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最吸引我的,還是書店風景。」出版人鍾芳玲如是說。不可否認,在網絡衝擊下,部分實體書店生存舉步維艱,但對愛書人來說,在實體書店裡體會到的那種文化氛圍,是網絡書店所不能給予的。那麼,你是否還記得上次去實體書店是什麼時候?
3月3日,一紙瀋陽書店地圖引起了很多愛書人的共鳴,當你循著這份手繪地圖與這些各具特色的實體書店相遇時,相信你也會收穫一份美麗心情。
遼大文青手繪瀋陽書店地圖
這份瀋陽書店地圖的作者叫杜萬鵬,今年24歲,是遼寧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研二的學生。
作為標準的「書蟲」,小杜每個月都會拿出生活費的一半用來買書,而學習之餘的空閒時間也大都扔在了書店裡。
對於手繪瀋陽書店地圖的初衷,杜萬鵬說,一方面瀋陽的書店基本上都逛遍了,再加上平時喜歡看地圖,於是就有了手繪瀋陽書店地圖的想法,地圖中橫縱兩條線是地鐵一、二號線,黑點為地鐵站點,藍色筆則標註出書店的名稱和編號。圖上共標註出20家書店,其中既有新華書店馬路灣店、新華購書中心這樣的老牌兒書店,也有吶喊書店、席殊書屋、西西弗書店這樣的獨立書店,更有歌德書店、噹噹書店這樣的後起之秀,這些店要麼靠優美環境,要麼靠思想和氣質留住讀者。
在一些網友看來,這張手繪書店地圖是對愛書人的雪中送炭。在生活奔波路上,有很多人想擁有一個寧靜的心靈棲息之所,希望放下浮世紛擾,養心養性,詩意生活。也有網友說,這張書店地圖還是有遺漏,有的書店並未列入。杜萬鵬回應,這張瀋陽書店地圖只是1.0版本,下一步,他打算推出2.0版本,不僅補充遺漏的書店,還會配上書店的照片和書店的簡短介紹,便於瀋陽愛書人逛書店、覓好書。
那種發現的樂趣網絡書店給不了
曾有句玩笑話:若你想讓你的朋友破產,讓他開書店吧。這句玩笑話道出了經營書店的艱難。
在杜萬鵬看來,雖然網上買書有時更便宜,不過,對於愛書人來說,在實體書店裡體會到的那種文化氛圍,是網絡書店所不能給予的。杜萬鵬說,每當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他最先去領略的肯定是書店。「杭州的曉風書屋,南京的先鋒書店,給我的印象就非常深,書店是城市呈現文化生態的窗口,是文化名片。好書店可以解讀城市的文化精髓,散發悠遠的人文關懷。」杜萬鵬說,書店更多的是扮演文化提供者的角色。如果書店都被驅趕到網絡上了,由書店構成的街邊文化風景又到哪去欣賞?當你無聊時想找個愜意的環境翻幾頁書,炎熱的夏日想要過一會兒與愛書同好們為伴的清涼時光……你又該去哪裡呢?
近期,瀋陽實體書店在經過市場的寒冬後,掀起了回暖趨勢,不少獨立書店憑藉特色經營,開創了新天地;傳統書店也在軟硬體上動腦筋,想方設法留住讀者。而不可否認,在這座城市,總有些人,他們或許念舊,或許愛書,這些看似不夠堅定的理由,卻成為書店存在的基礎。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