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人的年初一到初七
作者:雷鳳俠
我國幅員遼闊,省份民族較多,各地過年風俗各不相同,我的家鄉在陝西渭南華州區。我們這裡初一到初七的年俗大致是這樣:
初一:團團圓圓過大年
這一天,我們主要是響鞭炮,辭舊迎新歡歡喜喜過大年。
初一這天,華州農村人一般不出門走親戚,閒在自己家裡輕輕鬆鬆的度過這一天。大多人會在自家村子裡串串串門,拜訪族人長輩,恭賀新春,互相拜年。也有一部分人會呆在家裡看春晚或電視等。而這一天,在年飯方面,講究的人家必然要吃雞吃魚,圖個吉利和年年有餘。主食通常是早上餃子下午米飯。另外,這一天不掃地不倒垃圾,忌諱罵人說髒話。忌諱打碎東西,如果萬一不小心打碎了東西,就要趕快說:「碎碎平安」。總之,宜說宜做喜慶之類的事情。
初二: 回娘家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抱著個胖娃娃。」唱著歌,領著女婿,抱著娃,華州人開始了走親戚的第一天。
這一天,出嫁的女兒由女婿相伴,帶著四樣重禮去給嶽父嶽母拜年。這一天是出嫁的女兒和母親說知心話,女婿和丈人增進情感的大好日子。同時娘家人要用最豐盛的餐飯招待女婿。一般餐桌上最少也得十樣菜,雞魚、八寶甜飯必不可少,主食是早上餃子下午米飯,這一天也被稱做「迎婿日」, 寓意是圖個吉利有餘和生活幸福美滿像蜜一樣甜。
初三、初四:忙忙碌碌走親戚
這兩天,是華州人走親訪友的大好日子。各家按照親疏遠近開始忙忙碌碌地走訪親戚。以前是先是步行、爾後是騎自行車、摩託車、電動車,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開著私家車,後車箱擺滿年貨,拉著妻兒走姑家,訪舅家。這兩天是華州人走親戚最忙最盛的兩天,有的家裡親戚多,一天甚至要走十幾家,每到一家,小坐一會,吃吃糖果,見個面,寒暄一陣,就趕向另一家,有時候,走了一天親戚,都沒顧上吃頓飯。
新時代快節奏生活下,走親戚,大多就是這個模式。主家人無論如何盛情,走親戚的人似乎都很忙,連吃頓飯的工夫都沒有。不像以前,人們一天走一兩家親戚,都是要吃頓飯才算是走親戚。
初五:破五不出門
初五,好華州人稱「破五」。這一天華州人講究不走親戚。這一天街道和集鎮上開始擺放大量各種各樣的燈籠,舅家人會趁著這天清閒不出門的機會,去為自己的小外甥們買燈籠和玩具。還有初一到初五早上,華州農村講究「水火不出門」,就是說,外人不能到別人家裡借火借水。而到初五這天,就要把年初一到初四堆放在角落的垃圾都扔出去,乾乾淨淨「迎財神」。
初六: 送燈日
從這一天開始,華州人開始「送燈籠」。
「舅舅們」高高興興地帶著自己買的燈籠和玩具去小外甥家給他們送燈籠。
這一天,也是走親訪友的高峰日期,因為「六」字吉祥,許多家裡給孩子「完燈」大都選擇在這一天,其實就是圖個吉利。
初七:上班
這一天,大多單位開始上班。
從這一天起,華州人走親訪友基本結束。到「元宵十五節」期間,只是遠門親戚的一些零星拜訪,同時也預示著大年漸漸過去。
作者簡介:雷鳳俠,華州人,區作協會員。從事過地方志編修、英語、語文教學等工作。喜愛田園,崇尚簡單,深情生活。碼字託夢,以文會友。作品散見於各類報刊和主流媒體。
原文來源:華州文藝
原文作者:雷鳳俠
編輯整理:華州文史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