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一篇文章成經典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在88年的時光裡,魏巍留下的作品,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

  □鄭州日報記者 秦 華

  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為人民子弟兵樹起一座英雄豐碑,更讓人們牢牢記住了作者魏巍。這位河南鄭州人,在88年的時光裡,留下了《依依惜別的深情》《東方》等激情洋溢、真實感人的作品,其中浸透著積極向上的信念,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

  「最可愛的人」

  奠定文學地位

  1920年,魏巍出生於鄭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了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魏巍仍長期在部隊生活,專門從事散文及小說的創作,曾擔任《解放軍文藝》副總編、解放軍總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總政治部文藝處副處長、北京軍區宣傳部副部長、北京部隊政治部文化部部長等職。

  魏巍屬於在中國人民覺醒起來進行革命、在動蕩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作家。他盡情地吸吮著生活的乳汁,孕育出枝繁葉茂的文學之樹。

  魏巍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無疑是《誰是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期間,魏巍三次赴朝,他與戰士們同吃同住,深入到戰爭最前線,積累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最終寫下了奠定其文學地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依依惜別的深情》等作品,反響很大。其中,《誰是最可愛的人》刊發在《人民日報》頭版,並被毛澤東批示「印發全軍」,隨後還被選入全國中學語文課本,「魏巍」的名字也由此傳遍全國。

  [筆耕不輟著作等身]

  《誰是最可愛的人》紅遍全國後,魏巍筆耕不輟,歷時20年創作的抗美援朝題材長篇小說《東方》1982年獲得首屆茅盾文學獎,這部長篇小說與《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一起構成了魏巍的「革命戰爭」三部曲。此外,魏巍還創作了詩集《黎明風景》《不斷集》《紅葉集》,散文集《幸福的花兒為勇士而開》、《壯行集》,雜文集《春天漫筆》等作品。

  那篇使億萬讀者熱淚盈眶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影響了幾代人,「最可愛的人」成了人們對人民子弟兵最親切的稱呼,而他自己也化身成了「最可愛的人」。在長期的工作中,魏巍與戰士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生前最喜歡別人稱他「詩人、戰士」,魏巍的兒子魏猛說:「1998年,一位朋友送給父親一個志願軍戰士雕像,他非常喜歡,把雕像放在桌上反覆看。」而這個雕像,也一直陪到他生命最後。

  [魂牽夢縈情系故土]

  當年,魏巍是瞞著家裡人去當兵的,他在鄭州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成年後,魏巍在鄭州的時間極少,但他對故鄉的那份濃濃深情卻從未消減。在外多年,親情所系,故鄉之情,在他創作的《寄故鄉》一文中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儘管他鄉的水更甜,山更青,他鄉的少女更多情,他鄉的花草湖光更溫柔,然而,人仍然是愛他的故鄉的……」

  數年前,《鄭州晚報》曾採訪過魏老,他對故鄉的眷戀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7歲師範畢業離開鄭州參加八路軍後,他曾回老家鄭州兩次,一次是1950年30歲時,一次是1988年68歲時,特別是第二次,他驚嘆於家鄉的巨大變化,雖然已不再是記憶中的模樣,但故鄉的一切都讓他倍感親切。

  「是這座城市養育了我的童年時代,我也是從這座城市走上革命道路的,鄭州是我可愛的故鄉。」魏老說:「故鄉,是你的生身之地,那裡有你的歷史、血脈、記憶,有先人留下的身影和勞作。」時年81歲的老作家的殷殷思鄉之情溢於言表。

  2008年8月24日,88歲的魏老帶著他濃濃的思鄉之情永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的故鄉。按照老人的願望,子女們將老人的部分骨灰安葬在河南福壽園,魏巍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土。魏巍是鄭州的光榮,家鄉的人們永遠崇敬他,永遠懷念他,永遠銘記他。

(河南省臺辦供稿)

相關焦點

  • 70年經典導讀: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賞析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也是魏巍誕辰100周年。今天,我們重讀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仍然會被深深地感動。讓我們重溫經典,在我們接受藝術薰陶的同時,更不能忘記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能忘記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愛的人,永遠是最可愛的!
  • 70年經典導讀: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賞析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也是魏巍誕辰100周年。今天,我們重讀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仍然會激起內心深深地感動。讓我們重溫經典,在我們接受藝術薰陶的同時,更不能忘記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能忘記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愛的人,永遠是最可愛的!
  • 作家魏巍的尊師情結
    "我一下雲裡霧裡好半天才清醒頭腦,"你是說魏巍是你媽的學生?真的?"王書法拿出了許多魏巍與他們往來的信函。讀著這些信函使我激動不已;讀著這些信函使我一步步走近了魏巍。在1956年10月1日的《教師報》第四版上曾刊登過魏巍寫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師》,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最使我難忘的,是我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
  • 魏巍最後詩作曝光 曾就山西"黑磚窯"事件寫評論
    -回望經典 重讀《誰是最可愛的人》 感動了什麼 影響了什麼2000年,在紀念「志願軍出國作戰五十周年」之際,人民日報的記者採訪了魏巍。文章具有歷史坐標意義,「可愛的人」是魏巍的一個貢獻。——— 肖復興(著名作家) 對於魏巍,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作品。《誰是最可愛的人》可以說是一個經典,在上世紀50年代,這篇作品讓「最可愛的人」成了志願軍的代名詞。
  • 著名作家魏巍遺骨安葬故土河南(圖)
    中新網鄭州4月11日電(賈真真)4月11日,曾以一篇抗美援朝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深切感染國人的作家魏巍,終於在去世三年半後,遺骨歸根故裡河南省。  在風景秀麗的福壽園英烈苑內,記者看到,魏巍之墓墓碑莊重而簡樸,眾人耳熟能詳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文段鐫刻其上。墓碑的一側,魏巍紀念像立於茵茵綠草之上。身著軍大衣的魏巍昂首挺立,目視前方,目光炯炯有神,透著睿智和堅定。  紀念像左側不遠處,是魏巍生前十分崇敬的河南籍民族英雄嶽飛的雕像。
  • 著名書法家傾心創作 紀念魏巍誕辰百年
    《誰是最可愛的人》一篇文章影響和教育了幾代中國人,今年是這篇文章的作者魏巍誕辰一百周年。「紀念魏巍誕辰百年」活動組委會啟動書畫邀請展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愛好者、名家紛紛創作作品,參與活動。在這個特殊年份,紀念魏巍誕辰百年的同時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
  • 鄭州消失的古建築之——魏巍故居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原名魏鴻傑,曾用筆名紅楊樹。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刊登《誰是最可愛的人》在全國引起了廣泛影響。幾十年來一直入選我們的語文教課書,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人。
  • 紀念魏巍誕辰百年 知名作家書畫奠英魂
    今年是著名軍旅作家魏巍誕辰百年,「紀念魏巍誕辰百年」活動組委會舉辦「紀念魏巍誕辰百年」書畫邀請展,面向全國邀請書畫愛好者參與活動。活動發起以來受到全國廣大書畫愛好者及名家關注,並紛紛來稿,為紀念活動添加濃厚的文化色彩。
  • 魏巍《我的老師》回歸初一教材 主人公蔡芸芝是洛陽人
    1 《我的老師》回歸教材,主人公蔡芸芝是洛陽人  一篇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裡消失了13年的課文,近日重新回歸——魏巍的《我的老師》被安排在該版教材的初一語文第六篇,全文約1000字。  魏巍憑藉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紅遍大江南北,也讓《我的老師》中的主人公蔡芸芝多年名聲不墜。
  • 一分半 | 魏巍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新版問世
    在同期舉行的新書出版座談會上,來自首都文藝界、社科界和新聞界的專家學者、抗美援朝老將軍的後代,以及魏巍在文中提名的志願軍戰士的後代齊聚一堂,共話一代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著名詩人、原中宣傳部副部長賀敬之還專門為座談會題寫了「雄文不朽,魏巍永生」,表達了大家的共同心聲。
  • 鄭州消失的古建築群(二)——《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魏巍故居
    這篇文章,使中國人熟悉了鄭州人魏巍,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魏巍的一張照片和介紹。巍巍1920年出生在河南省鄭州市。他的家,就在鄭州老城區東大街和管城街交叉口附近。在鄭州老城,有一個神奇的路口,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個路名: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管城街。
  • 魏巍:飽含深情歌唱「最可愛的人」
    這一理解也像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人生觀一樣,貫穿著魏巍的全部創作。四十多年後,魏巍還在一篇寫給青少年的文章中引李爾重同志為同調:「爾重同志在海南開會時講過的兩句話我也非常贊成。他說,我們講的愛國主義不是文天祥、史可法的愛國主義,也不是梁啓超、康有為的愛國主義,我們講的是社會主義內容的愛國主義。」
  • 戰地記者楊朔、魏巍報導石家莊解放
    日後成為中國現代散文大師的楊朔還留下了一篇名作——《正定創世紀》。  楊朔在文章中更寫出了新獲解放的正定人民對子弟兵的由衷讚嘆:「進城的警備部隊便是解放正定部隊的一部分。他們昨天還在衝鋒陷陣,像群獅子,這會子卻像些最聽話的孩子。該吃飯了,有米沒柴,守著一大堆不知是誰的煤,挨了頓餓。他們身上還帶著火藥氣味,臉上帶著戰鬥後的疲勞神氣,可是在正定人民的眼裡,立刻又展開了亙古未有的歷史奇蹟。」
  • 魏巍告訴我們誰是最可愛的人
    作者:火華 發表於2016年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告誡自己要平靜些,再平靜些,要在這裡平鋪直敘地介紹老作家魏巍同志。據說毛主席曾經批示「印發全軍」,從此這篇文章便成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作品,也正是從那時起,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有了「最可愛的人」的稱號。上小學時,我就讀過《誰是最可愛的人》。後來,上中學、上大學,它都是重點學習篇目。每次讀它都有一種激情在心裡湧動,它讓我振奮,讓我感動,讓我從內心裡感到志願軍戰士的崇高與偉大。這篇文章給我的內心帶來了強烈震撼。也因為這篇文章,讓我對作者魏巍充滿了敬意。
  • 新聞資料:著名作家魏巍生平
    圖為原北京軍區宣傳部文化部部長魏巍出席研討會。     魏巍:作品影響數代中國人 到老不忘"最可愛的人"  中新網8月26日電 據《新京報》報導,著名作家魏巍於8月24日晚7點12分在北京301醫院因病去世,享年88歲。
  • 紀念著名文學家魏巍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著名文學家魏巍同志誕辰100周年。魏巍及其作品,不僅在當代文學領域,而且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僅對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而且對一切進步人類精神品格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魏巍同志是真正的革命文學家、人民文學家、促進人類向上美化諸行動的文學家。魏巍及其作品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屬於過去和現在,也屬於未來。
  • 魏巍《東方》主人公「嘎子」,與《小兵張嘎》有無關係?
    前一度時期,筆者寫了一篇電影《小兵張嘎》的有關文章,有網友說:魏巍長篇小說《東方》裡的男主人公嘎子,就是《小兵張嘎》裡的張嘎。這裡,有必要對魏巍的長篇小說《東方》多說幾句。魏巍的長篇小說《東方》,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長篇小說。
  • [紅色經典]魏巍《地球的紅飄帶》紅軍不怕遠徵難
    [紅色經典]魏巍《地球的紅飄帶》紅軍不怕遠徵難 發表時間:2011-06-14   來源:人民日報   最近讀了作家魏巍的力作《地球的紅飄帶》,久久不能平靜。
  • 最具詩人氣質的人民作家魏巍
    組詩發表20天後,魏巍本人就奔赴朝鮮前線。  赴朝前,魏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學校教育科副科長。在前線,他採訪了志願軍司令部有關領導,「提審」了美軍俘虜,深入到了陣地前沿。漢江前線的日日夜夜,戰鬥激烈而又艱苦,魏巍看到戰士們一個個嘴唇乾裂,眼睛熬紅,耳朵震聾,他們一口炒麵一口雪,堅持鬥爭,想的是祖國人民的安居樂業,想的是解救戰火中的朝鮮人民。
  • 著名軍旅作家魏巍因病去世 作品享譽全國
    從此,「最可愛的人」成了志願軍的代名詞。1978年,創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題材長篇小說《東方》,於1983年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月24日晚7時18分,曾創作文藝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的著名散文家、小說家魏巍因肝癌醫治無效在301醫院去世,享年88歲。據魏巍女兒魏平介紹,魏巍靈堂設在北京軍區大院,今起接受公眾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