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人過年初一到初七的講究

2020-12-11 華州文史薈萃

華州人的年初一到初七

作者:雷鳳俠

我國幅員遼闊,省份民族較多,各地過年風俗各不相同,我的家鄉在陝西渭南華州區。我們這裡初一到初七的年俗大致是這樣:

初一:團團圓圓過大年

這一天,我們主要是響鞭炮,辭舊迎新歡歡喜喜過大年。

初一這天,華州農村人一般不出門走親戚,閒在自己家裡輕輕鬆鬆的度過這一天。大多人會在自家村子裡串串串門,拜訪族人長輩,恭賀新春,互相拜年。也有一部分人會呆在家裡看春晚或電視等。而這一天,在年飯方面,講究的人家必然要吃雞吃魚,圖個吉利和年年有餘。主食通常是早上餃子下午米飯。另外,這一天不掃地不倒垃圾,忌諱罵人說髒話。忌諱打碎東西,如果萬一不小心打碎了東西,就要趕快說:「碎碎平安」。總之,宜說宜做喜慶之類的事情。

初二: 回娘家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抱著個胖娃娃。」唱著歌,領著女婿,抱著娃,華州人開始了走親戚的第一天。

這一天,出嫁的女兒由女婿相伴,帶著四樣重禮去給嶽父嶽母拜年。這一天是出嫁的女兒和母親說知心話,女婿和丈人增進情感的大好日子。同時娘家人要用最豐盛的餐飯招待女婿。一般餐桌上最少也得十樣菜,雞魚、八寶甜飯必不可少,主食是早上餃子下午米飯,這一天也被稱做「迎婿日」, 寓意是圖個吉利有餘和生活幸福美滿像蜜一樣甜。

初三、初四:忙忙碌碌走親戚

這兩天,是華州人走親訪友的大好日子。各家按照親疏遠近開始忙忙碌碌地走訪親戚。以前是先是步行、爾後是騎自行車、摩託車、電動車,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開著私家車,後車箱擺滿年貨,拉著妻兒走姑家,訪舅家。這兩天是華州人走親戚最忙最盛的兩天,有的家裡親戚多,一天甚至要走十幾家,每到一家,小坐一會,吃吃糖果,見個面,寒暄一陣,就趕向另一家,有時候,走了一天親戚,都沒顧上吃頓飯。

新時代快節奏生活下,走親戚,大多就是這個模式。主家人無論如何盛情,走親戚的人似乎都很忙,連吃頓飯的工夫都沒有。不像以前,人們一天走一兩家親戚,都是要吃頓飯才算是走親戚。

初五:破五不出門

初五,好華州人稱「破五」。這一天華州人講究不走親戚。這一天街道和集鎮上開始擺放大量各種各樣的燈籠,舅家人會趁著這天清閒不出門的機會,去為自己的小外甥們買燈籠和玩具。還有初一到初五早上,華州農村講究「水火不出門」,就是說,外人不能到別人家裡借火借水。而到初五這天,就要把年初一到初四堆放在角落的垃圾都扔出去,乾乾淨淨「迎財神」。

初六: 送燈日

從這一天開始,華州人開始「送燈籠」。

「舅舅們」高高興興地帶著自己買的燈籠和玩具去小外甥家給他們送燈籠。

這一天,也是走親訪友的高峰日期,因為「六」字吉祥,許多家裡給孩子「完燈」大都選擇在這一天,其實就是圖個吉利。

初七:上班

這一天,大多單位開始上班。

從這一天起,華州人走親訪友基本結束。到「元宵十五節」期間,只是遠門親戚的一些零星拜訪,同時也預示著大年漸漸過去。

作者簡介:雷鳳俠,華州人,區作協會員。從事過地方志編修、英語、語文教學等工作。喜愛田園,崇尚簡單,深情生活。碼字託夢,以文會友。作品散見於各類報刊和主流媒體。

原文來源:華州文藝

原文作者:雷鳳俠

編輯整理:華州文史薈萃

相關焦點

  • 過年啦,你們那邊從初一到初七都吃些什麼?
    現在都到一月中,離過年也沒多久了,學校已放假了,學生們也打包行李往家趕;農民工也早早的回鄉了,辛苦一年,早早回去跟父母妻兒團聚。。。。。。一年一度的春運大遷徙又開始了,外國人不懂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趕回家過年,過年就是團聚,不管在哪裡都會盡力趕回去。
  • 春節習俗知多少: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講究
    守歲到零點,爆竹聲中一歲除,舊的一年就算熱熱鬧鬧地被送走了,又一年的歲月凝固為生命中的記憶。初一到初七 每天都有講究吃過年夜飯,也接回了灶王爺,踩著一地鞭炮紙屑殘渣,正月初一照例是要去給各家各戶的親戚們「拜年」。人們穿起新衣,預備好茶點糖果,款待客人。
  • 春節已至,初一到初七都有啥講究?不妨留意,為一整年開個好頭
    春節已至,初一到初七都有啥講究?不妨留意,為一整年開個好頭新的一年,新的開始。近段時間咱們國家都籠罩在過年的氛圍當中,春節作為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不僅在曆法上寓意著新的輪迴,在人們的心中也是夢想和願望的重新起航,故而一年開個好頭至關重要。
  • 初一到初七有啥講究?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初一到初七有啥講究?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如今春節已經過去了,春節對大家來說就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在春節的這七天假期裡,老祖宗們也留下了不少的禁忌,那麼在初一到初七這七天裡,到底有啥講究呢?
  • 春節過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到初七需要注意什麼?小夥伴知道嗎?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春節過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到初七需要注意什麼?小夥伴知道嗎?春節在我國歷史非常的悠久,春節就是農曆的新年,是一年之歲首。春節的起源是蘊含著非常深邃的文化內涵的。因為春節不單單是過新年,而且還要祭祖祭祀,敬天地。從傳承發展中承載了非常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古人過年真講究!從除夕到初七都有啥規矩
    中國俗話裡把「年」稱為「年關」,難免透露出這樣的意思:過年過年,其實並非一個那麼容易通過的時間閾限。中國的年俗很豐富,其中也有不少禁忌,需要人們恭謹地去對待和實踐。老人們會說:「過年是一天天做過去的」。而以下這則「過年指南」,就是帶你細數過年那些事兒,教你如何把「年」一天天做過去。除夕:辭舊,除祟,燈長明
  • 春節過年有禁忌!初一到初七這些事不能做,老禮兒千萬要注意
    而在古代,春節過得還要細緻,從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講究,甚至說一些禁忌。只是現代生活的潛移默化,慢慢被我們丟棄了這些「老禮兒」。不過,小編卻是覺得,春節如果有了這些講究,會不會讓年味更濃一些、更熱鬧一些呢?那就讓我們來數數,從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禁忌」。
  • 中國人吃貨果真名不虛傳,初一吃到初七真的不重樣!
    春節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是闔家歡樂、幸福美滿的日子,也是孩子們可以恣意玩耍、無拘無束的日子,這個時候飲食上也是有所講究的,那麼中國人春節過年都吃什麼呢?中國農曆新年稱為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象徵團結、興旺同時對未來寄予新的希望的佳節。在這個舉國同慶,歡天喜地的節日裡,初一到初七吃什麼呢?
  • 古人過年真講究!除夕到初七,傳統年俗中的祈福與禁忌
    中國俗話裡把「年」稱為「年關」,難免透露出這樣的意思:過年過年,其實並非一個那麼容易通過的時間閾限。中國的年俗很豐富,其中也有不少禁忌,需要人們恭謹地去對待和實踐。老人們會說:「過年是一天天做過去的」。而以下這則「過年指南」,就是帶你細數過年那些事兒,教你如何把「年」一天天做過去。
  • 春節習俗:正月初一畫雞 初七「人日」吃七菜羹
    原標題:春節習俗:正月初一畫雞 初七「人日」吃七菜羹 孟德龍 攝   過完了除夕,接踵而至的便是正月初一,即現在人們所稱的「春節」。不過,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表示,嚴格來講,春節應該是一個過程,而且,從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講究,「比如初七又叫做『人日』,過去人們會在這一天吃七菜羹」。
  • 春節初一到十五過年習俗都要去哪裡?
    馬上就是2016年的春節了,按照中國傳統,在春節過年期間,從大年初一到十五都有很多的習俗講究,具體有哪些呢,我們趕緊來看看: 正月初一習俗: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
  • 中國農曆新年飲食: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在這個舉國同慶、歡天喜地的節日裡,初一到初七吃什麼呢? 3、餃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湯圓——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 過年期間的幾大禁忌和注意!從初一到初七都有,趕緊準備注意起來
    眼看著馬上就要進入小年了,過年的氣息也越來越濃,大家都開始在忙碌著置辦年貨。春節應該是中國人一年最為重視的節日,這個時候,不管你在外面幹什麼都要回家團圓,一起跨年,一起看春晚,還要拜訪各路親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提醒一下大家,在過年期間,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免犯了禁忌。
  • 中國春節傳統飲食習俗,初一到初七都有,你還記得幾個呢?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流傳到今天已經有幾千年的時間,可是現代人都在抱怨過年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有很多人都感嘆一點過年的感覺都沒有。實際上在傳承的過程當中有很多中國春節傳統的飲食習俗都已經被人們遺忘了,在古代的時候初一到初七都有特定的習俗,你還記得幾個呢?
  • 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啥習俗?給過年添點「味」!
    過年啦過年啦~新衣服穿起來~好吃的吃起來~大家燥起來!雖然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邁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的過年習俗可也不能忘!在咱們大東北,有這樣一段順口溜: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那麼大年三十之後的初一到初七,都有什麼樣的過年習俗呢~可能大伙兒跟八卦小編有相似的感覺。
  • 從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吃飯大有講究,你家今天吃的啥?
    從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吃飯大有講究,你家今天吃的啥?有句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這應該是北方的傳統,從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吃的飯都是有講究的,而且每天吃的都不一樣。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從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按照這個傳統吃,在新的一年就會順順利利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從初一到初七每天都要吃什麼?初一,大年初一要吃餃子,最好是除夕夜剩下的餃子。這代表著上一年有剩餘,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餃子,也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要交好運。這是北方的傳統,不過在近幾年也有不少的南方人加入到了吃餃子的行列中。
  • 初一到十五過年農村習俗 拜年燒門紙吃元宵!
    現在馬上就過年了,想起來都一點小小的激動,在農村有哪些習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初一大拜年,春節俗稱"過年",正月初一也稱為"元旦",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這個可是有講究的,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舊的習慣是要吃"水餃子"五日的(好像小時候只吃一天),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初七人勝節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這天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並在庭院攤煎餅,"燻天",我們這邊是炕餅。
  • 民俗專家勾勒春節日曆 初一到十五日日有講究
    但在廣東傳統年俗裡,春節要持續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昨日,記者請到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葉春生,勾勒出一張廣東「年俗日曆」。儘管廣州人的年越過越現代,但傳統農曆年的許多習俗還是傳承了下來,並在不斷發展中添上新意。  年初一:賀新歲  農曆的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這一天,人們凌晨起來祭祖拜神、殺雞。
  • 過年常見禮儀、親戚見面稱呼…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忌諱(完整版)
    過年期間的各種講究忌諱你知道多少?現在知道還不晚哦~!初一: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 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你知道幾個?
    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你知道幾個?2018說過去就過去了,如今已經是一月份的中旬,離過年已經不遠了,現在正是忙著置辦年貨的時候,還有進行大掃除。其實過年的傳統遠遠不止這些,畢竟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傳統節日了,裡面有很多習俗都已經漸漸被遺忘。過年的日子裡,從初一到初七每天在飲食上都是有不同的講究,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還在延續這種傳統呢?在南方,每次過年都是大魚大肉的,而且除夕的菜一定是吃不完的,非要剩下一些,留到後面幾天吃,象徵著年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