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文化參贊李立言(左)「南京周」組委會執行主任潘谷平(右)策展人王泳濤(中)。
姚媛筆下的牡丹。
中國江蘇網9月16日訊 紐約當地時間9月11日,2017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紐約站活動進行到第4天,「她影響——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的外圍活動, 一場浸染著濃厚文化氣息的中國水墨藝術講座在聯合國總部舉行。主講人是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院委會委員兼山水畫研究所所長姚媛。
驚豔:中國水墨牡丹綻放大都會紐約
中國水墨畫,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也稱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國水墨畫的作畫工具是「筆墨紙硯」,其創作講究「氣韻生動」、「以形寫神」。而南京是中國水墨藝術歷史悠久之地,當代仍在該領域擔任領軍力量。自宋元明清,南京的女性藝術家群體就很活躍。尤其到當代,她們的藝術貢獻和社會影響力都頗為重大,姚媛就是其中熠熠閃光的一個,1994年畢業於南師大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師從範揚先生,姚媛在汲取中國傳統筆墨的基礎上,推崇繪畫所傳遞的精神境界,打破花鳥、山水、人物畫的界限,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衝擊觀者的視線。
身處紐約這樣時尚元素隨處可見的摩登都市,講座現場卻瀰漫著「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濃鬱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當天的講座內容是關於東西方藝術的融合與中國水墨藝術的獨立性,以及傳統水墨在全球化語境中的狀態。姚媛氣質典雅、語調柔軟,她用細膩的解讀方式,將水墨的獨到之處一一道來,「在東方思維裡中國人追求圓滿的傳統哲學觀」,她還現場演示了水墨創作的過程,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思路,「水墨藝術是技術和藝術的雙重表達,中國傳統藝術強調境界,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體現」。
當天,姚媛在現場即興潑墨畫了一幅牡丹,她筆下的牡丹雍容華貴又不失水墨氤氳自帶的仙氣,現場的外國朋友都被這幅躍然紙上的水墨牡丹所折服,紛紛豎起大拇指。講座落幕,仍有不少人意猶未盡,不願離開,和姚媛互動交流中國水墨畫。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姚媛是身居幕前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那麼一直在背後聯絡接洽、為這場文化交流默默付出的何勇同樣令人尊敬。身為聯合國前中文組組長,過去15年,他用語言傳播中國文化,搭起了一座中外交流的橋梁。
高雅、大氣場:「她影響」成人氣最高展區之一
9月,當「南京周」成為人氣飆升的熱點搜索詞彙,「南京文化藝術女性」這個優雅高尚族群也引來了無數雙眼睛的注視。紐約當地時間9月8日下午,2017「南京周」紐約站福中人文客廳在美國著名的地標性建築——紐約中央火車站開幕,開幕式現場,女性藝術家代表姚媛就曾潑墨揮毫,向紐約市民演示中國水墨畫的創作過程,引起轟動。當天,以「她影響」為主題的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也成了「南京周」福中人文客廳內人氣最高的展區之一,優雅的「中國風」和充滿藝術文化氣質的女性元素的嵌入收穫大批外國粉絲。
行走其間,不管是展示古琴和崑曲藝術的「琴空間」,陳列古籍冊頁和專業修復工具的「書空間」,還是以圍棋棋盤為場景的「棋空間」,無不令人沉醉。尤其是集結了楊春華、孫曉雲、胡寧娜、喻慧、潘東籬、雷苗、姚媛南京7位傑出女性書畫家的「畫空間」,以捲軸、宮扇、冊頁等形式呈現女藝術家們的水墨畫作,搭配依託畫作製作的瓷瓶、杯墊、筆記本等藝術衍生品,讓人一見傾心。
這方高雅大氣場的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由智鋒國際傳播公司策劃執行。該公司總裁、中加藝術文化交流協會創始人王泳濤,一直致力於發展多元文化的國際項目,把中國文化推廣到世界。
她帶著她的國際團隊給2015年米蘭世博會「南京周」帶去了「尋找東方, 金陵水墨」群展;2016年倫敦設計節「南京周」智鋒傳播成功打造了充滿東方高端文化精神的「南京印」, 向國際觀眾展現了來自南京的世界級非遺雕版印刷技術的深厚意蘊。紐約之行是她第三次結緣「南京周」。這一次,她希望通過「她們」的藝術作品及文化活動,向世界展現南京女性對社會文化藝術的積極影響力。
飄逸:水墨元素貫穿,南京女藝術家族群集結亮相
極具中國文化風格的水墨儼然成了這次「南京周」紐約站福中人文客廳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中最受歡迎和最富想像空間的元素之一。而在聯合國總部的展牆上,同樣可以覓到中國水墨畫的飄逸。
一場展覽打開一扇窗,一幅畫卷讀懂一座城。聯合國大廈一樓,「錦繡南京」開幕展緩緩鋪陳開一張恢弘的城市畫卷。在這其中,「藝術南京」板塊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新金陵畫派」這個優秀的女藝術家族群,充滿詩情畫意,十分搶眼。
早在20多年前,一群才華橫溢的金陵女畫家因經常在一起辦展,自髮結成了「三月畫會」。如今,這個蜚聲國內外的女性畫家群體登上國際舞臺,集結展示各自的藝術創作,為南京水墨代言,為中國文化添彩。
通訊員 欠欠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