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項需要磨練而不太能夠靠得上天賦的事,目前來看,寫作又是學習、職場、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就像歐洲那句俗語所說:除了吃食以外,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能。對於天賦並不異稟的我們,到哪兒去學點技能呢?在寫作課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的時代裡,好像技能課遍地都是,你到底要投身到那一家門下?什麼樣的木匠就做什麼樣的活兒,什麼樣的師傅指什麼樣的路。寫作和所有技術一樣,學對了,撥開迷霧。學不對,等於慢性自殺。
古人有一句話叫「四兩撥千斤」,阿基米德也曾說過,給我一根槓桿,我能撬動地球。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聽過,這個廚師專心琢磨牛身體的各個部分,最後達到遊刃有餘的水平,十九年來刀口依然鋒利,讓梁惠王對他讚不絕口。這些都說明,只要找對方法,善於運用巧勁兒,可以完成很多看似不能實現的事。有人覺得寫作特別難,寫了幾十萬字,也沒有達到月入XX萬的目標,可能真的是沒有掌握巧勁兒。巧勁兒在哪兒?最近讀了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整理了幾個思考了很久的問題答案,也反省了自己一直以來寫作方面用蠻力的現象。寫下來,看看未來能否有改觀。
1. 寫作跟幹工程一樣,得有規劃,有框架,有節點。
工程師蓋房子,有規劃,有圖紙,有工期,有目標。國家要建設,也有五年十年規劃,我們每天給自己定目標,也是對自我的規劃。寫作也一樣。只是因為我們從小寫日記,寫作文,寫隨筆,覺得寫東西,隨手就來,寫到哪兒算哪兒,沒有養成習慣。
從《寫作7堂課》第一次翻開,我就很好奇,到底是哪七堂課?這七堂課的標題,就是框架的吸引力。哪怕這本書中有一萬個知識點,我這一次,大概也只能記住七個。要知道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這七堂課分別是:1.框架式寫作2.複利式寫作3.碎片化寫作4.聯機式寫作5.結構化寫作6.清單式寫作7.復盤式寫作。
這七種寫作方法,有的聽說過,有的聞所未聞。不管是補充學習,還是填補知識的空白,對於個人寫作知識框架,都是添枝加葉的增益。
這種框架式的寫作方法,在第一章中有非常重點的介紹,對於框架的概念,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大的一點啟發,並不是在寫作方面,而是,這種思維邏輯,可以應用在我們的工作甚至生活中,把工作匯報按照框架來寫,就不擔心乾巴巴地擺數據,讓人聽得摸不著頭腦。任何事情都可以放進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來思考。就像秋葉大叔在書中寫的,「寫作有價值,因為寫作讓我們對生活有更敏銳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理性和有條理。」
2. 寫作跟幹學徒一樣,得每天練,有針對性地練。
相信很多人都被自媒體賺錢的風口吸引過,想要通過寫作變現。想變現,首先要有作品,堅持每天寫就是一件非常挑戰毅力的事。在《寫作7堂課》中,也曾提到過日更常輟的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每天堅持寫作非常考驗人的毅力,但是也有人說,如果自律靠意志力,那就不是真正的自律。我想,寫作也是如此,不能堅持,是沒有方法指引。
堅持每天寫作的方法,在七堂課中都有提到,其中,針對很多人沒有大塊時間寫作,碎片化寫作,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法和前人的借鑑。聯機式寫作,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找到想要的素材。有哪些網站可以找到名人名言,有哪些網站可以找到好的標題……讀這本書的時候,一定一定要做讀書筆記,下次一定有用到的地方。
在書中,每節課結束,都有相應的練習題等著我們做。秋葉大叔是個合格的老師,他很明白學習的原理,因為只有學沒有練,學到的知識只能隨著一夜的春秋大夢飛走。寫作掌握方法,之後要堅持練習,才能看到自己到底進步沒有,進步了多少。
以前非常羨慕那些公眾號文章,名人名言信手拈來,金句一個接一個,固然,讀書多了,寫東西靈光,但是如果你讀了很多書還是寫不出來,可能真的還差一本秘籍,幫你指點迷津。
3. 寫作跟養孩子一樣,得耐心、細心、能等待。
秋葉大叔在書中曾經提到自己寫作十多年,一邊寫一邊總結經驗,實現能力的躍遷。其實,不管風口怎麼告訴你,寫作賺了多少錢,歸根到底回到自身,你會發現,寫作是從你內心生發的情感表達,你沒有輸入不行,沒有觀察不行,沒有思考也不行,這些都需要沉下心來練習,在《寫作7堂課》裡學到的每一條,認可的內容都去實踐一下,大概也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所以我說,寫作就像是在養育一個孩子,有時候他會哭鬧,有時候他也會可愛地笑。媽媽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沒有想像中好,還是安心地踏實地陪伴著他。
把寫作當成一種愛好,就像秋葉大叔在書中說的,堅持日更讓你成為一個對生活更敏銳更有感知力的人,生活會因此變得有滋有味,不一定比賺錢有用,但至少可以讓你內心不空虛。
《寫作7堂課》可以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走進寫作課堂,很多人還是抱著熱愛的情感而來的,但是還是說,多學一點點巧勁兒,能夠讓這種熱愛更持久保鮮,讓這種激情不會被一次次的冷水破滅,也能讓我們在寫作中早一點獲得成就感,有自己想要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