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堅守底線思維方能行穩致遠
馬虎銀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堅持底線思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治理智慧。
堅守底線思維要在長遠謀劃中增強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擺在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首位,充分表明了應對風險挑戰的堅定信心。增強憂患意識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體現,我們既要對光明的前途充滿信心,又要對複雜的道路保持清醒。要積極主動、未雨綢繆,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消禍於未萌,治亂於未亂。
堅守底線思維要在應對風險中保持自信堅定。在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和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隨時都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面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出現的一系列困難和挑戰,我們要保持高度的自信和堅定。前進道路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有荊棘和曲折。面對發展過程中的一切艱難險阻,我們始終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恆心韌勁和「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執著定力。
堅守底線思維要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堅持底線不是守攤子、看地盤,也不是明哲保身、畏縮不前、消極懈怠、無所作為,而是立足底線、敢於擔當、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幹事創業不是一味保持「穩定」而忽視「發展」,既要追求「穩」,更要力求「進」,在穩中求進,持續發展。我們在解決好緊迫性問題的同時,既要積極做好基礎性工作,更要有長遠謀劃。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和瞬息萬變的形勢,一定要謹慎研判,做到胸中有數,不能消極保守、逃避困難,要不斷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問題、新矛盾,敢於擔責、該出手時就出手。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徵程中,我們既要立足當下,克現實之艱、解當前之需,又要放眼未來,樹立「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的創新理念,牢記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是走不出新天地的,只有不斷地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在解決好眼前問題的同時,高瞻遠矚、統籌兼顧、勇於奮進、積極作為,我們才能走得更穩、行得更遠。
(作者系甘肅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