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梁弄:浙東「延安」 山水古鎮 ——革命老區創建美麗城鎮典型案例

2020-12-11 浙江在線

2020-09-30 07: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朱鳳娟


 

自然、質樸、清澈、寧靜、厚重……餘姚梁弄鎮,這座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不僅是一個繁華的集鎮,一個號稱「浙東小延安」的紅色革命小鎮,現在更是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鄉鎮、中華詩詞之鄉、中國燈具之鄉……它位於浙東四明山麓,姚江之南。

這幾年來,在鎮黨委、政府帶領下,梁弄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思路,加快打造「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鄉村振興樣板鎮」和「新時代黨建樣板鎮」,經濟收入穩步提升。今年是全面決勝小康之年,也是全省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的首戰之年。梁弄人民更是高歌猛進,全面推進「三個樣板鎮」建設,爭取儘快打造成「全國紅色旅遊重要勝地」「長三角南翼輕度假目的地」和「寧波都市圈商務活動首選地」。

展望未來,梁弄將是一個「紅色更紅、文化更濃、山更青、水更綠、空氣更甜、交通更便捷、生活更富足、鄉容鎮貌更靚麗、功能設施更齊全,人民獲得感更多」的新時代文旅型美麗城鎮。

俯瞰梁弄谷志鋒攝

【革命老區展新顏】

近日,在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浙東紅村風貌提升工程施工已經完工驗收,該工程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改造面積2.68公頃,改造提升建築42戶,保護修繕古宅3幢。如今的橫坎頭風貌區,石牆木門別有風味,古道溪流潺潺有聲,景觀小品獨具特色,整個風貌區參觀遊客絡繹不絕,「紅村」形象煥然一新,極大地提升了「紅村」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既要塑造清麗山水、淨美人居的城鎮風景,又要講好鄉愁古韻、文明新風的城鎮故事。這就決定了美麗城鎮建設既不是一個大拆大建的過程,更不是一個白紙上畫新圖生出一片鋼筋水泥叢林的過程,而是一個保留老底子味道的有機更新的過程。

作為一座已有1400餘年歷史的古鎮,梁弄注重深化美麗整治,先後完成鄉村振興總體規劃編制、鎮總體規劃和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的修編報批,以及各類村莊提升行動計劃,鎮村兩級空間規劃實現全覆蓋。

有機更新理念貫穿梁弄美麗城鎮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服務提升、產業轉型升級、特色風貌打造、管理體系提升等全過程——

餘姚梁弄王群攝

加快實施四明山門戶區、四明山區域生態發展、美麗鄉村等建設項目,累計實施重點工程項目100餘項,投入資金近7.8億元;2019年,建成為省首批4A級景區鎮。全鎮現共有省A級及以上景區村莊12個,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橫坎頭村創建為省3A級景區村莊;實施集鎮紅色舊址保護及沿線環境提升工程、四明湖環湖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永建線拓寬、橫坎頭西北環線拓寬等項目;深入推進「六清六淨」、美麗庭院、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等行動,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廁所革命」「泥土不裸露」「一村萬樹」等工作;成功舉辦寧波鄉村旅遊季開幕式、「跑起來、隨風追果香」定向越野賽、「莓園拾趣」等活動;實施文明鄉風培育和全民素養提升工程,以國衛複評、省運動休閒小鎮、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契機,不斷豐富城鎮品質內涵、增強城鎮軟實力。

梁弄夜景  邱銳鈞攝

【產業發力闖新路】

「美麗城鎮建設是小城鎮環境整治的升級版,著眼點已經從消除『髒亂差』轉變到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因此,推動產業高質量多維度發展,打好地基,顯得尤為重要。」梁弄鎮相關負責人說。

按照「發展紅色旅遊,利用綠色資源,壯大特色產業」指示,梁弄全力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大力發展特色小水果產業,紮實推進新希望綠品計劃,促進農副產品市場化開發,加大農民增收的同時,注重市場拓展,開拓現代產業。

目前,「梁弄燈具點亮非洲」項目已取得實質性進展,8家企業入駐南非約翰尼斯堡「浙江品牌館」。浙江百歲山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入選寧波製造業「畝產論英雄500強」。全國性會議和大型賽事活動促使旅遊產業快速發展,2019年,接待遊客15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7億元。

徜徉紅杉林周妍鈞攝

「建設美麗城鎮,浙江更將視野放大到城鎮對鄉村振興的帶動上。要讓一個個高水平打造的小城鎮,肩負起浙江高質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業內專家的建設意見也是梁弄的創建路徑。

作為紅色古鎮,梁弄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該鎮在繼承革命先輩寶貴精神財富的同時,將它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梁弄鎮以紅色旅遊和自然山水旅遊為特色,統籌全域資源,形成「兩軸、三片、多點」空間布置。全面實施「設施提升、服務提升、產業提升、品質提升、治理提升」五大行動,努力為浙江建設美麗城鎮提供梁弄樣板。

與此同時,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實施「紅色+綠色+特色」產業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四明山時光小鎮、中國電影(音樂)版權交易基地、橫坎頭田園綜合體、橫坎頭紅色景區提升工程等項目,推進「梁弄燈具點亮非洲」項目、鄉賢人才回歸工程,不斷提升「五彩梁弄」文明示範線品質。抓緊省農業強鎮創建工作,因地制宜培育農家樂、民宿和農家小鋪,大力發展美麗產業、鄉愁產業、文旅融合產業。 

詩畫梁弄朱文晨攝

【人才匯聚譜新篇】

走訪浙江我們發現,在美麗城鎮建設中,技術與人才是縣(市、區)集中反映的薄弱短板。梁弄多途徑加快招才引智,激發創建活力,創新突破了這一普遍難題。

首先,紮實推進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破解鄉村要素制約、加速資源要素流向農村、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積極引導和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梁弄美麗城鎮建設,加快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通過全域土地整治,盤活土地、房屋、採石場等閒置資源,吸引社會資本向農村集聚。突出農民主體,以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與企業、政府形成多方參與的合作及收益分配新模式。建立新時代美麗城鎮招商項目儲備庫,引導工商資本「上山下鄉」。

其次,成功建立鄉賢聯誼會,藉助「鄉賢聯誼會」凝聚一批具有奉獻精神的鄉賢,不斷充實「鄉賢人才庫」,壯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讓鄉賢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引導他們成為創建美麗城鎮建言獻策的「智囊團」、共享為民的「暖氣團」、興業富民的「致富團」、魅力親民的「和事團」、鄉風文明的「督導團」、善治為民的「志願團」。

再次,積極借力培訓平臺,成立美麗城鎮專項小組,由各辦線業務骨幹組成,結合省美麗城鎮辦提供培訓專題「菜單」,定時定期在餘姚市美麗城鎮建設工作釘釘群進行在線培訓12次,進一步增強了工作能力,為譜寫美麗城鎮建設新篇章增姿添彩。與此同時,圍繞「新時代黨建樣板鎮」建設,及「紅耀梁弄」黨建品牌,全鎮廣泛開展「學回信、強引領、創樣板」和全民素養提升輪訓主題活動,集中打造「黨建十景」。

這是一塊神聖的土地,新四軍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就在這裡;這是一方英雄的土地,數以萬計的熱血兒女曾會聚在這裡,譜寫了一曲曲抵禦外侮、尋求真理的感人樂章。

如今,這裡著力用好紅色資源和生態資源,又成了革命老區創建美麗城鎮的樣板鎮。

梁弄雅賢村,老區藍莓快樂開摘 吳大慶攝

其他亮點——

「突中心」即在美麗城鎮建設中,梁弄鎮跳出鎮域範圍,將自身發展定位為四明山全域旅遊門戶之心,建設梁弄旅遊集散中心,融合諮詢、門票、購物、旅遊交通服務、導引服務、形象展示等功能;從這齣發可便捷前往陽明古鎮、仰天湖、中村、河姆渡等知名景點。

「達共識」則是指,藉助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景區的名氣,梁弄鎮將開發更多情境化參與式、體驗式的紅色旅遊產品,遊客來這不僅僅是紅色遺址觀光遊,更會有一次年代體驗遊,該鎮爭取成為長三角最具代表性的紅色旅遊目的地,並讓這一點達成「全民共識」。

「展生態」是說梁弄鎮將加快山水資源整合,通過實施鎮北濱水生態溼地工程、四明湖湖濱公園、橫坎頭村田園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舉辦環四明湖國際馬拉松比賽等一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打響梁弄生態品牌。

「亮夜色」是為了解決傳統古鎮半日遊已無法滿足遊客需求的難題,梁弄鎮提出打造四明山區不夜時尚古鎮,除了集鎮主要道路、大溪燈光工程升級等美化項目外,還主打「文化牌」:舉辦梁弄戲劇節、環四明湖螢光跑道、梁弄美食節等,打通「吃住行遊購娛」所有要素,帶動遊客夜宿梁弄。

1601420416000

相關焦點

  • 美麗城鎮繪藍圖②丨梁弄:打造「浙東延安、山水古鎮」
    這是該鎮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的項目之一,梁弄鎮會如何推動這項工作呢?今天,就跟著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去了解下餘姚市梁弄鎮的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吧。梁弄鎮作為全國紅色旅遊的重要勝地、長三角南翼輕度假的重要目的地、寧波商務活動的首選地,四面環山,四明湖鑲嵌其中,抗日戰爭時期,它是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
  • 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老區建設(浙東四明山)峰會在餘姚梁弄舉行
    6月23-25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來自全國十九個抗日根據地舊址所在縣(市)的代表齊聚「浙東小延安」——餘姚梁弄,隆重舉行「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老區建設(浙東四明山)峰會」,對如何進一步保護利用革命文化遺產、培育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加快推進老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進行研討。
  • 「老區巡禮」走進「浙東延安」:如今的日子,就像梁弄大糕一樣蒸蒸...
    這個革命老區裡,眾多紅色革命遺蹟中,記錄著烽火硝煙年代,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四明山下的橫坎頭村,位於「浙東延安」餘姚梁弄鎮核心區,素有「浙東紅村」之稱。(▲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航拍圖)2003年初,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橫坎頭村慰問「三老」人員,鼓勵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不負習近平的諄諄囑託和殷切期望,十多年來,紅與綠在這方革命老區的土地上交織,橫坎頭村走出了一條紅色旅遊帶動綠色發展的致富新路。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梁弄鎮打造「文旅型」美麗城鎮省市級樣板紀略
    近年來,梁弄鎮在持續深化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四明山重要門戶區建設三年行動成果的基礎上,以習近平總書記給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中提出「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為指引,堅持頂層設計,加快實施「浙東延安、山水古鎮」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全面提升梁弄作為省級美麗城鎮的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
  • 浙江餘姚不一般的古鎮,曾譽為「浙東延安」,還有民間第二藏書樓
    其實,餘姚也藏著很多安靜的古鎮,別樣的風情,一樣讓你留戀難忘。梁弄古鎮位於浙江古老的餘姚縣,位於四明山麓的一個盆地中,四周峰巒疊嶂,環境幽寂靜謐,宛若畫屏。相傳原以梁、馮二姓聚居而名為「梁馮」,但由於街弄多,遂諧音為「梁弄」。悠久的歷史、靈秀的山水和豐富的物產鑄就了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 寧波餘姚梁弄鎮以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
    光明圖片  鄉村振興大背景下,紅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脈的革命老區如何做好發展大文章?今年,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與鄉村振興戰略理論研討會在「浙東延安」——寧波餘姚梁弄鎮隆重舉行。400餘名來自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和四明山革命老區的代表,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會聚一堂,共謀新時代老區發展宏圖大計。
  • 鋪開樂居小鎮美麗畫卷,餘姚梁弄打造"五色"風景線
    「這裡開門即見碧波萬頃、清澈見底的四明湖,推窗可覽蒼翠欲滴的綿延四明山,可以調素琴,閱詩書,品香茗,觀星辰,恍若在大美天地間遇見另一種生活……」日前,客居餘姚梁弄鎮橫路村的上海人諸先生在個人微博上曬出自己的遊記片段
  • 鋪開樂居小鎮美麗畫卷,餘姚梁弄打造「五色」風景線
    「這裡開門即見碧波萬頃、清澈見底的四明湖,推窗可覽蒼翠欲滴的綿延四明山,可以調素琴,閱詩書,品香茗,觀星辰,恍若在大美天地間遇見另一種生活……」日前,客居餘姚梁弄鎮橫路村的上海人諸先生在個人微博上曬出自己的遊記片段。
  • 踏尋先輩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浦發銀行寧波餘姚支行黨支部赴梁弄...
    為深入開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近日,浦發銀行寧波餘姚支行黨支部組織黨員前往「浙東紅村」梁弄鎮橫坎頭村和浙東革命根據地舊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尋找紅色印記,追憶烽火歲月,該行支部黨員首先參觀了橫坎頭村展覽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讓黨員們開啟了對浙東革命根據地烽火歲月的追尋之旅。
  • 浙江餘姚推出四明山六條「醉美」旅遊線路
    10月21日,由四明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辦的「一葉知秋、楓動四明」網紅旅行體驗師四明山之旅暨餘姚四明山旅遊線路發布會在美麗的四明湖畔舉行。發布會現場 來源:四明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餘姚全力以赴抓好『名山、名鎮、名村』三大主體的培育工作。」
  • 紅土地的傳承與嬗變:尋訪餘姚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1943年8月,以譚啟龍為書記、何克希等為委員的浙東區黨委進駐梁弄橫坎頭村,逐步形成了以四明山為根基、梁弄為軍事指揮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領導著400萬人口、16個縣的抗日政權,成為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之一。  那時,地處深山的梁弄,以前所未有的寬闊胸膛,接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兒女。
  • 三年計劃總投資71.6億元 餘姚全力打造美麗城鎮共享美好生活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今年餘姚市首批4個鄉鎮將達標創建美麗城鎮,分別是泗門鎮、梁弄鎮、牟山鎮、鹿亭鄉。對此,該市進一步強化了組織領導、資金等要素保障,設置了綜合協調組、技術指導組、政策研究組、督查評價組、宣傳發動組,要求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
  • 首批省級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基地公布~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以餘姚梁弄為中心的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也是解放戰爭時期江南七大遊擊區之一。   其主體包括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浙東銀行舊址、《新浙東報》報社舊址、正蒙學堂舊址等十餘處紅色革命遺蹟,創造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的光輝歷史。
  • 寧波小城鎮蝶變之⑧丨餘姚整治彰顯小城鎮主題特色「新風貌」
    2018-02-09 11:4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段瓊蕾 通訊員 陳斌 餘整辦看寧波美麗蝶變的小城鎮,記者今天將帶你走進第八站餘姚。特色是小城鎮的生命、文化是小城鎮的靈魂。餘姚堅持依託餘姚資源、用好餘姚材料、體現餘姚文化、講好餘姚故事,打造具有餘姚特色、亮點的小城鎮風貌。
  • 餘姚的秋天,到底有多美
    秋意濃,秋水寒,餘姚的秋天總讓人覺得不一樣,它融合了感性的色彩與理性的冷靜,不信我帶你去瞧一瞧。▲四明山盤山公路在秋天,除了曬太陽,最喜歡的還是登高望遠。四明湖位於餘姚千年文化古鎮梁弄、四明山第九洞天境內,環湖皆山,七十二峰遠近翠黛相間,歷代名人高士留下眾多異聞傳說。湖岸的紅樹林,仿佛綠樹一夜之間被秋風塗上了神秘的漆色。不知莫言小說《紅樹林》裡的故事是不是在此處上演。
  • 線上遊寧波之餘姚篇:姚江畔的山水人文
    未來餘姚還將多一個新地標——「陽明古鎮」,將打造成以陽明文化研究中心、陽明文化踐行基地及歷史文化體驗街區為核心的4A級景區,成為全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陽明文化的典範。 2、銘記歷史 餘姚紅色之旅 線路:革命烈士紀念碑——橫坎頭村——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梁弄紅色電臺
  • 如今的日子,就像梁弄大糕般蒸蒸日上
    這個革命老區有眾多紅色革命遺蹟,記錄著烽火硝煙年代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  四明山下的橫坎頭村,位於餘姚梁弄鎮核心區,素有「浙東紅村」之稱。  2003年初,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橫坎頭村慰問「三老」人員,鼓勵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不負習近平的諄諄囑託和殷切期望,十多年來,橫坎頭村走出了一條紅色旅遊帶動綠色發展的致富新路。
  • 習總書記曾經到訪過的這個餘姚貧困村 如今成了小康示範村
    (資料圖片) 加快推進老區建設,要突出重點,努力提高革命老區的自我發展能力。要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當地優勢,大力發展效益農業。要把老區發展與實現工業化、推進城市化相銜接,和下山脫貧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老區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著力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 記者探訪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四明山上紅色記憶不褪色
    當時,我們的革命先烈就是以四明山為中心,建立浙東抗日根據地,創辦了《新浙東報》、開起浙東銀行、發行抗幣……革命火種在這片土地上燃起,為全國抗日之火助燃添薪,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梁弄鎮也被稱為浙東的「延安」。當時的浙東抗日根據地,領導著400萬人口,成為當時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之一。「在一次戰鬥中,兩千多名民兵和群眾冒著生命危險配合遊擊隊作戰。」
  • 記餘姚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紮根基層煉真金
    「在老區工作,必須沉下心、扎牢根、辦好事。在基層一線,我收穫了美好的回憶,也感悟到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真正內涵。」何張輝說。  苦幹,腳踏實地為百姓  巍巍四明,層巒疊翠。  10年前,何張輝帶著行李從餘姚市紀檢機關調到梁弄鎮任職時,這裡已新修了盤山公路,將「浙東延安」和外界世界連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