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餅、古人如何過中秋?世界各地圓月夜好看嗎?

2020-10-06 雲石趣聞

「中秋節」 在唐代,已成為全國性的節日。當中秋節來臨,民間有祭月、拜月、賞月的習俗。古人過中秋,儀式感滿滿, 有十件事,是在中秋節做的,是什麼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年「十一」,恰逢國慶、中秋「雙節」同慶。中秋節,國人有祭月、拜月、賞月的習俗。你賞月了嗎? 世界各地月亮、供你欣賞。

中秋節

一.中秋節必做的十件事

1、吃月餅

古人對月餅雅稱:「荷葉」、「芙蓉」等。月餅講究味道,常用餡料有:火腿臘肉、糖拌紅豆沙、瓜子松仁等,面料講究酥脆。餅面圖案,最早是先畫在紙上,再粘貼在餅面上,後來,餅面圖案經過改造,直接用木模壓制而成,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月餅樣式了。

中秋吃月餅

2、燃燈

在湖廣一帶,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江南一帶,制燈船。近代,中秋燃燈更為興盛。廣東地區,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上糊色紙,繪各種鳥獸、著各種顏色。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中秋燃燈

3、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詩。中秋觀潮,是中秋盛事。今天,中秋觀「錢塘潮」,是一樂事。


中秋錢塘潮

4、玩兔兒爺

請「兔兒爺」回家過中秋

清代宮廷,月中玉兔稱「太陰君」;民間不同,百姓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中秋有玩兔兒爺的風俗。

5、熬夜

民間有傳說,中秋之夜越晚睡、人越長壽。人們一般在中秋夜,會睡得晚一點,年輕人會借中秋「男女相會」、也會玩個通宵。今天,中秋之夜有央視「中秋晚會」,每到中秋,大家在電視前觀看「中秋晚會」。

央視中秋晚會

6、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如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就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臺灣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好菜,嫁好婿」。就是指這習俗。

上海中秋之夜

7、吃鴨

桂花鴨、鹹水鴨、烤鴨等,在中秋變身佳餚。古代普通人家吃一次肉很難,中秋能吃上一次鴨肉,就是一件美事。

桂花鴨

8、吃大閘蟹

江浙一帶,秋風來襲,湖蟹膏滿肥壯,中秋時節、正是品蟹的大好時光。今天、陽澄湖大閘蟹,名冠天下,大閘蟹美食通達四方。


中秋吃大閘蟹

9、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寓意闢邪消災,並有不信邪之意。

吃芋頭

10、飲桂花酒

中秋十月,金桂飄香。今年的桂花,泡製新酒,往年的桂花酒,經過一整年的放置,花香撲鼻,中秋之夜,暢飲桂花酒,是美妙的享受。

桂花美酒

二、世界各地圓月之夜欣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年「十一」,恰逢國慶、中秋「雙節」同慶。今年中秋節,你賞月沒?

中國上海

上海

希臘雅典

雅典衛城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

法國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

巴西裡約熱內盧

巴西裡約

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

土耳其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

日本東京淺草寺

淺草寺

新加坡

新加坡

泰國芭提雅

芭提雅

美國紐約曼哈頓

紐約曼哈頓

香港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

臺灣臺北

臺北

澳門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

雲石趣聞、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古人又如何過中秋呢?
    合家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聚餐等的習俗開始流行。月餅一開始只是一種點心,為何會和中秋團圓聯繫到一起,說法有很多。第一說法是唐軍裴寂發明了月餅,並作為軍餉發放給士兵,成功解決了軍糧問題,於是就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慣。
  • 古人如何過中秋
    不妨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習俗,看看古人如何過中秋。祭月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些內容反映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在古代,民間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 看西瓜視頻才知道:古人過了1600多年中秋,從未吃過一塊月餅
    筆者在西瓜視頻創作人青史說那裡,看他講五仁月餅,在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一個歷史知識:原來中國的老祖宗過了1600多年的中秋節,但是卻從來沒有吃過一塊月餅。"可知,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也承襲了過中秋的傳統。從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到元朝末年(公元1368年),從傳統的祭月儀式,到官方的文書確立,中秋節走過了至少1600年的歷史,但是卻沒有出現過一次"月餅"的身影。雖然蘇軾有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是並沒有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記載。
  • 過中秋一定要吃月餅嗎?聊聊寧波人的中秋習俗
    「八月中秋月餅圓,節筵都做一天延。城東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鬧畫船」,這是《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中對老底子寧波人過中秋的描述。「八月中秋月餅圓」過中秋一定要吃月餅嗎?中秋月餅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當有人熱情地把它遞到你面前,你嘴角擠出的笑容透露的很有可能是抗拒;可如果真的過一個沒有月餅的中秋,你或許又會有些失落。其實,對於寧波人來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月餅都不是中秋的必選項。在寧海,人們習慣「八月十六吃烊糕」。所謂「烊糕」,是把浸過的米和黃豆用石磨磨出來再蒸。
  • 古人吃的中秋月餅是什麼餡的?|史太Long
    中秋剛過,月餅還剩。來回憶(回味)一下月餅吧。可以確定的、有文獻可證的中秋月餅,出現在明代,因為不少明人筆記中都有過中秋吃月餅的記載,比如《西湖遊覽志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問: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 古人吃月餅用什麼瓷器盛放月餅,祭奉月神過中秋
    快到中秋節了,我就講八月十五古人過中秋節的事情,以及這麼重要的儀式,盛放月餅的瓷器用的是什麼樣式的?有什麼規矩嗎?《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祭拜月亮的意思。古代帝王,秋天祭月,中秋之時,天子要到城郊外舉行祭月設香案、擺瓜果點心。
  • 古人是如何過中秋的
    實際上,「中秋」一詞,最早是見於《周禮》一書中,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那是在唐代。據說呀,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 古人如何過中秋:觀濤、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
    在農曆八月十五的時候,秋天已經過半,早在先秦時代中秋這個特殊的日子就有了民俗的意義。《禮記》月令篇記載到仲秋之月,適合吃粥調理飲食。因為仲秋這個時候正好是望日,所以月亮特別明朗,那麼古代時候中國人都怎麼過中秋節呢?觀濤、賞月、品嘗美食等各種民俗活動還真不少。
  • 除了賞月吃月餅,這個中秋還能怎麼過?
    中秋節=團圓+吃月餅?NONONO,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很多朋友不知道,除了賞月、吃月餅,中秋能做的事可太多了。比如觀潮、燃燈、猜謎、燒塔、玩兔兒爺等等,都是我國各地過中秋的傳統習俗。
  • 福建中秋習俗地圖:拜月賞月吃團圓飯 各地是怎麼過中秋的?
    原標題:福建各地中秋習俗別具一格 抱走他人南瓜不算偷 昨晚,福州三坊七巷舉辦中秋活動,中秋節前後,福建各地都會舉辦類似的活動 北宋太宗年間,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此後,中秋節日漸隆重。明朝以來,賞月、祭月、吃月餅的風俗大盛,一直流傳到現代,中秋節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作為民間大節,中秋節的民俗活動特別豐富,而且主要集中在晚上進行,包括拜月、賞月、吃團圓飯、吃月餅,以及在月下進行各種遊樂活動和觀月佔候活動等,天上的圓月與人間的團圓、豐收聯繫起來,賦予了節日美滿、喜慶的氣氛。
  • 古代月餅長什麼樣?古人如何吃月餅?這些中秋知識快來get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許多人因此認為蘇東坡在吃月餅。然而據溫州大學學報所載的《中秋月餅考》,月餅真正成為中秋節的標配是在明代。  胡餅可看做是月餅的前身。「餅」最早是作為麵食的統稱,東漢劉熙在《釋名》中談到胡餅,是一種較大的圓形的燒餅,上面加了胡麻,也即芝麻。  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 原來古人過中秋這麼有意思!(內附驚喜彩蛋)
    三秋中第二個月叫「仲秋」,故也稱為「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後來逐漸在宋朝開始盛行。2008年,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宋)那麼,古人是怎麼慶祝中秋節的呢?與現代的中秋習俗有什麼不同嗎?
  • 月餅流行之前的中秋吃什麼?吃肉肉
    早在四百年前,古人就已經為這種吃食賦予了中秋特供的美好寓意:「十五是為中秋,作餅肖月形,曰月餅,有相饋贈者,取團圓之義」——近乎完美的象徵寓意,加上以百年計算的悠久歷史,讓月餅當之無愧地成為中秋佳節首選的傳統美食。今天的中國人幾乎無法想像一個沒有月餅的中秋節。但月餅真的一直以來就是中秋節不可或缺的標配食物嗎?
  • 過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是什麼?
    小編說到吃月餅,想必大家肯定會想到中秋,可是關於它的歷史和很多傳說你都知道嗎?現在小編就和你們聊一下中秋專題。在節日到來之前各式的月餅都在爭相上市,可以說是大飽口福。作為美女必不可少的佳品,式項繁多,口味也各不同。關於它的來歷也有很多古老的傳說。
  • 又是一年中秋時,月餅誰都吃過,你見過月餅的製作過程嗎?
    又是一年中秋時,月餅誰都吃過,你見過月餅的製作過程嗎?又是中秋,又是月圓,中秋月餅甜又甜。讀者朋友,中秋月餅誰都吃過,你見過月餅的製作過程嗎?跟著小編來探訪。這裡是傳統美食,月餅之鄉,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街上有10幾家月餅加工廠。
  • 華人過中秋:看花燈、品酒吃月餅,洋女婿湊熱鬧
    【我的中秋我的節】華人過中秋:看花燈、品酒吃月餅,洋女婿湊熱鬧  中新網9月24日電(高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世界各地華人喜迎中秋佳節。近年來,中秋節在海外更加流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促成另類月餅與花樣配酒吃法,滿足口福之外,更瀰漫出全家團圓的暖心溫情。
  • 古人是怎樣過中秋的?這幾件文物帶你回到古代過中秋!
    每到中秋這一天吃月餅、賞月、猜燈謎是少不了的,早在唐朝,詩人張若虛就曾感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你有沒有好奇過古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古人如何祭月?古人也吃月餅嗎?北京人都喜歡的兔兒爺又有什麼來歷?
  • 中秋吃月餅的習慣一開始就有嗎?賞月吃月餅原來這麼多學問!
    2020年中秋和國慶節同一天,不少人關心的的可能是放假可以休息8天。不少朋友已經擬定好出遊計劃了!休息固然是好的,閒暇之餘對於中秋傳統佳節也可以漲漲知識呢!中秋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說的是每年秋季,朝廷會給老人提供粥食。在這裡,沒有明確「中秋」具體是哪一天。但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秋收是一年中的大事。
  •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_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2013年中秋佳節即將到來,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及中秋節的傳說等你知道和了解多少呢?這裡就為大家整理和準備了有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及中秋節的傳說等方面內容。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
  • 過中秋,臺灣人為啥青睞吃烤肉?
    新聞話題  時近中秋,閩南一帶進入了博餅狂歡季;而在海峽對岸,則盛行吃烤肉過中秋。臺灣為何會時興「吃烤肉、過中秋」呢?雖然吃烤肉過節,備受臺灣年輕人喜愛,但燒烤也增加了碳排放。該如何適度引導控制,避免節日裡油煙排放過量,造成空氣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