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和小學不同之處
學習生活環境的變化
學習內容的變化
師生關係的變化
教學時間和方法的變化
行為規範的變化
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值變化
人際交往方式的變化
幼兒園
美觀、寬鬆、活潑
以動手動腦的遊戲為主,培養學習興趣並進行知識啟蒙教育。
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生活,保教一體。
30分鐘教學以玩為主。自由遊戲、探索和發現,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
較自由,鼓勵孩子自由發展。
主要考慮營養、身心健康。
多在老師家長視線範圍和老師的組織範圍內與小朋友交往。
小 學
嚴謹、固定、規範
學習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系統學習,需要完成作業,有考試的任務和壓力。
老師側重於學習與品德的教育,生活照顧相對較少。
40分鐘課堂以聽課為主。以老師的講解為主,輔以技能訓練,課後還有一定量的作業。
較規範,學校規章嚴格。
在考慮營養、身心健康基礎上,在學習方面給孩子新的希望和要求。
課間、課外由學生自由支配,和小朋友交往的獨立性強。
「聽說小學一年級最坑爹的是拼音,不僅小孩子難學,就連大人都會跟著痛苦,所以我已經為女兒報了暑期拼音班!」「我家一上到大班就已經每個周末上幼小銜接班了,拼音、算術、識字、綜合能力,一次4節課!」「我家要上的是外語特色的民辦小學,我們家要為面試準備,專門報了英語班。」……談起孩子快要上小學,很多幼兒園大班的家長最熱衷的話題就是「幼小銜接」。而記者日前在調查中發現,「幼小銜接班」儼然成為最受追捧的一類培訓班,動輒兩三千甚至大幾千的收費並沒有讓一些家長猶豫,甚至有培訓機構表示暑期的集訓營名額都已「售罄」。不提前學拼音孩子就會跟不上?幼小銜接究竟該銜接什麼?揚子晚報記者為此做了一番調查。
「幼小銜接班」到底有多火?
有幼兒園一半大班學生都在上銜接班
「我們班很多小朋友都在上幼小銜接班。」在南京一家省級機關工作的家長何先生告訴記者,孩子快要上小學了,做家長的大多沒有經驗,聽其他家長也說,現在大家都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如果不上,可能到小學就會很不適應。「我家的幼小銜接班每周六上午上,一下子上4節課,具體是拼音、算術、綜合能力和識字。從早上8點半上到11點40分。不過每次上完課,孩子都顯得比較疲勞。畢竟是小學該學的東西。」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在大班孩子群中,家長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的有很多,有的甚至在中班時就已經報班做預備。而在上大班的孩子中,有的家長是給孩子報的日常班,還有的家長打算在暑期給孩子進行「集訓」。「據統計,我們幼兒園有一大半的孩子在上幼小銜接班。」採訪中,一位幼兒園園長向記者透露,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都比較高,都希望孩子能夠順利入學,甚至希望孩子能夠「領先一步」,因此不少家長都選擇了給孩子「提前學」。
有的銜接班要託關係才能上
「我聽說一家培訓機構的幼小銜接班比較好,所以特地去諮詢了,沒想到,對方竟然告訴我:暑期班的名額已經沒有了。」孩子在鼓樓區一所知名幼兒園上學的張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由於幼兒園不教拼音,也不教識字和算術,所以擔心兒子上小學以後不如別人,所以打算在小學一年級開學前先給孩子「打個底」。可沒想到,幼小銜接班竟然這麼火。「最後我還是託了熟人才爭取加一個名額。不過以前我只聽說上小學託關係的,沒料到現在上培訓班還要找人。」
「我們周末班早就報滿了,暑期班還有一些名額。」記者聯繫到一所南京比較熱門的培訓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暑期班一般都是25天左右的課,分半天課和全天課。上午半天的課包括拼音、數學、漢字和觀察課4門,如果是全天還有入學心理疏導和基礎運筆等課。「我們的課程是有專門教材的,半天收費2300元,全天的收費要3000元,還包含吃飯。」據了解,這家培訓機構有十多個培訓點,頗受家長青睞。
家長為啥熱捧「幼小銜接班」?
大班家長:擔心孩子進了小學「跟不上」
「小學和幼兒園可不一樣,幼兒園玩玩就行了,小學可是開始了學習生涯,如果起步就落後的話,對孩子長遠發展來說肯定不好,所以能做的咱們就該提前做。」孩子在秦淮區一所公辦幼兒園上大班的肖女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還是比較高的,已經在給孩子聯繫一所名小進行擇校。「我們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希望兒子能夠到了小學以後就『跳出來』。」
不過採訪中,也有一些家長擔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學習,而是行為習慣。「我家是男孩,調皮坐不住的那種,擔心以後上課的時候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想通過幼小銜接班先給孩子上上『規矩』。」家長張先生告訴記者,兒子很聰明,思維也很活躍,動手能力也很強,不過聽說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小學老師管得很嚴厲,喜歡的也是那種乖巧型的學生,所以很擔心兒子上學會被老師「黑臉」。「說實話,如果大家都不學,我也不想給孩子上。可如果大家都在上,那給我孩子的適應時間就短了。」
「過來人」家長:怕不上的孩子不自信
「我很慶幸給女兒報了幼小銜接班,上學期學拼音,她就很順利。」孩子在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上一年級的家長朱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沒有給孩子上專門的幼小銜接班,但是在大班畢業暑假的時候給孩子報了一個「拼音夏令營」。「那個拼音班要上一個月,一天一次,一次1個小時,費用要2000塊錢左右。」朱女士告訴記者,一年級語文一上來就學拼音,對一些孩子來說會比較繞,所以女兒學過了就會有心理準備,學起來也比較有信心。
「我們家女兒沒有上幼小銜接,確實在學拼音上也有過坎。」家長候女士談起女兒學拼音的經歷,深有感觸。「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老師開拼音公開課,當老師問『ang eng ing ong』有什麼共同點的時候,很多同學都舉了手。老師請了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那個女孩的答案把我一震,她說:『它們都有後鼻韻尾。』這個答案出來,很多小朋友點頭,然後把手放了下來。這時候老師說:『喲,我還沒教,你就會了啊。』我當時記得特別清楚女兒的表情,一下子顯得很失落。」
家長的擔心 老師怎麼看?
提前學的孩子起步早?
小學老師:早學的優勢很快會被「抹平」
是不是提前學的孩子確實進入小學就「快人一步」?對此,南京寶船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侯靜告訴記者,她從上學期拼音結束後的反饋情況來看,幾次拼音練習下來,滿分最多的是一個提前學過拼音的孩子,而第二名的就是根本沒有接觸過拼音的小女生。不僅如此,教拼音是有一定專業性的,包括讀音和拼寫,有的孩子在一些培訓機構裡學的,教授的老師根本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結果學了反而糟了,因為糾正比新學還難。
不僅是拼音,就是算術、識字等,提前學的孩子也並非能一直保持優勢。「很多家長在幼小銜接時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所以上的課更多的是知識的灌輸,但這種提前學的優勢,很快就會被抹平,孩子學習成績究竟好不好,和習慣的關係更大。」採訪中,一位班主任老師告訴記者。
小學教拼音進度太快?
小學老師:按進度表來,至少學1個月
一些家長反映,小學拼音難是因為老師教得太快了。不過對此傳言,南京寶船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侯靜告訴記者,對於拼音的學習都有相應的進度表,每周教什麼都基本定下來。一年級正常教拼音的時間應該1個月多一點。可能有的老師會略快一點。但是總體來說,都是會按照教材、按照進度來把控教學的,對新入學的孩子來說,在這樣的時間段裡正常是可以學會的。現在確實會遇到新入學的學生裡很多都學過拼音的情況,那對沒有學過的孩子來說,壓力會比較大一點。不過老師在教課時,應該特別關注那些沒有學過的孩子,延長提問的思考時間,並且多給初學的孩子一些機會。
進小學前究竟該準備什麼?
小學老師:建議「幼小銜接」從習慣開始
那麼,幼小銜接究竟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日前,南京市慧園街小學教導主任王格老師走進中華路幼兒園給大班家長進行了專題講座。「比如有一個叫小文的孩子,他害怕上學,因為一上學,他要自己繫鞋帶,自己整理文具。而這些活原來都是奶奶包辦的。同學們笑話小文,小文覺得丟臉,於是他變得不想上學。小文的不適應就出在奶奶的溺愛上,所以對於快要上小學的孩子,家長現在就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讓孩子自己穿衣服、整理東西等等。」王格有一份「七步秘籍」,講述的就是幼小銜接應從七個方面入手:比如激發孩子對小學的嚮往之情、做好孩子生理方面的準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知識點的銜接以及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現在家長有一種恐慌心理,感覺孩子一上小學就會很難,別說孩子,自己的壓力就很大。但事實上,幼兒園和小學都有相應的銜接課程,家長並不需要如此焦慮。」南京市赤壁路小學陸燕校長告訴記者,比如幼兒園會請小學有經驗的老師去進行幼小銜接的講座,給家長講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指導家長準備。而到了開學前,小學也會組織相應的提前課程,請將要入學的孩子走進小學,看看小學生是如何學習生活的。「對家長來說,更重要的不是盲目地給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還是要讓孩子對小學產生嚮往,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一般來說,入學後大部分孩子1個月左右就已經能適應小學生活,家長不用太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