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吉州窯剪紙梅花束口盞
南宋吉州窯剪紙梅花束口盞南宋吉州窯剪紙梅花束口盞品相:局部有商業小修復,底足4處小磕尺寸:高11.5釐米,口徑5.5釐米,底徑45.5釐米此件茶盞撇口折唇,外壁半施黑釉不及底,近足處罩有棕色鐵汁,底露胎淺圈足呈土黃色,旋胎刀法簡練,可見粗糲胎質,內壁以剪紙漏花手法飾梅花數點,梅花呈黑色,中間露出花蕊,其餘為黃褐交融的乳濁釉色,其工藝流程為先在碗壁施一層含鐵量高的底釉,再薄施一層含鐵量低的石灰鈣型竹灰釉
-
南宋吉州窯剪紙梅花盞
南宋吉州窯剪紙梅花盞南宋吉州窯剪紙梅花盞此類茶盞內壁以剪紙漏花手法飾梅花數點,梅花呈黑色,中間露出花蕊,其餘為黃褐交融的乳濁釉色,其工藝流程為先在碗壁施一層含鐵量高的底釉,再薄施一層含鐵量低的石灰鈣型竹灰釉,然後剔掉剪紙,之後入窯一次燒成,含鐵量高的花紋部分呈現出黑色,本件即是如此。 宋代梅花盞為吉州窯「剪紙貼花」工藝的代表作,梅紋,紋飾清晰。在宋代文人心目中,梅花是高尚品格的化身。
-
南宋吉州窯剪紙漏花盞
南宋吉州窯剪紙漏花盞南宋吉州窯剪紙漏花盞品相:局部有商業小修復尺寸:高6釐米,口徑12.7釐米,底徑3.8釐米此件茶盞形制端正古樸,口微斂,圓錐身,底面內切,修做圈足。通體施黑釉,盞內壁黃釉三朵剪紙漏花紋,紋飾均勻分布,別富情趣。器底及圈足無釉,無釉處可見胎骨,胎骨呈米白色略微泛黃。2020 吉州月葉 - 吉州窯古陶瓷展
-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黑釉盞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黑釉盞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黑釉盞內壁以灰藍窯變釉為地,以剪紙貼花的技法裝飾梅花紋,紋飾粗放。吉州窯剪紙貼花裝飾是其獨特的裝飾技藝之一,可根據瓷器不同的造型,採用不同的花飾、配合不同的釉面和色彩相互搭配,使整件器物外觀和諧,達到完美的裝飾效果。故雖為民窯器物,也足顯當年窯工們的高超技藝。
-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盞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盞品相:盞心一道爆釉,底近足出一長方形小凹槽,局部有商業小修復藏品說明:此盞內施黃褐色窯變釉,外施玳瑁釉裝飾,內裡剪紙貼花鏤空細膩,為兩朵鏤空六瓣小花,細膩獨特。盞外壁的釉玳瑁釉為窯變釉,其原理是在胎體上使用兩種氧化鐵含量不同的釉,燃燒時產生交融及流淌的效應,如同玳瑁紋理。而如此盌能同時達到雙重裝飾效果則十分難得。
-
宋吉州窯剪紙貼花折枝花卉紋盞
宋吉州窯剪紙貼花折枝花卉紋盞宋吉州窯剪紙貼花折枝花卉紋盞品相:局部有商業小修復藏品說明:此盞撇口,斜腹漸收,瘦底,施釉及足。內施黃褐色窯變釉,外施黑釉,內裡剪紙貼花鏤空細膩,為三枝折枝花卉,細膩獨特。此盞內部使用剪紙貼花及窯變兩種裝飾技法燒制,剪紙貼花需要使用兩種不同顏色釉料才能形成,能達到如此完美及清晰的紋飾實為難得。剪紙貼花工藝是吉州窯特有且發揚光大的一大品種,通常有梅花,鳳紋,窗花吉祥語等紋飾出現。
-
文物說:南宋吉州窯梅花紋鬥笠碗
吉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獨創的「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飲譽中外。
-
萬千窯火——江西吉州窯
北宋時期還燒制白釉和黑釉器,此類標本出土數量雖不多,但為南宋印花白瓷及黑釉瓷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南宋為吉州窯的大發展時期。燒瓷品種有黑釉、醬釉、青釉、白釉、白釉褐色彩繪、白釉紅綠彩繪、綠釉、醬黃釉等,以黑釉、白釉所佔比重最大,白釉褐色彩繪次之,綠釉又次之,其餘幾種發現較少。
-
因為它,吉州窯成了宋瓷中最具創意的窯口
想必部分朋友已經見過它的諜照了,沒錯就是這件剪紙貼花的茶盞。 ◎左:南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大肉莊 ◎右:南宋 吉州窯黑釉盞
-
千年民窯吉州窯,圖2馬未都收藏,圖6大阪美術館收藏!
千年民窯吉州窯,創建於晚唐,興於五代,衰落於元末明初。吉州窯的釉下彩繪技藝對景德鎮青花瓷有深遠影響。吉州窯保存的從晚唐至宋元時期的24座窯包是目前世界上發現規模最龐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窯遺址群。圖2 南宋 吉州窯黑釉鳳紋瓶(觀復博物館收藏);吉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
-
南宋吉州窯黑釉盞(黑美人)
南宋吉州窯黑釉盞南宋吉州窯黑釉盞(黑美人)尺寸:直徑11.8釐米,高6釐米品相:除一飛皮外全品藏品說明:吉州窯裝飾手法豐富獨特,素以各式窯變斑紋、木葉紋、剪紙貼花等稱道,如本品這般素黑烏亮者殊不多見,乃古今飲茶逸品佳器。
-
瓷器| 濃烈歡快的民間陶瓷藝術:吉州窯
宋代由於鬥茶之風的盛行,黑色茶盞受到鬥茶者的喜愛,全國興起了不少燒黑瓷的瓷窯。其中,吉州窯瓷器以濃厚的民間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脫穎而出,特別是其黑釉瓷中的「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最為世人追捧。其特有的「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妙趣天成,是中國茶器中獨一無二的品類。木葉盞中的木葉貼花多見於茶盞的內壁,有半葉、一葉,也有二三葉相疊成紋的。
-
吉州窯古陶瓷裝飾藝術賞析
吉州窯古陶瓷裝飾,無論是剪紙還是彩繪,講究簡練的畫風畫法和疏朗有致的圖案布局,往往潦潦數筆勾勒成形,或點綴幾筆以打破平面,極其寫意又十分傳神,絕無文人騷客筆下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即使同畫梅花,也別具一格。其圖案均源於自然,取自民俗生活,多以自然物為對象,因而裝飾圖案質樸明快,童趣盎然,民俗俚語特點鮮明,濃烈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
玳瑁釉:吉州窯的黃金甲
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講黑釉盞裡的「玳瑁釉」。下圖這隻包銀鬥笠盞便是典型的玳瑁盞,它通體施黑釉,釉質晶瑩,肥厚滋潤,釉面布滿的黃褐色斑塊,近足處無釉,露黃白色胎,胎質細密堅硬。此盞製作精緻,色彩柔和絢麗。
-
同時著名的黑瓷窯口,建窯跟吉州窯區別在哪?
在研究上,建窯的興起是在晚唐五代,盛於宋,衰於元;而吉州窯的創燒也是晚唐時期,發展於北宋,極盛於南宋,衰於元。雖然說,兩邊燒制的都是黑瓷,但是建窯的燒制技藝,在北宋就已經算是成熟;吉州窯則是在南宋才有了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