上發生過的種種。
  • 景區說之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
  • 四川樂山大佛人人皆知,中國還有一座66米大佛卻很少有人知道。
    四川樂山大佛人人皆知,中國還有一座66米大佛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佛家文化深厚,佛教在中國也傳播了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從東漢明帝以來,漢朝一直下來,三國、南北朝、宋陳梁齊,之後的隋一直到唐,都是以佛教為我們中國文化精髓的。
  • 中國最大石佛內部竟暗藏玄機,地宮密室是否真的存有秘寶?
    四川樂山凌雲寺旁有一尊宏偉石佛,始建於唐朝,歷時九十餘年鑿刻而成,如今多被稱為樂山大佛。此石佛通高71米,神態肅穆莊重,刻畫原型為彌勒佛,是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而在傳說中,這尊佛體內部暗藏玄機,有地宮密室藏有秘寶,這是怎麼回事呢?
  • 樂山大佛胸部發現暗洞,揭開了1200年的謎團,感嘆古人智慧
    在1962年的一次修復工作時,工作人員在大佛心臟部位發現了一個約6立方米左右的暗室,才慢慢的揭開樂山大佛的神秘面紗,那這是怎麼回事呢?樂山大佛建造不易,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古時候的樂山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水都流向了凌雲山麓,這裡的水勢不是一般的兇猛,很多的船走到這裡被江水顛覆,造成了船毀人亡的悲劇。
  • 樂山大佛胸部發現暗洞,揭開了1200年的謎團,感嘆古人智慧
    在1962年的一次修復工作時,工作人員在大佛心臟部位發現了一個約6立方米左右的暗室,才慢慢的揭開樂山大佛的神秘面紗,那這是怎麼回事呢?許多年後,海通禪師的徒弟接受了別人的捐贈,繼續了大佛的修建。只是工程實在太過浩大,為了讓工程進展快速一點,朝廷也參與了其中。後來雖然由於各種情況停工了,不過大佛還是在三代工匠的努力中,順利的建好了。樂山大佛有71米高,佛頭和山平齊,兩足踏著大江,雙手扶著膝蓋,整體的體態很是勻稱,就是給人一種神情肅穆的感覺,讓人心存敬意。
  • 比四川樂山大佛早162年的蒙山大佛
    山西省太原市蒙山大佛景區入口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是一尊摩崖大佛,它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約公元551年,比四川樂山大佛早開鑿162年.,蒙山大佛被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且風化嚴重.
  • 早於四川樂山大佛162年的蒙山大佛
    ,是一尊摩崖大佛,它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約公元551年,比四川樂山大佛早開鑿162年。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蒙山大佛被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且已風化嚴重。蒙山大佛高達約60米,僅次於四川樂山大佛,重新修建後,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正式向公眾開放。
  • 樂山大佛頭頂的小秘密,你知道嗎?
    炎炎夏日氣溫蹭蹭蹭上升踏進樂山大佛博物館頓感身心舒暢樂山大佛博物館從左手邊走進樂山大佛陳列館,盛世興佛、歷久彌新、傳承弘揚、光明普曜四個單元依次成列,展示了樂山大佛開鑿的歷史背景、建造工藝,大佛的保護和修繕以及著名畫家和詩人筆下的樂山大佛。
  • 樂山大佛被「洗腳」專家慌嗎?古人智慧告訴你:大佛能「鎮水」
    ,召集了很多人手修建樂山大佛,歷時近百年才修建成功。可以說佛就是山,山就是佛,樂山大光是頭長就14.7米,肩寬24米,耳長7米,看起來非常的宏偉,而坐落於四川樂山的這尊大佛因為水勢上漲幾乎差點被其次就是樂山大佛本身基本就不會怕被水淹,在經過古人的巧妙設計,無論歷經多少年的風霜,都未曾淹水過,在佛臺之下有很多的排水設計,非常的巧妙,
  • 天災降臨,樂山大佛兩次流淚,背後竟然有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對很多80、90後來說,曾經的那部《風雲》給他們童年帶來了很多珍貴的回憶,我們一定都記得當年他們在樂山大佛下打鬥的場景,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就和那座樂山大佛有關。樂山大佛也成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境內,高達71米,是中國最大摩崖石刻佛像。
  • 走進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匯流處巖壁上,依岷江東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為彌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巖造像的藝術精品之一,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並非是石窟藝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