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於白活。提高一分,你就在可能幹掉上萬人!上萬人!
知識改變命運,高考決定人生
人們常常喜歡用千萬人過獨木橋來形容中國的高考。高考,在大多數人眼中,也像是決定命運改變命運的人生鑰匙。知識改變命運,莘莘學子從小立志——我要考上大學!於是他們便風雨兼程,踏上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十二年求學苦讀徵程。
對於高三的學生而言,那一年更是艱辛,畢竟大多數學生都把自己的人生定在了高考這一刻。他們每天早起晚睡,奔走於食堂學校宿舍三點一線,背著像是永遠也背不完的理論,做著一套套堆起來比自己還要高的試卷,每天睜開眼睛或許像是一場噩夢,循環反覆,疲憊不堪,甚至有些學生表示在重壓下他們每天更像是以淚洗面。但是,即使這樣,他們仍然拼盡全力,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每一年的高考人數、高考情況都是備受矚目的,當然高考試卷也不例外。當你走出考場的那一刻,一切似乎都已成為定局。而試卷的難易程度更像是你心情的閥門,遇到稍微簡單的可以讓你自信滿滿歡呼雀躍,遇到難的可以讓你悲痛不已相擁哭泣,而高考歷史上就曾有一次讓眾師生抱頭痛哭的「最難試卷」
自高考以來,就曾出現了一次史上最難高考數學卷,全國平均分只有26分,北京只有17分,可以說是真正的地獄高考了。
史上最難高考數學卷——1984年高考數學卷(理科)
曾聽聞17屆的考生在走出考場時,紛紛抱怨那年的高考數學試卷真是難到變態,一張試卷只會做選擇題,剩餘的大題看了幾遍還是懵圈中,完全不會做,難到讓人砸桌撞牆。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1984年的高考數學卷子才是史上最難的試卷。那一年有167萬人參加高考,因為數學試卷的難度堪稱新中國成立以來之"最",在歷史上也是臭名昭著。
據調查,中國從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試卷都是按照套路出題,沒有新題,沒有創新能力。因此在1984年一場高考改革開始了,國家數學命題組提出,考試題目一定要靈活,多出新題,不僅要考察學生的基礎,還要考察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
試卷出來之後,那年的試題果然改變了套路,出了很多新題,甚至是競賽難度級別的難題。據說試卷的第六大題的第二小題、第七大題和第八大題常常被之後的競賽命題者作為範題參考,第八道題甚至連蘇淳、嚴鎮軍、杜錫錄、李慶勝等人都研究過。
所以,那年的高考數學成績也是分外慘烈,各地的高校招辦室拿出成績之後也是目瞪口呆,無比震驚。上海的考生成績在80分以上的只有1.9%,60分以上的考生只有9.8%,就連之前多次參加全國競賽的考生高考成績也是慘不忍睹。
於是《人民教育》都下令痛批了這場考試,認為這次考試出題難度過大,不適合高考這種選拔類考試;試題排列不當,未能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綜合考慮學生的心理情況,試題多是需要全面推理,去偽求真來推斷出正確的答案。
後來據專家們分析,最後一道考查數列的基本知識、不等式的證明和數學歸納法的運用,因為涉及的是非線性遞歸數列還有許多數列極限的背景,因而難度很大。除此之外,在試題卷上竟然還有選錯題目扣分的字樣,而這在無形之中給考生增加了許多心理壓力。
所以綜合下來來看,1984年的考生可是相當的不易呀。
風浪平息後再掀高潮——2003年高考數學卷子
有了1984年之後的慘痛教訓之後,在之後的幾年內高考難度有所調整,難度適中,有關高考難度的新聞也有所平息。直到2003年,高考數學難度再度升級,難哭眾多考生的試卷又再次登上了舞臺。
那年613萬人參加高考,高考數學成績全國平均分只有60分,北京地區只有17分。有相關考生表示:選擇題第一道題愣是看了5分鐘,一道小的計算題光演算就算到手抽筋;最後一題竟是以近幾年的奧數題級別來壓軸;平時數學考試平均分為125—140分的學霸,在這次高考中卻只考了80分;考試結束之後老師都要挨個宿舍上門安慰,稱這次考試出的題太難了,不會做考得不好也正常,要不會大家都不會。
在談到2003年的高考數學考試時,還有一位考生談到:班裡有一位之前考上了清華大學,但因為覺得專業不夠好選擇再戰一年的復讀生,那場數學考試結束後被打擊得直哭,他竟大喊要跳樓。
都說考試中分數是學生的命根兒,一分之差也簡直能夠要命。2003年的那場高考數學,也有學生反映,分數不僅決定了學生的命運,同樣能夠改變老師的命運。本來在各門學科名列前茅的數學成績讓老師們引以為豪,在職位上也是位居高職,可誰知2003年慘澹的數學成績,讓原本文科的老師們立馬揚眉吐氣,有學生說那次高考後,英語老師成了班主任,文科數學老師晉升為了主任。
1984年的高考數學難度之大是因為那年高考改革,要說到2003年這次難到出奇的數學考試又是為何,說起來更像是個笑話。
據說是四川南充的一位文科考生膽大包天,竟然動了偷數學卷子的念頭,更厲害的是,他竟然偷成了!只可惜,他偷走的那份是理科高考數學試卷。就這樣,理科數學試卷用了備用試卷。
而這份試卷的出題人是有著"數學帝"之稱的葛軍——葛大爺。葛軍老師曾先後七年參與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數學科命題,其中2003年、2010年和2012年江蘇高考數學試題區分度較大、難度較高。光是聽到他的至理名言就足以讓學生發抖——"所謂難題、複雜的題,都是假的。
高考並非人生終點
"拼高三一年,贏無悔人生!","生時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這些曾掛在教室、校園的高考口號,讀起來依然朗朗上口、慷慨激昂,讓人不禁回憶起自己曾經的高考歲月。在中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一考定終身似乎成了每個人心中的標準。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我們更加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才是我們的目標。
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高考已不再是決定人生的唯一鑰匙,它也並非是人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