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之夜寫出流傳千古的情詩,大宋才子秦觀你們了解多少呢?

2020-09-05 鄭三笑

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九百多年前某個七夕夜晚,朦朧的煙雨剛停下不久,天地間瀰漫著清新的氣息。一個瀟灑俊朗的男人望著璀璨的星空,一字一頓念叨著。

這首鵲橋仙是他剛剛有感而發所作,看似描寫了牛郎織女堅貞的愛情故事,實則表達了他內心深處深深的思念之情。

這男子名叫秦觀,是大宋才情卓著的才子,大文豪蘇東坡的得意弟子,人稱「蘇門四學士」之一。

這個時候他正在被貶謫的路上,朝廷裡的種種變故讓他疲乏厭倦,可又不得不四處奔波。

在這個美麗的夜晚,寂寞與孤獨緊緊纏繞著他,心念之人的倩影似乎又出現在眼前,他伸手想去抓住可終究是一場空。

內心唏噓無限,思念倍增心頭,他寫出了這首名為《鵲橋仙.纖雲弄巧》的情詩,可能連他也想不到這個夜晚,這首情詩,會讓他留名千古。

將近千年過去,人們幾乎都對這首情詩熟知一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些句子不僅為人熟知,也被人視為愛情的典範。

《鵲橋仙.纖雲弄巧》是一首留名千古的情詩,誇大一點說簡直是「震古爍今」,而秦觀本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

美好的愛情故事

北宋年間,著名詞人秦少遊(秦觀字少遊)聞聽蘇東坡才名卓著,是當時的傑出大文豪,便前往拜訪求學。

蘇東坡見到秦少遊,也被他的才情所吸引,當即將他收在門下,傾力教誨。蘇東坡有個聰明可愛妹妹蘇小妹,深得蘇府上下的疼愛。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秦少遊與蘇小妹相遇,兩人郎才女貌,一見鍾情,在日常的相處中更是被對方深深吸引住,最終喜結良緣。

洞房花燭之夜,蘇小妹有心試試相公的才華,便命丫鬟將秦少遊鎖在門外。如果新郎官想入洞房,就必須先對出她出的對聯:「東廂房,西廂房,舊房新人入洞房,終生伴郎。」

秦少遊想不到蘇小妹還來這麼一招,但是也覺得很有興致,脫口而出:「南求學,北求學,小學大試授太學,方娶新娘。」

蘇小妹見這題沒能難住情郎,親自開門將新郎迎進新房。喝過交杯酒,蘇小妹卻還不讓秦觀洞房,要求他再對一聯,上聯是:小妹雖小,小手小腳小嘴,小巧但不小氣,你要小心。」

秦少遊這下可犯了難,來回踱步冥思苦想,只求能快點對出好抱著美人同眠。秦少遊不愧是才思卓絕,他見蘇小妹粉面含羞,不由心動,便對出了下聯:「少遊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見且又少有,願娶少女。」

二聯對出,秦少遊終於抱得美人入洞房,當真是洞房花燭夜,人生快意時。

來求學不但獲得文豪恩師的賞識,最後還抱得美人歸,照這麼看來秦觀還真是挺幸運的。

不過,這些都是假的,只是一個故事而已,一個人們因憧憬美好的愛情而編造出來故事,現實中的秦觀又有哪些經歷呢?

秦觀的現實經歷

秦觀出生在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家境還算不錯,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少年時的秦觀豪放俊秀,博覽群書,也常常寫詩文抒發自己的情懷。

秦觀曾幾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但他並未感到沮喪,他志向遠大,氣度不凡,深信總有一天能考取功名的。

後來他去拜訪大文豪蘇東坡求學,蘇東坡很欣賞他的才情,就將他收歸為門下,經常相互探討學問。他應蘇東坡之請寫下了《黃樓賦》,蘇東坡看了之後大為讚嘆,認為他有屈原、宋玉的才華,並極力向王安石推薦他的才學。

王安石也認為秦觀很有才華,他的詩清新雋永,很有鮑照和謝靈運的風格。

在兩位大文豪,高級官員的稱讚與鼓勵之下,秦觀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並考中了進士。秦觀也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官職: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不久後,在蘇東坡的極力舉薦下秦觀升職為太學博士,負責校正秘書省書籍。很快他又調任秘書省正字,負責國史編修工作,由於工作幹得好,還多次獲得皇上的賞賜。

好景不長,不久後秦觀因為黨爭之禍被人迫害,下放到窮鄉僻壤之地為官。一連幾年間,來回奔波於窮山惡水之地,而且所任的都是無關緊要的官職。

直到宋徽宗登位以後他才被詔命為宣德郎,從流放之地返回。途中經過藤州(廣西藤縣),他停下來遊覽光華亭,並寫出了夢境中所作的詩詞。他口渴向人要水喝,等人送水至到的時候他面含微笑地看著,就此去世。

蘇東坡得知秦觀去世的消息哀嘆道:「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上面那首留名千古的情詩《鵲橋仙.纖雲弄巧》就是他在貶謫之路所寫,用以寄託深厚的思情。那麼,秦觀是為誰寫的那首情詩呢?

在所能找尋到的資料裡有好幾個說法,不過大多數說法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為了一個美麗的妓女而寫的。雖然每個說法的妓女都不一樣,但也說明了秦觀對那些妓女的魂牽夢繞之情。

那也沒什麼值得批評的,畢竟在那個三妻四妾視為尋常的年代,風流才子流連風月場所也是司空見慣之事,更有的人還因此而留名於史冊。

但是,作為一個憧憬美好愛情的人,三笑選擇了另一個說法,也只有這個說法與別不同,他是為思念妻子徐文美所寫的。

在流連漂泊的日子裡,秦觀已經和妻子分別很久了,恰逢七夕之夜,連牛郎織女也都能相會在鵲橋了,他與妻子還是各在一方。

萬般無奈,與及對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令他有感而發,這下了這首流傳於世的情詩。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秦觀當時真正所想,但是我情願相信這就是他當時所想。

結語

雖然秦觀為政之路坎坷,但是他文學上的成就卻為人矚目,在宋朝甚至是中國文壇上都佔有一席之地。

他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婉約派一代詞宗。

秦觀在婉約感傷詞作的藝術表現方面,展示出獨特的審美境界。在意境創造,在語法結構,字法運用方面都能得心應手,獨樹一幟。

其詩作亦自成一家,感情深厚,意境悠遠,風格獨特,都是他寫詩的一大特點。

《宋史》評論秦觀長於議論,詩文華麗且深邃。歷朝歷代也都有人推崇他的作品,為文者若能如此,夫復何求?

相關焦點

  • 七夕情人節,情詩之首,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賞析及背後故事
    今天七夕,又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關於七夕,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寫就佳作無數。這其中,最好的,還是要數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七夕夜下,牛郎和織女兩人悄然無言,橫跨過這漫長的銀河。至於「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牛郎織女,一年一回的相聚,365天的相思與盼望,都在這裡頭了。金風是什麼,玉露又指的是什麼,明面上寫的意思是說「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勝過了多少凡塵俗情」,但這是作者秦觀的真實意思嗎?
  • 那些流傳千古的情詩,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值此情人節之際,我們精選那些流傳千古的情詩,以饗讀者。庭有枇杷樹,乃吾妻死之年親手所植,如今已亭亭如蓋已。——《項脊軒志》,歸有光(明)作者運用了借景抒情,通過枇杷樹,聯想到自己的亡妻,所謂睹物思人即是如此。
  • 七夕佳作不少,憑什麼秦觀的《鵲橋仙》成了「千古絕唱」?
    但是,最經典、流傳最廣的當屬北宋詞人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已經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鵲橋仙》能成為最好的七夕詞呢?他說: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
  • 大唐最花心的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被譽為千古第一相思
    這等深情款款不知觸動了多少姑娘的心弦,然而深情款款是他,負心薄情更是他——元稹。唐代宗大曆十四年(779年)二月,元稹父親去世,適時八歲的元稹開始與母親相依為命。此時的他或許從未想過以後的人生將會有那麼多波折,以絕色氣質和潑天才華遊行於這個靡靡人間,經歷四次貶謫六次桃花,迢迢來路,一世玄機。
  • 李白求愛遭拒: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酸詩
    許多人的創作靈感都是來源於生活的,唐朝的大詩人李白正是如此,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都是來源於真實的生活經歷。李白的作品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一些描寫大自然的,或者自己的內心情緒的,但是有關於他的感情經歷的詩卻鮮為人知,這不禁讓人懷疑李白可能沒有創作過關於情感的詩。
  • 古文中最美的一首情詩,流傳千年,第一句感動了無數人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納蘭性德歷史上有這麼一位情詩才子,他出身貴族,自幼飽讀詩書,在仕途上他少年便展現出不凡的智慧,十六歲便中了貢士,進入朝廷後也編著了不少著作,流傳千古。他更是是個性情中人,寫的詩歌就像他的人溫婉輕柔,他有一首詩歌可謂是千古流傳,讓人深醉其中不能罷休。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秦觀一首七夕佳作驚豔世人,全篇無一相思,卻寫遍了相思
    感嘆相逢時刻的美好,就連以樸素著稱的白居易也在他的詩歌《七夕》中寫道「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可見古人對於七夕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本期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是一個另類,堪稱有史以來七夕詞作中最好的一首,詞中沒有一個生僻字,通俗易懂意蘊深刻。其中有兩句婦孺皆知,這首詞用了最簡單的詞彙寫出了最深刻的相思情。
  • 為你寫下最美的情詩,穿越千年而不朽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 獻給七夕,財稅人的三行情詩
    —— 《鵲橋仙》 秦觀 (宋)又是一年七夕來到,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展紙,落筆,情思隨墨氤氳紙張之時,你會想起誰呢?今天,小易貼心為你奉上七夕特別刊——「財稅人浪漫的三行情書」,為大家帶來了專屬於財稅人的淋漓浪漫。
  • 秦觀最經典的《鵲橋仙》,流傳千古的愛情名句,是為分手而作?
    秦觀是北宋後期的一位婉約派詞人,他受到柳永的影響,創作了大量的慢詞,並在柳永的基礎上將小令中蘊含的縝密韻味帶入慢詞中,使慢詞更加跌宕有致。秦觀的詞作造詣極高,善於描摹悽冷孤寂的傷感意境,詞風獨樹一幟,追求華美凝練的用字,詞境卻不顯輕浮,反而厚重含蓄。
  • 李商隱最精彩的一首情詩,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震耳欲聾
    他所寫的詩詞屬於通俗易懂的,大部分所寫的都是非常浪漫唯美的情詩。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他所寫的一首情詩,這首詩裡面也包含了他慣有的風格,而且第一句就成了千古絕句。李商隱所寫的情詩可是唐朝時期少有人能夠與之相比的,很多作品都成為了課本上的教材。有很多朋友應該都讀過他所寫的《無題》。
  • 絕情詩人背負薄情罵名,卻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情詩,後世爭議千年
    世間有多少男子將薄情寡義都藏在了「父母不允」這4個字之下,堂堂男兒若真抱著對愛情的一片堅貞,又怎麼有那麼多無可奈何,世間又怎會有那麼多被棄而亡的痴情女子。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發生在唐代的悲劇。
  • 情詩傳情 七夕要讀的6首唯美詩歌
    七夕情人節就要來了,如果在這個節日的禮物裡,放一張寫著情詩的卡片,會不會給戀人增加驚喜?讓你的禮物也多了一絲浪漫的氣氛?古人才子們對愛情一字一句的深情吟唱,相信也會引起戀人們心中愛的回應。古代的詩人們面對愛情,其實並不會比現代人含蓄多少,情到深處,不乏很多讓人面紅耳赤或者心動不已的佳作。今天 分享幾首自己喜歡的詩歌。如果有喜歡的歡迎收藏。
  • 「夜讀」七夕,遇見宋詞裡的絕美愛情!
    ——宋 秦觀《鵲橋仙》織女牛郎七夕會 | 戴敦邦鵲橋,傳說只有七夕的夜裡才會出現,成千上萬的喜鵲每到七夕,秦觀的這首詞,就從一個叫宋的時代,穿破書頁,穿過時間,與千年間的有情人萬裡來相會,天涯共此時。「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品讀秦觀的《鵲橋仙》:七夕女子乞巧節過成了他的情人節
    白居易那首著名的《長恨歌》,其中有一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不就描寫了古人在七夕之夜的山盟海誓嗎?不過,要說最能「誤導」後人的文學作品,恐怕要數宋朝秦觀的一首詞了!某年的七夕之夜,天空中輕盈的雲彩如巧手般變換出各種型態,閃耀的群星仿佛在訴說著有情人的離愁別恨。詞人仰望夜空,看到牽牛星和織女星已經默默地越過銀河相會了。
  • 宋七夕詞「會少別多」之恨
    這首詞一反以往七夕詞的傷感情調,把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和人間李隆基楊玉環馬嵬死別的動人故事,演繹、融匯為一個純情浪漫、晶瑩剔透的意境,抒發了對純真愛情的美好祝願和熱烈嚮往。詞的上片,極寫七夕之夜的美好氣氛:炎夏暑熱已退,點出秋令。從入暮寫起,導入七夕,陣黃昏過雨,輕灑芳塵,預示晚上將是氣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
  • 七夕:有期許,更有歡喜——遇見宋詞裡的絕美愛情
    ——宋 秦觀《鵲橋仙》每到七夕,秦觀的這首詞,就從一個叫宋的時代,穿破書頁,穿過時間,與千年間的有情人萬裡來相會,天涯共此時。「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詞裡的這兩句,在這樣的夜晚,總被反反覆覆提起,可細思量時,總覺這千古名句中,藏了些無奈的隱痛,頗有強說之嫌。
  • 最美不過愛情,那些流傳千古的爆款七夕詩詞
    作為我國傳統愛情節日,七夕最早源自先秦時期人們的天象崇拜,結合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外形進行想像,後來逐漸演繹成悽美愛情神話傳說,於是成為今天的七夕節。古往今來關於七夕的詩詞數不勝數,更有經典佳句傳頌千古,如白居易的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杜牧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等。
  • 毛滂與妻子共度七夕,寫下一首最美情詞,語言清麗,流傳千古
    關於七夕的詩詞很多,大多表達對愛情的祝願。秦觀曾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詞句,七夕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牛郎織女的演繹讓這一天更具有文化意味。這一天正是七夕,毛滂與妻子步下中庭,看天空雲卷,清風拂面,與妻子兩手相牽。毛滂與妻子共度七夕,寫下一首最美情詞,語言清麗,流傳千古。《訴衷情.七夕》短疏縈綠象床低,玉鴨度香遲。
  • 詩詞學習:七夕佳節,秦觀用一首詞演繹千古愛戀
    秦觀:(1049-1100),「蘇門(蘇軾門下)四學士」之一。辭情兼勝,頗多感傷,為婉約派代表詞人。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七夕。一起來學習秦觀的詞,很應景。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秦觀的詩詞中盡顯思念、柔情、甜蜜、纏綿、感傷。盡顯愛情的真摯、愛情的聖潔。盡顯秦觀的婉約風格。《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