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餘姚梁弄鎮以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

2020-12-11 青少年愛國主義網

  梁弄鎮區全貌。光明圖片

  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入黨宣誓。光明圖片

  四明湖浣溪橋,一家四口散步。光明圖片

  四明湖池杉林。光明圖片

  鄉村振興大背景下,紅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脈的革命老區如何做好發展大文章?今年,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與鄉村振興戰略理論研討會在「浙東延安」——寧波餘姚梁弄鎮隆重舉行。400餘名來自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和四明山革命老區的代表,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會聚一堂,共謀新時代老區發展宏圖大計。

   2003年春節前夕,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梁弄鎮和鎮裡的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提出了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的殷切期望。春節過後,習近平同志又給橫坎頭村黨員群眾回信,鼓勵他們加快老區開發建設,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15年來,梁弄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多項指標位居全國革命老區前列,基本實現了把梁弄建設成為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的奮鬥目標。去年底,橫坎頭村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橫坎頭村全體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該村的發展變化情況。習近平再次給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勉勵他們傳承好紅色基因,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

   15年,四封書信之間是習近平同志「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精神指引下的梁弄實踐。梁弄相繼獲得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全國特色小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鄉鎮、中華詩詞之鄉、中國燈具之鄉等榮譽稱號。如今,梁弄不僅實現了脫貧致富的目標,也成為以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

  1、堅持創新發展,培植革命老區脫貧致富新引擎

  梁弄不大,1個社區、17個行政村、94.5平方公裡、3.3萬人口。

  但是,梁弄的發展有點曲折。

  寧波的四明山脈綿延東西起伏八百裡。因為地處山區,梁弄交通極不方便,因此一直是一個傳統農業鄉鎮,大多數家庭以務農謀生,靠天吃飯。20世紀80年代,鎮裡引進組建了一批公有制企業,在帶動當地群眾就業的同時也增加了地方財政稅收。90年代,以燈具作坊為主的私有制經濟開始萌芽,梁弄一度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戶外燈具製造基地。1996年,四明湖水庫從灌溉用水調整為飲用水源,環保要求逐年提高,企業逐漸外遷,梁弄的工業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餘姚市委書記奚明介紹說,作為當地黨委、政府,要始終牢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傳承老區紅色基因,弘揚老區紅色精神,奮力開啟全面小康樣板鎮的更大跨越。為此,他們因地制宜、精準定位找準全面小康的路子,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形成全面小康的動力,以民為本、統籌推進秉承全面小康的宗旨,黨建引領、八方支援強化全面小康的保障,最終走出了自己的發展路徑。

  2008年開始,梁弄的發展定位在實踐中逐步調整,被確定為四明山旅遊的接待中心,並提出了「生態保護示範區、休閒旅遊集聚區、綠色經濟先行區、美麗鄉村展示區、老區全面小康引領區」五區共建的發展思路,逐步降低對工業經濟的依賴度,加快勞動力轉移,優化產業經濟結構。2013年,梁弄明確了「紅色旅遊名鎮、歷史文化古鎮、會展教育重鎮、特色農業強鎮、智慧宜居小鎮」發展方向,使五區共建從抽象的口號變成了行動的目標,加快推進了梁弄產業轉型。

  從易汙染的工業「脫身」,梁弄鎮大力實施樂業增收工程,大力發展水果採摘遊,鼓勵農戶通過調整種植結構促進畝產效益,通過種植櫻桃等特色水果使農戶的畝均效益提高了一倍。通過「挖掘、包裝、創新、提升」,扶持壯大土特產品開發,實現了從純粹農副產品向旅遊體驗商品的轉變。政府投資百萬建設起梁弄大糕一條街,大糕店數量達到近百家,加上網上銷售,年銷售額達到千萬元。通過地方政府鼓勵和扶持,全鎮農家樂遍地開花,平均年經營收入達50餘萬元,基本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的增收目標。

  2、堅持協調發展,拓展革命老區脫貧致富新空間

  梁弄地處深山,交通不發達。2003年下半年,寧波市委、市政府先後投入數億元資金建設了餘梁公路,盤山公路變成了平原公路,兩車道變成了四車道,梁弄從此告別了翻山越嶺的時代。

  2003年以來,寧波、餘姚兩級財政用於梁弄發展的資金多達25億元。同時,上級部門主動調整考核指標,強化梁弄在生態保護、旅遊開發、增收致富等方面的指標權重,逐步減弱了工業經濟考核機制,使地方政府有更多的精力為民辦實事。

  加速城鄉統籌進程。2000年梁弄被列為省級中心鎮。為此,梁弄堅持通過大規劃、大投入、大改造,基本形成了層次分明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和「一軸兩帶,兩片多點」的城鎮發展格局。通過產業集聚、內聚外遷,中心鎮人口快速集聚,集鎮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全鎮建成區面積比2002年翻一番。按照「潔淨立線、綠化連線、景觀亮線」的要求,結合村莊整治提升工程,開展以沿景區、沿產業帶、沿山水線、沿人文古蹟等為重點區域的美麗鄉村精品線建設。

  提升區域輻射效應。作為進出四明山的交通要道,《寧波市四明山區域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將梁弄定為四明山的三大門戶之一。為此,梁弄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功能設施建設。2016年梁弄鎮打造「浙東延安」山水古鎮三年行動計劃開始實施,寧波、餘姚兩級財政從2017年開始各安排3億元資金分3年用於梁弄門戶區建設,目前機器人大道、四明湖溼地一期工程等項目已相繼完成。

  3、堅持綠色發展,抓住革命老區脫貧致富新機遇

  四明山脈給了梁弄滿眼綠色。為此,梁弄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強化森林涵養功能,確保森林健康發展,目前森林面積達8.39萬畝,森林覆蓋率72%。在集鎮,率先實行了「一把掃帚掃全鎮」的環衛保潔新機制;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模式逐步推廣。針對建築垃圾難處理的情況,梁弄採用「村集鎮收+分類處理」的模式,在全鎮設立11個建築垃圾臨時堆放點,由鎮環衛所負責統一收集,並根據建築垃圾情況進行分類處理,避免了建築垃圾亂堆放現象。

  保護環境還需要加大生態治理力度。梁弄深入實施「五水共治」,全鎮296個山塘水庫實現了專人巡邏管理。為保護四明湖水源,梁弄鎮從2006年開始實施汙水收集工程,目前已投入資金2億餘元,完成了汙水收集一至四期工程和部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汙水收集已覆蓋全鎮14個行政村、4170餘戶農戶。積極開展環境整治,關停的8家企業中大部分是年銷售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最高的年銷售額達億元。通過開展專項整治、美麗家園創建等載體,全鎮17個行政村全部創建成為餘姚市美麗村莊,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

  國慶節前,距離浙東區黨務舊址500米的梁弄百果園農場獲得了2018浙江省最美田園的稱號,「園主」汪國武在朋友圈裡樂呵呵地「曬」著。這個2008年開始建立的百果園,正是因為梁弄加快生態產業的發展戰略而紅火興旺起來。2002年開始,梁弄有意識地引導農戶從單純種植水稻向多種經營轉變,同時鼓勵有經營頭腦的農民向農業大戶發展。推出了以「櫻桃園、楊梅園、古茶園、垂釣園、盆景園」等特色塊狀農業為代表的「梁弄五園」經濟。2012年在「五園」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小水果產業,提出了「全年可遊」農業的發展目標。目前,全鎮已建成總面積1.5萬餘畝、輻射面積4萬畝的寧波市特色小水果產業基地,打造各類農業高效示範基地20多個,休閒農業觀光採摘基地60餘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近30家,培育家庭農場62家。每年觀光農業旅遊收入超過7000萬元,農業特色產業總收入超億元,現代特色農業成為推動老區群眾增收的新支柱。與此同時,旅遊度假、創意研發、會議培訓、影視拍攝等服務產業帶來的人流又促進了餐飲、住宿、土特產銷售等相關產業發展,形成了經濟的良性循環。

  4、堅持開放發展,蓄積革命老區脫貧致富新後勁

  地處山區的梁弄竟然有一個永久落戶的中國機器人峰會。作為國內機器人技術研究、產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中國機器人峰會從2016年開始永久落戶梁弄。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介紹,這是「全力以赴搭建大平臺、全民招商引進大項目、全局謀劃打造大景區」大戰略的開花結果。

  圍繞打造會議教育培訓中心,積極構建智能經濟交流平臺。在原有教育資源基礎上,梁弄鎮先後引進了總投資1.5億元的浙江省委黨校四明山分校、總投資3億元的臺灣健峰培訓城、總投資3000萬元的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成為餘姚鄉鎮一級最大的會議培訓基地。2017年浙江四明山幹部學院正式掛牌,極大地提升了梁弄會議培訓產業影響力。圍繞打造中國燈具製造基地,積極構建燈具產業發展平臺,引進建設了總投資8000萬元的梁弄燈具城,作為梁弄燈具的交易展示中心,有效打響了梁弄燈具品牌。

  梁弄近五年來累計引進內資3.2億元,實到外資1800萬美元,有效帶動了產業經濟發展和城鎮形象提升。為此,他們「騰籠換鳥」,在生態容量有限及土地等資源制約的情況下,充分挖掘現有建設用地潛力,進一步盤活閒置資源。引進的總投資3500萬元的四明湖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大批太空蔬菜已成功上市;投資1億元的正蒙街口小型商業中心開工建設;總投資32億元的「山水綠活」四明山時光小鎮完成土地報批,總投資300億元的央視發現之旅雲創產業基地正式籤約。與此同時,大力發展稅源型企業,引進了總投資1.5億元的浙江百歲山食品飲料有限公司,2017年百歲山礦泉水納稅5163萬元,成了全鎮重要的稅收來源。

  已經70多歲的村幹部黃志堯曾擔任了多年的浙東區委舊址紀念館的管理員、講解員,當年為了支持村裡的紅色旅遊,他第一個在搬遷協議上簽了字。2003年開始,市、鎮兩級先後投入資金1.5億元對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對舊址周邊環境進行了改造提升,通過修繕紅色舊址、新建遊客中心、建設配套設施、開展紅色主題教育,紅色旅遊產業進一步壯大,年接待遊客達到50餘萬人次,舊址群也先後被國家相關部門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10月24日,寧波市農村文明示範線推介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五彩梁弄」文明示範線在全國人民面前亮相。這條示範線以「詩意湖山 記憶古鎮」為魂,以「紅、綠、古、金、藍」五色為魄,打造出一個集文化、文明、生態、產業於一體的鄉村文明綜合體。「紅色文化內涵、綠色生態農業、古色歷史風韻、金色發展引擎、藍色智慧經濟」的五彩梁弄以15年的實踐證明,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拓展與深化、是解決貧困問題的大膽嘗試。

  (本報記者 曾毅)

相關焦點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寧波餘姚梁弄鎮:盤活新鄉賢資源 助推樣板鎮...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寧波餘姚梁弄鎮:盤活新鄉賢資源 助推樣板鎮建設 2020-09-24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餘姚| 梁弄鎮:盤活新鄉賢資源 助推樣板鎮建設
    今天,小厲帶大家走進餘姚,說說梁弄鎮:盤活新鄉賢資源助推樣板鎮建設的故事。鄉賢者,鄉裡之賢達也,是推動村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一員,也是推進村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03讓鄉賢成為投資興業的「弄潮兒」圍繞鄉村建設、民生事業、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實際需求,梁弄鎮啟動「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使鄉賢才華找到舞臺,使鄉村發展找到支點。搭建鄉賢助推鄉村發展的平臺,建立涉及燈具、櫻桃、大糕、農家樂等產業的新鄉賢協會、專業合作社,助推鄉村經濟發展。
  • 踏尋先輩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浦發銀行寧波餘姚支行黨支部赴梁弄...
    為深入開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近日,浦發銀行寧波餘姚支行黨支部組織黨員前往「浙東紅村」梁弄鎮橫坎頭村和浙東革命根據地舊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尋找紅色印記,追憶烽火歲月,該行支部黨員首先參觀了橫坎頭村展覽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讓黨員們開啟了對浙東革命根據地烽火歲月的追尋之旅。
  • 寧波四明山創新綠色經濟 走出富民新路徑
    大公網8月22日訊(記者 茅建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浙東第一山之稱的四明山,以"紅色傳承、綠色發展、金色收穫"的發展新理念, 通過以旅遊業為主導的產業轉型、政策扶持、生態補償等系列政策的引擎帶動,創新綠色經濟,走出了富民發展的新路徑。
  • 記餘姚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紮根基層煉真金
    四明山上的一草一木,在餘姚市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眼中,已然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在老區工作,必須沉下心、扎牢根、辦好事。在基層一線,我收穫了美好的回憶,也感悟到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真正內涵。」何張輝說。  苦幹,腳踏實地為百姓  巍巍四明,層巒疊翠。
  • 餘姚激發村莊發展可持續動力
    素有「浙東延安」之稱的餘姚梁弄鎮,不斷拓展「紅色+綠色」產業鏈,發展紅色旅遊、紅色教育培訓、會展等產業,橫坎頭鄉村旅遊綜合體、千年古村汪巷、壹周稻田裡度假客棧等成為當地網紅打卡地。今年前11個月,該鎮接待遊客超100萬人次,旅遊收入1.7億元。
  • 浙江寧波餘姚市一個鎮,是全國重點鎮,擁有餘姚最大水庫
    浙江省寧波餘姚市(縣級市)有三個全國重點鎮,即泗門鎮、陸埠鎮、梁弄鎮。今天我們走進梁弄鎮,看看這個鎮有什麼特色。梁弄鎮位於餘姚市區西南部十餘公裡處,到餘姚市區只需約15分鐘車程。梁弄鎮西部和紹興市上虞區接壤,鎮區位於浙東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浙東四明山七十二峰之中的幽谷盆地,是四明腹地進出姚南的交通要道,交通較為便捷,省道滸溪線縱貫全境。梁弄在古代名叫「梁馮」,據說是當地居住著梁、馮兩姓。到了後唐時期,此地人煙聚集,成為了一方大鎮,由於街弄較多,所以就得名梁弄。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梁弄鎮打造「文旅型」美麗城鎮省市級樣板紀略
    做足「美麗+」文章,深挖文化旅遊的潛力和內涵,創新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按照「功能齊全、全域美麗、聯動全省」的宜居宜遊文旅型城鎮要求,合力將梁弄打造成「全國紅色旅遊的重要勝地」「長三角南翼輕度假的主要目的地」和「寧波都市圈商務活動的首選地」。
  • 寧波餘姚現老虎「爪印」 動物專家對此並不認可
    寧波餘姚有老虎出沒?昨天,餘姚網友「越雅軒」發帖,稱有人看到了一大一小兩隻老虎。並拍下了虎爪印的照片。這件事情,當地傳得很火。「10釐米見方 請行家鑑定」論壇上曬疑似老虎爪印照網友「越雅軒」帖中說:8月7日晚8點多,餘姚梁弄鎮橫岙建山預製場附近,有人發現一大一小兩隻「老虎」經過,現場留下幾個腳印,請行家鑑定,是老虎還是豹子的足跡。足印10釐米左右見方。1800年前漢代古磚上,也有相似的爪子印!
  • 餘姚梁弄:浙東「延安」 山水古鎮 ——革命老區創建美麗城鎮典型案例
    自然、質樸、清澈、寧靜、厚重……餘姚梁弄鎮,這座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不僅是一個繁華的集鎮,一個號稱「浙東小延安」的紅色革命小鎮,現在更是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鄉鎮、中華詩詞之鄉
  • 鄉村治理看寧波:餘姚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在實施「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工作的20年裡,餘姚先後創新實施了村民聯繫卡制度、黨內民主示範工程、「陽光村務八步法」等民主法治措施,創建率達97%。  針對鄉村治理相關法律需求,餘姚注重完善農村法律顧問服務體系,實現全市265個行政村法律顧問全覆蓋。這些法律顧問服務村莊發展,指導幫助農村解決涉法事務,廣泛宣傳法律知識,增強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
  • 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老區建設(浙東四明山)峰會在餘姚梁弄舉行
    6月23-25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來自全國十九個抗日根據地舊址所在縣(市)的代表齊聚「浙東小延安」——餘姚梁弄,隆重舉行「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老區建設(浙東四明山)峰會」,對如何進一步保護利用革命文化遺產、培育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加快推進老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進行研討。
  • 餘姚梁弄鎮學生志願者31年如一日 守護革命烈士陵園
    餘姚梁弄鎮學生志願者31年如一日 守護革命烈士陵園 原標題:餘姚梁弄鎮學生志願者31年如一日 守護革命烈士陵園
  • 抗戰堡壘——山嶽生態體驗紅色旅遊區
    餘姚各種景觀互相融合,形成了一條集紅色歷史與綠色生態於一體的精品線路。今天,小布推薦山嶽生態體驗紅色旅遊區,同時兩本《寧波紅色旅遊指南》照送不誤,別錯過哦!抗戰堡壘山嶽生態體驗紅色旅遊區該旅遊區包括餘姚市和鄞州區西部。看仔細嘍,這一旅遊區共有五條紅字之旅哦。
  • 關愛服務暖人心,市婦聯主席顧衛衛赴餘姚蹲點調研
    在座談會上,顧衛衛一行認真聽取了邵家丘村婦女網格長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情況和鄉鎮婦聯幹部代表的交流發言,她對邵家丘村紅色娘子軍奉獻精神和巾幗風採表示高度讚賞,對她們發揮女性半邊天力量,參與美麗庭院建設、垃圾分類宣傳、家風家訓弘揚等工作和各鄉鎮婦聯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同時,她也對今後的工作開展提出殷切期望:希望能堅持政治引領,帶領廣大婦女聽黨話、跟黨走;堅持強化聯繫職能
  • 餘姚:送文化迎新春 年味濃濃喜跨年
    「紅村村晚」在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歡樂大舞臺舉行。餘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嬌俐出席並宣布第六屆「火紅梁弄」群眾文化節開幕,餘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橫坎頭村黨委第一書記林偉為「最美梁弄人」頒獎。  活動現場,「最美農民」孫國權、「最美工匠」索子厚、「最美企業家」姚依華等15位「最美梁弄人」獲得表彰。梁弄鎮橫坎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授牌成立。
  • 鋪開樂居小鎮美麗畫卷,餘姚梁弄打造"五色"風景線
    「這裡開門即見碧波萬頃、清澈見底的四明湖,推窗可覽蒼翠欲滴的綿延四明山,可以調素琴,閱詩書,品香茗,觀星辰,恍若在大美天地間遇見另一種生活……」日前,客居餘姚梁弄鎮橫路村的上海人諸先生在個人微博上曬出自己的遊記片段
  • 鋪開樂居小鎮美麗畫卷,餘姚梁弄打造「五色」風景線
    「這裡開門即見碧波萬頃、清澈見底的四明湖,推窗可覽蒼翠欲滴的綿延四明山,可以調素琴,閱詩書,品香茗,觀星辰,恍若在大美天地間遇見另一種生活……」日前,客居餘姚梁弄鎮橫路村的上海人諸先生在個人微博上曬出自己的遊記片段。
  • 寧波小城鎮蝶變之⑧丨餘姚整治彰顯小城鎮主題特色「新風貌」
    2018-02-09 11:4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段瓊蕾 通訊員 陳斌 餘整辦看寧波美麗蝶變的小城鎮,記者今天將帶你走進第八站餘姚。特色是小城鎮的生命、文化是小城鎮的靈魂。餘姚堅持依託餘姚資源、用好餘姚材料、體現餘姚文化、講好餘姚故事,打造具有餘姚特色、亮點的小城鎮風貌。
  • 四明山下「弄潮兒」記餘姚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
    盛夏的餘姚市梁弄鎮,處處躍動生機——四明山下,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一輛輛遠道而來的大巴首尾相接;百畝百果園裡蓮葉接天,果香滿園;「山水綠活」時光小鎮一期項目工地上,人車穿梭,機器轟鳴……紅與綠的交織中,革命老區奏響新時代的發展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