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南和韓國廢除漢字後,寫春聯怎麼辦?看他們是如何寫春聯的

2020-12-01 騰飛說史

過年的時候,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同時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的民俗,那麼在越南和韓國廢除漢字以後,他們是如何書寫春聯的呢?是否還在用漢字來書寫春聯呢?今天我們來詳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說一說春聯的起源。

新年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中國的宋朝,春聯是宜春帖、桃符與延祥詩相互影響之下的產物,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宜春帖、桃符與延祥詩。

寫春聯必須要有紙,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可知,最早的紙出現於西漢的初期,東漢的蔡倫改良了造紙術,紙剛剛發明的時候,是非常貴重的書寫材料,並不常用,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紙作為書寫材料才普及開來。

《天工開物》裡記載的造紙程序之一

在紙普及開來以前,民間在過年的時候,喜歡在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鬱櫑二神用來驅鬼壓邪,謂之桃符,為什麼要在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鬱櫑二神呢?相傳在東海度朔山有一棵大桃樹,桃樹之下有主管萬鬼的神荼和鬱櫑兩位神仙,假如遇到了作祟的鬼,神荼、鬱櫑二神會用葦索把鬼綁起來餵老虎,此外桃木在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也有壓邪的功能。

後來,人們喜歡在桃符上寫上一些吉祥的語句,這就是楹聯的雛形,五代時期,後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吉祥語,這就是最早的春聯。

宜春帖與延祥詩也是春聯的兩個起源,南北朝之際,出現了宜春帖,立春的那一天,人們把寫有「宜春」二字的字帖貼在門上,稱為宜春帖,今天的春條、橫批有很可能就源於宜春帖。

北宋的時候,朝廷要求翰林院的文人在立春時寫帖子詞進獻給皇帝,張貼於皇宮的宮門之上,謂之延祥詩,延祥詩的內容十分的廣泛,有歌功頌德的,還有寫景的,當然有些大臣會藉此機會寫上幾句勸諫的詩句。

春聯是宜春帖、桃符與延祥詩相互影響之下的產物,北宋之時,正式形成了貼春聯的習俗,王安石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春聯因朱元璋的提倡,而普及了開來,時至今日,在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張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還傳播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越南等地。今天的日本、韓國、越南都有貼春聯的習俗,不過,與中國的春聯略有一些不同。

日本人喜歡在新年和立春的時候貼春聯,立春的時候貼的春聯,稱為立春札,經常會寫上「立春大吉,鎮防火燭」的話語,立春札一般都是用白紙書寫的。新年貼的春聯,一般被稱為正月札,正月扎一般都是用彩色的紙書寫的,各式各樣的顏色都有。

韓國人一般在立春的時候貼春聯,而不是在農曆新年的時候貼春聯,稱為立春書、立春帖、立春祝和立春榜。

韓國人的立春榜

韓國在廢除漢字以後,會寫漢字的人已經很少了,會創製對聯的人就更少了,所以韓國的立春帖一般都是有文化的老人書寫的,並且上面寫的話語都比較的固定、傳統,沒有多少新的發揮,常常會寫上「立春大吉,建陽多慶」、「國泰民安,家給人足」的話語。「立春大吉,建陽多慶」大概是在立春帖中所見到的最普遍的字句。

越南的春聯和中國的春聯一樣,都是在春節的時候張貼的,那麼越南人在廢除了漢字以後,怎麼書寫春聯呢?書寫漢字對聯在越南是一種職業,被稱為圖翁,到了臨近春節的時候,年逾花甲的老翁會在街上擺上攤位,專門替人書寫漢字春聯。

20世紀60年代以前,越南的圖翁。

不過,在越南廢除漢字以後,還出現了一種新式的春聯,那就是用國語羅馬字書寫的春聯,換句話說,越南人會用字母來書寫春聯。

相關焦點

  • 越南韓國兩國廢除了漢字,漢字都沒法看懂,後續如何寫春聯?
    過春節不只是中國人民特有的節日,在國外也特別暢行,像以前學習過中國文化的日本、越南、韓國等都有過春節的習俗,其中越南和韓國更是以漢字書寫春聯,散發出濃濃的漢韻味。可是後來,越南和韓國相繼廢除了漢字,但貼春聯的習慣還是被延續了下去,可是如何書寫春聯也變成了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其實春聯年年都有,只是漢字以這種方式表達了。早知道古代貼春聯可不是從一開始就用紙張的,尤其是紙剛被發明出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為原料有限。
  • 春節奇聞:越南廢除了漢字後,越南人又是如何去寫春聯呢?
    梵同學也將繼續給大家帶來更多有趣的歷史知識噢~眾所周知,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家人團圓,共賀新春的一個重要時刻,亦是漢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而在古代,隨著中原王朝實力的強大,以春節為代表的漢文化也被推廣到了附近的國家和地區,其中越南和韓國等國所受影響較為明顯。
  • 越南廢除漢字後,春聯的傳統卻還在,那麼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越南廢除漢字後,春聯的傳統卻還在,那麼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文|看一支獨秀春節馬上就要來了,正如我們熟悉的,春節,就是農曆上的新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年節。春節是由上古時代在一年之初祈年祭祀演變而成的,它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底蘊和豐厚的歷史內涵,在春節期間,中國不同的地區會組織各種各樣賀新春的活動,這些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除舊迎新,祭祀先祖,是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可你知道嗎?不僅僅是只有中國才隆重地慶祝春節,還有一個國家也非常重視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 韓國、越南過春節,也用漢字寫春聯
    中國曾以漢字&34;了亞洲多個國家——曾經的漢字文化圈,包括了越南、日本、朝鮮和韓國,雖然有些國家已經廢止,但還是能在節慶時看到漢字的身影,特別是春節。韓國也有貼春聯的習俗,稱為立春榜、立春書、立春帖、立春祝等。韓國雖然廢除漢字了,但是春聯還是漢字書寫。
  • 越南廢除漢字後依舊要寫春聯,可他們用什麼文字寫呢?
    越南廢除漢字後依舊要寫春聯,可他們用什麼文字寫呢?不知不覺2018年已經向我們揮手告別,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我們就要迎接全新的2019年了。中國作為亞洲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其自古以來傳承發展的春節,可是能夠影響其他亞洲國家和部分歐美國家的偉大存在。
  • 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越南和中國一樣過春節,廢除漢字後,越南人的春聯怎麼寫?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而與我國接壤的越南,由於受華夏文化與中華文明的影響深遠,因而,他們也將農曆春節作為他們每年中最為隆重的必過之節。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到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普通年輕人對漢字完全沒有認識。
  • 越南早已廢除漢字,但新年還會貼春聯,那他們的春聯用什麼字寫?
    在很多越南人眼裡,過年就是冬天和春天的分水嶺,過年這一天如果不貼春聯,就失去了辭舊迎新的意境了,所以很多越南人也會在元旦農曆新年這一天張貼春聯,下圖就是幾十年前越南人過年要出售的春聯,可以看得出來,當時越南的春聯還是用漢字寫的!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為何越南人當時會用漢字寫春聯呢?
  • 廢除漢字後,越南用什麼文字寫春聯?網友:這是書法還是畫畫?
    廢除漢字後,越南用什麼文字寫春聯?網友:這是書法還是畫畫?在早些時候,他們的春聯也是用漢字寫的,可是自從1945年以後,他們國家就廢除了漢字。那廢除漢字後,越南用什麼文字寫春聯?對越南人來說,沒有了漢字,春聯還是要繼續貼的,於是他們的春聯自那開始就用了其他的文字來寫,漢字就被越南的方塊化的羅馬字所取代了。
  • 除了我國,還有哪些國家貼春聯?不會寫漢字,他們如何寫春聯?
    春聯,是春節時候貼在自家門口的對聯,而貼春聯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辭舊迎新。春聯對仗工整,簡潔精巧,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貼春聯,除了是我國的傳統民俗,在其他曾以漢字為主要文化的國家,也會有貼春聯的習俗。
  • 越南:我要廢除漢字,可是寫春聯時卻出了醜,文字簡直不忍直視
    韓國在以前一直都是使用的我們中國的漢字,但是後來韓國政府就宣布廢除漢字,要使用他們自己的文字,其實他們的文字還是在漢字的基礎上改造的,不過因為他們的積累薄弱,有的時候還會出現文字不夠用的情況,而且改了之後,很多韓國的青少年竟然讀不懂自己國家的古籍,因為很多古籍是用漢字寫的,非常的尷尬。
  • 越南為啥不用漢字寫春聯了?胡志明的一個做法,讓越南告別了漢字
    快要過年了,不少人開始寫春聯了。越南和中國一樣,春節時候也要寫春聯,不過他們已經不用漢字了。那麼,越南為啥不用漢字寫春聯了?胡志明的一個做法,讓越南告別了漢字!越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中國人的生活習俗無二,過年的時候,都要寫上春聯,張貼在門上。不過,當越南宣布廢除漢字後,人們就尷尬了!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導語:說到漢字,我們不得不提的是,包括朝鮮、韓國、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在內的漢字文化圈都受到漢字的影響。越南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的大部分文字都來源於漢字,並把漢字作為一種正式的或唯一的書寫系統。據史料記載,當時越南將漢字稱為「儒家文字」,越南上層社會則將漢語視為一門高貴的語言。後來,越南引進了大量的漢語詞彙,與日本、韓國只保留古代漢語發音的漢字不同,越南甚至保留了聲調。可見,越南當時非常重視漢字教育。他們的詔書、公文、科舉等方面都是用漢字書寫的。孩子們還學習了中國文學的三字經,後來又學會了用古漢語寫文章和詩歌。
  • 越南「廢除漢字」已有74年,如今用越南語寫春聯讓國人不忍直視
    參考資料:《越南漢字興衰史述略》、《全唐文》、《 白雲春海賦》早在幾千年前,中國文化就對世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時,中國的周邊國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包括日本、朝鮮、韓國等,這些我們都很熟悉。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越南陳朝時的阮詮第一次用喃字書寫《祭鱷魚文》,並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喃字得到了推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喃字版的長詩《金雲翹傳》,此後越南很多文人都使用喃字創作詩文來推動喃字的發展。有幾個短暫時期喃字成為了正式文字,和漢字並用,但也僅限於民間,正式文字仍是漢字。然而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還是敗給了現實。
  • 越南廢除漢字多年,過年時寫春聯用拉丁文,網友看完就笑了
    越南廢除漢字多年,過年時寫春聯用拉丁文,網友看完就笑了 越南,這幾年來發展的非常不錯。越南的旅遊業發展的非常不錯,很多中國遊客都曾慕名來到越南去旅遊。越南也借著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越南的地理位置還算不錯,有很多的知名景區。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東亞文化圈是以漢字文基礎建設的文化圈,它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歷史上曾以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語言,所以漢文化也跟隨著這樣的漢字而流出到當地。不過這些國家也因為要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所以紛紛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力,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這個國家就是如此。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直到公元九百六十八年,一個叫丁部領的人才帶領這片地區真正脫離了華夏的管轄,但很快又以藩國的形式依附於華夏存在,直到一八八五年滿清被迫放棄這個藩國,自此,這片一直受漢文化教化使用漢字的地區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其語言文字也開始受到殖民影響,最終在四五年徹底廢除漢字改為推行拉丁字母化。
  • 半個世紀前韓國廢除漢字,過年春聯怎麼寫?看起來像「法院封條」
    漢字都是方塊字,所以在小學的時候,老師給學生們下發的作業本都是方方正正的田字格。漢字自產生到今天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漢字一直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而存在的。所以,在漢字的作用之下,隨之而生的與之相匹配的文化形式也逐一被流傳了下來。其中就有至今仍然保留的春節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除了我國以外,還有越南和韓國等國家也保留著這樣的習俗。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越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曾經的「安南」是基於漢文化而存在的,可以說若是沒有漢字的記錄,曾經的「安南」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的。但「安南」在使用了兩千年的方塊字之後卻在一夕之間全面廢除漢字,面對昔日小兄弟突然脫離漢語圈這件事,很多國人對越南去除漢字一事有種「被背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