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寫作7堂課》:寫作,沒有點石成金的辦法,唯有熱愛+練習

2020-12-18 每日新閱讀

寫作是一項需要磨練而不太能夠靠得上天賦的事,目前來看,寫作又是學習、職場、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就像歐洲那句俗語所說:除了吃食以外,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能。對於天賦並不異稟的我們,到哪兒去學點技能呢?在寫作課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的時代裡,好像技能課遍地都是,你到底要投身到那一家門下?什麼樣的木匠就做什麼樣的活兒,什麼樣的師傅指什麼樣的路。寫作和所有技術一樣,學對了,撥開迷霧。學不對,等於慢性自殺。

古人有一句話叫「四兩撥千斤」,阿基米德也曾說過,給我一根槓桿,我能撬動地球。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聽過,這個廚師專心琢磨牛身體的各個部分,最後達到遊刃有餘的水平,十九年來刀口依然鋒利,讓梁惠王對他讚不絕口。這些都說明,只要找對方法,善於運用巧勁兒,可以完成很多看似不能實現的事。有人覺得寫作特別難,寫了幾十萬字,也沒有達到月入XX萬的目標,可能真的是沒有掌握巧勁兒。巧勁兒在哪兒?最近讀了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整理了幾個思考了很久的問題答案,也反省了自己一直以來寫作方面用蠻力的現象。寫下來,看看未來能否有改觀。

1. 寫作跟幹工程一樣,得有規劃,有框架,有節點。

工程師蓋房子,有規劃,有圖紙,有工期,有目標。國家要建設,也有五年十年規劃,我們每天給自己定目標,也是對自我的規劃。寫作也一樣。只是因為我們從小寫日記,寫作文,寫隨筆,覺得寫東西,隨手就來,寫到哪兒算哪兒,沒有養成習慣。

從《寫作7堂課》第一次翻開,我就很好奇,到底是哪七堂課?這七堂課的標題,就是框架的吸引力。哪怕這本書中有一萬個知識點,我這一次,大概也只能記住七個。要知道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這七堂課分別是:1.框架式寫作2.複利式寫作3.碎片化寫作4.聯機式寫作5.結構化寫作6.清單式寫作7.復盤式寫作。

這七種寫作方法,有的聽說過,有的聞所未聞。不管是補充學習,還是填補知識的空白,對於個人寫作知識框架,都是添枝加葉的增益。

這種框架式的寫作方法,在第一章中有非常重點的介紹,對於框架的概念,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大的一點啟發,並不是在寫作方面,而是,這種思維邏輯,可以應用在我們的工作甚至生活中,把工作匯報按照框架來寫,就不擔心乾巴巴地擺數據,讓人聽得摸不著頭腦。任何事情都可以放進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來思考。就像秋葉大叔在書中寫的,「寫作有價值,因為寫作讓我們對生活有更敏銳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理性和有條理。」

2. 寫作跟幹學徒一樣,得每天練,有針對性地練。

相信很多人都被自媒體賺錢的風口吸引過,想要通過寫作變現。想變現,首先要有作品,堅持每天寫就是一件非常挑戰毅力的事。在《寫作7堂課》中,也曾提到過日更常輟的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每天堅持寫作非常考驗人的毅力,但是也有人說,如果自律靠意志力,那就不是真正的自律。我想,寫作也是如此,不能堅持,是沒有方法指引。

堅持每天寫作的方法,在七堂課中都有提到,其中,針對很多人沒有大塊時間寫作,碎片化寫作,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法和前人的借鑑。聯機式寫作,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找到想要的素材。有哪些網站可以找到名人名言,有哪些網站可以找到好的標題……讀這本書的時候,一定一定要做讀書筆記,下次一定有用到的地方。

在書中,每節課結束,都有相應的練習題等著我們做。秋葉大叔是個合格的老師,他很明白學習的原理,因為只有學沒有練,學到的知識只能隨著一夜的春秋大夢飛走。寫作掌握方法,之後要堅持練習,才能看到自己到底進步沒有,進步了多少。

以前非常羨慕那些公眾號文章,名人名言信手拈來,金句一個接一個,固然,讀書多了,寫東西靈光,但是如果你讀了很多書還是寫不出來,可能真的還差一本秘籍,幫你指點迷津。

3. 寫作跟養孩子一樣,得耐心、細心、能等待。

秋葉大叔在書中曾經提到自己寫作十多年,一邊寫一邊總結經驗,實現能力的躍遷。其實,不管風口怎麼告訴你,寫作賺了多少錢,歸根到底回到自身,你會發現,寫作是從你內心生發的情感表達,你沒有輸入不行,沒有觀察不行,沒有思考也不行,這些都需要沉下心來練習,在《寫作7堂課》裡學到的每一條,認可的內容都去實踐一下,大概也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所以我說,寫作就像是在養育一個孩子,有時候他會哭鬧,有時候他也會可愛地笑。媽媽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沒有想像中好,還是安心地踏實地陪伴著他。

把寫作當成一種愛好,就像秋葉大叔在書中說的,堅持日更讓你成為一個對生活更敏銳更有感知力的人,生活會因此變得有滋有味,不一定比賺錢有用,但至少可以讓你內心不空虛。

《寫作7堂課》可以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走進寫作課堂,很多人還是抱著熱愛的情感而來的,但是還是說,多學一點點巧勁兒,能夠讓這種熱愛更持久保鮮,讓這種激情不會被一次次的冷水破滅,也能讓我們在寫作中早一點獲得成就感,有自己想要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寫作7堂課》:讓寫作成為你人生最值得的投資
    我以前對此話不以為然,直到遇見《寫作7堂課》。在書的開篇,作者秋葉大叔就問了一個直擊人心的問題:「如果寫作不能幫你賺錢,那你還會學習寫作嗎?」難道學習寫作不就是為了掙錢嗎?我心裡的回答是肯定的。可大叔卻說:如果寫作只是為了賺點稿費,那是低估了寫作的意義。《寫作7堂課》的作者秋葉大叔是一名暢銷書作家,他在書中強調要注重寫作的「系統思維」。對於從事寫作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靠一篇文章去掙稿費,而是懂得寫作背後的底層邏輯和系統思維。寫作,其實是人生路上的一項重要投資!
  • 一本書7堂課,完美介紹寫作運營
    《寫作7堂課》,與其說是一本教你如何寫作的書,不如說是一本教你如何運營寫作的書。我自認為自己在寫作方面有點基礎,心血來潮報了一堆寫作課,也沒有寫出什麼名堂來,僅僅是能寫出合格的書評,散文課的作業被老師拿出來當優質作業點評而已。原來,光會寫作,是完全不夠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自己今天悲慘的的結局呢?
  • 《寫作7堂課》:用好這3種寫作方法,就能讓你持續寫作變現
    碎片化時代,我們的時間被大幅度分割,如何解決沒有時間來寫作的問題呢?寫文章時,素材是重中之重,如何搜集素材,該怎麼搭框架串聯素材呢?以上這些問題,都可以從秋葉大叔的這本《寫作7堂課》中找到答案。這本書不僅是分享寫作技巧,更是注重培養寫作的底層邏輯。
  • 寫作的黃金圈規則:為什麼,寫什麼,怎麼寫《寫作7堂課》秋葉
    還是少了一點深思熟慮的練習,畢竟寫作方向還是太自足了。雖然正式的寫作訓練營又開始了,但我還是下定決心要在寫作上犯一些錯誤。我總覺得動力中缺少一些變化,直到我遇到了秋野叔叔的《寫作 7 堂課》。這本書於出版,作者是秋野大叔,他身上的標籤是驚人的,比如PPT秋野的創始人,與百萬粉絲的大V,百萬暢銷書作家,中歐商學院的私人導師,新媒體商學院創始人等等。
  • 寫作的黃金圈法則:為什麼寫,寫什麼,如何寫|秋葉《寫作7堂課》
    但始終還是少了點刻意練習,寫作方向終究還是過於自嗨。直到今年 4 月重啟頭條號寫作後,雖然經過官方的培訓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一些誤解,也下了決心要重新認識寫作這件事兒。但隱隱中總覺得還欠缺了些改變的動力,一直到最近遇見了秋葉大叔的這本《寫作 7 堂課》。
  • 《寫作7堂課》:為什麼別人寫的豔驚四座,你寫的卻無人問津?
    直到前兩天看了《寫作7堂課》一書,我才發現:寫作,也是有套路可循的啊!也真正明白了為什麼別人寫的能豔驚四座,而自己寫的卻無人問津!圖片來自《寫作7堂課》《寫作7堂課》一書,以7堂課的形式,系統總結了寫作常用的7種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
  • 暢銷書作者的寫作心法:一鴨三吃,讓你的寫作收益輕鬆翻幾倍
    英國史學家史密斯曾經說過,「文採是一根魔杖,它可以點石成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文採斐然、妙筆生花,每個人都更希望自己能夠點石成金。尤其在如今人人可以寫作的自媒體時代,更是人人想分得寫作的一杯羹。但許多人剛剛踏上寫作這條路就發現自己沒能妙筆生花、更不可能點石成金,甚至忙得連寫作的時間都沒有。
  • 學好《寫作7堂課》,小白也能成為寫作達人
    所以學會寫作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它和演講表達能力一樣是未來競爭中的核心能力。那如何提升寫作能力呢?這段時間我看了秋葉大叔寫的《寫作七堂課》。我覺得收穫特別大,不僅乾貨滿滿而且非常系統實用。在這本書裡,秋葉大叔介紹了七種寫作模式和 10種體裁的寫作框架,如果熟練掌握它們,不僅能提升寫作能力,還能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條理,更高效。因為寫作是可以作用於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能加速其他能力的增長。
  • 《寫作7堂課》與心理療愈
    在讀《寫作7堂課》的時候,我讀到了這段感同身受的話:「希望大家讀我的微信公眾號,最終感受是不焦慮,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還能從中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更好地為自己的明天努力。很多人的寫作夢想,因為帶有太多的感性色彩、隨性隨情,純粹依賴於熱愛和靈感,而終究止成為自嗨而止步於一個夢,而《寫作7堂課》不是這樣,呈現給學習者的是一種從容、理性和功利,讓我們掌握如何把夢想照進現實,如何更精準地去認識自己內心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如何更理性地去認知寫作的方法和架構,當你用書中所展示的方法一點一滴去展示你內心的想法時,你在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和不安就會漸漸平復
  • 唯有熱愛方能堅持——讀史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兒》
    他的《寫作這回事兒》,是他為熱愛寫作的人上的一堂公開寫作課,字裡行間,描述的都是對寫作的熱愛與堅持。《寫作這回事兒》分為三個部分:他的成長經歷、寫作工具箱、論寫作。史蒂芬﹒金的成長經歷曲折跌宕,從童年到青年一直貧困潦倒。他在單親家庭長大,隨著母親到處漂泊,成年後,曾在紡織廠、洗衣房幹活,薪水只夠勉強維持生計。但另一方面,他的寫作經歷卻相當豐富。
  • 《寫作7堂課》:新媒體時代,你缺的不是寫作力,而是一種思維力
    後來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福樓拜告訴他,寫的文章總不生動,是因為功夫還不到家於是,福樓拜讓莫泊桑每天在家門口記錄馬車的來往,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莫泊桑把恩師的話牢記心上,從此,寫出了很多經典小說比如《一生》《項鍊》等等,莫泊桑也成為了世界三大著名小說家。
  • 學業與前途需要寫作護航!——「詩畫語文」寫作教程解讀
    此話就寫作而言,也是頗有道理的。學會寫作文並不難,但要成為寫作高手卻非常不容易。沒有大量的生活、閱讀積累,沒有長期培養的敏銳觀察能力,沒有長期堅持的寫作訓練,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導,要想提高寫作水平基本上是不切實際。
  • 新手如何開始練習寫作?
    前期的變化可以算得上是微乎其微,幾乎看不到回報,這也就是我在前文說的為什麼寫作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放棄了。2. 在一定時間內(n)練習的次數足夠多(i),複利效應才能發揮出來。所以我們寫作要勤寫。3.複利的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增強A,不斷循環。
  • 開始寫作易,堅持日更難,如何避免寫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告訴了我們答案:碎片式寫作,是日更大神的法寶。秋葉大叔是誰?對,就是那個特別會做PPT的大佬。但是看完這本書,你還會發現,秋葉大叔是老師中最會創業的,是創業者中最會培訓的,是培訓者中最會演講的,是演講者中最會玩自媒體的,是自媒體達人中最會寫作的,是寫作大神中最具有系統思維的。
  • 寫作小白出圈第一步:找到屬於自己的寫作方式
    古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學習寫作和了解各種方法論並不難,難的是現實生活中,如何將方法論和寫作習慣相結合,進行循環不斷的刻意練習,以達到量變到質變的轉化。而一個可以與生活相結合的良好寫作習慣,絕對不是一些零散的方法論就可以達成的,而是要掌握寫作方向系統完整的理論。如果你對這方面信息欠缺,我建議你去讀一下《寫作7堂課》這本書。
  • 寫作是當下立世的必備利器,學習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欲速則可達
    下述文字是我讀《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的部分感想,只為結識更多的熱愛寫作的朋友交流、分享、共同進步。1,張愛玲的寫作如說話寫作在很多人的心裡是一個結,從小學作文到大學畢業走上社會還怕寫作……而在翻開這本書前,同為自媒體小白的小編,對你要說的是:無論你是否想通過寫作變現,你首先要有:熱愛寫作之心。張愛玲的心中一直認為:寫作如同人們說話。
  • 秋葉大叔:從默默寫稿五年到玩轉多個平臺,經驗都在寫作7堂課
    前段時間看到一位好友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才看了三分之一就已經很興奮,預計這本書可以打通我寫作方面的任督二脈。」朋友圈的配圖正是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秋葉大叔何許人也?他說:「從2002年到2007年,我整整寫了5年,沒有直接從寫作裡面賺錢」。但是他沒有放棄寫作,而是敏銳地抓住每一個風口,從論壇到博客、從微博到新媒體,從圖書出版到在線教育,通過寫作一步一步打造個人IP,才成就了今天名聲在外的秋葉大叔。《寫作7堂課》是一本目標導向非常明確的寫作指南,也是秋葉大叔線上寫作課程的文字精華版。
  • 想寫作卻沒時間?碎片化寫作法,上班再忙也能一周寫完2篇長文
    其實,「沒時間」三個字只是更文頻率低的表面原因,當我們深入研究下去時,才會發現原來我們並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有整塊時間,而寫作必須有整塊時間才能完成嗎?秋葉在《寫作7堂課》一書中做出了:規劃好碎片化時間,也可以實現高效寫作。
  • 想學習寫作,這或許是最務實的辦法
    熱愛寫作的人,如果他們見到成功的作家,問得最多的問題大概就是類似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作家」的問題了。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可以把自己訓練成為一個作家?這是一個既不令作家反感,又不讓他們喜歡的問題。他們通常都只是簡單地回答:多看書,多練筆。這當中有敷衍的意味,但也說到了一些最基礎的東西,讀書和練習確實是寫作中最基礎的部分。
  • 寫作練習朋友與敵人
    在「朋友」下列出所有對你寫作有利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是人(如支持你的伴侶)或是關於某些人的記憶(如總是關懷你的祖父母),甚至也可能是一隻寵物(如躺在你懷裡的那隻貓)。「朋友」可能是某些物品(如特定的一支筆或讓你不再受腰痛困擾的工程學座椅)或者是周邊環境(如花園的景觀、在最靠裡的臥室中覓得的那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