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身做人 以德為先
孟子曰:「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可見在選拔任用幹部時,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我們不否認才能的重要性,但是品德比能力更重要。能力可以通過培養、鍛鍊獲得,而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是不容易改變的。人品就像火車的方向、路軌,而才能就像發動機,如果方向、路軌偏了,發動機的功率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一個人如果忽視了品德的塑造,過分地注重技巧、權謀和手段,即使這樣的人「才高八鬥」,也會被拒之門外。
好的品德讓人一生受用無窮,它就像一粒有生命力的種子,最終能讓你品嘗到成功的果實;而品德拙劣的人,就是一個潛在的危險,為了一丁點個人利益,一有機會就很可能做出有損組織的事來。唐太宗李世民,可謂是一代明君,但他有時也重才輕德,偏聽偏信。在他晚年,就誤用了才氣有餘、德行不足的武將侯君集。當侯君集帶兵攻破高昌之時,私取了無數的金銀珠寶。然而,唐太宗卻認為他戰功卓越,繼續加以重用。最後,侯君集終於走上了勾結太子謀反的道路。
人品是人靈魂的深層體現,人品決定著工作的效果與成果。能力可以有大小,人品卻不能打折扣。其實,往往那些我們身邊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透射出一個人品德的高下。在具體工作中,品德優良的人總能從一件件具體的事情做起,立足現實、立足本職,做好崗位工作,將品德修養貫穿到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去,落實到一點一滴的貢獻與奮鬥之中。
百行德為首,品潔人自高。德是才的統帥,決定著才發揮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撐,影響著德的作用範圍。與才相比,德始終佔據首位。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成功者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有著優秀的品德。對此,黨員幹部要把端正人格品行作為立身之本,修德在前、立德在先,把純潔官德修養作為為官之基,帶頭加強理論學習,帶頭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政策理論水平和思想層次,立足本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從點滴做起,做「老西藏精神」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