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五大體系」層次分明、邏輯嚴密、重點突出且相輔相成,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五大體系」為重要抓手精準施策、精準發力。
抓手一: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礎。雖然我國已於2011年形成了以憲法為統率,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部門法為主幹,以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為分支細化的三個層次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法律規範體系仍須不斷完善、與時俱進。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應緊緊圍繞「抓住一個關鍵」「推動一個重點」全面鋪開——
第一,抓住一個關鍵。良法是善治前提,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首先要抓住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素,著力提升立法質量;第二,推動一個重點。社會發展進程中難免遇到難點堵點問題,推動重點領域立法就是推動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難點問題所涉及領域的立法工作,及時將破解社會發展進程中熱點難點問題的寶貴經驗上升為法律規範。
抓手二: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賦予生命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關鍵環節、重點和難點環節。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實際上是將「五大體系」中「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從「紙面上的法」轉化為「生活中的法」的動態過程。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應緊緊圍繞三個重點持久發力——
一是確保憲法的全面實施。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也是執政法、人權法、市場經濟法。保障憲法的全面實施就是從根本上保障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方向引領,使全面依法治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正確前行;二是嚴格執法,在執行法規中堅持標準不放鬆,確保嚴格規範文明執法;三是公正司法,確保公平與正義原則貫徹司法活動始終。
抓手三:加快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
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永葆生命力的動力之源。新形勢下推動法治監督體系向縱深發展、加快形成嚴密的法治保障體系,應緊緊圍繞「一抓緊、一加強」精準施策——
一是抓緊完善立法、執法、司法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發揮三項權力運行機制內部監督和內生約束能效;二是緊緊圍繞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幾大監督機制持久發力,充分發揮多元、外部監督能效。
抓手四: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缺失法治保障與支持,全面依法治國就難以實現。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和強大推動力。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須緊緊圍繞「一加強、一提升、一夯實」全面鋪開——
一是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強化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水平,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正確的方向引領;二是提升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高科技手段水平,著力構建智慧法治運行體系,為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提供科技支撐和數據支持;三是夯實建設法治保障體系的理論基礎。加快形成完備的法治保障理論基礎,打造高水平的法治保障體系理論研究基地,聚焦法治保障中的難點問題探尋突破方法。
抓手五: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黨內法規體系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供更嚴標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政治保障。完善黨內法規體系任重道遠,應緊緊圍繞「一統一、一完善」持續推進——
一是加強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協調發展和無縫銜接,實現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的有機統一。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紀律問題等方面的有效銜接;二是加快完善黨內法規內部體系。2019年4月,中共中央完成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第二次集中清理工作,此次清理工作從2018年11月開始,對納入清理範圍的中央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廢止54件,宣布失效56件,修改8件。目前現行有效黨內法規約4100部,後續仍需根據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需求進一步完善,從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供與法律體系相一致、具有切實可操作性的科學規範的黨內法規體系。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