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中國水墨牡丹綻放大都會紐約

2020-12-08 中國江蘇網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文化參贊李立言(左)「南京周」組委會執行主任潘谷平(右)策展人王泳濤(中)。

  姚媛筆下的牡丹。

  中國江蘇網9月16日訊 紐約當地時間9月11日,2017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紐約站活動進行到第4天,「她影響——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的外圍活動, 一場浸染著濃厚文化氣息的中國水墨藝術講座在聯合國總部舉行。主講人是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院委會委員兼山水畫研究所所長姚媛。

  驚豔:中國水墨牡丹綻放大都會紐約

  中國水墨畫,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也稱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國水墨畫的作畫工具是「筆墨紙硯」,其創作講究「氣韻生動」、「以形寫神」。而南京是中國水墨藝術歷史悠久之地,當代仍在該領域擔任領軍力量。自宋元明清,南京的女性藝術家群體就很活躍。尤其到當代,她們的藝術貢獻和社會影響力都頗為重大,姚媛就是其中熠熠閃光的一個,1994年畢業於南師大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師從範揚先生,姚媛在汲取中國傳統筆墨的基礎上,推崇繪畫所傳遞的精神境界,打破花鳥、山水、人物畫的界限,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衝擊觀者的視線。

  身處紐約這樣時尚元素隨處可見的摩登都市,講座現場卻瀰漫著「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濃鬱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當天的講座內容是關於東西方藝術的融合與中國水墨藝術的獨立性,以及傳統水墨在全球化語境中的狀態。姚媛氣質典雅、語調柔軟,她用細膩的解讀方式,將水墨的獨到之處一一道來,「在東方思維裡中國人追求圓滿的傳統哲學觀」,她還現場演示了水墨創作的過程,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思路,「水墨藝術是技術和藝術的雙重表達,中國傳統藝術強調境界,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體現」。

  當天,姚媛在現場即興潑墨畫了一幅牡丹,她筆下的牡丹雍容華貴又不失水墨氤氳自帶的仙氣,現場的外國朋友都被這幅躍然紙上的水墨牡丹所折服,紛紛豎起大拇指。講座落幕,仍有不少人意猶未盡,不願離開,和姚媛互動交流中國水墨畫。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姚媛是身居幕前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那麼一直在背後聯絡接洽、為這場文化交流默默付出的何勇同樣令人尊敬。身為聯合國前中文組組長,過去15年,他用語言傳播中國文化,搭起了一座中外交流的橋梁。

  高雅、大氣場:「她影響」成人氣最高展區之一

  9月,當「南京周」成為人氣飆升的熱點搜索詞彙,「南京文化藝術女性」這個優雅高尚族群也引來了無數雙眼睛的注視。紐約當地時間9月8日下午,2017「南京周」紐約站福中人文客廳在美國著名的地標性建築——紐約中央火車站開幕,開幕式現場,女性藝術家代表姚媛就曾潑墨揮毫,向紐約市民演示中國水墨畫的創作過程,引起轟動。當天,以「她影響」為主題的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也成了「南京周」福中人文客廳內人氣最高的展區之一,優雅的「中國風」和充滿藝術文化氣質的女性元素的嵌入收穫大批外國粉絲。

  行走其間,不管是展示古琴和崑曲藝術的「琴空間」,陳列古籍冊頁和專業修復工具的「書空間」,還是以圍棋棋盤為場景的「棋空間」,無不令人沉醉。尤其是集結了楊春華、孫曉雲、胡寧娜、喻慧、潘東籬、雷苗、姚媛南京7位傑出女性書畫家的「畫空間」,以捲軸、宮扇、冊頁等形式呈現女藝術家們的水墨畫作,搭配依託畫作製作的瓷瓶、杯墊、筆記本等藝術衍生品,讓人一見傾心。

  這方高雅大氣場的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由智鋒國際傳播公司策劃執行。該公司總裁、中加藝術文化交流協會創始人王泳濤,一直致力於發展多元文化的國際項目,把中國文化推廣到世界。

  她帶著她的國際團隊給2015年米蘭世博會「南京周」帶去了「尋找東方, 金陵水墨」群展;2016年倫敦設計節「南京周」智鋒傳播成功打造了充滿東方高端文化精神的「南京印」, 向國際觀眾展現了來自南京的世界級非遺雕版印刷技術的深厚意蘊。紐約之行是她第三次結緣「南京周」。這一次,她希望通過「她們」的藝術作品及文化活動,向世界展現南京女性對社會文化藝術的積極影響力。

  飄逸:水墨元素貫穿,南京女藝術家族群集結亮相

  極具中國文化風格的水墨儼然成了這次「南京周」紐約站福中人文客廳南京文化藝術女性空間中最受歡迎和最富想像空間的元素之一。而在聯合國總部的展牆上,同樣可以覓到中國水墨畫的飄逸。

  一場展覽打開一扇窗,一幅畫卷讀懂一座城。聯合國大廈一樓,「錦繡南京」開幕展緩緩鋪陳開一張恢弘的城市畫卷。在這其中,「藝術南京」板塊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新金陵畫派」這個優秀的女藝術家族群,充滿詩情畫意,十分搶眼。

  早在20多年前,一群才華橫溢的金陵女畫家因經常在一起辦展,自髮結成了「三月畫會」。如今,這個蜚聲國內外的女性畫家群體登上國際舞臺,集結展示各自的藝術創作,為南京水墨代言,為中國文化添彩。

  通訊員 欠欠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潔

相關焦點

  • 水墨牡丹 | 水墨見天地,牡丹贈知己
    自雙十一驚喜亮相後,「水墨牡丹」系列產品就受到了熱捧。有人傾慕她俊秀的器型,有人鍾愛她的藍地墨彩色調,也有人愛她的吉祥寓意。名師再出傑作,國花驚豔世界「水墨牡丹」系列是2017年「一帶一路」峰會國宴用瓷的升級版,曾驚豔綻放國宴舞臺款待世界賓朋,如今將走入千家萬戶的餐桌,團結家人。
  • 梵谷的鳶尾花與玫瑰花在紐約大都會絢爛綻放
    原標題:梵谷的鳶尾花與玫瑰花在紐約大都會絢爛綻放      展覽現場   2015年5月12日,「梵谷:鳶尾花與玫瑰」(Van Gogh: Irises and Roses)個展項目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古法今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水墨大展揭開序幕
    主要展廳的入口【高清】「水墨」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組圖)【藝術中國專稿紐約】經過一年多的布展籌備,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水墨大展終於揭開序幕。雖然名為「水墨」,展覽的媒介並不局限於傳統意義的水墨媒介,呈現的藝術家也不同於此前蘇富比拍賣行以及國內各大藝術機構大力炒作的「新水墨藝術家。」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示收藏中國古代國畫藝術珍品
    欣賞一幅中國古代傳統國畫時,感染你的不止是繪畫技巧,真正感染你的是畫作背後的歷史文化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道德價值體系。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示收藏的一批我國古代國畫珍品,堪稱其鎮館之寶,讓全世界觀眾有機會暢覽我國古代文明的燦爛輝煌。
  • 大都會《水墨》展如何解讀中國當代藝術
    原標題:大都會《水墨》展如何解讀中國當代藝術  許以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水墨》展內景圖 TP   ◆ 許以   《水墨(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 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展(圖)
    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展(圖) 這是我們通常印象中的水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選擇在今年這個時候舉辦「水墨藝術:當代中國的過去作為現在」,這也是大都會首次推出大型中國當代藝術展。單看水墨二字,你大概會聯想到書法或是國畫,但這個展覽,三分之二都不是你腦子裡與水墨有關的那些事。
  •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作品亮相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圖)
    經過五年的籌備,「水墨藝術:當代中國藝術的今夕與共」(Ink Art: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展覽於美國時間12月11日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
  • 紐約旅遊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藝術品的殿堂
    紐約旅遊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藝術品的殿堂每一個熱愛藝術的人,都會在冥冥之中發現藝術,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但是如果你真的想一睹藝術的風採,那就來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吧。一個藝術品雲集的聖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收藏了眾多名家巨作,一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畫(唐、五代)
    五代 王齊翰(款)挑耳圖卷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南宋 趙伯駒 六馬圖 紙本 水墨設色 46.2 x168.3釐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李公麟(款)白蓮社圖卷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宋 範成大 西塞漁社圖卷跋 絹本設色 41.6 x 846.6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藝術品收藏
    的一位董事、紐約有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埃弗利(Samuel P.繼畢少普之後,紐約的收藏大家奧特曼(BenjaminAltman)在捐贈大批西方名畫的同時,將所收藏的中國瓷器、琺瑯器和鼻煙壺等一併捐給了大都會博物館(圖四、清 畫琺瑯對瓶),其中僅鼻煙壺一項就有近兩百件之多。
  • 中國古典音樂奏響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月9日,2019春節專場音樂演出《觀·音》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中國青年音樂家巫娜、常靜以古琴和古箏的形式演繹《空山冷月》等五部作品。極具中國古風的弦樂琴音在大都會博物館萊曼館與歷史藝術藏品互相輝映。
  • 新民晚報數字報-大都會《水墨》展如何解讀中國當代藝術
    China)》於12月11日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幕。《水墨》展引發業界議論的緣由在於它不以「水墨」作為材質命名,而是取自中國「水墨」文化的精神,一種其他任何地域文化都無以詮釋的哲學及審美象徵——因而,展覽突破水墨材質的限制,同時展示影像、裝置及各種綜合媒介作品。  《水墨》展策展人何慕文博士(Maxwell K. Hearn)專注於傳統中國藝術研究及策展30餘年。此次,他以東亞文化學術權威的身份首度將中國當代藝術置入大都會亞洲館。
  • 紐約遊記:訪大都會博物館
    大都會博物館中國館——廣勝寺佛教壁畫 原標題:紐約遊記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在來紐約之前,早已聽說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名了,這次一到便匆匆收拾了行李趕往此地,但由於住得比較遠,我們進館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30分了,離下午的閉館時間只有5個小時,對於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頂級博物館來說,這點時間實在是少得可憐了。 大都會博物館共有三層樓,設234間陳列室。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宋代陶瓷珍品圖鑑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宋代陶瓷珍品圖鑑 在藝術史的光譜上,宋代陶瓷的輝煌成就,是後來的歷朝歷代所難以企及的,尤其是宋代單色釉陶瓷器,無論在極端的品位追求還是在精絕的製作技藝上,都無愧為中國陶瓷藝術的最高典範。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展側記
    原標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展側記  「準備了100年」的展覽——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展側記   新華網紐約10月30日電(記者李大玖 劉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紀念其亞洲藝術部成立100周年舉辦中國古代書畫精品展,分兩期推出110件展品。
  • 中國古典音樂奏響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3/3)
    中國古典音樂奏響紐約大都會博物館3) "← →"翻頁 當地時間2月9日,2019春節專場音樂演出《觀·音》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珍藏中國古代山水畫
    人民網紐約9月11日電 (記者李秉新、張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日前開始展出該館和部分私人珍藏的中國古代山水畫作品,近期赴紐約旅行的朋友可以前往該館一睹中國古代珍稀山水作品的風採。 據展覽策劃人,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助理主任史耀華(Joseph Scheier-Dolberg)介紹,此次展覽名稱為《溪山無盡》,將分三期展出120餘件中國古代山水畫,向觀眾介紹山水在中國視覺藝術中的多重運用方式。展品以繪畫為主,但也包括紡織品、陶瓷、竹雕等。這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當地又一次推出大型介紹中國古代繪畫作品展覽。
  • 紐約大都會:「還原」日本京都千年的物哀與風雅
    7月24日起,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開始推出特展「京都:藝術想像之都」,通過漆器、陶瓷、金屬製品和紡織品等,以及不同流派的繪畫作品還原這座千年古都的歷史、日本文化中的物哀、風雅與幽玄的獨特美感。在後來的室町時代(1392-1573),足利幕府培養了茶文化,能樂劇,插花和水墨畫的形成,並構築起華麗貴族的北山文化和幽玄寂靜的東山文化。
  • 元代國畫追求道家的虛靜之美,紐約大都會的藏畫叫你一飽眼福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海外中國畫收藏的重鎮,其中收藏的元代繪畫精品頗豐。這篇文章就與大家一同賞鑑其中的山水畫。元 趙孟頫 花溪浴馬圖卷 絹本水墨趙氏三世人馬圖卷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元 方從義 雲山圖 紙本水墨
  • 《透過水墨看中國》在紐約開幕
    人民網紐約6月7日電 (記者李曉宏)由美國雅博集團和《僑報》集團主辦的《透過水墨看中國》展7日在紐約開幕,中國傳統書畫藝術與當代藝術的交相輝映,吸引了紐約眾多文藝愛好者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