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辦學前班,卻不嚴厲打擊校外幼小銜接班,讓家長掏空了錢包

2020-12-11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難。

別說開放二胎好幾年了,就說說今年年初大夥被關在家,然而今年年末也沒有迎來生育高峰。

令人更不解的是近兩年來新生兒出生率不升反降了,現在的年輕人到底是生不起還是不願生了?

生孩子很貴,養孩子更貴。

有人調查過養孩子的費用,從孩子出生到上大學,城市部分普通家庭都要花掉上百萬。

一線城市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對孩子從小到大的支出就更嚇人了,去年「月薪三萬,都撐不起孩子的暑假」引發大家熱議。

就足以看出家長們的錢包裡的錢都貢獻給了誰!

義務教育是免費了,可孩子花錢的地方更多了。

當社會招聘,門檻就是要985/211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讓家長崩潰。

當中考50%的淘汰率,一半學生被分流到中等職業學校,讓家長苦惱。

焦慮成為了家長們的日常狀態!並且有提前的趨勢。

畢竟大家也不想看那麼遠,可就連最眼前的,孩子上小學的環節就讓家長們瑟瑟發抖了。

家長們擔心什麼?

幼小銜接唄!

小學開始就是義務教育階段了,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遍性。

幼兒園呢?提義務教育的時間也不短了,今年教育部也徵集了意見,但普及三年幼兒園教育的可能性還是幾乎為零。

好在的有兩點,普惠性幼兒園越來越多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有了明確的緩解。

但另一個問題始終還是存在,就是幼小銜接的問題!

以前有學前班,然而很早教育部就嚴厲禁止辦學前班了。

可從幼兒園的「玩」到小學的「學」,有多少孩子能完美過渡和適應嗎?

我相信絕對是少數,從幼兒園五大領域綜合的學習,到小學分科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轉變和跨度太大了。

再加上如今一年級的教材難度和課程進度的設置,多少家長比孩子還先倒在一年級的路上?

最讓人無法接受,也是最令人頭疼的就是學拼音了。

老師時間緊任務重,一個月就教完拼音的情況,絕不在少數。

孩子聽不懂,放學還是要補,要麼校外補,要麼回家補。

為了讓孩子跟上小學一年級老師的節奏,多少孩子不得不在幼兒園就有所鋪墊?

學點拼音,學點算術。什麼「三年級效應」,在家長看來,一年級跟不走,也別等三年級了。

因此家長你若要的是快樂教育,那將是短暫的,孩子該學的還是要學。

然而提前多久學,這又是個問題。

幼兒園不讓教,教育部是嚴格禁止教學小學化,不準教認字更不能教拼音。

小學老師這邊又希望孩子有基礎,這樣贏在起跑線,孩子也能適應的好些。

那幼小銜接推給誰?

沒有學前班那不用多想,也就知道了,最終推給了無數的教培機構。

教一年級的知識,這不是叫幼小銜接。

科學的幼小銜接,應該是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各項能力準備。

然而這樣簡單的道理,要踐行實在是太難了。

加上「過來人」對準一年級孩子家長的勸告,再添上教培機構招生老師的製作焦慮。

沒提前學的孩子,卻成為了同齡人中的「異類」。

沒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的家長,也成為了「奇葩」。

大家覺得隨大流跟著大隊伍走,肯定不會有太多錯。

幼兒園偷偷教不了,那好吧,家長們只好捨近求遠,花雙倍的錢去外面學了。

每到了幼兒園的最後一年,也就是大班階段,尤其是在公辦園會出現「空巢」的情況。

原因就是家長們給大班的孩子辦理了退學,去校外上幼小銜接班了。

他們認為孩子公辦園玩了兩年足夠了,再不學點東西,上了小學是肯定會落後的。

教培機構也牢牢地抓住了家長的心理,校外機構成為了家長們心中的「學前班」。

但其實教育部辦公廳在2018年就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

「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現實呢?校外幼小銜接班層出不窮,越來越多,越來越壯大。

有需求,就有市場。可需求來自於哪裡呢?為什麼又不嚴厲禁止呢?

是什麼造成家長掏空了錢包,孩子失去了童年。答案應該很清楚了。

所以提前一年義務教育,將九年義務教育提升為十年,這是合理的,同樣也是科學的。

恢復學前班,是民意所向。

其中最重要的,咱們學前班的老師要懂專業懂教育懂孩子。

幼升小,幼小銜接,學前班老師要有幼兒園老師的溫柔親切細心耐心,也要有小學老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

玩中學,寓教於樂,最後因材施教。

只有這樣,家長的懸著的心放下來,家校關係和諧了,咱們的教育就能走在正確發展的道路上。

今日話題:你以前上過學前班嗎?你現在孩子有上幼小銜接班嗎?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小學化」被叫停 幼小銜接班為何依舊存在?
    除幼兒園外,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政策一出,禁止「小學化」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提供「拼音」、「算術」等課程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仍然吸引不少家長諮詢,各類機構的相關宣傳也屢見不鮮。「幼小銜接」的需求為何一直存在?其課程是否能夠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全面叫停「小學化」對學前教育機構有何影響?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和幼小銜接班教拼音!家長怎麼辦?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首次提出了,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有相關專家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擔心,幼兒園「去小學化」最重要的還是家長轉變觀念。全面禁止幼兒園、培訓機構的「小學化」,或許會不符合要求把學前班、幼升小銜接班「逼迫」轉移到地下,滋生更多不規範現象。
  • 教育部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幼小銜接班紛紛下線
    《通知》中還專門提到:「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依據規劃,教育部將分四個步驟進行階段化治理,並計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對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的抽查和摸排;對有「小學化」傾向的行為要於2019年底4月前完成整改。
  • 每周2次學費3萬,找準病根才能根治搶跑的幼小銜接班
    正值暑期,不少學生報了培訓班,每天到校外輔導機構學習。只不過,今年報班學習的學生裡,出現了學前班畢業的準小學生身影。據報導,這些孩子每周來培訓班兩次,暑假幼小銜接班的學費為3萬元。5歲的孩子能學什麼、該學什麼,這兩個問題因為幼小銜接班的出現,打破了其應有的時間規律與常態路徑。幼小銜接班,將揠苗助長的搶跑遊戲玩到了極致。5歲,本是懵懂孩童,正處於自由自在、天真隨性的狀態,卻被家長剝奪了童真與快樂,學習生活被提前透支了。幼兒小學化,小學高中化,高中成人化,這些由來已久的問題始終難以根治。
  •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2018-07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通知》專門提到「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依據規劃,教育部將分四個步驟進行階段化治理,並計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對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的抽查和摸排;對有「小學化」傾向的行為要於2019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 「幼小銜接班」火爆 家長擔心孩子學拼音跟不上
    不提前學拼音孩子就會跟不上?幼小銜接究竟該銜接什麼?揚子晚報記者為此做了一番調查。 「幼小銜接班」到底有多火? 有幼兒園一半大班學生都在上銜接班 「我們班很多小朋友都在上幼小銜接班。」
  • 沒學過拼音每天哭著去上學 幼小銜接班要不要上?
    我們覺得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情,也就沒有送孩子去讀幼小銜接班。不過,我們也試著讓他看故事書。可他不願意學,也就沒有逼。」  可是,當兒子進入小學後,Penny開始迷茫了。她總是自問:順其自然的教育觀,到底對不對?  兒子班上38名孩子,居然有30名上過幼小銜接課程。就算沒上過的孩子中,有一名識字量很大。他的媽媽跟Penny說,孩子喜歡讀書。
  • 幼兒園「小學化」叫停 幼小銜接勿「跑偏」
    眼下正值暑期,不少孩子處於幼升小階段的家長忙得不可開交,紛紛將孩子送進幼兒園或者培訓機構開辦的幼小銜接班。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對問題頻發、社會反映強烈的,要實行年檢一票否決,並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 被掏空的幼兒園大班:教育部亮劍幼兒園「小學化」
    「除了因為搬家而轉園,離開的孩子大多數去上了學前班。」陳陽說。她選擇讓孩子留在幼兒園,「但在小學入學前,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短期的幼小銜接班?」在陳陽看來,這或許是女兒整個學習生涯輔導班、興趣班焦慮的開始。
  • 上幼小銜接班能直讀三年級? 教育部通知: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通知要求,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插圖:宋溪這種「提前教學」在幼兒園中是否常見?在培訓機構中又是什麼情況?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不僅很多幼兒園都存在提前教學的現象,一些培訓機構甚至以此作為競爭噱頭,來吸引家長們給孩子報班。
  • 天價"幼小銜接班"受追捧 家長碰運氣機構玩概率
    這種班俗稱幼小銜接班,也就是銜接幼兒園和小學教學教育的一種培訓班。2013年的小學入學招生工作即將啟動,武漢不少家長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紛紛將孩子送入各種各樣的幼小銜接班,惡補小學知識。這種高價的突擊培優,對孩子升入名校究竟有沒有幫助?孩子的幼小銜接是否要進行專門培訓?帶著這一系列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搶報幼小銜接班是典型的揠苗助長
    日前,有媒體報導,濟南不少幼兒園頻繁接到家長遞交的大班孩子的退園申請,原因卻是要送孩子上校外的幼小銜接班,而不想在幼兒園繼續「混日子」。這些幼小銜接班開設了等同於小學一年級的拼音、數學等教學內容,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也是應有盡有。
  • 上了幼小銜接班 孩子卻厭學了
    通訊員 孔曉明  金陵晚報記者 蘇麗萍  幼小銜接班本來是幫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但開學前的"幼小銜接衝刺班"卻讓很多孩子陷入了焦慮,並產生了厭學情緒。暑期幼小銜接班異常火爆,張先生認為孩子根本不需要參加類似培訓班,但到了暑期快結束時,發現朋友的孩子都上過幼小銜接班,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他,忍不住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衝刺班"。
  • ...文禁止幼兒園教授小朋友拼音、算術?家長群炸鍋,新政策是福還是...
    兒子回答不會,老師很驚訝,問為什麼不會,幼兒園不教的嗎?家長不教的嗎?....哎,有時間,還是報個銜接班吧。@愛辣椒:小學入學面試官問孩子6/7/8/10中間少哪一個數字啊,排隊過馬路你前面有三位同學,後面有5位一共有幾位同學。這些加減法,孩子幼兒園壓根沒學過,什麼都不會。如果不想讓孩子緊張,家長丟臉,就只能上幼小銜接班了。
  • 深讀|島城幼小銜接調查:家長你追我趕,都怕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小學化」,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等知識,同時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然而,一些培訓機構利用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理,以各種理由放大這種焦慮,有的不顧禁令仍然打著「幼小銜接班」的旗號招生,有的則害怕被查以「夏令營」「託管班」等名目改頭換面,但其授課內容依然包括算術、拼音、英語等小學課程。
  • 家長莫著急搶跑
    專業觀點認為,在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小銜接班背後是家長焦慮的心,這一輪專項治理如果能改變家長教育觀念,會取得更好效果。》》》注意!《通知》明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通知》還要求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 教育局叫停幼兒園'小學化',棗莊家長別再'拔苗助長'
    在此期間,如何讓孩子們更快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成為眾多家長的關注,不少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幼小銜接班接受小學知識的學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近日,棗莊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做好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幼兒園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嚴禁布置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
  • 學前班「神童」真多 會50以內加減法
    周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此前她聽不少家長介紹,小學一年級進度較快,尤其是拼音,教授的時間不長。為了能讓孩子提前熟悉拼音和算數,周女士從孩子上小班起,就有意識地教。「孩子班上的一名學生,剛上學前班就會50以內的加減法了。 」周女士告訴記者,幼兒園內類似這樣提前學習的學生並不少。「離明年上小學還有段時間,現在就有不少家長在打聽幼小銜接班的情況了。 」周女士說。
  • 讀幼小銜接班一學期花費超10萬元 民辦小學提前「佔位」為家長主要...
    當然,這些「出走」的孩子並不是輟學在家,而是轉去了幼小銜接班。那麼,大班的孩子提前去上幼小銜接班是個例麼?為什麼要提前去上?到底有沒有用呢?上完中班轉去民辦小學讀銜接班果果今年6歲,這個學期,原本要上幼兒園大班的他,離開了原來就讀的公辦幼兒園,進入了位於餘杭的一家民辦小學的幼小銜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