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學分績點4.36
學習成績和綜測均為專業第1
保研獲得4所高校的offer
最終選擇人大
今天
來聽聽學霸楊逸謙的學習經驗
楊逸謙
中共黨員,武漢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社會學院廣告1702班學生。平均學分績點4.36,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均為專業第1,保研至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在校期間,曾在校報編輯部、院團委、院辯論隊任職,並擔任班級學習委員,參與2項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榮獲國家獎學金、薪火獎學金、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湖北省二等獎等榮譽。
學習經驗
打好基礎 踏實努力
從大一開始,楊逸謙對專業課學習一直有著嚴格要求。「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與老師互動交流,課後定期回顧、拓展和參與一些科研與學科競賽,努力做好每一次大作業,考前認真梳理」,他一直堅持著做好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事情,打好自己學習的基礎。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讓他對於所學的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競賽上,他積極參與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獲得了湖北省二等獎的獎項,在科研上,他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並驗收合格。他踏實的努力,讓他收穫頗豐,也為之後的保研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部分榮譽證書
積極實踐 自我提升
大一大二兩年,楊逸謙選擇加入了多個團隊。豐富的實踐經歷,既讓他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也獲得不同側面的提升。在校報編輯部的工作,鍛鍊了他的寫作能力,學院團委則鍛鍊了他的組織溝通能力,辯論隊為他提供了多元回答問題的廣闊感和包容度,班級工作也幫助他找到了流動教室中的歸屬感。
在參與學生工作中,他遇到了很多指導老師。他們說過很多令他至今都記憶深刻的金句,也成為他不斷加強對學生工作理解的源動力所在。「用實力讓情懷落地」、「上臺能講,下筆能寫」、「做工作要主動、用心地去發現同學們的需求」。
楊逸謙認為,適當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和學生工作,這既是對自己的鍛鍊,也會在有時認識到一些寶貴的人甚至是發現一些新機遇。
大二擔任學院團委創新創業部的副部長時,楊逸謙在參與當年的人文社科論壇籌備工作時,偶然認識華中師大新聞傳播學院的一個優秀學姐。後得知她保研到了人大新聞傳播學院,因此也萌生了將人大作為目標的念頭。
抓住機會 充分準備
找到努力的方向後,楊逸謙堅持努力學習,保持專業第一的成績,重新刷英語六級分數到一個新的區間,同時著手準備保研的相關事項。他著手開始計劃寫作依託項目的論文,通過學習一種正規的傳播學量化研究方法來完成這篇論文,成為了學術上寶貴的收穫。這些潛移默化的收穫,慢慢積澱為他後續保研面試過程中的砝碼之一。
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他始終篤信「求上得中」的道理,沉下心來,用類似考研的要求去準備保研。從傳播理論、新聞理論到廣告理論;從傳播學範式流派到公共傳播與對話;從網絡傳播、人機協同、5G傳播變革、認知神經傳播等學科前沿熱點到各類英語口語練習。漫長的時間裡,他堅持做好專業知識儲備,最終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成績。
回首四年 感謝陪伴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親人。他們在遙遠的地方經常關注著我的學習生活狀態,儘管有時或許他們並不在意我具體在學什麼內容,但是他們一直都會鼓勵支持著我。我也很感謝我的輔導員。廖明靜老師作為我大學啟程路上的第一人,為我提供了指引,教會了我如何在學習和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而王多老師和萬偉偉老師則在我後期的提升與持續發展中給了我諸多寶貴支持;尤其是疫情期間,申報學校時需要用的很多材料都不在身邊,王多老師提供了很多幫助。
專業學習過程中,儘管與每個老師交流的機會不盡相等,老師們授課與治學方式也風格迥異,但都能從老師們那裡得到新的認知。「核心概念還需要進一步提煉」 、「洞察消費者」 、「戲劇性就存在於生活中」、「選一種感興趣的網際網路內容、產品或服務,去把它玩透」、「多讀前沿期刊,看看別人在研究什麼,而不是自己拍腦袋想」、「線條是會呼吸的,是有生命的」…… 正是這些老師們的諄諄教誨,給了楊逸謙更大的認知空間。
理工四年,感謝我的朋友和同學們。從課堂學習到課外活動,從比賽合作到生活交流,我們一起奮鬥,一同成長,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有美好未來。
建議分享
你學習的好方法好經驗?
首先是多與老師及同輩交流。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可以豐富我們單一的思維角度。當然,在交流前最好先有自己的一些思考。
然後是要把專業學習自覺地融入生活。專業學習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本能角度。對我來說,每一次與人溝通都是在做傳播,每一次展示自我都是在做廣告,每一次拍照都是在重新體會構圖與色彩,每一次使用社交平臺都可以對其中的表達與互動多點感悟。
將熟悉的東西陌生化,陌生的東西熟悉化。熟悉的東西陌生化,即面對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比如社交平臺、算法推薦等,我們應當努力從中找到新的思考甚至是可以做研究的切入點;陌生的東西熟悉化,使我們學會用專業思維與底層邏輯去找尋層出不窮的網絡傳播新現象背後更穩定的脈絡和模式。
最後就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凡事都用更高的標準先去做要求,這樣結果再壞也不會壞到哪裡去了。
可以給學弟學妹一些保研方面的建議嗎?
建議的話有以下幾點吧!
合理定位,提前了解。定位五要素:本科院校層次、學習成績的專業排名、英語水平、科研經歷、學科競賽(這一項可以包含一點適度的專業實踐實習)。定位三原則:自身情況+參考往屆同層次同學的去向+ 適度衝。前兩者是客觀的情況,最後一個原則是想說如果沒有完全可以參考的模板,適度衝一衝比目前高一層次的學校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能盲目衝而丟了最穩的一些學校。
全面發展,完善自我。在學習過程中,硬體與軟體都必須重視。硬體是自己外在可以量化的東西。比如:成績、英語、科研項目和競賽;軟體是不可見但存在於自己心腦裡的東西,即對這個專業形成的基本知識脈絡、對專業前沿話題的關注與基本理解、英語表達能力等。
保持良好社交。微博上的保研超話、各類保研公眾號信息推送、各大保研機構旗下的交流群、身邊準備保研的同學…… 與一群有共同目標的人互相交流鼓勵,這個過程可以緩解焦慮、互通有無,更能收穫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你對未來的研究生學習和生活有做什麼規劃?
接下來會把大四當做準研究生來過,近期也在準備聯繫導師和安排之後的學習。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吧,前期主要是紮實理論、訓練研究能力;中期則需要在前期嘗試的基礎上儘快確定未來道路;最後朝著這個道路做更精準的努力。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武漢理工大學。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