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江長篇小說《渡情》入圍首屆全國「浩然文學獎」

2020-12-09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劉遠江長篇小說《渡情》入圍首屆全國「浩然文學獎」

  日前,記者從「浩然文學獎」評獎委員會獲悉,由著名作家劉遠江創作且廣受關注的長篇小說《渡情》入圍首屆全國「浩然文學獎」。

  《渡情》於2013年初由作家出版社重磅推出,該書一經面世,便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民網》《中國作家網》《知音》雜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讀書俱樂部》欄目等眾多主流媒體紛紛對作者展開了人物專訪。劉遠江被傳媒譽為:「中國當代最具思想力和情感智慧的通透型作家」。或許正是基於《渡情》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目前正著力撰寫《渡情》的文學評論,以期讓更多讀者有機會閱讀真正優秀的中國當代小說。

  值得一提的是,劉遠江於2014年由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傾力出版的長篇哲理小說《人生觀》同樣廣受歡迎,受到《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網》《京華時報》等數十家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和傳播,以及眾多讀者的喜愛和褒揚,被贊為「人生的參考書」、「人生的活教材」、「一部不能不看的人生智慧百科全書式的小說」。

  劉遠江是中國當代難得的擁有獨立文學使命和擔當精神的極具思想穿透力的出色作家,他歷練出的真知灼見使他徹底頓悟了文學的終極本質,他的最新長篇小說《天地基石》史無前例地剖解了文學對於滋養、完善和引領世道人心的巨大價值,如今該書雖尚未出版卻廣受關注,著名作家、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原書記處書記、央視熱播政論片《百年潮 中國夢》總撰稿張勝友如是評價該書:「人文情懷是作家美好的文學訴求。劉遠江新著《天地基石》所潛心追求的發掘人性、完善人性和引領人性的文學表達,無疑給予讀者啟迪、深省與心靈的震顫。」該書即將由海峽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

  「浩然文學獎」是為紀念當代著名作家浩然先生,繼承發揚浩然文學思想和精神,鼓勵文學精品創作和優秀創作人才成長,推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事業繁榮與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而由三河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的。

  浩然文學獎評獎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文學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思想性、藝術性有機統一,推動創作更多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堅持尊重和遵循文藝規律,尊重作家、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嚴格標準,嚴格程序,提高公信力和權威性。

  首屆全國「浩然文學獎」評獎參評作品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間公開發表和出版的作品。面向社會廣泛徵集作品,作者地域不限,對漢語文學作品進行評選,評選出某一文學體裁中思想性、藝術性有機統一的優秀文學作品。作品要求每人投公開發表和出版的紙質作品,限投1篇或1部作品,參評作品須為獨立創作,曾獲得國家級獎勵的作品不再參評。

  為加強對「浩然文學獎」評獎工作的領導,特聘請國內文學界有影響的作家、理論家、評論家、文學編輯、高校教授組成「浩然文學獎」評獎委員會,負責參評作品的審讀、評選工作。評獎委員會下設評獎辦公室,負責參評作品徵集、資格認定等具體工作,負責協調各獎項的評獎以及評獎結果的發布和頒獎大會的組織工作。

  首屆全國「浩然文學獎」設置優秀長篇小說獎、優秀中篇小說獎、優秀短篇小說獎、優秀散文獎、優秀報告文學獎等5個獎項。

(責編:吳亞雄、李巖)

相關焦點

  • 慶陽吳東正的長篇小說《地厚天高》榮獲首屆「浩然文學獎」三等獎
    「浩然文學獎」是為了紀念當代著名作家浩然先生,由河北省三河市委市政府主辦,中國浩然文學研究會承辦,自今年起,每兩年評選一次,面向社會廣泛徵集作品,作者地域不限,對漢語文學作品進行評選,評選出某一文學體裁中思想性,藝術性有機統一的優秀文學作品。首屆浩然文學獎特聘請國內文學界有影響的作家、理論家、評論家、文學編輯、高校教授組成「浩然文學獎」評獎委員會,負責參評作品的審讀評選工作。
  • 我市作家獲首屆「浩然文學獎」
    >
  • 成武縣作家陳宜新和宋長徵問鼎首屆「浩然文學獎」
    大眾網菏澤5月26日訊(通訊員 李丙建)日前,由浩然文學研究會主辦的第一屆「浩然文學獎」獲獎名單揭曉,成武縣作家陳宜新中篇小說《給大爺出殯》獲得三等獎,宋長徵散文集《住進一粒糧食》獲得優秀獎。    據悉,「浩然文學獎」是為紀念當代著名作家浩然先生設立的,旨在繼承發揚浩然文學的思想和精神,鼓勵文學精品創作和優秀創作人才成長,推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事業繁榮與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 首屆「浩然文學獎」評選揭曉 廊坊4人分獲二、三等獎
    持續半年的首屆「浩然文學獎」評選工作近日圓滿結束,共評出101篇(部)獲獎作品。評選自2015年11月15日啟動,組委會共收到全國各地參評作品598篇(部),最終評選出101篇(部)獲獎作品。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趙雲、楊吻)持續半年的首屆「浩然文學獎」評選工作近日圓滿結束,共評出101篇(部)獲獎作品。
  • 周曉波長篇小說《老夫子》獲第四屆葉聖陶文學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9日訊(記者 肖祖華 通訊員 楊堅)10月28日,第四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揭曉,湖南省新寧作家周曉波創作的長篇小說《老夫子》獲得提名獎。其中主獎5人(金獎),提名獎20人(銀獎),入圍獎49人(銅獎)。 葉聖陶教師文學獎是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中國教育學會、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旨在弘揚葉聖陶文學精神與語文教育思想,倡導教師文學創作,促進教師文學修養的提高,推舉出富有文學魅力和文化品位的作家型教師,倡導「像葉聖陶一樣當老師」,最終惠及廣大學生。
  • 首屆「東吳文學獎」開評 江南文學發展再添重要力量
    為進一步繁榮江南地區文學創作、培養文學人才、增進學術交流、促進文學事業和產業發展,擴大吳地文化影響,昨天(2月28日),首屆「東吳文學獎」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首屆「東吳文學獎」活動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吳中區文聯。
  • 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
    新華社倫敦1月10日電(記者白旭 李芮)2011年英仕曼亞洲文學獎決選名單10日在倫敦公布。包括中國小說《丁莊夢》在內的7部小說入圍決選名單。《丁莊夢》的作者是中國小說家閻連科。這本書是中國首部關於愛滋病題材的長篇小說,以中原地區曾發生的愛滋病蔓延為背景,揭露了形形色色的人性表現。
  • 9部作品入圍!第五屆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線上頒獎在中山舉行
    9月4日上午,第五屆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線上頒獎儀式在廣東中山舉行。現場揭曉了各類獎項獲獎名單,獲獎者通過視頻表達了遙遠的祝福。 本次文學獎共9部作品入圍,薛憶溈向改革開放致敬的長篇小說《李爾王與1979》獲得評委會大獎;張惠雯的短篇小說集《在南方》、亦夫的長篇小說《無花果落地的聲響》、謝炯的詩集《黑色賦》獲得優秀作品獎;範遷的長篇小說《錦瑟》、李鳳群的長篇小說《大野》、黑孩的小說《惠比壽花園廣場》、西貝的詩集《靜守百年》、周潔茹的散文集《在香港》獲入圍作品獎。
  • 首屆東吳文學獎在蘇頒獎 省作協主席範小青獲大獎
    昨天,首屆東吳文學獎頒獎典禮暨長三角文學發展研討會舉行。副市長王颺出席。「東吳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協中華文學基金會和吳中區委宣傳部聯合設立的文學獎項。該獎項每三年評選獎勵一批作家和富有江南地域特色、吳地文化特色的文學作品,今年為首個評選年。
  • 趙鳳玲榮獲第五屆海峽兩岸新媒體原創文學大賽入圍獎
    趙鳳玲榮獲第五屆海峽兩岸新媒體原創文學大賽入圍獎東方了了(趙鳳玲)長篇小說《風雨蒼茫》2017年在喜馬拉雅經過全國海選後,在2018年2月正式上線喜馬拉雅,由景林老師傾力播講,憑訂閱56集的截屏,可免費獲贈一本本書的實體新書一本,機會難得。
  • 首屆曹雪芹華語文學大獎揭曉 溫州作家獲短篇小說獎
    溫州網訊  記者獲悉,由遼寧省作家協會主辦,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誌社作為學術支持單位共同舉辦的「曹雪芹華語文學大獎」昨日在京揭曉,溫州作家哲貴的《仙境》獲短篇小說獎。
  • 《秦腔》:斬獲首屆紅樓夢獎的長篇小說
    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懷念狼》、《高老莊》,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臘月?正月》獲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作家最近獲得由法國文化交流部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榮譽獎」。
  • 《長城證明》獲首屆浩然文學獎報告文學三等獎
    《長城證明》獲首屆浩然文學獎報告文學三等獎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邊輝)4月25日,首屆浩然文學獎揭曉,由原籍我市遷安的《廊坊都市報》副總編董連輝創作的《長城證明》獲得報告文學三等獎。  長篇紀實文學《長城證明》一書,真實挖掘了為抗日捐軀的中共遷安地下黨創始人李方州(化名石明)領導民眾殊死抗擊日寇侵略的壯烈歷史,令人扼腕的是壯士犧牲72年後其紀念碑才被民眾自發地豎立起來。  《長城證明》作者董連輝出生在遷安長城腳下的一個小山村,目前系河北作家協會會員,現任《廊坊都市報》副總編。
  • 北大校友餘澤民榮獲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翻譯獎
    2017年12月28日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的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上,北大校友、旅匈作家、翻譯家餘澤民翻譯的《燭燼》榮獲「翻譯長篇小說獎」,原創穫獎作品為劉慶邦的《黑白男女》、呂新的《下弦月》、陳彥的《裝臺》和曹文軒的《蜻蜓眼》。
  • 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頒獎典禮舉行 小說《將夜》獲金獎
    人民網寧波11月3日電  (陳衝)11月2日,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頒獎典禮在寧波慈谿舉行,網絡小說《將夜》獲金獎。設立網絡文學雙年獎,這是繼浙江省率先在全國成立首家網絡作協之後,積極助推優秀網絡文學創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 第二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徵稿啟事
    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繁榮我國社會主義文學,打造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周恩來故鄉——淮安文藝品牌,致力於譜寫中國夢的淮安篇章,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民政府創設了以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作者、淮安人吳承恩名字命名的「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 《耶路撒冷》《北去來辭》獲長篇小說獎
    《耶路撒冷》《北去來辭》獲長篇小說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8.11 星期一     長篇小說獎: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林白的《北去來辭》;    中篇小說獎
  • 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完整版獲獎名單:《琅琊榜》得銀獎
    2日,首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在慈谿頒獎典禮,作者貓膩的《將夜》奪得金獎,作者海宴的《琅琊榜》、滄月的《聽雪樓之忘川》、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獲銀獎,作者酒徒的《烽煙盡處》、驍騎校的《匹夫的逆襲》、寶樹的《時間之墟》、周浩暉的《死亡通知單》、桐華的《長相思》、孑與2的《唐磚》獲銅獎,另有15部作品獲優秀獎。
  • 浩然長篇小說《蒼生》再版:改革開放40年40部重要長篇小說之一...
    2018年冬,「改革開放四十年四十部重要長篇小說」評選揭曉,浩然的《蒼生》以高票入選。《蒼生》是浩然1987年發表的新時期代表作,作品從新的視角觀察和反映了變革中的農村現實,以及新時期農村的巨大變化。這部作品的生活氣息濃鬱,鄉土特色鮮明,語言十分樸素自然。浩然曾說《蒼生》寫的是農民,也是特意為農民寫的。
  • 王克臣原創丨關於長篇小說《寒凝大地》
    自1971年起,順義縣委宣傳部與縣文化館,年年舉辦通訊員和文學寫作學習班。這麼多年以來,現代作家創作了很多抗戰題材的長篇小說,例如《新兒女英雄傳》《野火春風鬥古城》《鐵道遊擊隊》《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苦菜花》《平原槍聲》等,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與作家的藝術情感相結合,調動一切文學藝術手段,使其成為民族的記憶。彰顯世間公理,維護歷史公正,捍衛人類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