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書記肖婷通報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金康 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呂鑑蕾 通訊員梁焱 實習生金康)近年來,黃石市脫貧成效如何?「十四五」期間,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1月12日,兩會期間,黃石市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書記肖婷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肖婷介紹,黃石屬於幕阜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2014年該市建檔立卡貧困村153個,貧困戶4.17萬戶、13.22萬人,貧困發生率為9.44%。2018年,陽新縣成功脫貧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底,剩餘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完成減貧任務。黃石在全省市州黨委政府扶貧開發成效考核中,實現「三年三進位」,連續兩年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同時,地區發展後勁全面增強。大冶市、陽新縣農村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542.8元增加到2019年的10028.8元,年均增長25.7 %。全市153個貧困村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93家,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4.22億元,建成光伏扶貧電站294座,有效帶動貧困人口持續增收。5年來列支市級財政專項資金5.3億元用於脫貧攻堅。
進入新階段,黃石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肖婷表示,根據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黃石市將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切實圍繞「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為重點,轉向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轉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我們將全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肖婷說,具體措施包括,從脫貧摘帽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要求,在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
同時,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常態化監測,重點監測收入水平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繼續精準施策。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