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同慶,美食「假」到之濰坊 ▏尋味風箏之都的人氣美食推薦

2020-12-17 齊魯壹點

雙節同慶,假期狂歡。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8天的長假會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共度好時節。親朋聚會時,家鄉的美食必不可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將帶您走進山東16地市,盤點一下不同地市的代表美食。

濰坊,古稱濰州、濰縣,別稱鳶都,作為知名的風箏之都,山東省濰坊市以風箏聞名國內,但是,濰坊讓人記住的,不應該僅僅是風箏,還應有當地的特色美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濰坊的人氣美食。

濰坊肉火燒

濰坊肉火燒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名小吃,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 主要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濰坊肉火燒在濰坊人的味覺裡具有難以動搖的位置。

濰坊的火燒品種很多,單是面火燒就有砍火燒、簸箕火燒、梭火燒等多種,較為出名的有濰坊肉火燒、槓子頭火燒、脂烙酥火燒。

火燒鋪一般都是臨街而建,一個師傅負責和面揉穄子,面特別的滑軟,肉用是三肥七瘦的精肉,穄子加肉餡,用手拍成餅型,軟軟的火燒用手託著放到一層薄油的平鍋內,雙面煎至起硬皮,用叉子放到下層用炭烘烤,負責看爐的師傅,不時的翻看火燒的成色,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翻烤,豬肉裡的肥油滋潤到了蔥花、雞蛋糕、海米剁成的泥餡料裡面,香味就在空氣中彌散開來。

隆盛糕點

隆盛糕點是根據伊斯蘭教的飲食習慣而製作的。「隆盛」商標始創於清道光緒年間,隆盛糕點集古今青州清真糕點之精華,產品基本上是京式和蘇式品種,選料純正考究,天然要求十分嚴格,生產嚴格按組傳工藝和配方進行,從而保證了隆盛糕點製作精細,香甜可口,油而不膩,保質期長等特點,深愛廣大顧客歡迎。

濰坊朝天鍋

濰坊朝天鍋是一道傳統名菜,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當時濰縣趕集的農民吃不上熱飯,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為路人煮菜熱飯,因鍋無蓋,人們便稱之為「朝天鍋」。鍋內煮著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等。湯沸肉爛,顧客圍鍋而坐,由掌鍋師傅舀上熱湯,加點香菜和醬油等,並備有薄麵餅,隨意自用。然後,根據顧客要求,把腸、肚等切碎,放在餅上,捏上細鹽,捲成火筒狀,送到顧客手中。

因其經濟實惠,肉湯隨喝隨舀,深受群眾歡迎。濰坊朝天鍋經不斷改進於1997年分別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隨著商業的發展,朝天鍋已遍及全市,如今已發展成為「朝天宴」。

此宴用雞肉、驢肉煨湯、以煮全豬為主,有豬頭、肝、肺、心、肚、腸,再配以甜麵醬、醋、醬油、疙瘩鹹菜條、胡椒粉、蔥、姜、八角、桂皮、鹽、香菜、香油、青蘿蔔條等十幾種調料和冷菜。食客們坐在一張特製的餐桌周圍,桌中央有一口直徑50釐米,深65釐米的大鍋,鍋口與桌面齊平,鍋底有特製燃料。圓桌有一缺口,服務員在缺口處,根據客人的要求將鍋內的肉舀出、切好,供客人慢慢品嘗。「朝天鍋」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湯清淡而不渾濁,加以薄餅配用,其味無窮。

濰縣蘿蔔

濰縣蘿蔔,又稱濰坊蘿蔔,是山東省著名蘿蔔優良品種,俗稱高腳青或濰縣青蘿蔔,因原產於山東濰縣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濰縣蘿蔔皮色深綠,肉質翠綠,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具有濃鬱獨特的地方風味和鮮明的地域特點,是享譽國內外的名特優地方品種。素有「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如濰縣蘿蔔皮」之說,深受人們的喜愛。

濰坊和樂

濰坊和樂,濰坊傳統名吃,據說起源於山西、陝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蕎麥麵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麵條,本是農家日常食品,濰坊人對此作了改進。

芥茉雞

富郭莊芥茉雞是流傳在濰坊地區乃至膠東一帶的著名風味兒名吃,寒亭朱裡街道富郭莊村製作的芥茉雞口味最佳。據現在富郭莊村製作芥茉雞業戶孫振吉介紹,這一食品起源於清乾隆年間,發祥於寒亭區富郭莊村,所以稱為富郭莊芥茉雞。舊時富郭莊村處於大道必經地方位置,過往客商眾多,村人在道旁開設飯館,由此發展出芥茉雞名吃。富郭莊芥茉雞加工精細、用料考究,以雞肉肥而不膩,嫩而耐咀嚼,芥茉辣中帶香,調拌均勻聞名遠近,過往客人除就地買食外,還多有捎回饋贈親友者。

高密爐包

高密爐包是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的特色小吃。始於清代年間,在民國時期有著獨特意義的形勢盛行。高密爐包其特點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陷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

(部分內容綜合網絡)

相關焦點

  • 濰坊有的可不止是風箏和蘿蔔,來看看這些濰坊美食,有一道還和韓信...
    說起濰坊,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風箏,因為風箏的發源地就是濰坊,濰坊也把風箏當作當地的文化符號。每年一度的濰坊風箏節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遊玩,因此熟悉濰坊的美食才能讓旅途更為愉快。濰坊的美食其實非常豐富,只是不如一些網紅的美食出名,看看有哪些濰坊美食是你喜歡的吧!
  • 雙節同慶 | 不負美食 不靡糧食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不負美食不靡糧食十月·雙節共慶AUTUMN佳節疊聚,舉國同慶,共賞皓月實乃人生一大樂事!然而,就在我們歡慶佳節、享受美食之時令人抱憾的是,相比於慶賀國慶中秋雙節相遇的熱情,世界糧食日的「中國味兒」就淡了許多。但世界糧食日所倡導的理念「節約糧食」,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相契合。作為炎黃後代,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定不能將如此重要的日子忘記。
  • 尋味「世界美食之都」順德 追溯嶺南美食文化印記
    11月7號,「世界美食之都」——2020順德美食文化周拉開帷幕。一年一度的美食盛會如約而至,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到順德尋味。本次順德美食文化周為期9天,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打造15年來時間最長的美食文化盛宴。
  • 「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走進深圳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8日訊(記者 曾郅雲)12月18日,「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首站活動在深圳舉行。此次活動為期兩天,順德將通過城市推介活動和戶外路演等方式,集中展示特色美食和文化,產業與經濟,向深圳市民展現順德全新的城市魅力。
  • 到世界風箏之都濰坊品嘗當地傳統名吃:和樂面、朝天鍋和火燒!
    今天木木帶大家抵達「世界風箏之都」濰坊,它古時被稱為「濰州」、「濰縣」,是一個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老城,擁有濃厚的文化積澱。接下來木木帶大家,一起去尋找當地的傳統名吃,品嘗正宗的原始味道,探索美食背後的故事!
  • 尋味濰坊經典美食,走進蝶變後的濰坊老字號·南宮和樂面!
    和樂是濰坊的三大名吃之一,濰坊和樂起源於清末年間,最早是官宦人家所享用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從民國年間開始,濰縣的酒館就經營和樂了,但也僅僅局限於幾家高檔店家,例如聚豐樓、會仙樓、泰豐樓、濰中飯店等。
  • 「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深圳閃耀...
    12月18日晚,在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一段驚豔的順德香雲紗模特走秀拉開了「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的序幕。 順德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在向深圳客人推介順德時表示,深圳是世界設計之都,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順德一直緊跟深圳的步伐,順德將十二站美食推介活動的啟動儀式選在深圳,就是要通過美食作媒,向深圳朋友推介順德美味、順德美景和好客順德,希望加強兩地人民的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兩地發展,歡迎深圳客人到順德旅遊、創業。
  • 舌尖上的山東——食在濰坊篇,推薦幾道聽名字就知道好吃的美食
    說到濰坊,大家應該都知道她是「世界風箏之都」,對濰坊比較熟悉的還知道她還有一個別稱叫做鳶都。濰坊不僅風景優美,這裡的美食小吃也是多不勝數,很多美食讓你只聽名字就會垂涎三尺。小編相信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麼幾個自己鍾愛的家鄉美食,常年在外的你是不是回到家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的想去吃個夠?對於在外的濰坊人來說也是一樣的。濰坊這座美麗的城市,美食小吃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官宣,2020濰坊風箏電音節來了
    2020濰坊風箏電音節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與創意周末街景夢工廠聯合主辦 2020濰坊風箏電音節將於9月26日-10月8日空降濰坊這是濰坊國際風箏會首次夜間嘉年華也必將是一場不可錯過的電音狂歡盛宴!
  • 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將播
    穿過糕團、蟹殼黃、湯糰、大包等各個熱鬧的檔口,蔡立新受邀參加紀錄片《尋味·王家沙》的發布會。「從學校大門到王家沙大門,我見證了王家沙由小到大。」他說,上一代的師傅為他留下了三件寶,留下了王家沙至今知名的「四大名旦」,留下了金光閃閃的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8月31日晚,紀錄片 《尋味·王家沙》將正式登陸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
  • 在順德大良的這處世界美食之都,究竟隱藏了那些美食聖地?
    「食在廣東,廚出鳳城」 作為「世界美食之都」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 很多老友驅車2-3h都要趕來順德嘗鮮
  • 濰坊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美食值得你的品嘗
    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濰坊有哪些地方美食是我們要品嘗一下的。1、朝天鍋濰坊朝天鍋是一道傳統名菜,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當時濰縣趕集的農民吃不上熱飯,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為路人煮菜熱飯,因鍋無蓋,人們便稱之為"朝天鍋"。
  • 風箏之都濰坊舉辦第37屆風箏會
    風箏傳友誼,銀線連四海,濰坊國際風箏會自1984年開始舉辦,歷經36年積累傳承和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之、獨具特色的國際性文化體育盛會、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載體 風箏會歷年都是每年4月份舉辦,由於受到肺炎疫情影響,本屆峰會歷史上首次延期到9月舉行。疫情雖然兇猛,但阻擋不了我們追逐夢想,放飛夢想的步伐。本屆風箏會依然是一場國際化程度高、群眾參與廣泛、形式創新多樣、社會影響大的綜合性的盛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七百多名風箏愛好者齊聚現場,賽事,演出,展覽,經貿等17項活動異彩紛呈,將會給大家帶來更為豐富、更有品味的體驗和感受。
  • 《尋味東莞》最後一集本周日播出,燒鵝瀨粉等美食壓軸上線
    滿屏都是東莞美食的《尋味東莞》,你看過癮了嗎?本周日晚9點40分,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聯合出品的《尋味東莞》紀錄片最後一集(第三集)《歡宴流轉》,將繼續在廣東衛視頻道、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播出,繼續帶你解鎖東莞這座「製造名城」的美食密碼,帶你品嘗地道東莞美食。
  • 來濰坊必吃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口感獨特,來看看你都吃過幾種?
    與此同時,濰坊也是中國風箏文化的發祥地,是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組織總部,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風箏產地和集散地,被譽為世界風箏之都。可以肯定的是,歷史悠久的古城、國內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和小吃也不計其數,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來濰坊必吃的6道美食,每一道都有獨特的味道,來看看你都吃了多少?
  • 山東美食,濰坊朝天鍋,不同的文化帶給你一種不一樣的美味
    今天小編還是繼續為大家介紹一道山東特色美食,那就是山東濰坊的朝天鍋。濰坊同時也是中國風箏文化的發祥地,是「國際風箏會」的固定舉辦地點,並且是國內最大的風箏、木版年畫的產地和集散地,又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見下圖。
  • 山東濰坊流傳下來的這三種美食,各個歷史悠久,都是傳統名吃!
    #濰坊,古稱「濰縣」,又名「鳶都」,自秦朝便成為京東古道的重要樞紐,明清以「二百隻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繡花機,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濰坊同時也是中國風箏文化的發祥地,國際風箏聯合會組織總部所在地,也是「國際風箏會」的固定舉辦地點。
  • 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開播 平淡質樸為底色
    第一集《得天獨厚》以四季變化為軸,從春到冬訴說美味流轉,為吃貨們奉上了一場饕餮盛宴。 東莞人因循時節,用淳樸的民風把天時的賜予凝聚在餐桌之上、美味之中。一道道莞式風味,刻畫出這個城市特有的菜譜和味覺記憶,片中的黃油蟹、桂味荔枝等美食也被網友馬上「鎖定住」,儼然又成為端午節的人氣之選。
  • 雙節狂歡不重樣!濟南首屆齊魯美食嘉年華邀您全家總動員
    這個假期,首屆齊魯美食嘉年華邀您全家總動員,體驗視覺與味覺雙重享受,集「吃、喝、玩、樂、購」於一體,玩轉中秋國慶「雙節」,美食不重樣,狂歡不打烊。 ARE YOU READY?一場舞動舌尖的嘉年華之旅即將開啟!
  • @吃貨們,到南沙尋味東南亞美食吧
    本文轉自【鳳凰網廣東綜合】;近日,廣州南沙花園酒店在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支持下,攜手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馬來西亞國家旅遊局廣州辦事處聯合舉辦夏日濱海馬來西亞美食節開幕式,用色彩豔麗、充滿味蕾驚喜的東南亞風味美食歡迎大灣區食客尋味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