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中國政治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承辦的「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慶祝大會並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中聯部原副部長周力,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等出席會議。中國政治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慎明作工作報告,中國政治學會原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汝信發來書面祝賀,中國政治學界前輩學者夏書章、孫關宏、曹沛霖以視頻方式向學會成立四十周年表示祝賀。大會開幕式由中國政治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張樹華主持。
·
全國政協副主席 辜勝阻
辜勝阻向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學會在新時代新徵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為繁榮發展中國政治學、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作出更大貢獻。他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得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製度優勢,政治制度特別是政黨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是一個具有學術開拓性的理論構建。他表示,新型政黨制度突破了舊式政黨制度的傳統框架,有利於凝聚政治合力、激發政治動能,可以有效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利於保持政治穩定,使我國得以行穩致遠、謀劃長遠大計。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謝伏瞻
謝伏瞻在講話中肯定中國政治學會自組建以來,團結帶領全國廣大政治學工作者,與中國改革發展同行、與中國政治進步同向,為推動中國政治發展和政治學科的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他指出,政治學是一門意識形態性很強的學科,在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中處於支撐性地位。構建政治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要面向新時代、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他強調,要積極推進中國特色政治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要面向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學科布局,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構建學術體系,要著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標誌性學術話語。謝伏瞻希望中國政治學會繼續加強自身政治建設,規範內部治理,積極拓展學術資源,推進人才培養,大力提升學會的戰鬥力、號召力。
·
中國政治學會會長 李慎明
李慎明回顧了中國政治學會成立40年來的發展歷程,特別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學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快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要求,致力於推出植根於中國偉大實踐的原創性政治學成果。他總結了中國政治學會40年的發展經驗: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充足養分;必須堅守為人民做學問的立場和初心;必須保持融入實際、融入生活、融入群眾的文風和作風。李慎明強調,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治學工作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從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宏大視野出發,及時研判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應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出謀劃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
汝信在賀信中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國際政治格局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都出現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為我國政治學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課題。希望政治學研究者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緊密聯繫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總結實踐經驗,得出新的理論認識。希望中國政治學會進一步組織和推動我國廣大學者在研究工作中實現理論創新。
中國政治學會常務副會長 張樹華
大會設置「百年未有大變局與中國政治學發展」「世界大變局與中國新時代」「中國之治與中國公共管理學的發展」三個學術論壇,張宇燕、鄭永年、王紹光、黃仁偉、張賢明、佟德志等專家學者與會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樊建新作大會總結。
為引導、促進和激勵青年學者更快更好成長,大會頒發了首屆中國政治學會青年政治學優秀成果獎,呂普生、孟天廣、張雲、任路、夏瑛、文宏、劉軍強、黃振乾獲此殊榮;樊鵬、劉晨光獲首屆中國政治學會青年政治學優秀成果獎會長特別獎。
供稿:政府管理學院
排版: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