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京召開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會議現場。

2018年9月26日,慶祝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建所60周年大會暨中國特色民族道路與新時代民族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全國政協馬飈副主席專門致電錶示祝賀,全國政協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王偉光發來賀詞。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謝伏瞻發來賀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做重要講話。國家民委專職委員、中央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張京澤,中共中央統戰部二局副局長路曉峰出席講話。來自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事務委員會,全國50多所大學、科研院所和相關出版機構,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各職能部門與研究機構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到會祝賀。

與會嘉賓首先參觀了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圖片展,觀看了影視人類學研究室專為慶祝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製作的專題影片《美美與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影志》。成果展、影像志展出和播放了一大批珍貴的檔案資料,展示了民族所專家學者深入田野調查研究的紀實影像,記錄了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不平凡的60年。

民族學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建所後,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民族識別、少數民族社會歷史和語言調查等重大工作,主要負責組織編寫完成了《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為奠定我國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後,民族所又主持開展了兩次全國規模的民族大調查,圍繞國家民族工作的重點,包括堅持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西部大開發、興邊富民等,進行理論和實證方面的深入研究與闡釋;為適應民族工作的新形勢,還積極參與建設西藏、新疆等重點智庫,做專門研究。在服務黨和國家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事業基礎上,民族研究所先後湧現出眾多耳熟能詳、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師和專家學者,如包爾漢、翁獨健、牙含章、費孝通、傅懋勣、王筠、秋浦、黃靜濤、楊堃、王靜如、馮家昇、金鵬、柳陞祺、劉榮焌、陳述、羅致平、王森、羅季光、李有義、喻世長、王輔世、劉堯漢、照那斯圖等;一批批中青年學人在研究所濃厚學術氛圍的滋養下不斷發展,成長為學界中堅和骨幹人才。同時產生了一批學術上具有開創性,在學界具有重大影響的成果,如《中國民族史》(8卷本)、《中國民族關係史》、《中國新發現語言研究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中國少數民族現狀與發展調查叢書》、《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叢書)、《中國民族發展報告》(藍皮書)等。

建所60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領域涉及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語言、宗教、文化、社會、政治、經濟以及世界民族問題等諸多學科,具備多學科、綜合性的學科體系和結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承擔重要使命,具備鮮明學科特色的研究所。該所還主辦了《民族研究》《民族語文》《世界民族》等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主打學術走出去的《人類學民族學國際學刊》,管理中國民族研究團體聯合會和9個國家一級學會,建立了3個院屬研究中心,擔當著中國民族研究學術重鎮的重要角色。

謝伏瞻在賀信中,充分肯定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60年來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貢獻,讚揚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堅持為人民做學問的理念,緊緊圍繞我國民族問題、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湧現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產生了重要的決策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為繁榮發展民族學研究,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謝伏瞻院長指出:新時代民族研究事業任重道遠、使命光榮。為此,希望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致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的賀信為根本遵循,圍繞黨和國家重大關切,聚焦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實現各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共同繁榮發展、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等重大問題,開展前瞻性、針對性、戰略性、綜合性研究,提出有理論厚度和實踐價值的對策建議,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為實現讓各族人民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做出新的貢獻。

李培林的講話,從百餘年來民族學與人類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角度,強調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的學術傳承和歷史使命。他指出,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的發展,伴隨著中國由封建王朝向現代民族國家的轉型,伴隨著國家獨立和民族復興的艱難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民族學人類學不僅為認識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論工具,也為推動中國社會變革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新中國開展的少數民族語言、社會和歷史調查,為確認和保障少數民族在國家政治、社會中的平等地位提供了客觀依據,為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現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各民族共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包括民族所在內的人類學民族學界,圍繞現代化與傳統文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等現實問題,努力探索符合民族地區生態、人文環境的經濟社會發展道路,為推動民族地區全面脫貧,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李培林希望民族所的同仁和與會專家學者,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學術前輩篳路藍縷、辛勤耕耘所打造的學術百花園裡,再接再厲,不斷開拓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張京澤代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中央民族大學致辭。他強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與中央民族大學的特殊的淵源,雙方緊密聯繫,共同致力於我國民族研究事業。在雙方合作的基礎上,完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全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在20世紀90年代的第二次和2010年以來的第三次大規模調查研究中,中央民族大學師生廣泛參與,成為調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60年來,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同中央民族大學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為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培養、教學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正是在六十載的精誠合作,一甲子的緊密聯繫中,中央民族大學和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結成了親密的友誼!展望未來,在「雙一流」國家重點建設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等制度政策的支持下,希望雙方繼往開來,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為我國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王延中所長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致辭。他全面回顧民族研究所60年的成長發展歷程,總結民族所持續開展民族調查、努力打造民族學人類學研究學術殿堂、加強民族研究領域重要智庫建設、加強學科基礎和學術傳播平臺建設、培養民族研究專門人才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重要學術成果。王延中代表民族所全所同志對黨中央、中央有關部門、院黨組的親切關心關懷,對院職能部門和院兄弟單位的支持幫助,對中央民族大學等各有關單位的密切合作和大力支持,對所有關心關注民族所發展的各界朋友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由衷的敬意;代表所領導對為民族所發展建設嘔心瀝血、做出貢獻的所有員工尤其是老領導、老前輩和老同志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最後,他還從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指導地位,堅持以黨和國家關心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問題為主攻方向,認真學習領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民族學人類學學術研究的重大意義,以及落實加快中國特色民族研究和民族學人類學學科體系、學術話語、話語體系創新等方面,對民族所的未來工作設想做了匯報;並向民族所全體同仁提出,把謝伏瞻院長賀信強調的研究重點落實到位,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致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的賀信為根本遵循,把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建成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堅強陣地,為黨和國家民族工作切實發揮好思想庫、智囊團作用,為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增強各民族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做出更大貢獻,努力培養一流人才,多產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並且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一流科研成果,促進新時代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事業繁榮發展。

大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和專家學者,在會議幾個階段的主旨發言和自由發言中,熱烈祝賀民族所建所60周年,暢談交流60年來中國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成就和經驗,以及未來的工作目標與發展前景。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方勇、所長王延中、副所長尹虎彬分階段主持,民族所全所員工、離退休人員和各界嘉賓近300餘人出席了大會。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等民族研究相關單位發來信函對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表示祝賀。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暨中國特色民族...
    2018年9月26日,慶祝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建所60周年大會暨中國特色民族道路與新時代民族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全國政協馬飈副主席專門致電錶示祝賀,全國政協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王偉光發來賀詞。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謝伏瞻發來賀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做重要講話。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7年度招聘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是以研究民族問題和民族地區發展為主要任務的多學科、綜合性國家級研究機構,為國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根據科研事業發展需要,2017年度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科研人員3名。  (二)具體條件  1.出站博士後、京內在職人員(具有博士學位)及留學歸國博士共3名;  2.學科範圍:西藏研究、新疆研究、民族學、人類學、影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理論、民族歷史、民族語言學、經濟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國情調研基地海南中心揭牌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7日電 (史振卿)海南師範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共建國情調研基地海南中心合作協議籤署儀式,7日下午在海南師範大學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海南省社科聯專職副主席、海南省社科院副院長李星良,海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李紅梅,海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強出席儀式。
  • 「主題教育」通遼市人民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
    11月28日,西遼河流域文明研究專家工作站成立大會在我校西拉木倫校區蒙醫藥教學科研大樓912會議室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郝茂榮,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莉,市委常委、副市長亓彥偉,市政府副市長於渢,市政協副主席李豔榮,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方勇,我校黨委書記劉志彧,黨委副書記、校長陳永勝,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格根哈斯,黨委委員、學校辦公室主任王百濤及相關學院、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劉志彧書記主持。儀式上,陳永勝校長致歡迎詞。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赴泰國、馬來西亞進行學術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赴泰國、馬來西亞進行學術交流 2019年10月11日 16: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賽音 張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紀念成立四十周年
    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9月25、26日,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會議暨第二屆「思海論壇」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分部召開。
  • 回良玉出席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大會並致辭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在昆明召開  回良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7月27日上午,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在昆明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回良玉指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徵,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 ...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與我校共建西遼河流域文明研究專家工作站
    11月28日,西遼河流域文明研究專家工作站成立大會在我校西拉木倫校區蒙醫藥教學科研大樓912會議室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郝茂榮,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莉,市委常委、副市長亓彥偉,市政府副市長於渢,市政協副主席李豔榮,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方勇,我校黨委書記劉志彧,黨委副書記、校長陳永勝,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格根哈斯,黨委委員、學校辦公室主任王百濤及相關學院、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劉志彧書記主持。儀式上,陳永勝校長致歡迎詞。
  • 第五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議暨教育部高等學校民族...
    第五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議暨教育部高等學校民族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擴大會議在西南大學召開 2014年09月27日 18: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作者:孔敬 字號 內容摘要:第五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議暨教育部高等學校民族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擴大會議在西南大學召開
  •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在佳大成立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人口較少民族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佳木斯大學召開。該委員會於2017年11月經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正式批覆,依託佳木斯大學成立,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重要指示,加強人口較少民族的研究工作,更好推動新時期人口較少民族健康快速發展。
  • 中國民族學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2020年年會在蘭州開幕
    11 月 21 日,由中國民族學學會和蘭州大學共同主辦的 " 中國民族學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 2020 年年會 " 在蘭州大學逸夫科技館開幕。大會邀請了來自包括中國民族學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北京大學人類學和民俗研究中心以及中山大學、雲南大學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民族學與影視人類學專家上百名。蘭州大學副校長範寶軍在大會開幕式上回顧了民族學、人類學在蘭州大學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 廈門大學成立社會與人類學院 助推「雙一流」建設
    廈門大學校長張榮在成立大會上致辭時表示,該學院的成立是廈大服務國家、社會和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使命擔當,也是學校深化綜合改革,推動學科優化提升,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措,他期待學院能打造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廈大學派」。
  • 第十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議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
    第十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科負責人聯席會議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人類學民族學的新課題會議在廣州召開 2019年11月30日 17: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武勇 字號
  • 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大會頒發首屆中國政治學會青年政治學優秀成果獎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 (李京澤 黃鈺欽)由中國政治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承辦的「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調研組到海口市開展建省30多...
    2020年9月14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一行11人的專題調研組到海口市開展建省30多年來人口多元化與城市發展情況專題調研,調研以座談會的形式進行。人口多元化和持續增長,從客觀上反映了海口市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良好狀況。但是,人口增長趨勢的加強和多元化帶來的文化差異衝突,也給海口市的交通運輸、社會治安、城市管理等方面帶來了一定壓力與困難。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大開放、大流通、大交融,必然還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到海南到海口投資興業、落戶生活,將來人口將呈現出比現在更加多元化的態勢和急劇增長的趨勢。
  •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屹桉)9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王偉光出席會議並致辭,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陳錫文為智庫揭牌並做主題報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出席會議並發言。
  • 中國新聞學百年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
    2018年11月24日,中國新聞學百年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中國記協主席張研農,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等出席會議。
  • 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大會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
    12月5日,由中國政治學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承辦的「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大會31日閉幕
    不同文化群體的相互尊重與公平博弈是生態平衡、社會和諧及共同繁榮的保障。人類學與民族學學科的道德義務之一,是通過知識的積累與共識的尋求,確保文化的多樣性、生態的可持續性及少數民族和底邊社區權益。    本屆大會組委會主任、國家民委主任楊晶在閉幕式上致辭表示:「這次大會是一次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大會。
  •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2020年年會在內蒙古召開 巴特爾書面致辭
    11月21日—22日,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主辦、內蒙古師範大學承辦的中國人類學民族學2020年年會在內蒙古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主任、研究會會長巴特爾書面致辭。國家民委副主任、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趙勇,自治區副主席鄭宏範出席開幕式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