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品牌無回天之力 新品牌前途渺茫 北汽新能源弄得一地雞毛

2020-12-14 易車網

前兩篇稿件曾是新能源「銷量一哥」 現在跌跌不休 北汽新能源汽車徹底沒落了?(1);銷量跌跌不休 質量問題不斷 北汽新能源你還敢買嗎?(2)。詳細為大家分析了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現狀,消費投訴不斷,質量問題嚴重,導致銷量跌跌不休,惡性循環的北汽新能源汽車還有未來嗎?


老品牌無回天之力

北汽新能源汽車曾有過輝煌了銷量成績,2017年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10.3萬輛,2018年銷量15.8萬輛,2019年銷量15.06萬輛,基本保持月銷超萬輛的平均水平,但到了2020年就全部出現悲劇,自年初開始,北汽新能源銷量出現斷層式下滑。


2020年銷量跌跌不休的原因,除去整體市場環境外原因,主要還是北汽新能源產品力匱乏,車型老化,營銷僵硬導致。就拿北汽新能源比較暢銷的EX360為例,2018年上市至今已經將近3年的時間,2018款EX360依然還在終端4S店進行銷售,北汽新能源汽車沒有所謂的更新迭代。而與北汽這樣的速度相比,其他新能源車企都在卯足了勁推陳出新,從產品設計上多元化滿足市場需求,營銷上拉近與消費者距離,增強運用場景體驗,可見北汽跑不贏大盤是天災,跑不贏「對手」則是人禍了。畢竟,靠天收的日子,在取消新能源補貼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記得徐和誼時代宣稱:2018年7月31日前,北汽自主品牌在北京地區全面停止傳統燃油車的生產,到2020年在北京地區全面停售燃油車,到2025年在全國全面停售燃油車。現在的結果是燃油車生產和銷售不知道做到沒,但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卻一落千丈,燃油車和新能源都沒銷量了北汽自主品牌如何生存下去?


新品牌前途渺茫

所謂的新品牌就是北汽新能源汽車推出的高端品牌-ARCFOX極狐品牌,第一款車型ARCFOX αT共推出三種續航版本共5款車型,NEDC續航裡程分別為480km、600km以及653km,補貼後售價區間為24.19-31.99萬元。暫不說車型產品力如何,僅從定價來說,著實前景堪憂。

首先,北汽新能源汽車是以低價親民的切入口進入市場的,但卻並沒有在低端新能源市場贏得良好口碑。眾所周知,許多國產品牌車即便是積累銷量與口碑的雙豐收,也不容易走價格「爬坡」之路,產品價格向上的通道依舊被「天花板」死死卡住。而以北汽目前的狀態進軍高端新能源真的有勝算嗎?

其次,面對「裸奔」的新能源汽車市場,ARCFOX極狐勝算幾乎為0。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特別是高端市場,幾乎全被新勢力造車車企壟斷,北汽新能源汽車以前取勝全憑補貼,而現在全部是裸奔,北汽作為國企,雖然擁有強大的背景,但低端的北汽新能源汽車產品落後,質量口碑差已經落下,加上北汽不在乎市場反饋,傲慢、迷之自信。消費市場從來都是真刀真槍、兢兢業業的幹,講出身、講基因,沒用!在弱肉強食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北汽還是個小弟弟,因此,ARCFOX極狐取勝幾乎為0。


北汽新能源汽車弄得一地雞毛

北汽自主品牌,燃油車不生產了,也不銷售了,雖然只是北京地區,但要知道那可是北汽集團的大本營,也就是自家門口,沒了特權優勢,那還讓一沒技術,二沒口碑的燃油車如何生存?


新能源汽車板塊,北汽新能源汽車2002年銷量一落千丈,截至10月份累計銷量僅為23123輛,平均月銷量2千輛左右,這樣的銷量直接就會引起企業虧損。

根據北汽藍谷的財報顯示:北汽藍谷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9.22億元,同比下降78.16%;淨利虧損達28.84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3.13億元。在扣除非經營性損益的淨利潤中,北汽藍谷的淨虧損高達31.09億元。


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 ,就會引起企業虧損,進一步引起管理層動蕩,現任總經理劉宇是在7月份剛剛接替了原總經理馬列。馬列也是在2019年2月才接替了鄭剛,成為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總經理。頻繁更換高層就會搞得人心慌慌,什麼技術研究?安心生產?一切都是空話,牽一髮而動全身,北汽新能源汽車,一地雞毛。


相關焦點

  • 北汽ARCFOX極狐入局高端新能源市場或成空談
    近日,備受關注的北汽新能源高端純電動品牌ARCFOX極狐首款量產車型ARCFOX αT正式上市,看來國內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又有「新人」入局了。據官方介紹,新車共推出5款車型,補貼後售價為24.19-31.99萬元。
  • 北汽新能源汽車報價及圖片,北汽新能源汽車介紹
    是北京汽車針對領域分出的一個汽車品牌,由於北汽悠久的發展歷史為北汽研發新能源汽車奠定的堅實的基礎,使得北汽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一個很好的開始,那麼北汽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北汽新能源汽車吧!
  • 北汽新能源飄了,新車預售價28萬起,「網約車」品牌能衝高端嗎?
    4月22日,北汽旗下新能源品牌ARCFOX,推出的全新純電中型SUV:α-T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28萬元起。這款α-T定位純電中型SUV,號稱是全球首個5G技術IMC智能模塊化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有望今年中交付。
  • 北京奔馳如日中天,北汽新能源桑榆暮景,姜德義如何化解尷尬?
    半年前,北汽紳寶、北汽新能源整合,BEIJING汽車品牌順勢出擊;半年後,主導者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退出舞臺,師弟姜德義接棒,北汽集團的格局一夜生變,不限於人事,不限於品牌與品牌之間的權衡。前車之鑑,後車之師。靠利潤奶牛而生存,自主品牌的經營一敗塗地,雖一時振興,但終究敗落,其中原因干係,惹人揣測。
  • 國企民企集體布局高端新能源品牌 傳統車企新品牌不夠新logo湊
    不管是無視老用戶狠心降價的特斯拉,還是周全地替用戶考慮的蔚來,元旦三天假期,汽車圈想告訴大家的是,「流量和風頭」一直都是新勢力企業的,傳統車企刷一刷就被略過的新年海報,讓人什麼都記不住。這也是長城首次在公開場合承認其在內部醞釀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此前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對騰訊汽車表示「大潮將至,我輩當躬身入局!」這一大潮指的就是2020年由國企率先破局,民企緊隨其後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布局戰。最早吃螃蟹的是北汽,採用的更是開創性的「外企為中國品牌代工」的模式,通過強大的「朋友圈」來迅速讓外界認可其高端化的內涵。
  • 太過分 北汽新能源就是這麼搞服務的
    過去很多年,一說到服務,就不能不提」大神」 海底撈。這家火鍋店以好到變態的服務聞名大街小巷,全盛時期常年霸佔微博熱門話題榜,風頭無兩。然而,服務圈「扛把子」的名號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坐穩的,挑戰者個個摩拳擦掌,其中以擁有大量超級粉絲的北汽新能源最具威脅性。
  • 北汽藍谷: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
    在過渡期內或上述問題解決前(以較晚者為準),披露企業可以生產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但不從事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及全新產品(為本承諾函之目的,全新產品是指不基於傳統燃油車整車、獨立開發的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披露企業的合資品牌除外)。
  • 北汽新能源EX5上市,純電動緊湊SUV,補貼後售價16.99萬元起!
    北汽新能源是新時代的國有高科技的上市品牌。致力於為用戶創造電動和智能化以及個性化的駕駛體驗,打造汽車和能源以及網際網路的產業融合,產生新的格局,打造世界頂級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和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為未來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智能技術服務平臺。
  • 北汽自主不一樣的「精氣神」 從BEIJING-X7談起
    有人說BEIJING-X7是BEIJING汽車作為新品牌的破局之作,須要達到衝破自主、合資封鎖的效果才能體現其價值。而事實上,在合資放價不放量的產品下探高壓下,自主品牌份額一度下滑至四成以下,在老牌合資、自主的混戰中,新品牌想在短期內創造爆品「一招制敵」談何容易。
  • 北汽衝擊290萬輛,徐和誼放言:不幹新能源,車企無路可走
    令汽車頭條APP印象深刻的是,在媒體溝通會上,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斬釘截鐵地表示,「車企不幹新能源,無路可走」。他強調,不僅僅是北汽新能源,下一步北汽集團所有的整車業務板塊都要「布局新能源」,北汽集團要全面「新能源化」。 他強調,北汽集團希望走出一條不同的有特色的自主品牌之路。北汽提出的「全集團新能源」加上Ai智能化,力爭做出高水平的汽車產品。
  • 極狐ARCFOX αT 11月銷量94臺 就這還要救北汽新能源?
    近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藍谷)發布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新能源)11月產銷數據,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11月銷量為1754輛,同比去年同期7005輛下滑74.9%;前11月累計銷量為24877輛,同比去年同期113988下降78.18%。
  • 華夏出行致力品牌創新,力求新發展
    「摩範出行」,「摩範速運」、「華夏318」這些極具影響力的品牌都來自華夏出行。出行行業的強盛發展下,說明汽車領域追求創新的格局已經實現,從單純的銷售進入租借的領域,這是制度完善創新的結果,華夏出行因勢而行,謀略的追求使北汽集團在出行領域站穩重要之地,也在綠色出行的道路上大放光彩。打造了全國一體化綠色智慧交通出行示範工程。
  • 搭新能源便車,自主品牌扎堆衝高端,但是不是太多了?
    或者是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零起點開始,但是成績都還不錯,給了大家勇氣。近段時間以來,自主品牌開始扎堆做高端車,或推高端車型試水,或直接打造高端品牌,首當其衝就是東風、上汽和北汽這三大巨頭,而且都是從新能源車切入,前景如何?
  • 進入北汽集團後的昌河汽車到底怎麼樣了?
    所以說,在北汽大力扶持之下,昌河汽車無論品牌力還是產品力都得到全面的鞏固與提升。此外,對於北汽集團來說,北汽昌河成為北汽集團重點打造的自主品牌,也是北汽集團拓展南方市場的重要基地。反觀北汽昌河這幾年,無論是面對轎車市場興起還是SUV車型井噴,都有效地抓住商機、精準定位市場,從而獲良性發展——此中功勞,自然與北汽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正在與這個品牌立足於全球化視野的企業理念與管理模式方面的優勢資源共享,讓北汽昌河及時洞察行業細微趨勢,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和市場速度,從而保持持續的產品競爭力。
  • 天津郵政與北汽新能源戰略聯合 開創津門快遞物流新局面
    輛北汽新能源電動物流車籤約儀式在天津隆重舉行。北汽新能源將與郵政系統及各快遞企業合作,將電動汽車作為快遞末端最後一公裡運輸工具投入使用,既能提高運送效率、保證貨物及配送人員安全性,又能杜絕燃油車因尾氣排放產生的環境汙染問題。
  • 北汽換標了,這種看似簡約的英文字體成為了新時尚?
    車企換標並非什麼新鮮事兒,不過北汽這一次換標,背後卻包含了北汽對子品牌板塊整合的大動作。我們先來說換標的事情,關於北汽的車標之前一直被消費者議論紛紛,很多人把之前北汽的車標聯想成為"豬鼻子",這實在是一件不值得提倡的事情。
  • 北汽明年發布高端電動品牌 剪刀門電動超跑了解一下
    如今不少自主品牌都在尋求向上拔高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檔次感,改變一直以來消費者對自主品牌廉價、低端的印象,因此長城推出了WEY,吉利推出了領克,都取了了相當不錯的成效,而北汽更為大膽,直接要推出電動超跑。
  • 北汽新能源啟動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表示:「啟動車電價值分離模式是北汽新能源「開放共享戰略」和「擎天柱計劃」推進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該模式從商業模式、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直擊純電動汽車普及的痛點,為用戶的綠色智慧出行帶來全新的選擇,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全新樣板。」
  • 北汽新能源回應地方保護:彼此彼此
    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業務將正式脫離北汽股份「自立門戶」,從北汽集團的二級子公司變更為北汽集團控股的股份公司,新成立的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公司預計於本周正式掛牌。 把新能源板塊剝離出來,足見北汽集團對其的重視。
  • 自主品牌開啟「上攻」元年
    從一汽紅旗事業部獨立開始,東風、上汽、北汽、長安、廣汽相繼入局,東風「嵐圖」和北汽「極狐」通過搭建獨立研發團隊的方式入局,而上汽、長安、廣汽則用獨立品牌的方式,藉助原品牌技術積累,提速高端品牌量產化。隨著五大「國家隊」相繼入局,自主品牌已開啟「上攻」元年。集中上攻隨著車市銷量下行,以及豪華、合資品牌下探,自主品牌生存壓力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