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最後晚餐」【下】

2021-03-01 神學生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本訂閱號

三、「最後晚餐」的目的

教導服侍原則

「最後的晚餐」中,耶穌在給門徒洗腳的時候,教導了僕人和寬恕的原則:「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26-27;約翰福音13:1-20)

設立聖餐聖事

今天的「最後的晚餐」「主的晚餐」「聖餐」中被銘記(哥林多前書11:23-33)

聖經教導說,耶穌的死是典型的逾越節獻祭(約翰福音1:29)

約翰指出,耶穌的死就像逾越節的祭物,因為他的骨頭沒有折斷(約翰福音19:36;林前書19:36;參見出埃及記12:46)

保羅說:「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哥林多前書5:7)

耶穌是律法的完成,包括耶和華的節期。「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馬太福音5:17)

授權使徒統緒

一般來說,逾越節的晚餐是一個家庭慶祝。

然而,在「最後的晚餐」,只有使徒們與耶穌同在(路加福音22:14),這表明這個特殊的一餐對教會有特定的意義,其中的使徒成為了教會的基礎(以弗所書2:20)

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時,強調「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中的「你們」,是特指在場的使徒們而言的,這是明確將舉行聖餐聖事的神權賦予了使徒的團契。

雖然「最後的晚餐」對猶太人有意義,但它更是為教會設計的。今天,「聖餐」是教會遵守的兩大聖禮之一。

故此,《尼西亞信經》裡也特別指出「我們信使徒所傳的唯一聖而公之教會。」

推行全新機制

「最後的晚餐」是植根於舊約,即使它預示及宣告了新約。

耶利米書先知預言了上帝要和以色列之間訂立新約的應許,上帝在其中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利米書31:33)

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直接提到這個新約:「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加福音22:20)

一種新的體制即將出現。

因著上帝的恩典,新約不只適用於以色列人,凡信基督的都必得救(見以弗所書2:12-14)

預告完美獻祭

「最後的晚餐」是一個重要的事件,宣告了上帝對世界計劃的轉折點。

將耶穌的釘十字架與逾越節作比較,我們很容易看到基督之死的救贖本質。

正如舊約中最初的逾越節獻祭所象徵的,基督的死為他百姓的罪贖罪;他的血拯救我們脫離死亡,拯救我們脫離奴役。

今天,主的晚餐是信徒反思基督完全的犧牲,並知道通過我們對接受基督的信仰,我們將永遠與他同在(路加福音22:18;啟示錄3:20)

相關焦點

  • 「最後的晚餐只剩耶穌。」以 9 幅世界名畫結合時事議題,烏克蘭的...
    面對新冠病毒(COVID-19)世界各國力拚抗疫,呼籲國人減少外出機會落實防疫政策,光是喊著口號或許不夠深刻,近日烏克蘭推出一系列文藝感十足的防疫廣告,主題為人人熟識的世界名畫,巧妙結合保持社交距離、消毒及洗手等行為,藉以倡導眾人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既新穎又別具美感的「防疫名畫」,
  • 最後晚餐——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你們進城,必有一個拿水罐的人與你們相遇,你們就跟著他,到他所進的那一家,對那家的主人說:『師傅問你:我同我的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客房在哪裡﹖』那人必指給你們一間鋪設好了的寬大樓廳;你們就在那裡準備。」路22:10-12人物:除主耶穌與十二門徒外,福音中未記載有其他的人。猶達斯吃完晚餐後就出去通敵了。他出去後,主耶穌還給門徒講的許多話。最後晚餐的前後發生了什麼?
  • 學習默想耶穌的最後晚餐
    首先讀一讀並默想:瑪竇福音第26章1—35節最後的晚餐你願意在四旬期邀請耶穌去你家作客嗎?你準備如何擺設宴席?(2) 一個女人把貴重的香液倒在耶穌頭上,這是一種浪費行為嗎?耶穌如何說的?你在耶穌身上「浪費」了哪些貴重的東西?時間、金錢?(3) 猶達斯去見司祭把耶穌賣了三十塊銀錢;他為什麼這樣做?在你的過去有出賣耶穌的行為嗎?在四旬期,你打算如何克制誘惑、犯罪的機會?(4) 耶穌讓門徒在哪裡準備逾越節晚餐?
  • 藏在「受難立面」的密碼--從最後的晚餐到耶穌復活升天
    從最左下角第一組「最後的晚餐」開始,依次按照受難過程到「耶穌下葬」的13組石刻雕像加上受難立面的最頂端那座「耶穌升天」雕像,共計十四個雕像形成一個巨大蜿蜒的S型,這也象徵著耶穌走向各各他山上受難的苦路十四處(現於耶路撒冷)。
  • 考據 | 達文西名作《最後的晚餐》中,耶穌喝的到底是什麼酒?
    如果你曾經讀過《聖經》,一定會記得「最後的晚餐」中象徵著「耶穌之血」的葡萄酒。不過在耶穌的時代,已經有現代意義的葡萄酒了嗎?如果是的,那人們喝的是什麼樣的葡萄酒呢?考古學家說:這是個好問題……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繪製於1495年到1498年之間來源:wikiart.org《聖經》中提到,耶穌曾經在一場婚禮上把水變成了葡萄酒。
  • 《最後的晚餐》表達了些什麼
    這些發生在樓房中的事,都被紀錄在新約四福音書中,成了現在我們所熟悉的最後晚餐。   在早期書籍並不普遍的年代,圖像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初期基督教傳播之際,便借圖像,讓更多人可以明白耶穌基督的教誨與救恩。最後晚餐預示了耶穌捨身的愛,自然成為教義的重心,像擘餅舉杯,最後成了教會中的聖餐儀式,讓信徒可以藉此紀念耶穌。不過,要到大約公元500年左右,最後晚餐的場景才發展成為完整的圖像。
  • 從希伯來視角看最後的晚餐:四個關鍵人物,餐桌上的位置
    U型桌子Triclinium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最後晚餐時的餐桌,並不是達文西畫的長桌。在耶穌時期,使用的是羅馬文化中常見的Triclinium的U型桌子,三側都放置著枕頭,當時客人會是面向右邊側躺吃飯。
  • 球迷制《最後的晚餐》,梅西是救世主耶穌
    北京時間11月19日凌晨,阿根廷在友誼賽中2-2戰平烏拉圭,梅西傳射,在最後時刻幫助阿根廷扳平比分。根據西班牙《阿斯報》報導,本場比賽,有一名阿根廷球迷手持一副梅西版《最後的晚餐》為阿根廷助威。
  • 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都吃了什麼?
    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是最有名的基督事跡之一,放下陰謀論和宗教情懷,這畢竟是一頓飯。還是逾越節的宴席,吃貨就關心一件事——這一餐到底吃啥了?各本福音書都忙著記載耶穌語錄,聖人提到了—— 餅——他的肉 葡萄酒——他的血 其他的,就只能靠想像了,要畫好《最後的晚餐》,藝術家還得兼任起主廚的職責,主廚風格各異,晚餐菜譜自然不同。
  • 【靈修篇】(十二):「耶穌禱文」靈修法
    「耶穌禱文」的三階段:從外在的艱苦、枯燥、漫長的第一階段的「口禱」,轉入內在開始淺嘗耶穌聖名的甘飴的第二階段的「智禱」,到最後潛入內心深處的清澄明亮的第三階段的「心禱」。「耶穌禱文」的特點:我們已經學習了七個特點,現在來複習一下:第一,它是簡單明了的禱文。第二,它是最具悔罪特色的禱文。
  • 最後的晚餐,竟然因疫情取消?
    為了改變人們的這種想法,位於加州伯克利的約翰·麥克尼爾(John Mcneil)工作室的兩位創意人,傑夫·羅伊(Jeff Roy)和德雷克·保羅(Drake Paul)推出了他們最新的個人系列「隔離的藝術」。
  • 主的晚餐(二)丨教會的生命乃是耶穌基督
    這一時代的顯著表號是「祭壇」;從主耶穌復活升天,聖靈降臨設立教會,到主再來迎娶新婦教會,這個期間被稱為恩典時代或教會時代,這個期間是以「桌子」為表號;在天國時代是以「寶座」和「冠冕」為表號。教會是在中間,連結前後兩個時期,所以主設立的「擘餅聚會」在教會敬拜當中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
  • 耶穌最後的晚餐
    4、今天我們進入逾越奧跡的三日慶典,以主的最後晚餐為開始;教會禮儀安排的三日慶典不可分割,用三天完整的禮儀慶祝基督的逾越奧跡,即基督的痛苦、死亡與復活。以一顆虔誠的心境與基督一起進入他的逾越奧跡,在生活中逾越。5、「他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在安靜中,花長時間去反省,用心地去體會基督的愛。「人若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 最後的晚餐畫的是?耶穌聖杯的下落?
    至今留下了五千頁手稿,被比爾蓋茲以3080萬美金拍下72頁。為了節省時間,他喜歡用兩隻手同時書寫。達文西發明了世界第一臺機器人,了解人體血液是循環的,是分類的。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他為了隱藏自己的聰明,常常寫字時,把字倒過來寫,只有利用鏡子反射才能看懂。其實歷史發展下來,人們最感興趣的並不是這些,而是達文西心中的一個秘密,關於聖杯的秘密。
  • 樂賞|耶穌基督萬世巨星
    如果說「約瑟夫與神奇彩衣」是對聖經故事的圖解,那麼「萬世巨星」從表面上看簡直就是對傳統的顛覆與反動:上帝的兒子耶穌不再時刻帶著聖哲的光環,他有軟弱,有動搖,更多的人性代替了神性;猶大賣主也不是出自貪婪,而是出自上帝安排的命運,自殺後的猶大穿著白袍帶領一個天使唱詩班向耶穌提出幾個哲學問題,耶穌竟然也不知道答案。
  • 打開聖經 | 第二十四講:耶穌在哪裡吃最後的晚餐?
    講耶穌在什麼地方吃最後的晚餐。這是在《路加福音》的第二十二章。  聖經告訴我們,當時耶穌打發他的兩個門徒伯多祿和若望說,你們去為我們預備吃逾越節晚餐的地方吧。他們就問耶穌在哪裡預備。耶穌回答,注意,你們進城,必有一個拿水罐的人與你們相遇,你們就跟著他,到他所進的那一家,對那家的主人說,師傅問你,我同我的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客房在哪裡。
  • "釋迦牟尼的最後一餐"和"耶穌的最後的晚餐"都說了一句什麼話?
    第一個故事說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最後一餐。那個雨季,釋迦牟尼佛和以往一樣,和一些弟子到處廣結善緣,傳播佛法。一天,他們一行人來到末羅國的波婆村,在那個地方,他們受到一個名叫純陀的鐵匠的熱情供養。鐵匠純陀對釋迦牟尼佛的供養,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前的最後一餐。這是釋迦牟尼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餐,這一餐之後,釋迦牟尼說了什麼呢?釋迦牟尼佛對純陀和弟子說的是:純陀的這次供養和牧女的供養一樣,是功德最大的。
  • 百年前中國版《最後的晚餐》國內首展!大量精美文物首次「回家」,親子攻略來啦!
    「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任懿芳       展品解讀:見過了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在來看中國畫家對這個故事的理解。餐桌上的東西非常簡單,12個門徒的表情沒有特別誇張的,看似平靜,但有一種「耶穌被出賣」後的緊張感。
  • 《最後的晚餐》放大30倍,出現一神秘斷手,專家:不是達文西畫的
    在畫作《最後的晚餐》相對的另一面牆上也繪有壁畫,主體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工作人員會向參觀講解這兩幅畫,講解時間最多也只有20分鐘。有人稱《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藝術成就的最高峰,畫作《最後的晚餐》無疑是非常出名的,《最後的晚餐》放大30倍後,人們能夠發現畫作上多了一隻神秘斷手,專家:不是達文西畫上去的。
  •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竟然不是「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的名作《最後的晚餐》畫家採用遠近法統一了長方形的巨型畫面,形成了具有縱深感的室內場景。這幅作品原本被畫在寬闊的修道院食堂的牆上,但從特定的位置(修道院院長的座位)看去,現實中的食堂與畫面裡的房間仿佛連接在一起。這樣一來,坐在食堂裡的人有如身臨其境地參加了「最後的晚餐」,親耳聽見耶穌預言背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