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歷史題材雕塑展國博展出

2020-11-26 手機鳳凰網

本報訊(記者 高嶽)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由清華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藝術研究所承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大型歷史題材雕塑展」將於2011年6月30日上午10時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將於7月8日結束,為期9天。

此次展覽將展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藝術研究所所長、我國著名藝術家王洪亮教授十年來應邀為全國各大紀念館、博物館創作的大型雕塑藝術精品。

展覽作品中有為南湖一大紀念館創作的圓雕《中共一大十三位代表》,有為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創作的浮雕《他們從八一南昌起義走來》、圓雕《危難中奮起》,為甘肅會寧紅軍長徵勝利會師紀念館創作的領袖群像、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紅軍長徵中的將領們》、榮獲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大獎的浮雕《慶祝紅軍長徵勝利會師》、為抗日戰爭紀念館創作的圓雕《狼牙山五壯士》、為劉胡蘭紀念館創作的大型浮雕《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閩西革命歷史紀念館創作的圓雕《毛澤東、朱德、陳毅在閩西》、為紀念清華百年創作的浮雕《清華百年英烈》、為中華世紀壇創作的浮雕《開國大典》等一大批歷史題材雕塑作品。

這批歷史題材雕塑作品深刻地表現了近百年來 中國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王洪亮在這些雕塑作品的藝術形式與語言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創新。他將中國畫的寫意表現手法、油畫的筆觸與雕塑的塑痕相融合,使雕塑語言更加豐富,更富於表現性,將中國畫的藝術語言與寫意精神運用到雕塑的創作中,以增強雕塑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徵與神韻。既是對雕塑藝術的挑戰,又是對傳統紀念性以塑造人物為主的雕塑形式語言的一個變革與突破。

在《紅軍長徵勝利會師的指揮者和決策者》這件作品創作中採用 大寫意的形式語言,生動塑造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張聞天、賀龍、劉伯承、任弼時、徐向前九位領導者堅定、剛毅的表 情特徵和氣吞山河、神採奕奕的領袖形象、領袖風範,讓生動凝重的歷史瞬間定格為永恆。

牛津大學沃夫森學院藝術委員會理事、英國肖像雕塑家協會主席、著名雕塑家安東尼·司頓斯為王洪亮的雕塑撰文《浮雕作品的裡程碑》,評價王洪亮的劉胡蘭浮雕作品是「王教授創作的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用黏土寫了一首悲壯而優美的紀實詩篇,此作品奠定了王洪亮教授在浮雕領域的穩定的大師級地位」。

▲紅軍長徵中的將領們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十三位代表

▲狼牙山五壯士

相關連結

王洪亮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藝術研究所所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黨支部書記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展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林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展出。以廣東雕塑創作為主體,折射出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的整體創作路徑。本次展覽選取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建院以來,由教師、學生、校友創作的70餘件革命歷史題材經典作品,以文獻梳理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為展覽呈現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同時通過數字雕塑技術設置VR體驗觀展區,還原大型公共雕塑的真實場景,並結合與展覽主題相關的影像視頻,增加觀看趣味,豐富觀展體驗。
  • 羅丹雕塑回顧展登陸國博
    原標題:羅丹雕塑回顧展登陸國博 石膏的《思想者》本報記者 李韻攝 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收官之作,「永遠的思想者——羅丹雕塑回顧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展
    ■李漢儀 烽火年代 1984年9月8日,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立項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展」,將於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並持續展出至10月8日。由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陳克教授主持的「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以廣州美術學院為主體,梳理總結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師生創作的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脈絡,選取各時期的經典作品,以文獻梳理和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加以呈現。
  • 羅丹《思想者》等雕塑現身國博
    ,國博,嘉賓看《思想者》。   嘉賓在看展,右邊是《青銅時代》。   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最大規模的羅丹藝術展,將在「早期歲月」、名人雕像、「漸臻成熟」和「走進神秘的羅丹工作室」四個部分中,展出羅丹不同材質的作品共139件,其中除了常見的青銅、大理石雕塑,還有61件石膏雕塑。   國博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材質脆弱,羅丹的石膏雕塑很少離開羅丹博物館到國外巡展,而此次展覽中的大量石膏雕塑,能讓觀眾更加近距離地深入了解羅丹的創作過程。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在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中具有優良的歷史傳統,在60餘年的學術積澱中湧現了潘鶴、梁明誠、曹崇恩、黎明等名師大家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開幕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開幕
    9月8日,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舉辦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國博舉辦羅丹雕塑大展,思想者、雨果、卡密爾都來了
    國博舉辦羅丹雕塑大展,思想者、雨果、卡密爾都來了 朱潔樹 2014-11-28 16:11 來源:澎湃新聞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亮相廣州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立項。
  • 2020廣州美術學院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展時間+預約入口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8日—10月8日  從《艱苦歲月》《大刀進行曲》到《橘子洲青年毛澤東雕像》,再到延安新城公共藝術項目,諸多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已從架上作品發展成為民族精神與城市文化的符號象徵,與公眾記憶、公共空間融為一體。
  • 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展出雕塑作品237件
    昨日,「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雕塑作品237件,首次以雕塑藝術全面反映中國各民族的民族歷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風俗與友好關係,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向上的精神氣象,呈現中國當代雕塑藝術的新內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
  • 德國三大博物館將在中國國博舉辦《啟蒙的藝術》大型展覽
    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記者廖翊)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和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聯合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大型展覽,將於4月2日在國博正式接待觀眾。記者從31日國博與德國有關方面在京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最大規模展覽項目,也是有史以來德國三大博物館之間最大規模的合作及海外展出活動。
  • 浮生若夢·八爺入世——陳流繪畫雕塑作品展在昆展出
    12月22日,由文達畫廊、至公澤銘傳媒主辦,「浮生若夢·八爺入世——陳流繪畫雕塑作品展」在昆明彩雲裡·創庫藝術中心舉辦。「浮生若夢·八爺入世——陳流繪畫雕塑作品展」在昆展出  陳流,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國博舉辦「司徒喬、司徒傑捐贈作品展」(4)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8年4月18日國博舉辦「司徒喬、司徒傑捐贈作品展」4月18日,觀眾觀看司徒喬創作的國畫作品《義民圖》。當日,「司徒喬、司徒傑捐贈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共展出司徒喬和司徒傑兄弟的80件精品力作。展覽以「國殤紀行」和「東方曙光」兩個單元呈現司徒喬筆下20世紀上半葉苦難的舊中國和曙光初現的新社會,通過「以碑立傳」和「融貫東西」兩個單元反映司徒傑獨特的雕塑創作經歷。
  • 新國博開張 德國藝術品大展打頭陣
    新國博開業之後,迄今為止中德之間最大規模的展覽項目《啟蒙的藝術》展覽將作為開門展亮相。展覽開幕日期是4月1日,此次展覽由國博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和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聯合舉辦,展期一年,重點展示德國啟蒙運動以來的藝術與生活。德國博物館共提供588件(組)藝術品及其它展品參展。屆時德國各重要博物館收藏的大量知名大師作品及藝術瑰寶將與中國觀眾見面。
  • 國博開年大展讓文物「活」起來,孔子誕辰2570周年展出700件珍品
    國家博物館「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開幕,成為2020年國博備受關注的開年大展。適逢孔子誕辰2570周年,國博攜手國內文博單位,拿出240餘件(套),共700餘件新石器時期至當代的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濃墨重彩地刻畫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及傳承的歷史,為觀眾和研究者講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脈絡與深遠影響力。
  • 羅丹雕塑回顧展開幕 139件傳世名作亮相國博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 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收官之作「永遠的思想者——羅丹雕塑回顧展」11月27日亮相國家博物館。此次展覽,展出了《思想者》、《巴爾扎克》、《青銅時代》等 139件羅丹博物館館藏的羅丹傳世名作。 此次展覽共分為四個部分。
  • 國博講述潮州木雕百年傳奇
    北京晚報訊(記者劉冕)中國四大木雕之一的潮州木雕組團到國博亮相。《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揭開面紗,160餘件精美文物展出,將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一網打盡。觀眾移步間,可以飽覽數百年木雕故事。
  • 《開國大典》、第一面五星紅旗……百件國博經典館藏重溫新中國誕生
    同時,國博西大廳還展出了15幅繪畫作品和41件雕塑,王朝聞的《劉胡蘭》、司徒傑的《白求恩全身像》、潘鶴的《翻身農民》等一系列經典藝術佳作重現革命先輩艱苦拼搏、無私奉獻的歷史時刻。「革命主題作品是分時代的,我們將館藏經典作品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相信也會帶給觀眾一個清晰的脈絡。當觀眾從中央一號大廳到西大廳一路走下來,感受到的將不光是美術作品單純的美,還有新中國經歷的風風雨雨。」劉萬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