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對聯話冷暖

2020-10-18 山鄉武俠

  

一副對聯話冷暖

翁武俠

人有利勢眼,人有巴結心。這樣的人不管在那朝那代似乎都較普遍。所謂「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宋朝初期有個呂蒙正,年幼時隨母簡居,其家道非常窮困窘迫。其父呂龜圖在當時應該算是個有錢有勢的人吧,一句「其人內眷很多」就足以說明此人有「官宦人家」的背境。其父與呂蒙正的母親劉氏不和,一怒之下把劉氏與呂蒙正一併趕出家門。劉氏出自萊州名門望族,生性剛烈,一出呂家大門就發誓不再嫁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呂蒙正培養成人。

被趕出家門的味道不好受。不但生活十分的貧困,而且還受到親戚們的歧視和周圍人的白眼,「棄婦」和「野孩子」的稱呼的更是讓這倆母子抬不起頭。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即公元977年,呂蒙正考中了狀元。這個消息,喜了母親,驚了父親,震動了眾親戚。

上門祝賀的人連綿不絕。當然,來的人當中,有不少是自己的親戚們。他們一窩蜂地擁來,不免會勾起呂蒙正對不堪過去的回想。那時,你們對我不理不睬,熱話沒一句,冷語卻不少,今天,你們卻厚著一張張臉,流出的笑說出來的話,總有一股讓人不舒服的感覺。

於是,他寫下了一副對聯:

上聯:舊歲饑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

下聯:今科僥倖,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不論王五馬六,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

新舊兩重天,新舊兩回事。這副對聯,講到了自己過去的辛酸和內親外戚的冷漠心腸,道出了自己現在的輝煌和王五馬六的厚顏無恥。

人被揭了皮就不好看了。眾人看到這副對聯後,紛紛慚愧不已。

人世間,都不要太「世故」了,隨和一些,淡然一些,不管面對的是貧窮或富貴。呂蒙正的親戚們應如此,呂蒙正也應如此。

2020822日星期六

相關焦點

  • 李嘉誠最欣賞左宗棠的一副對聯,曹德旺卻更欣賞曾國藩的一副對聯
    比如說,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最欣賞左宗棠的一副24字對聯,並將它懸掛在辦公室。無獨有偶,內地企業家曹德旺也最欣賞曾國藩的一副12字對聯,並將它懸掛在辦公室。到底是哪兩副對聯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估計李嘉誠先生就是從這副對聯中悟透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後應用到生活中、生意場上,最後才成就了如今的非凡事業。李嘉誠將這份24字的對聯掛在辦公室,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鄭板橋遭遇人生冷暖,寫下一副對聯,老和尚沒敢懸掛悄悄賣掉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品味把玩,樂在其中。對聯文化傳承悠久,最早對聯又叫桃符和楹聯,後來慢慢被紙張墨寶取代。可以說想要對好一副對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 一副對聯引發的官司……
    可家住廣州的一對街坊,卻因一副對聯鬧起了矛盾,還打起了官司……2019年過年的時候,李叔在自家大門前張貼了一副對聯,上聯「事業順景千秋盛」,下聯「幸福家庭萬事成」,橫批「一帆風順」。李叔越想越氣,最終起訴到法院,要求對方賠禮道歉,並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按原內容、樣式賠償對聯一副;賠償精神損失費30000元。楊某答辯稱,所謂的白紙是一層膠紙,是為避免李叔的對聯因裝修遭到汙染而封上,施工完成後該保護膜也已被撤下,並非挑釁侮辱。
  • 張作霖寫的一副對聯,簡單七言,霸氣外露
    張氏帥府博物館在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張作霖及長子張學良故居),收藏著張作霖僅有的一副書法對聯,也是張作霖迄今留下來的唯一書法真跡,對聯內容為: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書有未曾經我讀」理解為,天下有那麼多書,有很多是我所沒有讀過的;「事無不可對人言」理解為,(我)一生沒有什麼缺德的事,任何話都可以對人開誠布公地說。
  • 蕩滌心靈的一副對聯
    (一)一副對聯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須百般計較書讀五車,才分八鬥,未聞一日清閒>   這副對聯出自明代洪應明的語錄集《菜根譚》。就像杭州靈隱寺內掛著的一幅對聯那樣: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 對聯趣話丨元旦對聯趣話
    所以,專門寫「元旦」的對聯少之又少。在《楹聯叢話》裡找到這麼一個跟「元旦」有關的對聯記載:李笠翁云:李申玉之內子生於元旦,是日稱觴,即令家姬試演新劇。而當時年僅19歲的郭沫若也寫了一副元旦聯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語武陵人,於今可改秦衣服;鐵馬金戈回地軸,吟詩錦城客,此後休嗟蜀道難。
  • 鼠年春節話對聯
    琴聲寄語總第287期 鼠年話對聯 總 鼠年春節話對聯 另外宅第亭閣、牌樓門柱、寺廟觀庵、名山勝景等古蹟處處可見對聯,古蹟孕育、催生了對聯,古蹟又存活於對聯中。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對聯! 對聯生於唐代,宋元得到發展,至明清而大盛,歷久不衰。
  • 火葬場門前一副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再看下聯,話糙理不糙
    所以很多古人都自己擬、書寫對聯,以顯示自己水平高。能寫一副好對聯是很難的,因為對聯就是從「格律詩」裡摘除兩句演變而成的,其平仄押韻都很嚴格。對聯既然是從「格律詩」裡摘除演變而來,所以,很多對聯也可以直接從唐詩裡取。
  • 一副對聯 堅定初心
    一副對聯,堅定了我的初心。 楊再書是高寨鄉平寨村後槽組村民,身體殘疾,是高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原住房於2018年受災害影響成為危房而不能居住。 了解情況後我迅速召開黨委會,及時將其納入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從施工到入住僅僅花了三個月時間。喬遷之日,楊再書自己書寫一副「共產黨好政策扶持濟平民、楊再書摯忠心永久謝黨恩」的對聯掛於新房牆上。
  • 對聯札記:一副春聯的誕生
    今年的某一天,在等車時,看到了朋友通過微信轉發過來的順德第六屆春聯大賽啟事,經過一番醞釀,提交了這麼一副春聯:順泰康寧,彩鳳鳴岐開盛世;德平熙治,陽春布澤漾清暉。橫批:大筆揮春本聯主打順德元素,用鶴頂格嵌了「順德」二字。大良街道被稱為「鳳城」,彩鳳鳴岐自古就有所謂「吉兆」的說法。區內又有嶺南四大名園之一——清暉園。
  • 一副對聯成就輝煌人生
    晚上閒來無事到外面走走,看到鎮子上有個大戶人家在門前出了一副對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員外揚言誰要是能對出下聯就把小姐許配給他。可是這副對聯掛在這裡好幾天了也沒有人對出下聯,這個書生思索了一番,也沒有想出來比較合適的下聯,但是他暗暗地記下來了這個上聯,也沒有太拿這個上聯當回事兒,就回悅來客棧休息去了。
  • 中國口碑最好的古代書院:因一副對聯,而名揚天下
    話說早在北宋政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111年的時候,東林書院就已經創立,時至今年,已接近千年。過去,這裡曾是江南文人聚集講學的地方,在明朝萬曆時期,曾因著名的「東林黨事件」而名噪一時!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東林書院不僅是文物,而且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價值難以估量!
  • 對聯的部分術語: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的一副對聯
    【對聯知識】對聯的部分術語對聯的術語有很多,這裡只介紹一些基本的,供初學者參考。撰聯:即撰寫對聯。上聯:對聯的前半部分,又稱出句、上比、對公、對頭等。張貼位置應在讀者面對方向的右側,一般應以仄聲字結尾。出對,先出的半幅對聯,多為上聯,個別情況為下聯。
  • 10副格言對聯,總有一副適合你貼在書房了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明清兩代,文人學士無不把撰寫對聯作對視為風雅之事,常常結對聯來表達情感,寄寓情志,寫對聯、對對聯、贈對聯之風逐漸興盛,也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除春聯、婚練、壽聯、輓聯等專用聯以外,對聯可以說是無處不有,無處不貼。
  • 為你解密一副「涉世良方」和一副「自修要旨」對聯的出處與寓意
    為你解密一副「涉世良方」和一副「自修要旨」對聯的出處與寓意吳斌楹聯學的開山鼻祖梁章鉅,曾經介紹與分析過兩副對聯,它們是:欲知世味須嘗膽;不識人情只看花。梁章鉅在所著《楹聯叢話》中記載:章鉅少承庭訓,先資政公每作書,必為章鉅講明其義。嘗自署書室曰「四勿齋」,謂「無益之念勿起,無益之事勿為,無益之言勿說,無益之物勿食」也。每為人書楹帖,必用格言,謂章鉅曰:「人來乞書,而不以格言應之,即所謂無益之事也。」
  • 親戚趨炎附勢,窮書生高中後寫出一副對聯,眾人聽後自慚形愧!
    親戚趨炎附勢,窮書生高中後寫出一副對聯,眾人聽後自慚形愧!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自古以來,勢利之人不在少數。這樣的人,在你落魄的時候 ,看不起你,甚至還口出惡語奚落於你。小小的呂蒙正,從這個時候開始,便體會到了人性的冷暖和親朋好友的醜惡嘴臉。於是,他非常勤奮的學習,立志長大之後,一定要出人頭地,讓母親過上好日子。讓看不起他們的這些親戚瞧瞧,自己和母親不是他們可以羞辱的。努力的人,從來不會被辜負。呂蒙正通過努力終於高中了狀元,而且還得到了皇帝的看重,被任命了重要官職。
  • 有一副對聯,賊都不敢偷
    01這樣的對聯,賊都不偷相傳,有一年臘月,王羲之他從山東老家遷移到浙江紹興落戶,喬遷之喜又值新年之慶,不禁揮毫寫就一副門聯:春風春雨春色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家人大驚,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語,讓兒子只管貼出去。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
  • 青城山:道家一副對聯,看懂後:可參透人生,受益終生!
    青城山:道家一副對聯,看懂後:可參透人生,受益終生!文/小橋論史我國的名山非常多,比如說四川那裡也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和名山大川。而且當地還流傳這一句諺語: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要說青城山最出名的地方,那莫過於寺院裡的一副對聯。這副對聯非常的有名,許多遊客都前來觀看過這幅對聯,他們希望自己可以從這副對聯裡面得出一些人生感悟。事在人為,休言萬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這幅寫得十分的經典和出名,無數遊客都前往觀看這幅對聯,希望從中可以得到些什麼人生道理,那對以後的生活經歷將會是非常有意義的。
  • 明朝皇帝的對聯故事,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四個字
    兩個人哪裡還有心思去想對聯,驚惶伏地,不敢仰視。明世宗等了一會兒,見二人不答,就說:「你們對不出,我替你們做一句:天官膽大大如天。你們看看,這兩句放到一起,算不算一副好對?」到這裡,皇上的用意已經十分明顯,嚴、熊二人更加驚惶,伏地不能起。明世宗輕描淡寫地說:「你們怎麼如此驚慌?我不過偶爾想到這副對聯,說與你們聽。」
  • 火葬場門口的一副對聯,看了讓人感慨萬千,一語道出了人生真諦
    說起對對聯,在現在的一些古代題材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中,都會有這樣的場景,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中,就有大量的對對聯的鏡頭,這說明,對聯在古代時候,也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而現在雖然人們不經常沒事就像古代人一樣吟詩作對,但現在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來表達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