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蓉漫畫形象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馬季漫畫形象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彭麗媛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李谷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從1983年至今央視春晚辦了28年,其中,許多參與春晚的導演、演員,給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3年開始的央視春晚,給人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在春晚這個大舞臺上,有的人如常青樹不老,有的人一夜成名,也有的人混了十年總是不溫不火。在此,我們將春晚加以梳理,看看哪些人能進入春晚十大人物之列。
黃一鶴 央視導演
事跡:1983年,央視第一次辦春晚,白手起家,黃一鶴也成了春晚的開拓者。1985年,他將春晚舞臺搬到了工人體育館,沒想到不成功的晚會遭到了強烈批評。
點評:他先後5次執導春晚,是春晚史上最勇於嘗試卻招來批評的導演,可是人們不會忘了他。
李谷一 歌唱家
事跡:她是第一屆春晚正式登臺的首位歌手,獨唱《拜年歌》。在整場晚會中,她一共獨唱了7首歌曲、2首對唱歌曲,這個紀錄恐怕要空前絕後了。而春晚尾聲時總會響起的《難忘今宵》,也是1984年由李谷一首唱的,從此,這首歌就成為春晚固定的結束曲。
點評:傳唱最久的歌曲《難忘今宵》仍在唱,李谷一和她的歌聲一樣也不會被遺忘。
馬季 相聲表演藝術家
事跡:馬季對春晚有很大功勞。1983年的第一屆春晚,他就是重要的幕後參與者,同時還擔任主持人和主演。他為春晚表演了至少10個完整的相聲,另外還有部分即興、串場、助演類節目。他1984年表演的《宇宙牌香菸》大家都記憶猶新,1987年的《五官爭功》也堪稱經典。
點評:為了春晚,馬季不僅身先士卒,還精心培養了一批相聲人才。
彭麗媛 歌唱家
事跡:她是一位能夠稱得上「用旋律記憶春晚」的女高音歌唱家。起初充滿激情地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這些年來演唱了《我的祖國》、《我們是黃河泰山》、《父老鄉親》等十餘首大氣的主旋律歌曲,贏得了中國觀眾的喜愛。
點評:作為中國第一位民族聲樂碩士,文職將軍(少將軍銜),彭麗媛在中國歌壇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陳佩斯 小品演員
事跡:陳佩斯是最早的小品演員之一。1984年的春晚上,由他和朱時茂第一次合演的小品《吃麵條》讓人捧腹大笑。從此,人們才得知「小品」這個名詞。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的小品成了各類晚會最出彩、最令人期待的節目類型。
點評:當年因與央視的版權官司,陳佩斯和朱時茂在春晚舞臺上消失了,但他們留給人們的歡笑並沒有消失。
趙麗蓉 小品演員
事跡:她雖然是評劇演員出身,卻為觀眾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品。自1989年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後,《英雄母親的一天》、《如此包裝》、《打工奇遇》、《媽媽的今天》……她的作品年年都能出新,許多經典臺詞讓人忍俊不已。
點評:2000年7月17日,她與世長辭。
趙本山 小品演員
事跡:大年三十,多數電視觀眾都等著他。從1990年開始本山就一直活躍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1994年除外),算一算,老趙已經是20次上春晚了。他的確也很累了,2007年春晚前不久老父去世,他仍拖著一身疲倦在春晚上強顏作笑;2008年《不差錢》中不停咳嗽,也令親人心疼。
點評:當初為了闖進春晚,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今天功成名就,更是付出許多汗水。
宋祖英 歌唱家
事跡:宋祖英1990年春節晚會上獨唱一曲《小背簍》,之後的每一年春節晚會我們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世界男高音多明戈稱她為「東方的茉莉花」。2009年春晚上的「英倫組合」,更是令人刮目。
點評:正是由於她的堅持與刻苦努力,才成為著名歌唱家。
姜昆 相聲表演藝術家
事跡:姜昆從第一屆春晚的主持人、演員之後,曾經連續20個春晚上人們都會看到他的身影。從《虎口遐想》,到《和誰說相聲》,他為千家萬戶帶來無數笑聲。對春晚那種痛並快樂著的複雜感情,讓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割捨。
點評:經過春晚的兩次失敗、一次放棄,對於是否參加春晚,姜昆完全釋然了。
張明敏 香港歌手
張明敏在1984年春晚一出現,立刻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他的《我的中國心》,一下震動了世界華人,他也從一個業餘歌手成為廣大觀眾喜歡的演唱巨星。
點評:不僅是張明敏,還有費翔「冬天裡的一把火」、成龍的「男兒當自強」,都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本報記者 陳鳳軍
黃宏:登上春晚舞臺逾20年,總是「第二」。
李詠:當過6年央視春晚「臺柱子」,卻因「黑色三分鐘」,尷尬淚別春晚
範偉:甘為配角,春晚之路十年後止步。
潘長江:曾經輝煌一時。
鞏漢林:趙麗蓉去世後,他難以大施展。
馮鞏:牛群的離開,令他的演藝事業受到衝擊。
劉謙:央視春晚成就了劉謙,讓2009年成為「魔術年」。
另外還有蔣大為、王景愚、嚴順開、侯耀文、石富寬、遊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