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2020-07-24 中國西藏網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的故鄉

中國西藏網訊 1988年,桑吉才讓出生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熱貢藝術的故鄉——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吾屯村,藏語稱它為「桑格雄」,意為雄獅奔馳的盆地。這裡自古就享有「藏族畫家之鄉」的美譽。雖然吾屯村是個純農業村,人多地少,但它從歷史上就是熱貢地區最富有的村落,吾屯藝人把畫筆和雕刀當作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工具。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中)的父親拉麼才讓(左)用心傳授泥塑技藝,拉麼才讓的孫子(右)跟隨學習

桑吉才讓的父親拉麼才讓是一名泥塑藝術家,父親從遠方回家後,總會給桑吉才讓講述寺院藝術創作的經歷,並且父親只要在家就會拿起雕刀雕塑佛像,這些都給桑吉才讓的童年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

在十歲那年,父子倆經過協商決定,桑吉才讓學習唐卡繪畫藝術,這樣父子倆以後結合起來能夠做好泥雕、彩塑、建築彩繪、壁畫、唐卡等多種熱貢藝術門類。父親帶著他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家拜師,夏吾才讓繪畫技藝高超,培養學徒經驗非常豐富,並且為人和善,當即便同意收下桑吉才讓為學徒。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

熱貢唐卡藝術的學習,是一個慢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桑吉才讓說:「夏吾才讓大師的主要傳承方式是『口傳心授』,從學習唐卡藝術的第一天起,老師就給我紙和鉛筆,他嘴裡念著造像度量經,手不停地在紙上畫,這種原始的傳承方式,學生耳聽理論、眼看畫面、心記要害、用手模仿,基本上所有的造像理論都是以耳聽心記的方式學到的。」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夏吾才讓大師教徒弟們學習唐卡繪畫技藝

桑吉才讓在夏吾才讓大師的教導下系統學習了製造畫幔、漿制畫布、矯正打線、定比例、構草圖、定稿工序及各類佛像頭部結構圖的構造方法、各類佛像佛身結構圖的構造方法。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唐卡藝術中所需的顏料

關於礦物顏料的調配使用方面,桑吉才讓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桑吉才讓說:「礦物顏料的濃淡、乾濕、冷暖的色調搭配具有許多自己探索研究的東西,很多技藝書本上是沒有的,只能自己依據大的理論框架去探索出來。」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唐卡藝術中所需的顏料

唐卡色彩的絢麗閃爍是熱貢唐卡藝人繪畫技藝的一大特色,也是桑吉才讓最拿手的本領之一,比如一樣的顏料,研磨的時候不同的速度會產生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溫度會產生同一顏料色澤深淺的色差,即速度決定溫度,溫度決定色差,這就要根據畫面顏色的需求來確定研磨的速度。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唐卡藝術中所需的顏料

桑吉才讓常說:「熱貢唐卡藝術是從人、自然、社會、文化的各種變量的作用中產生、傳承、發展,與文化所處區域的山脈、河流、氣候、社會觀念、社區變遷、居住環境緊密聯繫,是一種連接土地、天空、社會和自然的生態結構的產物。」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作品

桑吉才讓深愛著這門傳統藝術,並全身心地投入到唐卡藝術的創研中。他在繼承優秀傳承體系的前提下,先後到西藏、內蒙、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的許多佛教寺院創作了諸多精美佳作,並且到內地訪師問友,多方遊學,不斷吸納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藝術養分,充實自己的繪畫技藝,藝術創作的實踐使桑吉才讓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

他繪製的唐卡,以精湛流暢的線條、亮麗靈活的色彩在信仰與技藝之間圓滿交融,使時間與空間形象宛如穿越於畫面之上,不斷衍生出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從桑吉才讓作品嚴謹的構圖、規範的造型、精湛的技藝能夠體會到桑吉才讓一路走過來的艱難足跡。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作品

2006年,他的唐卡作品《釋迦牟尼》在第二屆熱貢藝術作品大匯展中榮獲三等獎,2007年,他的作品《文殊菩薩》在第五屆青海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品展中榮獲二等獎,唐卡作品《五部文殊》《釋迦牟尼與十八羅漢》分別於2009年和2015年榮獲全國民間工藝美術精品獎。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作品

2011年,桑吉才讓第一次到湄洲島媽祖廟,適逢朝拜媽祖祭祀大典,氣勢磅礴、恢宏壯觀的祭典儀式深深打動了桑吉才讓,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感受著媽祖信仰力量的時候,桑吉才讓第一時間想到了藏地普度眾生的度母。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作品《神昭海表》

2014年,桑吉才讓撐開畫布,落下了《神昭海表》巨作的第一筆。在七年的時間裡,桑吉才讓潛心繪製,栩栩如生地呈現媽祖祭祀大典盛況。青海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索南多傑觀看《神昭海表》後高度評價這幅作品既有鮮明的沿海地域性特徵,也有融合多種創作風格的綜合性特徵,更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審美性特徵。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來文讚賞此作品法度精嚴,用線工整流暢,畫面富麗堂皇,又纖毫畢現,極盡工細,在莊嚴的神性中融入了溫馨的人性,有了份親切。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作品

桑吉才讓始終把傳承發展熱貢唐卡文化藝術、不斷豐富熱貢唐卡藝術內涵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用畫筆不斷描繪著自己的人生夢想。2013年,他被評為同仁縣熱貢唐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他被評為黃南州熱貢唐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同年被評為青海省工藝美術大師,並榮獲青海省文學藝術獎。2018年,他的作品《文殊菩薩》在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上給世人展示了熱貢唐卡藝術獨特的魅力,2019年,他的唐卡作品《自在觀音》(黑唐)、《四臂觀音》(彩唐)、《阿彌陀佛》(彩唐)、《釋迦牟尼與十八羅漢》(彩唐)分別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廈門市美術館、福建海峽藝術館、熱貢文化博物館收藏。(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角巴 記者/趙二召 圖片由桑吉才讓提供)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圖為桑吉才讓作品

相關焦點

  • 年輕藝人桑吉才讓:用畫筆描繪人生夢想
    雖然吾屯村是個純農業村,人多地少,但它從歷史上就是熱貢地區最富有的村落,吾屯藝人把畫筆和雕刀當作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工具。桑吉才讓說:「夏吾才讓大師的主要傳承方式是『口傳心授』,從學習唐卡藝術的第一天起,老師就給我紙和鉛筆,他嘴裡念著造像度量經,手不停地在紙上畫,這種原始的傳承方式,學生耳聽理論、眼看畫面、心記要害、用手模仿,基本上所有的造像理論都是以耳聽心記的方式學到的。」
  • 追隨與聖靈對話的年輕藝人:桑吉才讓
    吾屯村是個純農業村,人多地少,種莊稼只能保證口糧問題,但它從歷史上屬於熱貢地區最富有的村落,其根本原因是,這個村莊有個靠頭腦吃飯的習俗,他們發揮自身優勢:一是擁有藏傳佛教造像技藝,二是通用藏漢兩種語言,他們到藏區就能說藏語,他們到漢地也會說漢語,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所以,歷史上吾屯藝人專門到信佛有寺的地方搞藝術創作,把畫筆和雕刀當作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工具來看,從四面八方不斷輸入財富的同時,又從不同地區
  • 「藝術|人物」追隨與聖靈對話的年輕藝人-桑吉才讓
    「藝術|人物」追隨與聖靈對話的年輕藝人-桑吉才讓 2020/09/15 17:11 來源:騰訊新聞 瀏覽:1099
  • 「藝術|人物」追隨與聖靈對話的年輕藝人-桑吉才讓
    吾屯村是個純農業村,人多地少,種莊稼只能保證口糧問題,但它從歷史上屬於熱貢地區最富有的村落,其根本原因是,這個村莊有個靠頭腦吃飯的習俗,他們發揮自身優勢:一是擁有藏傳佛教造像技藝,二是通用藏漢兩種語言,他們到藏區就能說藏語,他們到漢地也會說漢語,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所以,歷史上吾屯藝人專門到信佛有寺的地方搞藝術創作,把畫筆和雕刀當作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工具來看,從四面八方不斷輸入財富的同時
  • 插上夢想的翅膀 昭通燕麥溝學童用畫筆描繪美麗家園
    雲南網訊(特約通訊員李旎雅)將繪畫藝術之魅力引入鄉村,激發孩子們用畫筆描繪身邊的美好生活。3月24日,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燕麥溝村塘子小學和小酒房小學聯合舉辦——「我的家鄉·我的夢」第一屆兒童繪畫大賽。近500餘名小學生參加比賽。
  • 郭鑫:用畫筆描繪質感人生
    「畫畫可以描繪出人們內心世界對美好的想像、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追求,只要我一拿起畫筆,就會頓時感覺所有的一切煩惱都沒有了,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瑣碎都飄到了九霄雲外,畫畫帶給我的放鬆是任何事情都比不上的。」今年剛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的郭鑫說道。郭鑫今年23歲,因為小時候貪玩好動,6歲時父母就安排他去學習畫畫。
  • 用畫筆描繪飛天夢想:我的太空美術之路(1)
    ▲航天主題插圖作品「與太空同行,讓夢想綻放。」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太空口號。今年春節以來,疫情陰霾籠罩神州大地,我和太空美術創作室的同事們拿起了手中的畫筆,描繪青天白雲、朗朗乾坤,謳歌真善美、傳播正能量,航天文藝戰「疫」為誓奪全勝盡一份綿薄之力。前路漫漫,任重道遠,我將滿懷虔誠的初心,一路高歌,砥礪前行!
  • 【觀茶世界】桑吉才讓:藏地唐卡大師的八閩茶緣
    這幅寬3.23米,高2米的作品以唐卡技藝描繪媽祖信仰文化,融合藏地信仰與海域信仰,為兩岸文化交流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純淨的雪域高原,持醇厚信仰初心,出崑崙,歷千山萬水,入東南沿海。在海濱城市福州寓居9年的桑吉才讓,通過茶葉,與八閩大地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 中國當代藝術網藝術顧問桑吉才讓:藏地唐卡大師的閩茶緣
    這幅寬3.23米,高2米的作品以唐卡技藝描繪媽祖信仰文化,融合藏地信仰與海域信仰,為兩岸文化交流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純淨的雪域高原,持醇厚信仰初心,出崑崙,歷千山萬水,入東南沿海。在海濱城市福州寓居9年的桑吉才讓,通過茶葉,與八閩大地結下了深厚的緣分。彩唐《神昭海表》3.23x2米閩茶起緣借茶尋找創作靈感在離開家鄉之前,日常喝的是酥油茶。
  • 【今日常安】身殘志堅,用畫筆描繪非凡人生 -------記常安殘疾人畫家馬立文
    身殘志堅,用畫筆描繪非凡人生             --記常安殘疾人畫家馬立文他用無聲的語言描繪出了有聲的世界;他以意志堅強、苦練技藝、追求卓越和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了非凡的人生!
  • 唐卡大師桑吉才讓廈門美術館開展巨製《神昭海表》首次震撼亮相
    數百年來,當地的僧侶與畫師們汲取兩地文化藝術之精華,用線條和色彩為中國美術不斷創作出獨具魅力的藝術作品。12月28日,青海省工藝美術大師桑吉才讓的唐卡藝術展「筆尖上的修行」於廈門市美術館隆重開幕。桑吉才讓攜帶多年來潛心創作的60幅精美唐卡作品,來到海峽之畔美麗的廈門市,為您展現唐卡之美、之神秘,其中一幅寬3.23米,高2米的《神昭海表》是首次亮相,以唐卡技藝描繪媽祖信仰文化的這幅巨製,震撼了廣大的觀眾。
  • 萌畫廊丨用畫筆,描繪心中最純真的生活
    孩子用美人魚表現自己對大海的認識,覺得只有人性化的美人魚才能擁,有這個無限寬廣的大海。《蝶戀花》趙若兮 西站小學五年級二班用素描表現落在向日葵上的一隻蝴蝶,這個想法就很好,畫面效果也不錯。孩子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的用筆,說明了一種自信的心態。
  • 著名學者書法家林偉功會長與中國年輕的唐卡大師桑吉才讓結緣
    脈搏藝術網訊:2019年10月29日下午,在中新社福州記者站前站長陳勇高級記者引薦下,著名學者書法家林偉功拜訪了潛心唐卡《海峽媽祖》創作已七年多的年輕的(1988年出生)唐卡大師桑吉才讓,參觀了五彩繽紛的唐卡傑作,互贈紀念品,暢談藝術,相互心儀,桑吉才讓尊崇林偉功會長為大師
  • 「仙境亦神境」桑吉才讓畫布上的朝聖之旅
    圖為桑吉才讓  中國西藏網訊 2016年1月23日,以「朝聖者的視覺經卷」為主題的桑吉才讓唐卡藝術展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開元別院展出。圖為桑吉才讓唐卡作品集  「永遠不知道怎樣的遇見,會締造一份奇蹟。」桑吉才讓介紹了他結緣福州的經過。正是這場唐卡藝術展,桑吉才讓從唐卡畫師走向了更大的舞臺,更遠的遠方。
  • 老錢推薦:魔幻畫筆開啟童真夢想——繪兒樂(Crayola)
  • 用畫筆描繪出家鄉的美
    畫校園,畫小鎮街頭,畫山村,畫羅平美麗的油菜花海,在常人最為熟悉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藝術眼光發現了美,並用畫筆描繪成美術作品,表現出了豐富的自然之美。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在藝術的世界裡,用畫筆與大自然進行交流,用作品表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他們在繪畫創作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畫家們創作的作品給人一種「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的優雅與寧靜。
  • 桑吉才讓《神昭海表》:高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碰撞交流
    這幅以唐卡傳統技藝描繪媽祖的作品,融匯漢藏文化,有創新、有突破,受到眾多專家的認可與讚賞。在《筆尖上的修行》作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紛紛發表觀點,既點評了作品,又給出了建議。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神昭海表》的內容非常的新穎震撼,用傳統的唐卡繪製的手法表現媽祖文化的這是一個創舉,所以我剛才仔細看了一下這是既是藏族和漢族的一個民族團結的,再一個也是藏文化和閩文化的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它即有閩文化,又有漢族的文化,又有高原的文化,而且還有從服飾,色彩方面還有一個藏文化的元素,非常的濃鬱。
  • 失獨老人用畫筆描繪星空 用油畫寄託思念
    年逾六旬的新河村居民毛玉華生平第一次握起油畫筆,在白色的畫框上一筆筆認真塗抹出了一幅《星空圖》——暗夜的星空中,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就像遠在天堂的親人,向仍然在世的家人致以問候…… 用畫筆描繪星空
  • 用畫筆描繪心中文明風景 溮河區華夏路社區開展少兒主題繪畫比賽
    信陽消息(記者 李 倩)為豐富轄區少兒的業餘生活,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營造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號召廣大居民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當中,近日,溮河區湖東街道華夏路社區開展了以「精彩華夏,潤色夢想」為主題,以「我心中的文明城市」為創作背景的繪畫比賽,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 給你一支畫筆描繪未來,你會畫什麼?
    畫出未來的世界幻想未來的自己我們邀請六位孩子,來到一間美術工作室,讓孩子們用畫筆描繪未來有了構思,那就開始行動吧~鋪好畫紙,準備畫筆顏料,孩子們開始了他們的創作。今年6歲,我畫的主題是《未來的城市》,未來的城市是跟平常不一樣的世界,未來我想自己在街上逛街,當一個藝術家……親愛的孩子們:記住今天所描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