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帶你看世界
越來越多的新秀入局有聲閱讀行業,作為老牌聽書產品懶人聽書是否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本文筆者將從市場、用戶、功能、產品運營等方面對懶人聽書App進行產品分析,與大家一同探討以上問題。
今年春節期間,《流浪地球》熱映,在國內外掀起科幻討論風潮。筆者對科幻作品開始感興趣,還了解到有許多科幻作品藉此熱潮,在懶人聽書平臺上線,如《三體》,《沙丘》等,這些作品不再以純電子書展示,還提供以有聲書形式給用戶選擇收聽。
有聲書閱讀的流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開始湧入有聲閱讀行業。然而,有聲閱讀行業的三足鼎立格局已經形成,不知作為老牌聽書產品懶人聽書,是否做好準備,接受挑戰?
接下來,本文將從市場、用戶、功能及運營等方面對懶人聽書進行深度分析。
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產品介紹
市場分析
用戶分析
需求調研
功能分析
運營分析
總結
一、產品介紹
懶人聽書,上線於2012年,專注為用戶提供所需的書籍收聽、付費節目以及有聲數字交流等服務。經過多年運營,已發展成為集聽書服務、主播培養、商業服務、社區互動於一身的綜合性有聲閱讀交流平臺。
2014年,懶人聽書成為閱文集團子公司。2015 年,與閱文集團達成內部合作戰略,獲得85%的網絡文學有聲改編權。2018 年,懶人聽書註冊用戶破3億。
1. 產品功能架構
2. 常用功能與用戶使用路徑
懶人聽書的定位為有聲閱讀平臺,核心的功能中有聽書及看書這兩部分。
用戶聽書流程:
用戶看書流程:
二、市場分析
1. 市場機遇
有聲書,指的是:包含不低於51%的文字內容,複製和包裝成盒式磁帶、光碟貨數字文件等形式銷售的錄音產品。
目前有聲書分為:實體有聲書和數字有聲書。
從發展歷程來看,中國有聲書市場發展的歷程已經有20多年了。
1994~2000年,以實體載體為主,例如:光碟、盒式磁帶。
2000年以後,有聲書載體逐漸從實體向網絡平臺發展,這一階段,「聽書網」「天方聽書網」「靜雅思聽」等聽書網站的出現,讓有聲書的傳播力逐一提升。
2012年,移動端有聲書平臺陸續上線,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等成為最早入局移動有聲書領域的平臺。
隨著技術發展,移動端有聲書可應用載體逐漸增加,各音頻平臺開始注重IP開發和版權獲取,有聲書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著其他網際網路公司近年開始布局該領域。
有聲閱讀行業屬於在線音頻的其中一個分支,整條產業鏈涉及了內容授權方、監管方、製作方、服務支持方、用戶這5大端。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32.4億元,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增至45.4億元,增長勢頭強勁。
2019年,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
這也意味著:按照2018年中國手機網民有8.17億,每年約1.1%的增長,其中10-39歲群體是有聲書平臺的主要群體,佔整體網民的67.8%。
可以估算出:未來一年的潛在用戶會有5.6億,而懶人讀書目前僅有3.2億用戶,還有2.4億潛在用戶待挖掘。(小提示:因數據來源於網絡公開數據,估算結果與現實會有所偏差)
也就是說,有聲閱讀行業還會保持持續高速增長。而目前據易觀千帆2019年1月的數據,有聲閱讀行業中,月活躍用戶過千萬的僅有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與蜻蜓FM三家,中國有聲閱讀行業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
因此,如何打破三足鼎立局面,佔領市場份額是企業需要思考的戰略問題。
2. 懶人聽書的市場表現
據艾媒數據:有聲書按活躍用戶排行,前三分別為喜馬拉雅FM、蜻蜓FM和懶人聽書。
但若論「聽書」,垂直領域中則以懶人聽書為頂點。這和懶人聽書的最大優勢——閱文集團的版權資源有關,但內容品類,商業模式的單薄,版權爭議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整個有聲書細分行業來看,懶人聽書在有聲書行業排名第一,遠遠超過第二。但是,近2816.3W的月活,相對於3.2億的註冊用戶量而言,激活率還是非常有限。
數據來源於艾媒諮詢
懶人聽書近一年的增長率波動較大,跟產品的更新迭代有很大的關係。
18年2~3月,18年7~8月呈現明顯增長狀態,是因為產品的更新迭代中導航欄目功能優化,引入熱門IP,增加福利活動等改動,促使用戶活躍並帶來新增。
另一方面,18年6月懶人聽書完成C輪2億元融資,還獲得了閱文集團和時代出版兩家版權巨頭資源,給產品注入了強心劑,數據得以平穩回升。
通過以下的關鍵詞排名圖對比,可以看出:懶人聽書在內容板塊中的電臺、兒童電臺部分明顯呈弱勢,致使這部分潛在用戶的流失。
懶人聽書還存在內容比較單一的問題,截止2018年Q1,懶人聽書的用戶以80後男性為主,女性佔比僅有27.54%,說明內容或運營風格偏向男性化。而用戶結構過於單一的平臺,天花板相對較低,平臺想要平衡性別比,將成發展難題之一。
數據來源於七麥數據
懶人聽書APP和喜馬拉雅都是有聲閱讀的「PGC」平臺,喜馬拉雅在有聲閱讀領域常居於首位,用戶滿意度較高。因此,本次競品對比選擇了定位相似的喜馬拉雅APP,作為競品分析的對象。
從下列筆者整理的競品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一個問題:懶人聽書在用戶每月使用次數和時長,兩方面都為行業第一,遠高於喜馬拉雅,但用戶偏好度和平臺言值(口碑)卻比喜馬拉雅低。
雖然這裡證明了懶人聽書在聽書領域上更垂直,用戶粘性更高,但它只是依靠版權的優勢,並不能在競爭激烈的有書閱讀市場上獲得頭籌。
另一方面,喜馬拉雅同樣擁有閱文集團的版權資源,且兩者間的有聲小說重合率非常高。單從熱門推薦排行來看,前20名中有超過2/3的書籍在喜馬拉雅上也能找到。而懶人聽書所獲得獨家9%的版權資源,並沒有吸引更多的用戶。
從以下兩家產品的月獨立設備數對比圖看出:懶人聽書從年初的用戶量2000W左右,12個月後並沒有明顯增長,甚至期間出現了近6個月的負增長,被高增長用戶量的喜馬拉雅拋在了後頭。懶人聽書雖比喜馬拉雅成立早3年左右,但移動音頻的市場份額卻被後來入場的競品搶佔大部分。
其中的原因之一,懶人聽書的商業模式不成熟,雖然公司的盈利模式包含廣告、付費收聽和會員購買三種,但主要收入來源於廣告,且產品的內容付費率僅有3%。
而公司為了盈利,會犧牲了部分用戶體驗換取廣告的收入,這也導致了用戶的好評率不高,用戶增長一直停滯不前。
從以下的活躍率對比數據圖反饋,可以看出:除了產品自身問題外,運營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例如:喜馬拉雅的運營,喜歡造節,例如「123知識狂歡節」,「66會員日」,促使平臺的用戶活躍率高達25%。
而懶人讀書的活動影響範圍有限,比較「佛性」,多數以參與公益事業或公共服務,讓更多群體接觸到有聲書的目的為主,例如:「國家讀書節」等,以致品牌不溫不火,用戶活躍率低迷。
數據來源於Talkingdata
從上部分列舉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兩個產品的差距很大,不在同一個量級上,無論是從綜合實力還是運營數據,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出一些問題。
懶人聽書雖然在垂直聽書行業,因早期靠閱文集團的版權資源,獲得了暫時的優勢,但在激烈的有聲閱讀行業,排名有明顯的退後趨勢。懶人聽書仍然需要努力改進自身產品,奮起直追,可以嘗試從這幾方面改進:
內容板塊存在品類不夠豐富:可以增加兒童、相聲評書等品類的節目數量,增加電子書朗讀功能,提供不同的人聲選擇,增強用戶的代入感,滿足用戶在碎片化時間下沒法閱讀的用戶。
內容及運營方面偏男性化:需要多考慮女性用戶的需求,增加時尚類節目,受女性歡迎的知名配音KOL,如李銀河、《聲臨其境》的冠軍朱亞文等,利用名人效應來擴大品牌知名度,提升行業的天花板。
商業模式不成熟:需要改進收入比例,增加內容付費率。例如可以模仿國外的盈利模式,將電子書和有聲書捆綁銷售,增加客戶單價,用戶在此平臺付費訂閱小說後,如果想聽該版本的有聲書,享受優惠價付費訂閱。
運營活動收效不理想的問題:內容上可以增加「全民朗讀」「主播互動」的欄目,增加內容更新頻率,增進用戶使用產品頻率。可以模仿喜馬拉雅的「123知識狂歡節」,造節活躍用戶,定期邀請知名主播在平臺互動,提升品牌在市場上的影響,吸引更多年輕用戶使用產品。
在商業模式、產品、運營上的改進道路上,懶人聽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用戶分析
1. 目標人群
根據用戶年齡比例數據可以看出:63%男性,37%女性,用戶中30歲以下的用戶佔了一半,多以年輕人為主。
這說明:大部分用戶有通過有聲書來緩解壓力,放鬆心情的需求,需要音頻帶來的陪伴感。而男性比例偏高,可能和平臺的內容及運營風格男性化有關。
數據來源於2019艾媒指數
從下用戶位置數據圖可以看:有聲閱讀用戶大部分位於二三線城市,可能因為這部分地區有許多鄉鎮娛樂設施相對匱乏,用戶需要有聲書來打發時間。
由於外來務工人員密集,人數最多,所以廣東地區用戶數多。山東、江蘇、遼寧、河南等二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生活節奏慢,其中的工人/服務業人員、自由職業者佔比高,所以這部分地區有聲書用戶多。另外,東北偏冷地區的泛娛樂業發達,有許多主播從業者。
從下圖用戶職業情況數據可以看出:工人/服務業人員和自由職業者是有聲書的主要收聽人群,受到工作環境的限制,收聽有聲書可以更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放鬆,獲得精神愉悅。
根據2016年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有聲閱讀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初高中人群。而高學歷人群也在逐漸擴大,高學歷群體有利用閒暇時間提升自我的需求。
從收入來看,中低收入人群佔比高,網絡消費能力相對低一些,但用戶的活躍度高,所需要的內容更豐富些,中低收入群體壓力較大,有聲書能幫助他們緩解壓力,消遣。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45.7%的中國受訪網民最近一年主要通過電子書閱讀書刊,而未來傾向於使用有聲書媒介閱讀書刊的受訪網民,佔比則高達33.4%。
這說明:越來越多用戶傾向於使用有聲書產品,滿足了那些碎片化時間沒法閱讀的用戶。
通過數據顯示:用戶會著重考慮有聲書數量多的,有喜愛作者的內容的平臺,以方便用戶隨時隨地獲取到想要的有聲書,所以平臺的內容資源及質量直接影響用戶的拉新和留存。因為各有聲書平臺之間的競爭優勢,圍繞著「版權內容」「IP」「使用場景」這三大塊。
2. 用戶畫像和場景舉例
四、用戶調研
首先,用戶從大類上分為兩種:
普通用戶,一般是參與者及內容付費者。
主播(全職或兼職上傳作品的作者):其區分可以從發表內容的專業性上看出,全職作者上傳的內容連載,不間斷更新,質量有保證,兼職者更新頻率低,內容較淺。主播用戶主要用web端懶人聽書,較少活躍於移動端,所以此次調研中沒有採訪到主播用戶。
1. 用戶訪談結果
2. 訪談分析結果總結
(1)用戶使用動機:
懶人聽書的主要用戶群體以青年人為主,用戶大部分通過手機商店、朋友推薦了解到APP。常在休息娛樂時、睡前使用,其中小說、歷史、相聲、音樂這四類有聲書最受用戶歡迎。
這一群體通過懶人聽書內容,娛樂放鬆心情,獲取知識資訊。大部分用戶希望以較低的價格10元以下,10~20元,收聽有聲書。
(2)各功能模塊的使用偏好:
專題搜索:包含5個入口,會員、看書、精品、榜單、聽單類專題。大部分用戶有定向目標時,傾向於使用主動搜索,無目標時會嘗試通過專題內容分類搜索,期望快速得到想要的答案。
每日推薦:大部分用戶不會點擊這個部分,原因在於不是用戶所感興趣的內容。
發現頁:用戶多數時間用於聽有聲書、搜索書籍,但極少使用發現頁,原因在社交需求較弱,極少在社區頁互動,發帖。更傾向於獲取資訊,瀏覽信息,瀏覽意願強,分享意願較低。
(3)優化小結:
內容部分:
豐富有聲書類型:故事類、新聞類、財經類,考慮到女性用戶的需求,豐富情感類、文學類內容
增加有聲書版權資源,尤其名家大咖,降低有聲書價格,優化收費體系。
為保護平臺作者的知識版權,嚴厲打擊網上侵權分享書籍資源的現象,同時增加投訴渠道,獎賞投訴者。
產品部分:
內容分發部分:需要刪減使用頻率少的看書、會員欄,優化聽單欄,為增加用戶使用有聲書場景,增加高頻使用的欄目,例如:本地化欄目、睡前小說欄、個性化推薦欄等。
個性化推薦欄:增加用戶興趣的定製,根據興趣定製首頁的推薦欄。
發現頁: 優化帖子動態發布,根據用戶感興趣內容一信息流形式推送,簡化活動推送。
五、功能分析
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後,我們將對懶人聽書最核心的分類搜索功能、專題搜索、發現頁部分進行功能分析。
內容分發體系:
用戶的最終目的是,更方便快捷地找到目標信息,從前文的產品功能架構圖中,可以發現懶人聽書的內容推送,來源於這三個功能中:導航分類內容、專題分類內容、主動搜索內容。
場景分析:
用戶搜索內容主要應對這幾種情況:
用戶暫時沒有明確目標,想通過平臺推薦的內容探索。
對某類內容有興趣,但沒想好選哪本書。
用戶想查看該書的詳情,評論,看是否值得買。
想聽之前看過的書。
想要搜索某個作者/主播。
接下來,將針對專題內容部分進行分析。
1. 專題內容分發功能
產品體驗:
首頁專題內容分發部分,用戶通過平臺的「會員、閱讀、精品、榜單、聽單」的圖標專題,進入二級頁面探索,作進一步的篩選。除此外,首頁的次級推薦專題以大卡片的信息流形式展現,向下滑屏查看推薦的類目。
(1)需求分析
主要需求:用戶可以通過常用的專題標籤,平臺推薦的更新欄目,找到感興趣的有聲書。
次要需求:探索其他不熟悉領域的有聲書內容。
(2)存在問題
由用戶訪談得知:首頁內容分類混亂,不夠簡潔,用戶在找感興趣的內容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用戶使用路徑長。
「限時免費欄」放在搜索框旁,會影響到置頂的導航欄的流量,不利於培養用戶付費習慣。
筆者發現:「精品」是付費能獲取的精品,而旁邊的「排行榜」是通過有聲書的各條件排名而分布,更多用戶會選擇看榜單,從中找到書籍資源,對於精品入口流量造成很大損失。
從使用「聽單」的收藏數可看出:使用數較少,與使用場景少,分類內容分布不合理有關。
極少用戶會在聽書平臺上閱讀,看書專欄的使用率很低,買了會員的用戶較少,會員專題的入口使用率並不高。
每日推薦中的信息排布,展示的內容有限,用戶極少通過這部分探索新內容,上下排布+左右排布,給用戶感覺信息冗餘。
(3)改進建議
優化首頁推薦頁內容排布,將「限時免費欄」併入排行榜中,「會員」欄及「獨家」欄合併到導航欄,刪掉看書欄目入口,減少首頁黃金位置的流量損失。
提高有聲書產品的使用場景,新增「每日一聽」欄目,提高用戶使用懶人聽書的頻率,培養用戶聽有聲節目習慣。
優化每日推薦欄,根據用戶的興趣選擇推薦,瀏覽記錄推薦適合用戶的類型節目。
1)首頁專題搜索頁
內容展示:以4個差異化的專題入口推送內容:榜單、每日一聽、精品、個性聽單,導航欄的VIP為會員入口,獨家出品欄置頂到導航欄,榜單內包含限時免費榜。
具體頁面設計規則如下圖:
2)每日一聽欄
每日一聽欄:每天更新10條當日熱門話題有聲節目,點擊入口icon立即收聽。
邏輯:每天根據後臺算法得知用戶對節目興趣標籤,精準推送。未完善興趣選擇者,按用戶瀏覽次數高的節目類型、聽過該類型節目的類似節目推薦,節目按照最新日期排序,播放時默認按順序播放。
具體頁面設計規則如下圖:
3)私人聽單欄
私人聽單欄目:欄目內分為最近收聽,多場景分類。
最近收聽:節目按照最近播放時間從左到右排序。
推薦的分類有聲節目單,按照用戶興趣選擇,及收聽頻率高低排序。
節目播放列表:根據節目播放次數、評論數、最新發布排序,播放節目默認按照列表順序播放。
具體頁面設計規則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