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直懷疑孔老先生的腦袋被門夾了或被驢踢了。
誰不重視人民,就會被人民推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不是愚民嗎?統治者統治人民,不要讓他們明白他們在做什麼?這句話在現在看來,絕對很明顯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幾千年來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權術,小老百姓嘛,讓他們知道那麼多幹什麼?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輩子,這句訓誡不可謂不惡毒,它被千百年來中國的大小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抹殺了多少真理與人民的創造性,但同時,我們的問題就來了,這樣的一條愚民之術,真是孔子這位致力於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嗎?
幾千年來受人景仰的孔老先生怎麼會說出違反「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這一基本原理呢。
之後學的孔老夫子的句子多了,就懷疑起這句話是不是被我們誤解了。
原句:「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 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
《論語·
秦伯》
原來,這又是後人別有用心地斷章取義,刻意在句子的中間用一個不恰當的「
句斷」
使這句話產生了歧義的緣故。我們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句話正確的分句方法:「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話就是說,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還玩不來這些東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
這才是「
有教無類」
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話,硬是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撓人民知書答理尋求知識的愚民之術。
真不知道那些曲解這話的混蛋們是怎麼想的,你要說這種P
話是教育家孔子說出來的,誰信啊?
反正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