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古人又如何過中秋呢?

2020-10-04 史話漫漫

十五月圓話團圓。一眨眼,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今日就來聊一聊中秋節。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它擁有很多別稱,比如祭月節,拜月節,秋夕,月光誕等等。在上古時代,中秋節主要是祭拜月亮,表達感恩,祈求豐收。

因為中秋節正好在收穫農作物的時節,所以人民在收穫農作物後會舉行祭祀活動,祭拜月亮和土地神,祈求明年的豐收。而且一開始中秋節並不是八月十五這一天,最初是八月的某一天,然後變為秋分這一天,最後變為八月十五這一天。

中秋節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但真正定型是在唐朝。中秋節在唐朝時被確立為官方節日,盛行於宋朝之後,在明清時成為主要節日之一。合家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聚餐等的習俗開始流行。

月餅一開始只是一種點心,為何會和中秋團圓聯繫到一起,說法有很多。

第一說法是唐軍裴寂發明了月餅,並作為軍餉發放給士兵,成功解決了軍糧問題,於是就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慣。

第二種說法是唐太宗李世民徵討突厥,手下大將李靖屢立奇功,在八月十五這天凱旋,軍民通宵狂歡慶祝勝利,有個吐蕃商人向李世民獻圓餅慶祝,李世民大喜,於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類似的說法還有很多,真實性都有待商榷。個人認為中秋吃月餅應該是從唐朝開始,流行於宋朝宮廷,後來慢慢在民間流傳開來,最終在明朝時成為中秋節的習俗之一,全民都開始中秋吃月餅。「月餅」一詞最早出自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關於賞月吃月餅的記載則到了明朝才有。明朝《西湖遊覽志會》中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月餅按口味可分為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從餡料來分,有桂花、梅幹、五仁、豆沙、玫瑰、蓮蓉、冰糖、白果、肉鬆、黑芝麻、火腿月餅、蛋黃月餅等;按餅皮分,有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從造型上又有光面與花邊之分。

如今的月餅的種類口味形狀越來越多,除了傳統月餅外,還有冰皮月餅,冰淇淋月餅,椰奶月餅等等,除了圓形外,還有方型月餅。但中秋節最重要的是團圓,是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分享快樂,吃什麼類型的月餅並不是重點。在此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相關焦點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沒到中秋佳節時期,每個人第一個想法除了家人團員以外肯定會想到吃月餅,月餅已經成為了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的月餅口味也繁多,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中秋吃月餅、古人如何過中秋?世界各地圓月夜好看嗎?
    古人過中秋,儀式感滿滿, 有十件事,是在中秋節做的,是什麼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年「十一」,恰逢國慶、中秋「雙節」同慶。中秋節,國人有祭月、拜月、賞月的習俗。你賞月了嗎? 世界各地月亮、供你欣賞。
  • 古人吃的中秋月餅是什麼餡的?|史太Long
    中秋剛過,月餅還剩。來回憶(回味)一下月餅吧。可以確定的、有文獻可證的中秋月餅,出現在明代,因為不少明人筆記中都有過中秋吃月餅的記載,比如《西湖遊覽志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問: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吃月餅時這幾點要謹記
    中秋賞月吃月餅,已成為中秋佳節最具代表性的習俗了,只有吃了月餅的中秋節才算完整。那你知道為什麼中秋要吃月餅嗎?吃月餅需要注意什麼?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在我國歷史悠久。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有不同的說法。
  • 看西瓜視頻才知道:古人過了1600多年中秋,從未吃過一塊月餅
    筆者在西瓜視頻創作人青史說那裡,看他講五仁月餅,在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一個歷史知識:原來中國的老祖宗過了1600多年的中秋節,但是卻從來沒有吃過一塊月餅。"可知,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也承襲了過中秋的傳統。從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到元朝末年(公元1368年),從傳統的祭月儀式,到官方的文書確立,中秋節走過了至少1600年的歷史,但是卻沒有出現過一次"月餅"的身影。雖然蘇軾有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是並沒有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記載。
  • 古人如何過中秋
    不妨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習俗,看看古人如何過中秋。祭月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些內容反映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在古代,民間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 一年一度話中秋,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老王在此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中秋節大家都知道要吃月餅,但是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可能始於唐朝。後來在唐朝,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邊吃「胡餅」邊賞月,唐太宗覺得「胡餅」一詞不太好聽,就想改個名字,正好看到楊貴妃舉頭望月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朱元璋開闢了這一習俗?
    恰逢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撞了個滿懷,也讓今年的中秋佳節變得尤為不一樣。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回家的票也可謂是一票難搶,只為在這一佳節能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過,闔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在全民減肥的現在,近日流傳這樣一句話「中秋節減肥,是對月餅的極其不尊重!」可見,吃月餅是國人過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儀式感,五仁、蛋黃蓮蓉、紅豆沙、水果等等餡兒的月餅都很是暢銷。
  • 過中秋一定要吃月餅嗎?聊聊寧波人的中秋習俗
    「八月中秋月餅圓,節筵都做一天延。城東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鬧畫船」,這是《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中對老底子寧波人過中秋的描述。「八月中秋月餅圓」過中秋一定要吃月餅嗎?中秋月餅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當有人熱情地把它遞到你面前,你嘴角擠出的笑容透露的很有可能是抗拒;可如果真的過一個沒有月餅的中秋,你或許又會有些失落。其實,對於寧波人來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月餅都不是中秋的必選項。在寧海,人們習慣「八月十六吃烊糕」。所謂「烊糕」,是把浸過的米和黃豆用石磨磨出來再蒸。
  • 古人是如何過中秋的
    每逢佳節倍思親,馬上又要到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實際上,「中秋」一詞,最早是見於《周禮》一書中,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那是在唐代。據說呀,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 過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是什麼?
    小編說到吃月餅,想必大家肯定會想到中秋,可是關於它的歷史和很多傳說你都知道嗎?現在小編就和你們聊一下中秋專題。在節日到來之前各式的月餅都在爭相上市,可以說是大飽口福。作為美女必不可少的佳品,式項繁多,口味也各不同。關於它的來歷也有很多古老的傳說。
  • 古人是怎樣過中秋的?這幾件文物帶你回到古代過中秋!
    今年的中秋節巧遇國慶節,這是21世紀裡僅有的4次神奇現象,下一次中秋和國慶相遇,要等到2031年呢!每到中秋這一天吃月餅、賞月、猜燈謎是少不了的,早在唐朝,詩人張若虛就曾感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柚子?原來背後有故事
    中秋佳節,一家人準備中秋應節食物過節,你又會吃什麼?除了人人都吃的月餅、柚子外,原來還有很多你未必知道的應節食品!立即細數中秋必吃美食和拆解背後原因!中秋為什麼吃月餅?月餅的由來傳說有很多,其中一個故事是朱元璋為抗元,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成功推翻元朝。自此月餅成為中秋應節食物!
  • 中秋為什麼吃月餅?
    吃著吃著,沿傳下來,廣潮京蘇滇 中國五大月餅,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 的描述,是明代,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已經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 古人如何過中秋:觀濤、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
    在農曆八月十五的時候,秋天已經過半,早在先秦時代中秋這個特殊的日子就有了民俗的意義。《禮記》月令篇記載到仲秋之月,適合吃粥調理飲食。因為仲秋這個時候正好是望日,所以月亮特別明朗,那麼古代時候中國人都怎麼過中秋節呢?觀濤、賞月、品嘗美食等各種民俗活動還真不少。
  • 古人吃月餅用什麼瓷器盛放月餅,祭奉月神過中秋
    快到中秋節了,我就講八月十五古人過中秋節的事情,以及這麼重要的儀式,盛放月餅的瓷器用的是什麼樣式的?有什麼規矩嗎?《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祭拜月亮的意思。古代帝王,秋天祭月,中秋之時,天子要到城郊外舉行祭月設香案、擺瓜果點心。
  • 馬上就到中秋節了,為什麼中國人要過中秋呢?
    很快就要到2019年的中秋節了,又是一個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中秋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與新年春節齊名,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過中秋節嗎?中秋又被稱為月夕、八月節或者團圓節等,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又恰逢三秋之半,所以又被稱為中秋。中秋最開始流行起來,在我國的唐朝,而到了宋代的時候,大家就都普遍接受中秋節的存在並且想辦法來紀念它了。
  •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和吃月餅?從中秋的團圓情節看中國的民俗文化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和吃月餅?從中秋的團圓情節看中國的民俗文化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眾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它是一個除春節之外最隆重的節日。從歷史角度來講中秋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禮》中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記載,這也是有關「中秋」最早的文字記錄。
  • 月餅流行之前的中秋吃什麼?吃肉肉
    早在四百年前,古人就已經為這種吃食賦予了中秋特供的美好寓意:「十五是為中秋,作餅肖月形,曰月餅,有相饋贈者,取團圓之義」——近乎完美的象徵寓意,加上以百年計算的悠久歷史,讓月餅當之無愧地成為中秋佳節首選的傳統美食。今天的中國人幾乎無法想像一個沒有月餅的中秋節。但月餅真的一直以來就是中秋節不可或缺的標配食物嗎?
  • 中秋漸近,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起源的?為什麼要吃月餅嗎?
    中秋之於華夏,總是象徵著團圓與美好,那麼這個萬眾期待的節日是怎麼由來的?又有誰知道呢?古人認為中秋月圓之際,食用粥糜可以緩解衰老,可見,防止衰老,延年益壽,不止是現代人的話題,先秦古人也極其熱衷!當然這裡的中秋只是時間的概念,僅僅表明中秋節當天是叫「中秋」,而不是叫「上秋」或「下秋」,那麼中秋節是怎麼由一個日子變成一個風俗習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