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鵬程一家和世界藝術中心主席卡琳先生合影。卡琳先生(左二)為夏鵬程頒發世界藝術中心中國書畫院研究員證書。
10月26日,國際藝術之都紐約。 湘籍著名書畫家夏鵬程「 2019 紐約水墨展—— 24 節氣向你述說中國故事」在紐約哈德遜歷史博物館成功開幕,展期持續到10月31日。世界藝術中心主席卡琳先生為夏鵬程頒發了世界藝術中心中國書畫院研究員證書。
據悉,此次水墨展共展出了夏鵬程以24節氣為題材創作的24件水墨作品。
「在創作中書法是骨、水,墨、色是血肉」。夏鵬程表示,此次創作他主要想展現三個想法:一是充分展現書法的時空元素。時空是中西藝術的一個重要區別。書法的創作從開始第一筆到結尾最後一筆都基本上不能重複,有明顯的時間性。而油畫可以反覆重疊,甚至可以刮掉重來,結果一點也不會影響這張作品的好壞,而書法如果是這樣就是廢紙一張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中塗改反覆很多,美國畫家懷斯畫中也有很多氣韻生動的筆法。南朝謝赫認為中國書畫美學最高的境界就是「氣韻生動」,並把它列為六法之首。
二是通過水墨,把感性與理性、意識與潛意識、具相與抽象、人與自然相互滲透,但同時又讓它們保持一定的合理性,讓畫面產生一種神秘的東方韻味。
三是把水墨與色的內容擴大。人們對傳統水墨的運用往往趨向於保守,他認為水墨空間有無限的可能性。
畫展現場參觀者雲集
在這次創作中,夏鵬程也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和挑戰。沒有用太豔的顏色畫水墨,始終讓顏色只是水與墨的陪襯。甚至在創作中用上了一些環保的顏色如礦物、咖啡、茶水等,產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我不是想在我的作品中把二十四節氣做更多的文學闡釋,也不是完全把它們圖像化,作品標籤只是我辨識作品的一部分而己」。 夏鵬程說。
今年45歲的夏鵬程,是湖南益陽人。他同時也是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工作室書法家、文化部文化藝術高級人才評委、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夏鵬程藝術專項研修班導師、中國書畫院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書畫五十人論壇組委會副秘書長。出自其手的美術、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重大展覽並獲獎,有多件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書法館、博物館收藏。
2015年元月,第18屆中國國際友好文化節駐華使節新春團拜會將《夏鵬程書法集》作為賀禮,並將夏鵬程書寫的「福」字作為「國際友誼貢獻獎」的特別禮物;出版有《湖湘書法百家——夏鵬程作品集》、《當代中青年書法二十家——夏鵬程卷》、《夏鵬程書法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