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佩服郭靖覺遠,為何不佩服楊過?金庸在新版倚天才給出答案

2020-12-19 耳東話史

武俠的故事之所以會如此吸引人,最大的原因不在於故事本身,畢竟每一本偉大的作品自然都是在正篇故事中把主線的謎題都給解答清楚了的,所以就劇情本身而言不會有太多值得討論的地方,而真正讓讀者們津津樂道的部分則是書中那些武林高手之間的武藝高低,尤其是對於金庸老先生這種有多部作品的大師來說,他的作品就更讓讀者意猶未盡了,因為他筆下的作品都是在同一個武林體系中,所以他筆下的人物常常會被拿來跨書對比,最常討論的問題莫過於「誰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答案無非就是達摩祖師、獨孤求敗以及張三丰等幾個角色。

(張三丰劇照)

相對於張三丰來說,達摩祖師和獨孤求敗都屬於純粹的「設定」類人物,即是這類人在書中都受到武林中人的認可,卻從來都沒有在正篇故事中登場,甚至關於他們的故事多數都只能夠通過讀者腦補的方式來了解,所以要論實際登場過的第一高手的話,那《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就是不二的人選了。

不過張三丰作為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他可不屑於與人去爭名奪利,反而他是一位謙虛的武者,否則也不會創出以柔克剛的太極系列武功了,甚至在他自己心中,他也並非古今第一人,而在張三丰的心中卻是有那麼幾位在讀者心中武林地位不如張三丰的人。

(郭靖劇照)

在三聯版的《倚天屠龍記》第二十四回中就有這麼一段描述,那是張無忌在施展自己的太極武學,張三丰的一段內心獨白,原著道:「張無忌左手牽住張三丰衣角,右手拉著他左手輕輕搖晃,說道:『太師父,你教我的太極拳法從未用過,也不知成是不成。難得這位施主是外家高手,讓弟子來試試以柔克剛、運虛御實的法門,那不是很好麼?』說話之間,將一股極渾厚、極柔和的九陽神功,從手掌上向張三丰體內傳了過去。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己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正是這段對話提到了張三丰心中的強者,一位是他的恩師覺遠大師,另一位則是「北俠」郭靖,令人奇怪的是張三丰在年幼時也曾接受過「神鵰大俠」楊過傳授的幾招,兩人也算是有過師徒之緣,若談及心中的高手,楊過難道入不了他的眼嗎?

(楊過劇照)

張三丰這番內心獨白自然是不會騙人,而他有如此感慨也難免讓人有一種比較狹隘的解讀,即是他崇敬覺遠是因為兩人是師徒關係,崇敬郭靖,那是因為郭靖本人是位大俠,更重要的一點是郭靖是郭襄的父親,也是張三丰假想中的「準嶽父」,至於為何不提楊過,那是因為郭襄心中只有楊過,而張三丰在華山已見過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中難免會有不悅。

事實上這樣的解讀不無道理,張三丰是位宗師,但絕對談不上是聖人,他也有喜怒哀樂,有這種偏心的想法也實屬正常,不過金庸老先生還是在新修版的劇情中填補了這個漏洞,讓張三丰從一個內心有些狹隘的大師成為了真正的一代宗師。

(郭襄劇照)

新修版的這段劇情只不過是多加了一個名字而已,原著道:「……生平所遇人物,只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達此境界。」楊過也成了張三丰心中的頂尖強者。

事實上本該如此,《神鵰俠侶》之末的楊過、郭靖幾乎都處於同一個水平,而覺遠大師的內力又無人能比,三者並列張三丰心中最強者才更加合理。

相關焦點

  • 張三丰為什麼總盛讚郭靖,卻不提指點過他的楊過
    看倚天屠龍記得時候我有個小小的疑問,張三丰為什麼是個郭靖吹?他只在華山上見過郭靖一面,郭靖還沒出手,反倒是楊過指點了他幾招,為什麼他不吹楊過?後來這個問題漸漸的想通了,郭靖義守襄陽多年,忠義之名冠絕當世,張三丰對此由衷佩服,不管郭靖武功如何,他的形象在張三丰心中都是高大無比的,而張三丰不吹捧楊過這個問題,在新修版也得到了解決。
  • 張三丰見識張無忌的神功,為何先想到了郭靖而非教他武功的楊過?
    也是這樣,越往後,當張三丰的武學造詣越來越高時,他越更會佩服楊過的武學修為。同理,張三丰對楊過越敬佩,對郭靖的崇拜也會隨之越高。畢竟郭靖與楊過共同都是後五絕之一,張三丰很清楚郭靖在武學上的修為有多高,成就有多了不起,更何況,郭靖較之楊過,在武林中的地位還更高。
  • 金庸為何不讓張三丰當主角?你看他天賦就知道,和郭靖楊過沒法比
    ,得到大俠的指點,並與同樣年幼的郭襄有了一次交集,金庸還在書末提到郭襄和張三丰的故事會在《倚天屠龍記》中提及,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然而金庸卻將他們的故事一筆帶過,這是為何?顯然讀者高估了張三丰的天賦,張三丰是在武當山苦心鑽研武功多年之後才開宗立派,他創立武當的時候都已經六七十了,可以說他是花了大半輩子練武才達到了後來的成就。所以張三丰天賦是高的,但相對於一些主角而言,他的天賦就顯得不值一提了,咱們不妨以郭靖楊過為例來對比對比就知道。
  • 楊過VS郭靖!誰更厲害?其實倚天中已給出答案,你注意了嗎?
    在金庸的射鵰三部曲中,郭靖和楊過都是雙鵰的主角,而且兩人無論你是內功,還是武學,都十分厲害,不分伯仲!郭靖的武功有: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左右互搏、空明拳、全真內功心法、七怪武功、哲別箭法、還悟出了天罡北鬥陣的一些道理,他的特點是穩健,保守,對打敗敵人心中有數,很有把握。
  • 張三丰見到張無忌的武功後,為何第一個聯想到了郭靖而非楊過?
    張三丰與郭靖和楊過是有過一面之緣的,這還是在第三次華山論劍之時,張三丰和師父覺遠大師來到華山追蹤偷走《九陽真經》的尹克西和瀟湘子。 當時,張三丰還只有十三歲,當時他的內功底子卻還不錯,因為他師父覺遠大師將部分《九陽真經》的內功心法傳授於他,使得小小年紀的他功力不弱於尹克西,可是他的武功招式卻差的遠。 在楊過指點三招之下,張三丰擊敗尹克西,此時他對楊過的武功也是佩服至極。
  • 張三丰的武功,與郭靖楊過張無忌相比如何?
    射鵰三部分的組成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成功誕生了一位武學超凡的主角。分別是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和張無忌。這三人的武功到了後期,都是可以挑戰武林盟主的。張三丰在射鵰三部曲中雖然不是主角,但是張三丰的武功要在三人之上,更是不可忽視的人物。
  • 張三丰的武功,與郭靖楊過張無忌相比如何?
    分別是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和張無忌。這三人的武功到了後期,都是可以挑戰武林盟主的。張三丰在射鵰三部曲中雖然不是主角,但是張三丰的武功要在三人之上,更是不可忽視的人物。從這些對張三丰的描寫中,就可以看出張三丰武功高強,是射鵰三部曲中最厲害的武俠高手。那麼問題來了,張三丰和郭靖、楊過等雙鵰高手誰更厲害呢?
  • 他是《倚天》第一天才,張三丰都佩服,晚年卻打不過小孩,很可惜
    小說中記載,張三丰十四歲時,就已經學到了不少覺遠大師的「九陽神功」心法,華山之巔與尹克西交手時,內力修為便已經有不俗的造詣。不久後,覺遠大師離世,他帶著從覺遠大師處得到的五六成「九陽神功」心法、楊過三招絕技、少林羅漢拳歸隱武當山閉關練武,直到七十歲才武功大成,這算什麼天才?
  • 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如何成為大宗師的?曾受楊過指點
    《倚天屠龍記》,長篇尋寶小說,也是張無忌的戀愛史。不過,儘管男一號張無忌號稱《倚天》中「武學百科全書」,但武功最高的不是他,而是張三丰張真人。那麼張真人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是怎麼練成的?張三丰(左)與少年張無忌1、師承少林覺遠大師張真人出現在金庸大俠的多部著作中:《神鵰俠侶》登場,筆墨不多;《倚天屠龍記》出場時已經是開山立派的宗師
  • 張三丰為何能成為一代宗師,看看他師父是誰?那人比楊過和覺遠強
    答案很簡單,歷史上真實的他就是一代宗師,但就如前文所述,金庸對他的人生進行了武俠化的潤色,也就是說在武俠的角度來看,他成為一代宗師其實另有原因,他是得到了高人的指點。二、張三丰的師父張三丰的師父是誰?張三丰在《神鵰俠侶》的結尾短暫登場,到《倚天屠龍記》中也有登場,可以說在這兩部作品中是將他的師父交代清楚的。
  • 少年張三丰為何放棄了投奔郭靖?原因發人深思,有重要啟示意義
    在倚天屠龍記的影視劇中,他出場時已經是百歲高齡,他所創立的武當派是僅次於少林的江湖第二大派。張三丰手下有七位弟子,武當七俠,各個是英雄好漢,武藝超絕,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張三丰本出身少林,張三丰為何離開少林寺,張三丰與郭襄有何淵源和情緣?郭襄為何介紹張三丰投靠郭靖?
  • 少年張三丰為何放棄投奔郭靖?原因發人深思,有重要啟示意義
    在倚天屠龍記的影視劇中,他出場時已經是百歲高齡,他所創立的武當派是僅次於少林的江湖第二大派。張三丰手下有七位弟子,武當七俠,各個是英雄好漢,武藝超絕,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張三丰本出身少林,張三丰為何離開少林寺,張三丰與郭襄有何淵源?為何沒有投奔郭襄之父郭靖大俠?
  • 張無忌得到全本九陽真經,為何不給張三丰?俞蓮舟這句話點明答案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在時間線上跟上一部《神鵰俠侶》相隔了七八十年之久。因此,倚天中的江湖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神鵰中的很多絕世武功也都銷聲匿跡。最令人可惜的是,「九陰真經」隨著郭靖郭大俠戰死襄陽而消失無蹤。
  • 金庸為什麼刪掉張三丰自認功力不及郭靖的評價?原因有三
    我們知道,在倚天屠龍記比較早的版本中,金庸曾給出一段關於張三丰對郭靖武功評價的描寫,當時是在無名島,張無忌和周芷若聊天時,周芷若向張無忌請教武功上的問題,張無忌說,武功不全靠資質,還要靠後天的苦練,比如當年的郭靖郭大俠資質愚鈍,但由於勤奮努力,終成一代大俠,而太師父曾說自己的功力尚不及郭大俠當年那般醇厚
  •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無論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術,一燈大師的一陽指等都可以在九陰真經的內力支持下,發揮出比之前兩次華山論劍時候還要強大的威力,其實第三次華山論劍真的可以算得上是最有含金量,整體水平最高的一次比武盛會。那麼,如此分析看來,如果要比較覺遠大師和楊過、郭靖等新五絕的實力高低,其實就是看九陽神功和九陰真經哪一個更加厲害。
  • 新版倚天屠龍記一個情節,道破張三丰對郭襄的隱秘情感
    金庸作品中,《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被稱為「射鵰三部曲」。不過相對於《射鵰英雄傳》的男女主角郭靖和黃蓉直接在《神鵰俠侶》中作為副線人物貫穿始終,《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的關聯性則沒那麼緊密,前者的主角楊過和小龍女不再出場,兩部的故事靠郭襄串聯,由郭襄上少林引出張君寶的出場,而郭襄僅出場兩回後便悄然退場,到了第三回故事主線開始時,張三丰(張君寶)已九十歲了,《神鵰俠侶》中的其他角色均已不在世。
  • 金庸為何不以張三丰為主角寫一部小說?因為張三丰有一個癖好!
    在金庸先生十五部經典小說之中,描寫了不少武功絕頂的主角,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女阿青;《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三兄弟;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楊過、張無忌等,而其中還有不少神秘的人物。如劍魔獨孤求敗當年闖蕩江湖的經歷,一代宗師張三丰年輕時候的故事等。那麼金老為何不以張三丰為主角另寫一部小說呢?
  • 倚天中,郭襄有個小秘密,金庸不好意思說,張三丰在百年後才悟透
    文|瀟灑太極拳金庸武俠小說,郭襄和張三丰這兩個大名鼎鼎的傳奇人物,從出場的戲份上看,都算不上是主角。神鵰俠侶中,郭襄主要在後期出現,楊過和小龍女才是全書的靈魂;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出場的時間也不多,大部分都給了張無忌跟他的女朋友談戀愛。然而,郭襄和張三丰卻是連接神鵰和倚天兩部作品,最為關鍵的人物。其實,金庸也是有意給了郭襄和張三丰獨立的時代舞臺,他們最為活躍的表現,集中在了神鵰後期和倚天初期的這段時間。
  • 巔峰時期的郭靖與楊過誰更厲害?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給出了答案
    相比較郭靖而言,楊過所學武功就比較繁雜,從最初的玉女心經、九陰真經到此後的玄鐵劍法等等,雖然說看似十分全面,但就精純度而言要低於郭靖。上文中說到兩大高手比拼實力,內力是決定他們成敗的關鍵,而就此而言僅修煉二十年的楊過必然不如郭靖深厚。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曾經評判過張無忌的內力,在他所接觸的人物中唯有一燈大師和郭靖達到此境界。
  • 金庸有一失誤很尷尬,覺遠有九陽神功,為救張三丰和郭襄卻累死了
    倚天屠龍記中,雖然主角是張無忌,可是讀者們卻更喜歡那些個出場時間不多,卻令人特別難忘的人物。小說中,覺遠大師、張三丰和郭襄之間的故事就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眾所周知,覺遠大師是張三丰的師傅,郭襄是張三丰暗戀的女神,然而,張三丰為了替少林出頭,挽回顏面,就出手打敗了囂張的何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