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旅遊名勝楹聯賞析|井陘——於家石頭村

2020-12-15 石家莊文旅之聲

聯賞石門 楹聯滹沱

石家莊是中華大地人類文明發祥較早的地區之一,這裡文化璀璨、人文薈萃,山水名勝眾多,文化遺址遍布。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名流大家在此駐足流連,賦詩題詠,懷古撫今,留下了許多內涵豐富、異彩紛呈的精美楹聯,成為石家莊歷史長廊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美景配佳聯,令人嘆為觀止。

於家石頭村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井陘於家石頭村,帶您了解此處楹聯背後的故事……

景區概況

於家石頭村,是一部用石頭抒寫的村落史詩。石頭村位於井陘縣中西部山區,建於明朝成化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顧名思義,該村以各式各樣的石制建築而聞名。全村共有石頭房舍4000多間,石板街道3700餘米,石井窯池1000有餘,石頭碑碣200多塊;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橋石欄隨處可見,令人稱奇。村內最有代表性的要屬建於明朝天啟年間的石樓四合院,此院佔地兩畝,房屋百間,北高南低,分東西兩院。正房下層為三室九間,上層開闊明亮。東西廂房是小姐繡閣,南屋是會客廳,整個樓院高大宏偉、氣勢威嚴。房屋的建制大多沿襲明清古制,而又各不相同。家家戶戶院內都種植著石榴等樹木,院內也擺放著千奇百怪的石頭。

(一)于氏宗祠

于氏家族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自先祖于謙起,繁衍至今已有26代。于氏先人靠勤勞的雙手,代代開山鑿石,輩輩壘房蓋屋,建造了規劃有序、工藝奇特、粗獷豪放、獨具特色的石頭村落。

于氏宗祠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頭四合院。宗祠的大門上方掛有一塊黑綠色金字大匾,上書「于氏宗祠」四字,字體蒼勁雄健,氣宇軒昂。大院北面(正房)是祠堂,門首懸掛「僾見愾聞」金字匾額,門口兩邊掛有鐫木楹聯,上書「基業遠遺祖德恩澤大,藻蘋時薦百世水源香」;祠堂內寬敞明亮,四根明柱分列前後。東牆靠窗處鑲有一塊修建祠堂碑,碑首刻有「根深葉茂」四個疊篆字,碑面文字清晰,字體秀美,文體簡潔,是石頭村重要文物之一。其餘房屋均低於北房,供值班、集會和存放香火、貢品、燈籠、樂器等使用。整個大院古門古窗,古碑古匾,古鼎古聯,古井古柏,宮燈蠟臺,莊嚴肅穆,一派山鄉風俗,令人耳目一新。

基業遠遺祖德恩澤大;

藻蘋時薦百世水源香。

楹聯釋義:

此聯懸掛于于氏宗祠。對聯意為祖先留下的基業不容易,恩德深厚而遠大,後代要把這種恩德似山上的花、水中的草萬古流傳下去。

(二)清涼閣

「清涼閣」又稱「神仙閣」,坐落于于家石頭村東口,是該村的標誌性建築。此閣始建於1581年(明萬曆九年),相傳由力大無窮的於喜春一人所建。其結構各異,引人入勝,第一層為搭券四門式;第二層是實心四室式;第三層乃明柱迴廊式,該建築頂層系「木磚補葺」,四面明柱,單門殿堂,白牆壁畫,琉璃瓦頂,清新明快,古樸高雅。

清涼閣上面兩層皆為廟宇,最上層是玉皇廟頂,供玉皇大帝,第二層分四室:東室三皇廟,供堯、舜、禹;南室三義堂,供劉、關、張;北室閻王殿,供閻羅王;西室觀音祠,供送子觀音、癍疹娘娘和眼光娘娘。下層是搭券形建築,朝東向西宛如城門,是於家石頭村的東大門。拱券中央頂部有於喜春侄兒於朝興雕刻的碑文。

清涼閣,累累巨石,鱗次櫛比,似券非券,似搭非搭,集美學、力學、建築學、數學、幾何、物理學於一體,盤根錯節、鬼斧神工,可謂建築史上之奇蹟、國家之瑰寶、山村之明珠,是於家石頭村十大景觀之一。

聯一

客自遠方來;

香留瓊閣中。

楹聯釋義:

意為從遠方來的客人,把香火留在瓊樓玉閣之中。

聯二

蓬萊仙址遷福地;

清涼古閣換新顏。

楹聯釋義:

上聯意為蓬萊仙境遷到這麼好的地方。下聯意為蓬萊仙境的遷來,使清涼閣改變了舊貌。

聯三

雲開世外三千界;

威震乾坤第一宮。

楹聯釋義:

上聯意為祥雲盛開在世外遙遠的仙界。下聯意為玉皇大帝居住的宮殿無與倫比。這裡比喻清涼閣的建築天下第一。

相關焦點

  • 石家莊旅遊名勝楹聯賞析|趙縣——趙州橋
    聯賞石門 楹聯滹沱石家莊是中華大地人類文明發祥較早的地區之一,這裡文化璀璨、人文薈萃,山水名勝眾多,文化遺址遍布。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名流大家在此駐足流連,賦詩題詠,懷古撫今,留下了許多內涵豐富、異彩紛呈的精美楹聯,成為石家莊歷史長廊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美景配佳聯,令人嘆為觀止。
  • 石家莊有一個著名的石頭村,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就在井陘
    作為省會,石家莊的歷史並不長。但是在石家莊周圍的縣城中,卻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傳統村落。而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被河北省民俗學會命名為「於家石頭民俗村」,它就在石家莊的井陘。石頭村,現在有400餘戶人家,人口約有1600多口,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可能有人覺得好奇,為什么姓氏如此的單一?這還得從傳說說起。相傳他們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先輩們遷移到這裡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大片的曠野。後來經過先輩們的奮鬥,才逐漸有了村落的樣子。
  • 石家莊井陘:雪後山鄉妖嬈如畫
    12月1日晚,石家莊井陘縣城紛紛揚揚的飄起了雪花,雪後的井陘山城一片銀裝素裹,霧氣蒙蒙宛如仙境。井陘微水雪後的清晨圖為龍鳳山雪景圖為石頭村雪景圖為石頭村雪景圖為石頭村雪景
  • 探尋神秘石頭村 河北古村落——石家莊於家村
    導語:石頭村也就是於家村,位於河北石家莊井陘縣的於家鄉,出於旅遊開發的需要,對外宣傳為石頭村。當然,石頭村並非浪得虛名,走進村落,石路、石牆、石碾、石缸,但凡可以用石頭製作的生活生產工具比比皆是。  河北古村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於家石頭村是河北省惟一一處古村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具有深厚的石頭文化底蘊和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一個奇特的旅遊勝地。
  • 聚焦旅發大會|呂家:大寫意的劇境小鎮;於家:感受那 500 年的石頭...
    日前,燕趙晚報 ZAKER 石家莊的主播走進這些觀摩點,對這些地方進行前期採訪。跟隨我們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於家石頭村建在一個四面環山,中間一個小盆地之中,道路又都在山腳下,地理位置非常奇特,所以,有 " 不到村口就看不見村 " 之說,可稱得上真正的 " 風水寶地 "。
  • 井陘古村落大盤點,千年歷史,各有風韻,石家莊人周邊遊的好去處
    * 大梁江村* 於家村* 天長鎮宋古城* 小龍窩村* 呂家村* 南橫口村* 地都村一、大梁江村1、交通路線手機導航「大梁江村」,從石家莊市區沿南二環向西行駛,途經玉泉路、井陘縣城,過冶河後向西南沿平涉路行駛,會看到「太行天路」的起點,大梁江村就在這條天路的終點。
  • 井陘!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大梁江村始建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村內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162座。這裡碧瓦青磚,鬥拱飛簷,氣勢宏偉,向人們展示著一代晉商曾經的輝煌。劇境小鎮呂家呂家村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村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歷經風雨,見證了600年歷史變遷。
  • 井陘於家村:這裡的石頭會唱歌
    相傳,于謙被殺後,他的後人秘密遷居於這曠野深山隱居,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於家村。當時這裡荒無人煙,於家人"與木石居,與鹿逐遊",生活條件十分睏乏,其族人以頑強的精神,艱苦創業,開拓生活。他們用石頭搭房壘屋,造石具開荒種田,炊飲餐具全部用石頭打鑿而成。春風秋雨,世事滄桑,於家人在這裡依漫山石頭,開一方鄉土,繁衍生息,由幾戶人家,發展到現在全村400多戶,1400多人,至今已27代。
  • 河北井陘:喚醒千年古村落
    保護區內地貌類型豐富,綿河綿延120公裡,古建築以石頭窯洞和合院為主,傳統村落串聯在「井陘古驛道」發展脈絡上。「保護區內有豐富的歷史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桃林坪花臉社火、井陘晉劇以及井陘拉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縣域風採 | 井陘:喚醒千年古村落
    保護區內地貌類型豐富,綿河綿延120公裡,古建築以石頭窯洞和合院為主,傳統村落串聯在「井陘古驛道」發展脈絡上。「保護區內有豐富的歷史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桃林坪花臉社火、井陘晉劇以及井陘拉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井陘「天路」如玉帶,串起24個古村落!
    從石家莊市區出發,走石黃高速,到秀林站下去,然後右拐,經202省道,在秀林鎮柏山口可以看到一個岔口,一塊巨石矗立中間,「井陘縣古村落」幾個大字下面,寫有「美麗鄉村旅遊度假區」9個小字。從這裡右拐,就可以進入井陘「天路」了。
  • 石家莊旅遊景點大盤點(一)
    行車路線:石家莊—鹿泉—抱犢寨;市內公交320路、旅遊3路、旅遊5路可達。行車路線:石家莊—西柏坡高速——溫塘—東方巨龜苑沕沕水4A級景區,位於平山縣北冶鄉沕沕水村 ,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和中國最佳生態旅遊景區。該景區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紅色旅遊於一體。早在明清時代,即為平山「八大勝景」之一,素享「沕水瀑布天上降」的盛譽。
  • 千年井陘風景如畫 百年礦區心曠神怡
    千年井陘風景如畫 百年礦區心曠神怡9月11日石市第五屆旅發大會在井陘和井陘礦區舉辦8月14日,第五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在石家莊舉行。這裡有一處完整的明清建築群,房屋建築以石頭作為主要材料,木質門窗,碧瓦青磚,鬥拱飛簷,氣勢宏偉,向人們展示著一代晉商曾經的輝煌。資料圖●改造老景區、打造新業態
  • 石家莊境內的古長城你都去過嗎?靈壽平山井陘贊皇都有古長城遺存
    石家莊有長城嗎?現狀怎樣?昨日記者到井陘最有代表性的明長城遺存現場進行了探訪。涼溝橋長城:樸實的明代內長城長城是勞動人民眾志成城的智慧象徵,是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脊梁。石家莊有長城嗎?當然有!在井陘縣的涼溝橋村兩邊的山梁上尚存有長城、禦敵戰臺和烽火臺遺蹟,屬於明代長城,也是井陘最有代表性的明長城遺存。昨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太行山深處的涼溝橋村,穿過村子,繼續前行上山,走不遠,就看到一個石碑,上寫「神堂口」三個大字。據村民介紹,明代時,涼溝橋這個地方叫「神堂口」,是晉冀之間通行的陘口,也是長城的重要關口,如今村子東西兩頭還殘存著兩座關門。
  • 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做好「文化+旅遊」文章 提升區域發展軟實力
    人民網石家莊10月23日電 清涼山上,遊覽自然溶洞奇觀;段家樓內,領略百年工業遺產風採;賈莊古鎮中,品味千年歷史文化底蘊;天戶峪生態園內,盡享田園採摘樂趣……如今的石家莊市井陘礦區,一幅煤礦變「文礦」的大美畫卷正在加速打開。
  • 在於家村,一座祠堂矗立在蒼山微水間,成為於家百世相傳的福祉
    在遠離京城的井陘於家村,一座于氏祠堂赫然矗立在蒼山微水之間,成為於家百世相傳的福祉[2020年10月6日(周二)石家莊市井陘縣於家村]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於家石頭村,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居所。
  • 井陘女人:讓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有10來斤吧,我打算在這個石頭上畫一幅山水畫。」抱著這塊石頭往家走的孫明霞說。&nbsp&nbsp&nbsp&nbsp6日10時許,孫明霞跟往常一樣到河灘尋找鵝卵石,回到家中創作石畫。為了打磨她的石畫手藝,孫明霞把井陘縣城家裡的小房騰了出來,專門用作石畫創作。工作室裡,除了各種形狀不一的原石外,就是五顏六色的顏料。
  • 帶你遊覽於家石頭村,距今五百多年歷史的石頭古村落
    於家石頭村是一個明朝年間的古村落,歷經五百餘年的歷史得以比較完整的保留至今。曾經在一個攝影雜誌看到過這裡的照片,一排排整齊的石頭房子,透露著歷史的年代感。這裡為什麼叫石頭村呢?因大部分建築採用天然的石頭砌制而成,並且石頭都非常整齊劃一,實屬罕見。
  • 京昆高速(石家莊至冀晉界段)正式通車 完成全線貫通
    它的建成通車,將有利於河北省「東出西聯」交通戰略的實現,對完善「西煤東運」,實現我市中東西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沿線旅遊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冀晉間首條雙向六車道貫通京昆高速石家莊至冀晉界2013年7月進場施工,經過800多個日夜奮鬥,12月22日正式建成通車。遠遠望去,這條蜿蜒的高速公路猶如一條長龍般盤臥於山間,粗壯有力的橋墩好似一根根龍爪,深深地扎入巖石和土壤裡。
  • 最能代表石家莊之幾個必去的景點
    這裡的景點很多,但是哪些最能代表性石家莊,最能看到它承載的歷史及發展呢?下面就給親愛的讀者分別介紹。紅色景點:西柏坡,位於石家莊平山縣西北部山區,距石家莊90公裡,是我國革命聖地之一,也是國家5A景區,素有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美譽,西柏坡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