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可怕的利己主義

2020-12-01 葉小燁的書架Y

對於《羅生門》這篇微小說,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如今,它已是「利己主義」的代名詞了,而小說要諷刺的,正是這種可怕的「利己主義」。

今天,我們要聊的,正是《羅生門》與它的「利己主義」。

在了解它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了解它的作者一一芥川龍之介。

提到這個名字,你可能會想起芥川文學獎(指芥川龍之介獎),沒錯,這個文學獎項正是日本文學家菊池寬在芥川過世後為紀念其而設立的純文學獎項。

好了,我們回歸正題,繼續來介紹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短篇「鬼才」作家。從小就熱愛讀書,在文字方面有過人的才華,卻在大有作為的年紀自殺辭世,令人不勝惋惜。

芥川一生創作短篇小說148篇,另有小品,隨筆等多種作品,獨步日本文壇。他的作品貫穿看對人性利己的剖析、對醜惡現實的鞭撻,篇幅雖小,所喻甚大。讀芥川的作品,你一定會感嘆:「他怎會對人性有如此深刻的了解!」

芥川極對重視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使作品歷經九十餘載,仍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和藝術美。其代表作除《羅生門》外還有《竹林中》、《鼻子》等。

以上就是對芥川龍之介的簡單介紹,如果你想了解得更詳細,可以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接著,我們來看看芥川的代表作《羅生門》。

《羅生門》

《羅生門》的情景取材於《今昔物語》。故事發生在京城災連禍接的時候,一個被東家辭退的家丁在羅生門下躲雨,同時,他也在餓死和做強盜之前糾結著。隨後,他走上了羅生門的門樓,偶遇了一個以拔死人頭髮做假髮為生的老嫗。

老嫗向家丁解釋,在當今這種世道,唯有這樣才活得下去。

老嫗還說,正在被她拔頭髮的女屍,生前也幹過不少見不得人的事,故意把蛇肉切段,曬乾後到兵營當魚乾賣,後來遭到報應,得瘟疫死了。

老嫗認為,她拔死人頭髮,女人生前拿蛇肉充當魚乾,都沒什麼不對,「不幹,就得餓死,沒辦法。」她這樣說。

家丁聽後冷笑一聲,麻利地扒下老嫗的衣服,一腳把她踹到地上,隨後揚長而去。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一條可怕的關係鏈:家丁傷害老嫗,老嫗傷害女人,女人生前傷害兵營。

注:箭頭在此表示傷害。

在這個故事裡,每個人都只為自己好,每個人都只想自己,這就是「利己主義」。

而那時,僅僅只有家丁、老嫗、女人幾個人是利己主義者嗎?一定不是,他們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那個醜惡的時代的縮影。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在災連禍接的京城,那時的京城,到處是天災人禍,天災且不說,人禍是什麼?就是人引起的禍事,人為什麼會引起那麼多禍事,就是因為利己主義者太多了。

細想,「新冠」的爆發與蔓延,不也是因為利己主義者太多了嗎?濫殺野生動物的人,故意謊報體溫、行程的人,哪個不是利己主義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點,女人是得瘟疫死的,老嫗拔她的頭髮,難道不會被感染嗎?如果她被感染了,那扒她衣服的家丁會有好結果嗎?

顯然不會。

每個瘋狂的利己主義者都不會有好的結局。

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為自己所在的集體及集體的未來著想,都能把眼界放得更遠更寬,不僅限於眼前那點小小的利益的話,那羅生門就不會那麼破爛不堪了。

感謝您樂意花時間把小燁的文章看完。

寫文章不易,既然看完了,就留下您寶貴的心心與評論吧!

相關焦點

  • 淺談||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芥川龍之介在日本文壇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他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弟子,也是當下中國最火的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偶像,太宰治為了獲得「芥川獎」,曾公開羞辱批判他作品的評委,又卑微地向評委哀求,而且他還模仿芥川的文風和拍照姿勢,甚至他們倆的命運也非常相似,最終都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們讀你讀了一百年
    不得不承認,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幾乎都是深灰色的,散發著一股苔蘚和汙水的氣味。儘管《羅生門》的書封被設計成明媚的湛藍色(時代文藝出版社),但仍舊掩蓋不住書裡頭瀰漫出來的「芥川灰」。小說到此戛然而止,讀者並不知道僕人後來去了哪兒,但按照芥川把故事發生地設在羅生門的用意,家丁應該是打開了「地獄之門」。
  • 精緻的「利己主義」,芥川龍之介筆下的《羅生門》
    今天大路給大家帶來的是芥川龍之介的一篇成名短篇小說《羅生門》。芥川龍之介原姓「新原」,出生於東京一個普通的家庭,在他未滿一歲尚在襁褓的時候他的母親就突然發瘋,之後芥川龍之介被舅舅收為養子。雖然舅舅家是當地大戶,但芥川龍之介寄人籬下加上發病的母親,於是他也變得敏感多疑。
  • 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到底講了啥?
    在日本平安時代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今昔物語》的故事中「羅生門」原名為「羅城門」,它是日本京都平安京中央通往南北的朱雀大道上南端的一個城門。來源之二:芥川龍之介於1915年11月發表的小說《羅生門》。最為大家熟知的還是日本導演黑澤明根據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改編拍攝的電影《羅生門》。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小說家。
  • 【名著選讀】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點上方藍字關注世界名著每日讀,陪你有品位閱讀《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1915
  • 閒來無事,推薦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給你
    接下來簡要的介紹一下芥川龍之介和他的作品。芥川龍之介,何許人也?芥川龍之介出生於東京,親生父親經營著牛奶牛奶業,他的母親在生下他8個月後精神失常,川龍之介的童年幾乎是陪著他發瘋的母親一起生活,悲慘的童年造就了他陰鬱的性格。芥川的親生父親對他並不上心,所以很快就將他交由舅父收養。
  • 芥川龍之介: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殺
    它們可分為5類:①取材於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羅生門》和《鼻子》系根據古代故事改編,揭露風行於世的利己主義;《地獄圖》(1918)寫一個服務於封建公侯的畫師為了追求藝術上的成就而獻出女兒和自己的生命,抨擊暴君把人間變成了地獄。
  • 芥川龍之介: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
    初戀的失敗使龍之介受到了重大打擊,本就敏感憂鬱的他痛切感受到身為養子的不自由,而且對親情之中含有的利己主義深感失望。「周圍是醜陋的,我自己也是醜陋的。眼看著這一切而生活,是痛苦的。......對於離開了利己主義的愛的存在,我表示懷疑。」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性與獸性的對決!
    芥川龍之介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這篇《羅生門》了,羅生門本來是朱雀大路的南端正門。後來戰爭連連,瘟疫橫行,破敗不堪的羅生門一個下雨天,羅生門來了一個僕人「僕人身穿洗得發白的青布褂,在七級石階的最上一級弓身坐下,百無聊賴地望著雨絲。而右臉頰那顆大大的粉刺又給他增添了幾分煩躁」,他已經被主人家辭退,又沒有去處,只能依靠這羅生門的屋簷躲雨。此時他的心中充滿了彷徨與迷茫。究竟是做盜賊還是餓死?如果不去做盜賊那在這個世道就只能餓死,是去掠奪別人還是保全自己的德性!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性與獸性的對決!
    芥川龍之介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這篇《羅生門》了,羅生門本來是朱雀大路的南端正門。後來戰爭連連,瘟疫橫行,破敗不堪的羅生門成為了丟棄死屍的地方!一個下雨天,羅生門來了一個僕人「僕人身穿洗得發白的青布褂,在七級石階的最上一級弓身坐下,百無聊賴地望著雨絲。而右臉頰那顆大大的粉刺又給他增添了幾分煩躁」,他已經被主人家辭退,又沒有去處,只能依靠這羅生門的屋簷躲雨。此時他的心中充滿了彷徨與迷茫。究竟是做盜賊還是餓死?如果不去做盜賊那在這個世道就只能餓死,是去掠奪別人還是保全自己的德性!
  • 好書推介丨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手頭這本芥川龍之介《羅生門》是幾年前網上購買,譯林出版社出版,藍色封面,收錄芥川短篇小說28篇。小說中故事並不複雜,然而其冷靜而顯得陰鬱的語言、奇崛的敘事風格、多變的結構和布局,令人沉浸其中,而富有禪意的故事和語言,又增加了小說的回味。
  • 文豪野犬:霸道總裁出沒,「羅生門」下的芥川龍之介!
    在幾代都是書香門第的芥川家下的薰陶下,芥川龍之介的文學素養漸漸養成。雖然養父母很疼愛他,但是由於血緣關係的原因,芥川龍之介總有些寄人籬下的感覺。他沒有得到生母的愛,而且更讓他擔憂的是,自己會不會也像母親一樣變成瘋子。在芥川龍之介23歲的時候,他和一個姑娘墜入愛河。然而因為家人的反對,芥川龍之介的初戀便以失敗告終。
  • 芥川龍之介與《羅生門》
    幼年時芥川龍之介就被親戚收為養子,因為從小寄人籬下,加之母親的發瘋對他的心理影響,芥川龍之介的性格變得近乎神經質的敏感,且拘謹多疑,而這樣的性格更是讓他變得對生活逐漸悲觀,在之後他的作品中都有著其悲觀主義的體現,與此同時也為他在壯年之際選擇非壽而終的結局埋下了種子,令人扼腕嘆息。
  • 芥川龍之介:滿紙荒唐中窺見滿臉滄桑
    值得說明的是,黑澤明導演的這部電影其實只是借了《羅生門》這個名字,電影講的是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故事《竹林中》。例如在《羅生門》中,家僕本不欲成為強盜,然而在目睹老嫗拔女屍頭髮去換錢的舉動後,他也終於拋開道德約束,以自己也要討生活為藉口,搶走老嫗的衣服,成了真正的盜賊。成功地貫徹了利己主義。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靠拔死人頭髮為生,卻被一個男人扒光衣服
    在1915年,芥川龍之介以柳川隆之介的筆名,在《帝國文學》上發表《羅生門》,自此以後,日本文壇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而這時的芥川龍之介才23歲,風華正茂時,成為了日本的一大文學家。芥川龍之介(1892~1927) 日本著名作家、小說家,代表作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靠拔死人頭髮為生,卻被一個男人扒光衣服
    在1915年,芥川龍之介以柳川隆之介的筆名,在《帝國文學》上發表《羅生門》,自此以後,日本文壇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而這時的芥川龍之介才23歲,風華正茂時,成為了日本的一大文學家。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著名作家、小說家,代表作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
  • 芥川龍之介:《鼻子》《竹林中》《羅生門》中的人性思考
    而這種不信任,在芥川的作品中,便轉化成了利己主義與死亡情結的相互交織。(一)《鼻子》:同情他人的不幸,然而當他人脫離不幸,又希望他人重新回到不幸。芥川也是要用這樣的一個矛盾的故事來展現人的利己主義的潛意識,《孟子》講人有惻隱之心,所以會同情他人的不幸。然而,人亦有自私之心,一旦發現他人脫離了不幸,卻又希望他們重新陷入不幸。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自由。
  • 芥川龍之介《河童》
    導讀:《羅生門》表現了一個東方而古典的芥川龍之介,而《河童》展示了一個引領20世紀亞洲現代文學的現代派、先鋒派的芥川龍之介。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定價:30作者簡介:芥川龍之介
  • 「動漫人物誌」絕望的行者,漫談《文豪野犬》中的芥川龍之介
    而說到中島敦,就不得不提及在《文豪野犬》中與其打對手戲的另一名人氣角色,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芥川龍之介。相比起中島,芥川的名氣在現實中更加響亮,也更為中國的觀眾們所熟知。那麼,我們今天繼續從動漫與現實兩個角度出發,談談這位大文豪在《文豪野犬》中的華麗表現,以及他在現實中的偉岸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