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展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林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展出。以廣東雕塑創作為主體,折射出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的整體創作路徑。本次展覽選取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建院以來,由教師、學生、校友創作的70餘件革命歷史題材經典作品,以文獻梳理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為展覽呈現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同時通過數字雕塑技術設置VR體驗觀展區,還原大型公共雕塑的真實場景,並結合與展覽主題相關的影像視頻,增加觀看趣味,豐富觀展體驗。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在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中具有優良的歷史傳統,在60餘年的學術積澱中湧現了潘鶴、梁明誠、曹崇恩、黎明等名師大家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開幕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開幕
9月8日,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亮相廣州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立項。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舉辦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2020廣州美術學院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展時間+預約入口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8日—10月8日 從《艱苦歲月》《大刀進行曲》到《橘子洲青年毛澤東雕像》,再到延安新城公共藝術項目,諸多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已從架上作品發展成為民族精神與城市文化的符號象徵,與公眾記憶、公共空間融為一體。
-
70餘件雕塑亮相 重燃廣美紅色記憶
南方日報訊 (記者/楊逸)《艱苦歲月》《大刀進行曲》《廣州解放紀念像》《橘子洲青年毛澤東雕像》……9月8日,70多件膾炙人口的革命歷史題材經典雕塑,集體亮相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再次喚起幾代人激情洋溢的紅色記憶。
-
大型歷史題材雕塑展國博展出
本報訊(記者 高嶽)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由清華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藝術研究所承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大型歷史題材雕塑展」將於2011年6月
-
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紅楓如畫》出版發行
6月29日,杜紅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紅楓如畫》作品發布會在石家莊市太行國賓館舉行。隨著小說情節的鋪陳,讓讀者重溫了那段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河北抗戰文學曾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如我們熟知的《小兵張嘎》《敵後武工隊》《平原遊擊戰》《荷花澱》等。進入新時代,始終鍾情於這座富礦的河北作家創作了眾多革命歷史題材的優秀作品,以《最美的青春》《最美的鄉村》等電視劇為代表,這無疑是中國革命歷史題材文學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雕塑家許鴻飛連續六年創作紀錄片節金紅棉獎盃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12月15日開幕,廣州雕塑院院長、著名雕塑家許鴻飛創作設計的金紅棉獎盃再次成為各路紀錄片創作人競逐的對象。2015年起,許鴻飛創作設計的金紅棉獎盃正式成為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專用獎盃,今年已是第6年。
-
廣東雕塑家紅色文化題材作品首次集體亮相
為推動新興木刻藝術的研究,廣州市越秀區與廣州美院聯手,在永安堂內、海珠廣場至永安堂沿線分別開展抗戰、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關主題臨展。「星火燎原——抗戰時期木刻創作展」展期為2019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為期三個月,展出木刻作品380件,文獻109件;「嶺南塑 民族魂——紅色文化主題雕塑展」展期為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為期一個月,展出雕塑作品32件,永安堂4-6樓放置15件,永安堂門前廣場至海珠廣場沿線放置17件(永安堂門前廣場12
-
十三屆全國美展|雕塑展區在重慶當代美術館開幕 多角度多題材反映...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作品展」現場「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作為檢閱藝術家創新創作方面的成果展示,從雕塑展區的評審情況到展覽效果可以看到展覽題材的廣泛性,內容的豐富性,歷史題材、民族題材、革命題材以及當代風格的創作均有呈現,可謂形式百花齊放,集中反映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們的藝術樣貌,展示出了對現代生活的熱情嚮往。」
-
廣東雕塑家紅色文化題材作品首次集體亮相 重現抗戰木刻歷程 以...
文/圖 金羊網記者 劉雲 通訊員 周小莉2017年,「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在北京、廣州等地展出,引起了學界的強烈反響,也把「新興木刻運動」再次帶到大眾的視野。為推動新興木刻藝術的研究,由廣州市越秀區與廣州美院聯手,在永安堂內、海珠廣場至永安堂沿線分別開展抗戰、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關主題臨展。
-
未曾走遠的紅雲:讀革命歷史題材小說《武漢往事》
這部從創作到出版歷時7年的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以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歷史為脈絡,狀寫了1座歷史名城、2條大江、3個家族、40載恩怨情仇,讀來盪氣迴腸,文化底蘊十足,重新給我們撩開了歷史的天幕,讓我們回望不曾走遠的紅雲。作為辛亥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聖地,武漢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長河中有著悲壯而昂揚的歷史文化品格。
-
「新雕塑」書訊:新中國美術研究系列叢書《輝煌七十年》(雕塑卷...
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以集體創作和國家工程為主要代表,以為國家意識服務為主要手段,這一時期的革命現實主義題材的佳作數不勝數,有以共和國的締造者為題材的主題雕塑,張祖武的《毛澤東同志像》、張松鶴的《毛主席紀念章》以嚴謹的雕塑語言、紀念碑的表現形式和莊嚴肅穆的藝術氣息成為革命歷史題材的經典案例,確立了偉人肖像的標準像。
-
美術印記70年①|這些經典雕塑與手稿,伴隨了新中國的成長
此次展覽基於雕塑藝術的本體語言和新中國雕塑的歷程,挑選了200餘件作品、小稿、手稿、文獻等,來呈現一段伴隨著新中國人民成長的雕塑歷程。今天,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國美術學院舉辦了「人民的紀念——主題性和紀念性雕塑大展」,展覽基於雕塑藝術的本體語言和新中國雕塑的歷程,挑選了200餘件作品、小稿、手稿、文獻等,以此呈現一段伴隨著新中國人民成長的雕塑歷程,以及在這個歷程中雕塑家塑造出的歷史與時代的知覺、個體與群體的知覺、自然與生命的知覺。
-
軍旅雕塑家七人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
今日,「軍魂永鑄——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軍旅雕塑家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內開展,這是建國以來首次現役軍旅雕塑家的作品聯展,體現了軍旅雕塑家記錄時代、不斷創新的愛國情懷,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走近人民軍隊,了解人民軍隊。
-
探訪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雕塑展 名家解讀雕塑之美
作為中國美術重鎮的重慶,作為同時承辦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雕塑兩大畫種的承辦城市,不僅改寫了重慶從未承辦全國美展任一展區的歷史,也創造了運行近七十年來全國美展從未有在除北京之外的任何一個省(區、市)同時承辦兩項大畫種展覽的先例。在今日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雕塑展開幕式現場,封面記者採訪到了四位中國美術界著名藝術家,為大家深度解讀雕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