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家道中落後寫下一首詞,將世態炎涼抒發得淋漓盡致!

2020-12-06 最美詩畫

家道中落、晚景困頓,讓晏幾道充分體會到了世態炎涼的滋味。晏幾道對歌姬還是一廂情願地一見鍾情,但卻發現之前對自己笑臉相迎的歌姬們都把目光投向了有錢有勢的新主顧,對窮困潦倒的自己視若無睹,就連最低等的歌姬都看不起自己,讓晏幾道心境更加悲涼悽苦,於是寫下一首詞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感受。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

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這兩句將物與人比照起來寫,說她所用之物仍舊如當初,而心卻已經變了,真是人不如物。

「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這兩句感昔傷今,說她今年春天初去時還有幾封書信寄來,到了秋天,書信越來越少了。上片四句,抒寫了詞人對薄情之人的滿腔怨恨。

「衾鳳冷,枕鴛孤」,這兩句寫夜間實景,表明自己仍獨守空床,沒有移情於別人,並賦予了物象,以詞中人清冷、孤寂的主觀情感,將他的內心感受渲染得淋漓盡致。

「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人一旦心中憂愁,便很自然地要借酒澆愁,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聯繫最後兩句來看,那愁不僅沒有排解,反而又添新的惆悵。酒徒然增添了他的相思之情,他竟要去夢中尋找她!可結果卻是,連夢中都不見她的芳蹤。詞人就這樣層層遞進,一直把感情揮發到無可迴旋之境。

作者在詞中運用層層開剝的手法,把人物面對的情感矛盾逐步推上頂端,推上絕境,從而展示了人生當中一種不可解脫的深沉痛苦,將世態炎涼抒發得淋漓盡致!

相關焦點

  • 晏幾道戀上歌女寫此詞,竟成一首愛情絕唱,僅4句有兩個千古名句
    然而晏殊被世人記住不是因為他在朝堂上的得意,晏幾道名垂青史也不是因為他那些韻事,這對性格迥異的父子都是因詩詞成就了自己。在前幾期中我們分享過晏殊的經典名作,本期我們便介紹一篇晏幾道的經典作品《臨江仙》。當年晏幾道家道中落後,戀上了坊間的一名叫小蘋的歌女,為她寫下這首情詞。
  • 晏幾道最經典的一首詞,為歌女魂牽夢繞,曾是一位紈絝子弟?
    晏幾道在浮華享樂的時候,曾與眾位歌女感情盛篤,即使是生活境況日益窘困,也不曾忘懷,晏幾道的《小山詞》當中,就有眾多描寫歌女、追情往事、抒發刻骨相思的詞作。如「有期無定是無期,說與小雲新恨,也低眉。」再如「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等。 沫沫認為晏幾道在一定程度上與柳永相似。
  • 晏幾道最出名的一首詞,結構嚴謹,情景交融,堪稱佳作!
    在創作風格上,晏幾道繼承了其父清新脫俗、清麗婉轉的詞風,但個性更為狂放和無所顧忌,正如黃庭堅在《小山集序》中所說:「磊隗權其,疏於顧忌。」《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宋代: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晏幾道懷念舊日情人寫下一首民歌,通篇大白話,卻句句相思入骨
    晏幾道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和他的父親合稱為「二晏」。晏幾道家世顯赫,是晏殊的第七子,晏殊曾經官至宰相。晏幾道擅長寫詞,其詞和晏殊一脈相承,所以很得晏殊喜愛。「二晏」的詞是典型的婉約詞,內容上都是些風花雪月,多寫男女之情;風格上清麗婉約,情感直率,晏幾道尤甚。晏幾道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很多佳句,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盜用別人詩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 晏幾道與戀人久別重逢,寫下一首絕美愛情詞,句句令人動容
    久別重逢,是我們普遍的生活現象之一,也是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題材之一。譬如,唐代詩人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韋應物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宋代詩人蘇軾的「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等。
  • 晏幾道最深情的三首詞,抒發對情人的思念之情,感人肺腑!
    這句詩出自晏幾道的《臨江仙》,寫的是他和昔日戀人分別之後,來到兩人初見的地方,引起了自己無限的懷念,抒發自己對戀人的無限相思之情。全文如下:《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宋代: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 晏殊晏幾道父子肉麻情詞對決,兒子連用6個相思不敵父親輕輕一筆
    與父親相比,晏幾道是吃過苦頭的。年少時風光無限的生活讓他骨子裡有一種狂傲之氣,家道中落後,他變得更加不羈。晏幾道最擅長的是寫情詞,與父親相比他身上沒有身為朝中重臣的」形象包袱」,所以他的詞作更加清麗直率。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這對父子的兩首肉麻情詞,一首是晏幾道的《長相思》,另一首是晏殊的《玉樓春》。
  • 晏幾道和愛人重逢後寫下一首詞,措辭精美絕倫,堪稱千古名作!
    晏殊去世後,歐陽修又因為反對新法逐漸失勢,這些親人或父執的亡故或失勢,使晏幾道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再加上他性格孤傲,不肯依附權貴,故仕途坎坷,淪為下僚,生活環境也一天比一天差,這讓晏幾道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同時也讓他無比懷念之前的幸福生活。
  • 納蘭性德在表妹入宮後寫下一首詞,將離別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納蘭容若年少的時候和表妹慧兒相戀,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甚至已經私定終身,但後來在一次意外中,康熙皇帝無意救了慧兒一命,並被慧兒吸引下旨讓慧兒以秀女的身份入宮,入宮後的慧兒被封為妃子,深受皇帝寵愛。但是納蘭卻惆悵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寫詞來抒發自己的傷感。
  • 晏殊晏幾道父子的經典對決,一人寫一首《蝶戀花》,薑還是老的辣
    事實上在北宋,甚至放眼文壇,真的談得上旗鼓相當的父子大概只有晏殊、晏幾道父子二人了。先說老爹晏殊。晏殊其人,其實是可以用傳奇來形容的,5歲被稱神童,14歲獲宋真宗親賜進士。說他志在經略天下,但他一生卻寫了上萬首詞,宋詞前10的寶座有他一席;說他是天生詞手,他卻一路官至宰相。再說兒子晏幾道。
  • 他為人不孝且被雷擊死,卻寫下一首詞將離愁別緒抒發的淋漓盡致
    提起解昉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在史書中對他的介紹也十分簡單,生卒年均不詳,在《嘉祐雜誌》中記載:蘇州司理解昉不孝,又有朝士,有善馬,以淅粳米飯飼之,並為雷擊死。但他有一首詞流傳至今,寫得確實很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永遇樂·春情風暖鶯嬌,露濃花重,天氣和煦。院落煙收,垂楊舞困,無奈推金縷。誰家巧縱,青樓弦管,惹起夢雲情緒。當時、紋衾粲枕,未嘗暫孤鴛侶。
  • 重陽節裡晏幾道寫下一首詞,詞義唯美傷感,節日的歡愉都黯然失色
    北宋詞人晏幾道在重陽節的宴席也曾寫下過一首《阮郎歸》的詞,不僅寫出了一些流行於北宋時期的重陽節習俗,也寫出了晏幾道深沉的情思,是一首寄深情於重陽節的名篇佳作,原詞如下: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晏幾道的《小山詞》,雖大多沿襲曲子詞裡慣見的男女情愛的題材,但因為他有意無意地融入了詞人的身世之感,所以讀來特別悽惋動人。晏幾道的詞,除了一般的男歡女愛、綺羅脂粉外,還寄寓著個人的坎坷際遇與懷才不遇的感慨。馮煦將晏幾道稱為「古之傷心人」,說得就是晏幾道的詞作中寄予的這種深沉的感傷。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悽涼的一首詞,將孤獨寫得淋漓盡致!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被貶到黃州的蘇軾,官職低微,沒有實權不說,還要受到當地官員的監視。而且因為收入低微,為了讓全家都能吃飽飯,蘇軾帶領一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補貼生計。
  • 晏幾道經典的一首詞,全詞情深意切,充滿了對過去戀人的思念
    許多詞人更是組團「出道」,他們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有蘇軾為代表的豪放詞,也有柳永為代表的婉約詞,千百年來,圍繞兩大類別的「粉絲」之戰,從來沒有停止過。有人喜歡「大江東去」,就有人喜歡「楊柳岸曉風殘月」。在眾多婉約派詞人中,有一位尤其突出,他和柳永很像,但是又不相同,他就是晏殊之子晏幾道。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悽涼的一首詞,將孤獨寫得淋漓盡致
    處在逆境中的蘇軾,用詩詞記錄自己的人生。了解坎坷中的蘇軾,我們對蘇軾的了解會更深一層。《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講述蘇軾在逆境中的創作,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又一個孤獨的夜晚,蘇軾望著月亮,寫下了一首悽涼的詩,這就是蘇軾的名篇——《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 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詞,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詞海浩瀚,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著名婉約派詞人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宋詞,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全詞如下:《鷓鴣天·一醉醒來春又殘》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幹。玉笙聲裡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終易散,且長閒。莫教離恨損朱顏。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 晏幾道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一開篇便驚豔了世人,美得令人心醉!
    晏幾道應當說是宋朝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很多詞作,那都是寫得哀婉動人,令人感動不已,尤其是他的愛情詞,那更是寫得纏綿悱惻,讀來真是令人肝腸寸斷。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為經典的愛情詞,那便是他的《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這首詞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美得信難心醉,實屬宋詞裡的經典之作,把那種對於愛情的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宋代: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 晏殊兒子晏幾道的一首詞,沉溺在過去無法自拔,美得令人心醉
    而且晏殊最大的政績是他不遺餘力地提拔過大批國家棟梁:歐陽修是晏殊為主考官時錄取的門生;範仲淹是晏殊推薦才成長為將相良オ的。此外,王安石、韓琦、韓維、宋庠、宋祁等一大批重臣都得到過晏殊的賞識和培養。不過,晏殊的小兒子晏幾道卻有點任性。
  •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但是能夠在筆下將深情演繹到極致的並不多,而北宋詞人晏幾道就是其中之一。晏幾道出身高貴,是當時宰相晏殊的小兒子,可謂是含著「金湯匙」長大,可嘆命運多舛,在晏殊去世以後,家道中落,一度就連吃穿用度都成了問題。晏幾道對世態炎涼有著別樣深刻的體悟,這些經歷也在他的詞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