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京津冀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巡展15日開幕 助推三地文化傳承交流

2020-12-04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6月15日消息(記者賈立梁)2018京津冀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巡展暨河東區第九屆社區文化藝術節今天正式開幕。活動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為理念,充分體現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開幕式現場,攔手門武術、滄州劉吉舞獅、青蓮高蹺、善音法鼓等非遺項目相繼亮相,大型舞蹈《採薇》以及歌伴舞《我們共同的家》等精彩節目讓前來參觀的群眾一飽眼福。

作為天津市第三屆市民文化藝術節以及河東區第九屆社區文化藝術節的重點項目,「2018京津冀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巡展」囊括了北京刻瓷、彩塑京劇臉譜、金屬鍛鏨工藝、北京鬃人、津派楊氏玉麵塑技藝、津門蛐蛐陶罐製作技藝、丁氏脫胎掐絲琺瑯手工技藝、津派刻瓷、津沽手繪(貢尖)年畫技藝、定興京繡、易水硯製作技藝、蔚縣粗陶製作技藝、宮毯織造技藝、滕氏布糊畫等京津冀三地手工藝類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們在展出各自傳承的非遺手工藝作品的同時,也相互分享交流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經驗。本次展覽展期為6月15日到6月19日,天津展覽結束後還將在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保定市、廊坊市舉辦巡迴展覽,全部展覽將於今年10月在北京閉展。

河東區文化館館長閆帥介紹,作為天津市第三屆市民文化藝術節以及河東區第九屆社區文化藝術節的重點項目,「2018京津冀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巡展」不僅幫助人民群眾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識,了解京津冀三地非遺手工藝類項目特色,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及成果提供了交流契機,推動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

相關焦點

  • 第七屆河北特博會開幕 京津冀及臺灣等地文化精品亮相
    第七屆河北特博會開幕 京津冀及臺灣等地文化精品亮相 2018-12-21 21:38: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大運河畔話非遺 京津冀三地非遺聯展來了
    長城網訊(記者 王璇 許曉星)9月24日,「匠心華韻 運河傳承」流動的文化——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在滄州市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為期三天,旨在推進京津冀文化旅遊協同發展,展現千年運河綿延鮮活的歷史文脈,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名家丨非遺手工藝傳承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方法與路徑
    截止目前,甘肅省有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2項(花兒和環縣道情皮影戲)。有國家級名錄項目68項,其中手工藝類有14項(包含傳統技藝9項,傳統美術5項)。有省級非遺名錄項目495項中,其中手工藝類有185項(傳統技藝類115項,傳統美術類70項),約佔甘肅非遺名錄項目總量的三分之二。
  • 組圖|看精品,淘好物,逛運河,京津冀三地非遺文化大賞來啦
    長城網訊(記者 許曉星 王璇)9月24日上午,滄州市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鑼鼓喧天,黃驊麒麟舞、滄縣獅舞、任丘大鼓等非遺項目表演競相上演,為當地群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水波動,文化興。此次「匠心華韻 運河傳承 流動的文化——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活動集中展示了京津冀三地的186項特色非遺資源和精美作品,滄州市民行走在美麗的大運河畔,即可欣賞到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據了解,本次活動為期3天,包括線下展區和線上雲展區兩大版塊。
  • 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即將在滄州開幕
    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業務指導,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滄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匠心華韻 運河傳承 流動的文化——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線下活動包括融入生活展區、傳習體驗展區、非遺美食品鑑展區、非遺題材攝影作品展區、「河海相濟 文武滄州」滄州六大文脈展區、非遺大舞臺等板塊內容,匯集了京津冀三地的近兩百項特色非遺資源和精美作品。此外,黃驊麒麟舞、滄縣獅舞、任丘大鼓等非遺項目也將粉墨登場、精彩表演,帶給觀眾濃厚的沉浸式體驗。非遺雜技詩劇《一船明月過滄州》將充分展現滄州雜技的風採神韻。
  • 民間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增多
    可釀出甘美米兒酒的技藝、製作生活用品和藝術品的彩色魚皮製作技藝、製作布老虎的工藝……記者日前從市文化部門了解到,經市政府批准,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6類38項)和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共計51人)日前正式公布。第二批「非遺」名錄的種類更加齊全,其中,不乏民間手工藝類項目。
  • 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開幕 關注非遺創新傳承
    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開幕 關注非遺創新傳承 2018-09-19(記者 杜燕)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今天正式開幕,即日起至10月7日將舉辦近千項活動,讓公眾近距離、全方位感受設計、體驗設計、消費設計。
  • 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天津圖書館成果展開幕
    培訓班涉及京津冀三地十五家古籍收藏單位42名人員,加強了三地古籍保護工作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京津冀地區文化領域協同發展。 閱讀推廣篇:為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全面落實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京津冀三地文化領域協同發展戰略框架協議》的工作部署,由三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聯合主辦,天津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河北省圖書館共同承辦了京津冀「守望青春,我與圖書館故事」閱讀推廣交流展示活動,並連續舉辦了兩屆,收到良好的效果。
  • 大運河畔的京津冀非遺「盛宴」:老文化 新傳承
    韓冰 攝  中新網滄州9月24日電(崔濤 劉廣和)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的演出現場,59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滄州武術代表性傳承人石同鼎說的最多的是「傳承」二字。  24日,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在滄州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開幕,183個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此集中亮相。
  • 「京津冀非遺精品展」在京舉行
    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聯袂舉辦的「京津冀非遺精品展」於2020年11月19日 — 2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為進一步展現京津冀三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識,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廣大市民零距離接觸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領略非遺精湛的傳統技藝,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河東區文化館、河北省阜平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河北省張北縣文化館精心策劃、共同組織、優中選精,為京城奉獻一道「非遺」文化大餐。
  • 2018女性公益可持續發展非遺手工藝創新展 暨慈善拍賣晚宴在英國...
    2018女性公益可持續發展非遺手工藝創新展 暨慈善拍賣晚宴在英國劍橋大學舉行 2018-06-11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符號、中國元素正快速搶佔世界的目光,中國公益慈善事業也逐步跨入世界核心舞臺。
  • 匠心華韻 運河傳承 流動的文化——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即將在滄州開幕
    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的指導下,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將聯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滄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匠心華韻運河傳承 流動的文化——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活動,即將於9月24日至9月26日在滄州市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舉辦。
  • 京津冀非遺 | 琴聲飄過180年——天津市南開區·樂器張
    暨第六屆民俗文化博覽節雲上展覽非遺,來源於生活非遺,展現地方民俗文化非遺,讓生活更美好時值國慶中秋雙節之際為落實習總書記關於優秀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進京津冀非遺保護協調發展展示三地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南開旅遊服務中心微信號於10月1日-10月13日特別推出京津冀非遺線上展覽欄目
  • 大運河畔品非遺,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今日啟幕!
    大運河畔品非遺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業務指導,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滄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匠心華韻 運河傳承 流動的文化——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活動,即將於9月24日至26日在滄州市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舉辦。
  • 福建省手工藝協會成立 弘揚工匠精神 助推手藝傳承創新
    原標題:福建省手工藝協會成立 弘揚工匠精神 助推手藝傳承創新2016年7月16日,福建省手工藝協會在福州正式成立,200多位從事雕塑、陶瓷等手工藝術科研、教育、設計、生產和銷售相關事業的機構和個人成為協會第一批會員。這些傳統手工藝人中,既有傳承國家級非遺技藝的「巨匠」,也有熱愛手藝、精通手作的創客,還有弘揚工匠精神、創新傳統手工藝的企業家。
  • 傳承匠心 「北京瀕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啟動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黃維)為更好地保護北京傳統手工藝文化,讓出現傳承困難的手工藝項目得到延續發展,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聯合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主辦的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項目——「攜手大師,傳承匠心:北京瀕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養
  • 「北京瀕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養」成果展在京舉辦
    華夏經緯網訊:9月18日,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6年資助項目「北京瀕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養」結業成果展在北京798方圓美術館隆重舉辦。此項目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聯合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主辦。
  • 文化和旅遊部介紹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籌備情況
    在圖文展期間推出公益性對話活動,以講演結合的方式,由專家和傳承人進行現場交流。在整個活動的尾聲階段,還將舉辦全國非遺曲藝周總結交流座談會。此外,為推動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促進京津冀地區非遺曲藝人才的培養,將在曲藝周期間,在天津藝術職業學院成立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養基地。並舉辦京津冀相聲專場,三地演員將同臺交流獻藝。四是全民共享。
  • 「中華文脈傳承——2018從都藝術季」11月15日開幕
    「中華文脈傳承——2018從都藝術季」11月15日開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8-11-15 圓明園國寶獸首、鎏金佛像等珍品來穗展出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實習生吳大海
  • 當非遺手工藝傳承遭遇野生動物保護,該如何尋求平衡點?
    獨特的屬性令點翠在傳承過程中飽受爭議。早在2018年6月,京東眾籌上一個名為「非遺大師手作宮廷點翠首飾」的傳統手工藝項目,數日內就眾籌到7萬元。但離項目目標相差不遠時,網友們紛紛質疑製作方的翠鳥羽毛來源不透明,存在破壞生態和侵害野生動物的可能性,在一片聲討之下,製作方不得不提前下架這一項目。 與點翠技藝同樣命運多舛的非遺項目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