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於家村:這裡的石頭會唱歌

2020-12-21 京津冀新媒體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穫,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貴,山高那個路遠也能獲得……」蔣大為的這首《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大家耳熟能詳,而現實中也真的存在「會唱歌的石頭」,它就深藏於太行山深處的井陘縣於家鄉石韻小鎮,這裡的石頭穿越歲月滄桑,在荒野深山抒寫下不朽的生存史詩,是英雄後裔堅韌不拔,代代相傳的奮鬥精神的寫照,也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這首《石灰吟》,曾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于謙以石灰為喻,表達自己堅貞不屈的節操,寧願粉身碎骨,也要在人間留下清白的品格。于謙一生為官清廉,關心百姓,剛正不阿,深為後人稱頌,後因得罪權貴,慘遭誣諂被殺害。相傳,于謙被殺後,他的後人秘密遷居於這曠野深山隱居,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於家村。當時這裡荒無人煙,於家人"與木石居,與鹿逐遊",生活條件十分睏乏,其族人以頑強的精神,艱苦創業,開拓生活。他們用石頭搭房壘屋,造石具開荒種田,炊飲餐具全部用石頭打鑿而成。春風秋雨,世事滄桑,於家人在這裡依漫山石頭,開一方鄉土,繁衍生息,由幾戶人家,發展到現在全村400多戶,1400多人,至今已27代。

這個石頭村在四面環山的窪地,山巒環抱,綠樹掩映,不到村頭見不到人家。當走過彎彎曲曲的山路,走進這個村子,一下就置身於石頭的世界: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橋石欄,村路也是古老的石頭鋪就的。鋪路的石頭多是青灰色,石質堅硬,歲月的摩擦使石頭稜角圓潤光亮,但這石路光而不滑,乾爽潔靜,走在上面,腳下發出輕輕而有韻律的"噠、噠"的聲響,這聲音讓人心中泛起一股寧靜、幽遠的情思。站在這石頭街上,環顧四周,與腳下的石路相連的街、巷、胡同全是青色的石路,路的兩旁全是石頭房院,隨便推開一扇石門,便又會看到一個石頭築造的小天地。

於家村較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規劃考究、布局有序、規模宏大,全村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有石頭房屋4000多間、石頭街道3700多米,近300多個四合院無一雷同,各有神韻,石街石巷、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隨處可見;最具特色的建築清涼閣堪稱石頭建築中典範,有名的「四合樓院」在明清時期出過十二名文武秀才;注重守禮明約,非常重視家風民風建設,僅相關記載的石碑就存有二十多塊;民俗文化眾多,有蕩鞦韆、轉黃河、扭拉花、踩高蹺等。於家村由於其獨特的石頭建築、悠久的歷史傳承、眾多的文物古蹟、深厚的文化底蘊獲得頗多讚譽,先後被評為「於家石頭民俗村」、「中國民俗文化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落」,「AAA級景區」,河北省「十大不得不訪的美麗鄉村」。

石韻小鎮的建設更使得這個古老的村莊散發勃勃生機。石韻小鎮是第五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重點推出的於家村古村落提升項目,由河北太陘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對原有古村落保護維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和提升,致力於打造成鄉村文旅新佳地、山水景觀遊觀地、民俗精粹沉浸地、石頭寶藏博覽地、原鄉生活體驗地、家族文化傳承地為一體的全國知名太行古村旅遊目的地。對景區道路統一進行了規劃維修,新改建了忠肅廣場、石頭文化博物館等項目,並加入了主題文化院落、精品美麗庭院、特色民宿院、配套服務節點、休閒遊憩空間等。

為增強遊客互動感參與感,更好了解於家村的傳統技藝,修復提升了四合樓、禮樂中心觀音閣,打造文人生活館、生活禪館、石藝坊、葫蘆工坊、於家美術館、閣文化長廊等;為增強遊覽趣味,提升清涼閣、古戲臺周邊綠化及景觀環境,打造心願藝術牆和石牆迷宮,以千年荊木打造大王廟祈福場,讓遊客在娛樂中體驗石頭迷牆趣味及戲院傳奇故事;還加入了遊藝興教內容,打造高頭繁星主題民宿、石券牆攝影基地、有道故居、于謙紀念館、木工坊等,使遊客在遊玩中體會于謙精神和于氏家族文化、現代文創魅力......

改造提升後的景區將全方位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等需求,實現鄉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重構。

相關焦點

  • 井陘女人:讓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有10來斤吧,我打算在這個石頭上畫一幅山水畫。」抱著這塊石頭往家走的孫明霞說。&nbsp&nbsp&nbsp&nbsp6日10時許,孫明霞跟往常一樣到河灘尋找鵝卵石,回到家中創作石畫。為了打磨她的石畫手藝,孫明霞把井陘縣城家裡的小房騰了出來,專門用作石畫創作。工作室裡,除了各種形狀不一的原石外,就是五顏六色的顏料。
  • 石家莊旅遊名勝楹聯賞析|井陘——於家石頭村
    於家石頭村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井陘於家石頭村,帶您了解此處楹聯背後的故事……景區概況於家石頭村,是一部用石頭抒寫的村落史詩。村內最有代表性的要屬建於明朝天啟年間的石樓四合院,此院佔地兩畝,房屋百間,北高南低,分東西兩院。正房下層為三室九間,上層開闊明亮。東西廂房是小姐繡閣,南屋是會客廳,整個樓院高大宏偉、氣勢威嚴。房屋的建制大多沿襲明清古制,而又各不相同。家家戶戶院內都種植著石榴等樹木,院內也擺放著千奇百怪的石頭。
  • 石家莊有一個著名的石頭村,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就在井陘
    而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被河北省民俗學會命名為「於家石頭民俗村」,它就在石家莊的井陘。石頭村,現在有400餘戶人家,人口約有1600多口,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可能有人覺得好奇,為什么姓氏如此的單一?這還得從傳說說起。相傳他們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先輩們遷移到這裡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大片的曠野。後來經過先輩們的奮鬥,才逐漸有了村落的樣子。
  • 這裡的石頭會「唱歌」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穫……這是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裡的歌詞在武警寧夏總隊中衛支隊某中隊也有一些精美的石頭它們在上等兵劉子龍的手中搖身一變好像也會開口「唱歌」劉子龍所在中隊位於祁連山下 黃河岸邊騰格里沙漠邊緣年輕官兵常年駐守在這裡業餘文化生活相對單調多才多藝的上等兵劉子龍看著戰友們撿來的黃河石劉子龍突發奇想在上面做起了畫一幅栩栩如生的畫讓冰冷的石頭開口「唱歌」
  • 帶你遊覽於家石頭村,距今五百多年歷史的石頭古村落
    於家石頭村是一個明朝年間的古村落,歷經五百餘年的歷史得以比較完整的保留至今。曾經在一個攝影雜誌看到過這裡的照片,一排排整齊的石頭房子,透露著歷史的年代感。這裡為什麼叫石頭村呢?因大部分建築採用天然的石頭砌制而成,並且石頭都非常整齊劃一,實屬罕見。
  • 井陘!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大梁江村始建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村內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162座。這裡碧瓦青磚,鬥拱飛簷,氣勢宏偉,向人們展示著一代晉商曾經的輝煌。劇境小鎮呂家呂家村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村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歷經風雨,見證了600年歷史變遷。
  • 聚焦旅發大會|呂家:大寫意的劇境小鎮;於家:感受那 500 年的石頭...
    年 9 月 11 日— 12 日在井陘縣、井陘礦區舉辦。於家石頭村建在一個四面環山,中間一個小盆地之中,道路又都在山腳下,地理位置非常奇特,所以,有 " 不到村口就看不見村 " 之說,可稱得上真正的 " 風水寶地 "。於家石頭村依山而建,有石頭房屋 4000 多間,院落數百處,戲臺六座,其中四座建於明清時期。這裡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靜地回味著這個村落 500 年來的文化積澱。
  • 井陘三家店 小村不大 故事可挺多
    三家店村,在秦皇古道上是個舉足輕重的村,但因人少,一度歸山北村轄,是山北大隊的一個生產小隊,村書記、電工卻是三家店的,集體化結束後,是井陘唯一獨立的非行政村。
  • 石家莊井陘:雪後山鄉妖嬈如畫
    12月1日晚,石家莊井陘縣城紛紛揚揚的飄起了雪花,雪後的井陘山城一片銀裝素裹,霧氣蒙蒙宛如仙境。井陘微水雪後的清晨圖為龍鳳山雪景圖為石頭村雪景圖為石頭村雪景圖為石頭村雪景
  • 石頭能「唱歌」引來千人搶寶
    半島都市報4月14日訊(記者 黃超)「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今天下午,記者了解到,近日平度明村鎮範家集村附近的三合山上出現了大量會「唱歌」的石頭,而且還引來了千餘人上山來搶寶。據有關專家介紹,這片山上的響石還將會繼續擴大。
  • 井陘張微剪紙《井陘•景行》獲「全國美麗鄉村·我的家園」優秀獎
    張微剪紙《井陘為慶祝建黨100周年,迎接我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動人時刻,高歌新時代、弘揚主旋律,展示中國剪紙藝術的時代魅力和民間剪紙藝術家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其中張微老師的作品《井陘•景行》獲全國優秀獎。井陘拉花是井陘縣傳統舞蹈類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最早源於民間的節日、廟會、典及拜神時的街頭廣場花會。在唐代元和八年(813年)成書的《元和郡縣誌》中就有相的記載。
  • 9.18,井陘兒女應該銘記日軍在井陘的暴行!
    9.18,井陘兒女應該銘記日軍在井陘的暴行!1937年10月14日(農曆九月十一日)日軍二十師團和一0九師團侵佔冀晉交界的咽喉要地井陘,並沿井陘至山西平定舊關的公路繼續向前推進。自10月23日(農曆九月二十)至11月3日(農曆十月初一)的十多天中,日軍在公路沿線的北橫口、長生口、核桃園等村,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大慘案。
  • 井陘是厚重、優美的地方,井陘人的幸福生活像花兒一樣綻放
    千年的歲月模糊了井陘的容顏,千年的歷史增添了井陘的光彩。井陘是文化大縣,這裡古村落多,千年以上的行政村共73個(秦、漢時代建村21個),500年以上有147個。井陘窯遺址、井陘舊城城牆都是國寶級的,井陘拉花、南張井老虎火、桃林坪花臉社火、井陘晉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讓井陘遠近聞名。
  • 探尋神秘石頭村 河北古村落——石家莊於家村
    當然,石頭村並非浪得虛名,走進村落,石路、石牆、石碾、石缸,但凡可以用石頭製作的生活生產工具比比皆是。  河北古村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於家石頭村是河北省惟一一處古村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具有深厚的石頭文化底蘊和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一個奇特的旅遊勝地。
  • 河北井陘:喚醒千年古村落
    大梁江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也是全國首批傳統村落。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梁江人,當了一輩子中學語文老師的梁文科退休後回到村裡當起了導遊。在他眼裡,這一座座石頭房屋既是先輩們留下的財富,也是大梁江人的鄉愁。在井陘縣,像大梁江一樣的古村落還有很多。目前,全縣已有44個古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數量居河北省各縣之首。
  • 井陘古村落大盤點,千年歷史,各有風韻,石家莊人周邊遊的好去處
    * 大梁江村* 於家村* 天長鎮宋古城* 小龍窩村* 呂家村* 南橫口村* 地都村一、大梁江村1、交通路線手機導航「大梁江村」,從石家莊市區沿南二環向西行駛,途經玉泉路、井陘縣城,過冶河後向西南沿平涉路行駛,會看到「太行天路」的起點,大梁江村就在這條天路的終點。
  • 會唱歌的石頭
    初見陳文武,是在深圳文博會,他創作的石頭古琴技驚四座。為了這把古琴的參展,他足足準備了4年。參加深圳文博會過程,還發生一個小插曲。因為沒買到高鐵和臥鋪票,他在火車上站了一夜,座位讓給古琴,通宵送琴來深圳。他說:「這把古琴和深圳文博會有著很深的淵源。」2015年,他去深圳文博會觀展。
  • 廣西壯族農民讓石頭會唱歌
    廣西壯族農民讓石頭會唱歌     11月14日,廣西柳江縣壯族農民蘭小靜夫婦及兒子一家三口演奏石琴
  • 縣域風採 | 井陘:喚醒千年古村落
    保護區內地貌類型豐富,綿河綿延120公裡,古建築以石頭窯洞和合院為主,傳統村落串聯在「井陘古驛道」發展脈絡上。「保護區內有豐富的歷史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桃林坪花臉社火、井陘晉劇以及井陘拉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井陘|門前總是一段秋
    井陘|門前總是一段秋原創 張志平 井陘融媒從對應平山甘秋要子巖和溫塘的小作牛道村、胡仁村,辛莊的黑水坪等,到向西南方向蜿蜒的的硃砂洞、三縣堖和山北的塔崖,歷史地理在這裡有眾多的交際在距百團大戰主戰場井陘礦區約30公裡的指揮所洪河漕,我見到了非常敬佩的建館元老、86歲的志願者李化璟,談到了我們共同的老朋友、日本友人來住新平,談到了日本小姑娘被救,平山奶娘、井陘母親的愛心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