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手繪上海高校周邊書店地圖:探尋書店的意義

2020-12-15 華龍網

據《青年報》報導,發端於5年前的一次暑期社會實踐,一份「書店@大學上海高校周邊書店地圖」新近出爐。滬上14所大學周邊34座書店如顆顆珍珠般被串聯起來,製作成一份文藝氣息十足的手繪地圖,指引著大家探尋書店的意義。有意思的是,從棲居在大學周邊的那些書店裡,你會欣喜地發現,書店其實也早已經浸染著依附而生的那所大學的某些精神氣質。

尋找「失落的理想國」

這份地圖的創意策劃是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教育學博士莊瑜。5年前,莊瑜帶領學生一起做暑期社會實踐,主題便是「尋找失落的理想國——尋訪高校周邊書店」。

那段日子,他們與2666圖書館的聯合創始人聊他們選書的標準,也在這家書店聆聽了一場豐富有趣的博士論文答辯;在燦爛千陽書店,體驗新書發布會的精彩,品嘗書店自製的酸奶甜品;在小朱書店,了解二手書店經營的不易,也欽佩朱老闆的堅持與淡然……當年,有才的孩子、來自教育信息技術學系的學生盛潔就曾一筆一畫畫出了那一座座書店的模樣。

光陰如梭,5年過去,當年探訪過的書店,有些消逝了、轉型了,有些則是後來萌生的。他們發現,就數量而言,與5年前相比依然有所增加,這也是當下實體書店生態向好的一個佐證。

此次,華師大美術系研三學生施雅文根據各校地理方位,前前後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將14所大學周邊34座書店如顆顆珍珠般串聯起來,做成一份文藝氣息十足的手繪地圖,指引著大家探尋書店的意義。

「我們主要選擇了距離高校5公裡之內的有特色的書店、獨立書店。這份地圖不追求『高大全』,還是注重在視覺上讓大家有體驗感,激發學生放下手機,走出宿舍,去和書店進行一場約會吧。」莊瑜說道。

你仔細品讀就會發現,復旦周邊的「文史哲範兒」、同濟附近的「建築範兒」、華政附近的「法律範兒」……書店竟也散發著依附而生的那所大學某種獨特的精神氣質。

書店主題書展在校展出

地圖分AB兩面。正面是「地形圖」,滿足了許多人心中「有朝一日要朝聖申城大學周邊書店」幻想的第一步,背面也是一幅滿滿惹人愛的「小清新」——「書店主題」圖書索引。

「20年前,在華師大中北校區九舍宿舍樓下書店,我努力攢夠零錢,買齊一套30本的阿加莎原版小說;第一次讀到柏拉圖的《理想國》、房龍的《寬容》、宗白華的《美學散步》,是在那家永遠八五折的『心中書社』;棗陽路上曾經的大夏書店成為21世紀初師大文藝青年的聚集地。」莊瑜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書店情結」。也正是這樣一份不曾捨棄的情懷,配合著地圖的推出,莊瑜還在校內圖書館做了一個「書店主題」書展。

莊瑜的理解是,對書店的想像,遠不止思想的碰撞,也有愛情的邂逅、友情的建立與人性的思考。比如,《一頁臺北》裡的小凱喜歡在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敦南店讀書,在那遇見了愛情;《查令十字街84號》再現了美國女作家海蓮·漢芙和英國的二手書商弗蘭克因書相知的君子之交,也成就了另一部充滿溫暖的電影《北京愛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所以,為大家呈現了以「書店」為主題的各類圖書,莊瑜真正的期待依然是希望讀者們能體會實體書店的不可替代性,「它帶來的安寧靜謐、真實深邃的閱讀體驗是獨一無二的。」莊瑜說道。

(原標題:華東師大師生手繪上海高校周邊書店地圖:探尋書店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華東師大師生制上海高校周邊書店地圖[圖]
    原標題: 華東師大師生制上海高校周邊書店地圖:讓學生放下手機純手繪,Q版畫風,兩張A4紙大小,疊起來可裝進口袋。4月13日,華東師範大學全校停課舉辦閱讀活動,不少學生收到了這樣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張地圖,記錄了上海各大高校周邊值得一去的書店。這張地圖的策劃者是華東師大外語學院副院長莊瑜。
  • 讓書香溫暖校園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高校書店開業
    讓書香溫暖校園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高校書店開業時間:2020/11/16 15:19:37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起帆橋旁,一排房屋錯落有致,幾個學生手繪油漆桶點綴其間
  • 珍藏級「花城最美書店」手繪地圖發布
    在花城廣州,有哪些「最美書店」被廣大讀者極力推薦呢?來海心沙AI花市領取這份珍藏級的廣州「最美書店」手繪地圖,開始你的打卡之旅吧!1月22日,在海心沙AI花市現場,廣州「花城最美書店」手繪地圖正式發布,線上H5版本也同期推出。
  • 90後手繪瀋陽書店地圖:網絡書店給不了那種樂趣
    90後手繪瀋陽書店地圖:網絡書店給不了那種樂趣 2017-03-06那麼,你是否還記得上次去實體書店是什麼時候?  3月3日,一紙瀋陽書店地圖引起了很多愛書人的共鳴,當你循著這份手繪地圖與這些各具特色的實體書店相遇時,相信你也會收穫一份美麗心情。  遼大文青手繪瀋陽書店地圖  這份瀋陽書店地圖的作者叫杜萬鵬,今年24歲,是遼寧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研二的學生。
  • 高校小書店紛紛搬遷、倒閉
    距離之前學校唯一的學術書店大夏書店關閉已有半年時間。在復旦等高校附近,書店因經營不力而生意慘澹、關門的事情也接連發生,最近,復旦附近一家名為「三人行」的書店掛上了「七折清倉」的通知,即將遷往上海財大附近,從文史哲類轉為財經管理類。高校書店往往被看成高校的文化景觀,為何生存總是如此艱難?它們的發展前景又將如何?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新上外書店開業,滬上高校書店又添亮色
    近年來,陸續開張的高校書店成為了上海一大文化風景。華東理工大學隴上書店、華東師範大學大夏書店、上海交通大學閱讀隧道、復旦大學志達書店、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鍾書閣對外經貿店、同濟大學同濟書店、上海大學泮溪書店……它們多以高校出版社為依託,資源豐富,尤具內容特色,為在校師生和廣大市民打造了一處處寧靜又美好的閱讀世界。即便在受到疫情影響的今年,不少滬上高校書店依然有著十分喜人的呈現。
  • 四「書蟲」手繪北京書店地圖 兩個月賣出一萬張
    一張定價15元的手繪《北京書店地圖》,詳細標註了北京各類書店、閱讀機構等95家,上市兩個月竟然賣出一萬張。  手繪《北京書店地圖》堪稱北京蜜蜂書店集體創作的一部「作品」,街道、樓房都萌意十足的出現在地圖上,不僅有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等公共圖書館,也有讀易洞、單向街、庫布裡克、字裡行間這類獨立書店,還有北京圖書大廈、中關村圖書大廈等大型書城,就連國家大劇院音樂書店這類專業書店以及地處偏遠地帶的圖書批發市場也沒落下。  「我們書店員工都是一群『書蟲』,到哪兒旅遊會先鑽書店。
  • 實體書店與高校如何續緣
    這是北京外研書店8月的第二場文化講座,主講人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退休編審雷航。現在,她有了新的身份——外研書店「榮譽店員」。外研書店隸屬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出版社,近年來已發展成為立足校園、輻射周邊的新型閱讀空間。
  • 隴上書店:昔日化工書店轉型人文書店,也是周邊社區文化空間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期間,上海又一批實體書店紛紛選在這個節點開店。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的隴上書店也在讀書日前夕,於4月20日舉行開業儀式。隴上書店採用「書店+咖啡館」的經營模式。出版社希望能夠為高校師生、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學術、文化交流、休閒閱讀的平臺。並且書店也會考慮在『實體書店+網際網路』的O2O模式上探索創新經營的可能性」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張輝表示。水杉樹下的閱讀伊甸園隴上樹下,相約閱讀。隴上,是書店的名字;樹下,是書店的位置。
  • 上海書展|一校一特色,上海高校書店正成為校園新亮點
    7月24日教育部辦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高校校園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高校應至少有一所圖書經營品種、規模與本校特點相適應的校園實體書店」。上海第一批轉型升級的高校書店開業已有一兩年時間,運營狀況如何?高校開設校園實體書店意義何在?近日,澎湃新聞走訪了其中幾家高校書店。
  • 90後研究生手繪瀋陽「書店地圖」 引愛書人士共鳴
    ­  「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最吸引我的,還是書店風景。」出版人鍾芳玲如是說。不可否認,在網絡衝擊下,部分實體書店生存舉步維艱,但對愛書人來說,在實體書店裡體會到的那種文化氛圍,是網絡書店所不能給予的。那麼,你是否還記得上次去實體書店是什麼時候?
  • 滬上高校書店的「出圈」之路
    很長一段時間,在電商平臺和電子書的衝擊下,因租金上漲、讀者閱讀習慣改變等原因,高校及周邊實體書店生存艱難,幾經起伏。如今,滬上校園書店建設有了新氣象,三年內將實現申城60餘家高校實體書店全覆蓋。同濟大學的同濟書店、華東理工大學的隴上書店、上海大學的泮溪書店、上海體育學院的綠瓦體育書店等各具特色,服務師生的同時,也輻射所在社區。
  • 世界讀書日 鄭州最美書店手繪地圖
    (原標題:世界讀書日 鄭州最美書店手繪地圖)
  • 毛開雲:高校實體書店倒閉近半根源何在
    原標題:毛開云:高校實體書店倒閉近半根源何在  記者近日走訪北大、清華、北師大等海澱區高校校內及周邊的民營書店,發現短短5年時間,它們中近半數者從高校的「文化版圖」中黯然消失。去年起,海澱區宣布每年出資400萬元以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然而,走訪的大多數校園民營書店對此計劃並不知情。
  • 網紅黑墨水冰激凌、爆款校名校史文創,上海高校書店有書有溫度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高校出版社,旗下的上外書店也是上海開業最早的高校書店,至今已有近40年歷史。去年起,上外書店開啟了一場煥新工程。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門口,改造升級的上外書店9月22日正式開業。就在新書店開業之際,由上海書刊發行行業協會發起的上海高校校園及周邊區域實體書店融合經營分享會,邀集近20家高校書店負責人探討疫情背景下的高校書店融合經營發展之路。
  • 高校實體書店路在何方
    兩家書店因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吸引學校師生進店買書,雖然受到網購的衝擊,但仍能維持每日正常運營。除民營書店外,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高校實體書店還包括圖書館書店以及出版社書店兩個類別。開設在西南政法大學圖書館內的書店,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學校師生入店瀏覽,書店以考試用書、教材為主,經營品種單一,規模較小。
  • 今年上海書展 有位畫家親手繪就了一家書店
    專題:2017上海書展原標題:今年上海書展,有位畫家親手繪就了一家書店  這一回我們把展位打造成了一個  申活館夏日限定手繪書店。  讓你在挑選好書、購買好物的同時,  還能美美地拍拍拍!  為自己的2017上海書展之行留下難忘的記憶~
  • 上海書店地圖
    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標誌性建築之一,總營業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是上海有史以來第一家超大型的零售書店。書城經營全國800多家出版社的各類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品種達15萬種之多。    同濟大學圖書館一樓亞洲之橋   專門賣外文原版舊書雜誌的小書店。   ·復旦大學周邊書店  鹿鳴書店   國權路334號。店名取自《詩·小雅·鹿鳴》,專營中西學術圖書。
  • 實體書店或從高校文化版圖中消失
    日前,記者走訪福州閩侯上街大學城實體書店,發現他們舉步維艱,苦苦掙扎—— 實體書店或從高校文化版圖中消失 東南網4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 黃開典)日前,記者走訪福州閩侯上街大學城,發現高校校內及周邊的實體書店生存艱難,在網購和電子圖書的衝擊下,它們或將從高校的文化版圖中黯然消失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高校書店今日開業 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同時揭牌
    央廣網上海11月13日消息(記者唐奇雲)校園實體書店是高校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文明載體,在傳播先進文化、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校園、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天(13日)下午,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高校書店正式開業,「曹路·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漁書」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同時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