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展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林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展出。以廣東雕塑創作為主體,折射出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的整體創作路徑。本次展覽選取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建院以來,由教師、學生、校友創作的70餘件革命歷史題材經典作品,以文獻梳理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為展覽呈現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同時通過數字雕塑技術設置VR體驗觀展區,還原大型公共雕塑的真實場景,並結合與展覽主題相關的影像視頻,增加觀看趣味,豐富觀展體驗。
-
羅丹雕塑回顧展登陸國博
原標題:羅丹雕塑回顧展登陸國博 石膏的《思想者》本報記者 李韻攝 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收官之作,「永遠的思想者——羅丹雕塑回顧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展
■李漢儀 烽火年代 1984年9月8日,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立項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展」,將於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並持續展出至10月8日。由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陳克教授主持的「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以廣州美術學院為主體,梳理總結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師生創作的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脈絡,選取各時期的經典作品,以文獻梳理和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加以呈現。
-
羅丹《思想者》等雕塑現身國博
,國博,嘉賓看《思想者》。 嘉賓在看展,右邊是《青銅時代》。 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最大規模的羅丹藝術展,將在「早期歲月」、名人雕像、「漸臻成熟」和「走進神秘的羅丹工作室」四個部分中,展出羅丹不同材質的作品共139件,其中除了常見的青銅、大理石雕塑,還有61件石膏雕塑。 國博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材質脆弱,羅丹的石膏雕塑很少離開羅丹博物館到國外巡展,而此次展覽中的大量石膏雕塑,能讓觀眾更加近距離地深入了解羅丹的創作過程。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在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中具有優良的歷史傳統,在60餘年的學術積澱中湧現了潘鶴、梁明誠、曹崇恩、黎明等名師大家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開幕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開幕
9月8日,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舉辦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國博舉辦羅丹雕塑大展,思想者、雨果、卡密爾都來了
國博舉辦羅丹雕塑大展,思想者、雨果、卡密爾都來了 朱潔樹 2014-11-28 16:11 來源:澎湃新聞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亮相廣州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立項。
-
2020廣州美術學院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展時間+預約入口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8日—10月8日 從《艱苦歲月》《大刀進行曲》到《橘子洲青年毛澤東雕像》,再到延安新城公共藝術項目,諸多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已從架上作品發展成為民族精神與城市文化的符號象徵,與公眾記憶、公共空間融為一體。
-
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展出雕塑作品237件
昨日,「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雕塑作品237件,首次以雕塑藝術全面反映中國各民族的民族歷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風俗與友好關係,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向上的精神氣象,呈現中國當代雕塑藝術的新內容、新形式、新水平、新成就。
-
德國三大博物館將在中國國博舉辦《啟蒙的藝術》大型展覽
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記者廖翊)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和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聯合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大型展覽,將於4月2日在國博正式接待觀眾。記者從31日國博與德國有關方面在京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最大規模展覽項目,也是有史以來德國三大博物館之間最大規模的合作及海外展出活動。
-
浮生若夢·八爺入世——陳流繪畫雕塑作品展在昆展出
12月22日,由文達畫廊、至公澤銘傳媒主辦,「浮生若夢·八爺入世——陳流繪畫雕塑作品展」在昆明彩雲裡·創庫藝術中心舉辦。「浮生若夢·八爺入世——陳流繪畫雕塑作品展」在昆展出 陳流,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國博舉辦「司徒喬、司徒傑捐贈作品展」(4)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8年4月18日國博舉辦「司徒喬、司徒傑捐贈作品展」4月18日,觀眾觀看司徒喬創作的國畫作品《義民圖》。當日,「司徒喬、司徒傑捐贈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共展出司徒喬和司徒傑兄弟的80件精品力作。展覽以「國殤紀行」和「東方曙光」兩個單元呈現司徒喬筆下20世紀上半葉苦難的舊中國和曙光初現的新社會,通過「以碑立傳」和「融貫東西」兩個單元反映司徒傑獨特的雕塑創作經歷。
-
新國博開張 德國藝術品大展打頭陣
新國博開業之後,迄今為止中德之間最大規模的展覽項目《啟蒙的藝術》展覽將作為開門展亮相。展覽開幕日期是4月1日,此次展覽由國博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和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聯合舉辦,展期一年,重點展示德國啟蒙運動以來的藝術與生活。德國博物館共提供588件(組)藝術品及其它展品參展。屆時德國各重要博物館收藏的大量知名大師作品及藝術瑰寶將與中國觀眾見面。
-
國博開年大展讓文物「活」起來,孔子誕辰2570周年展出700件珍品
國家博物館「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開幕,成為2020年國博備受關注的開年大展。適逢孔子誕辰2570周年,國博攜手國內文博單位,拿出240餘件(套),共700餘件新石器時期至當代的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濃墨重彩地刻畫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及傳承的歷史,為觀眾和研究者講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脈絡與深遠影響力。
-
羅丹雕塑回顧展開幕 139件傳世名作亮相國博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 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收官之作「永遠的思想者——羅丹雕塑回顧展」11月27日亮相國家博物館。此次展覽,展出了《思想者》、《巴爾扎克》、《青銅時代》等 139件羅丹博物館館藏的羅丹傳世名作。 此次展覽共分為四個部分。
-
國博講述潮州木雕百年傳奇
北京晚報訊(記者劉冕)中國四大木雕之一的潮州木雕組團到國博亮相。《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揭開面紗,160餘件精美文物展出,將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一網打盡。觀眾移步間,可以飽覽數百年木雕故事。
-
《開國大典》、第一面五星紅旗……百件國博經典館藏重溫新中國誕生
同時,國博西大廳還展出了15幅繪畫作品和41件雕塑,王朝聞的《劉胡蘭》、司徒傑的《白求恩全身像》、潘鶴的《翻身農民》等一系列經典藝術佳作重現革命先輩艱苦拼搏、無私奉獻的歷史時刻。「革命主題作品是分時代的,我們將館藏經典作品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相信也會帶給觀眾一個清晰的脈絡。當觀眾從中央一號大廳到西大廳一路走下來,感受到的將不光是美術作品單純的美,還有新中國經歷的風風雨雨。」劉萬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