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ssom」——花朵、如鮮花般綻放。這是武漢科技大學化工學院2016級本科畢業生趙佳陽的微信名,意為前途無量的人。
本科期間,她以第一作者發表兩篇SCI論文,憑藉排行年級第一的績點與豐富的科研經歷,順利保研中國科學院大學。今年6月,帶著「優秀畢業生」稱號,趙佳陽從武科大畢業。
保研國科大,得益於趙佳陽獨立完成的第一個課題:Heteroatom-doped carbon nanofilm embedded in highly ordered TiO2nanotube arrays by thermal nitriding with enhancedelectrochemical activity的科研經歷。成功保研後,又進一步助推她完成了第二篇論文:Ultra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with trace amount platinum loadings on free-standing mesoporous titanium nitride nanotube array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做事認真、踏實,執行力強
大三,趙佳陽確立了電化學的研究方向,經科任老師陳陽的推薦,進入了導師陳榮生教授的課題組。「初入課題組的一個月,研三將畢業的師兄楊俊耐心仔細地教我實驗操作,帶我做實驗。友愛互助的課題組氛圍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留在這個課題組!」她說。
打磨鈦片、使用反應釜、電化學工作站、高壓可編程電源、管式爐,師兄楊俊都會給她耐心講解。和科研本身一樣,實驗操作的學習同樣需要循序漸進。趙佳陽的課題實驗需要使用管式爐進行氨氣退火,楊俊從最簡單的空氣退火開始教,進而教安全一點的氮氣退火,最終過渡到氨氣退火,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陳榮生談起對趙佳陽的印象,「她做事很認真、踏實。大三時她來找我,想進實驗室做實驗,看著她很認真的樣子,我答應了,決定讓她試試。開始她每天跟著師兄師姐學習實驗技能,經過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安排給她的任務,她總能高質量地完成。此後我就給她安排了一些獨立的課題。」
陳榮生安排給趙佳陽的第一個課題,是發展一種尿酸傳感器。白天,趙佳陽除了上課,都在圖書館自習。碰上時間長的化學反應,她趁中午進實驗室,把裝置搭好,反應穩定後,掐好表返回圖書館自習,等晚上化學反應完成,再去關實驗進行後續操作。遇到需要時刻監測的反應,她就抽出周末的空閒時間,完成實驗。
課業繁重的大三,趙佳陽每天都在圖書館閉館後,前往實驗室做實驗,趕在學校門禁前趕回宿舍,還要在宿舍整理實驗數據、學習筆記。有幾次,因為實驗進程緩慢,她在實驗室做到轉鍾,只能走小道到學校大門,繞路回宿舍。「我曾有好幾次門禁之後,遇到一個和我一樣做實驗到很晚的同學,結伴回宿舍。」結伴而行、相互鼓勵的經歷,讓她記憶猶新。
她經常在晚自習時找導師討論論文的構思、摘要怎樣寫,陳榮生每次都會詳細地講論文的結構,如何表達合適。為給趙佳陽答疑解惑,導師陳榮生有時也加班到很晚。
趙佳陽一直注重英語積累。選修專業英語,閱讀摘抄英文文獻的經歷,讓她能從容撰寫全英文SCI論文。學習基礎實驗操作、材料製備、數據表徵、開始課題實驗、撰寫論文……趙佳陽用近一年時間。2019年9月,論文成功發表在電化學分析領域經典期刊《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3.217)
為提升能力繼續科研
第一篇論文發表前,趙佳陽已經成功保研。為了熟悉研究生生活,她選擇繼續在課題組做課題。
因為趙佳陽執行能力強、有科研能力,導師陳榮生便給她的第二個課題增加了難度——發展一種介孔納米管陣列負載鉑,研製出一種低鉑催化劑用於電化學析氫。其質量活性超過商品鉑碳催化劑數倍,在氫能源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進行第二個課題時,師兄楊俊已經畢業,趙佳陽主要和實驗室的王嬌、劉藝琳、程琳幾位師姐討論,積極參加課題組的組會,定期嚮導師匯報實驗進度。
有時候,趙佳陽實驗數據會和師兄師姐有出入,這需要她大量查閱文獻,學習分析方法,對實驗進行調整改善。最讓她煩惱的,是多次重複實驗仍然得到比較奇怪的數據。為了對其進行分析解釋,趙佳陽從網上找了很多實驗分析的視頻學習,同時,還進入了各種qq群、微信交流群,向群內化工行業大咖請教。
陳榮生課題組師生。第一排左一為趙佳陽,第二排左二為導師陳榮生教授。
今年6月24日,趙佳陽的第二篇論文被材料學頂級期刊《Nanoscale》接收,影響因子6.97。這次,她做完實驗、寫好論文,僅花費了半年時間。在漫長的投稿回稿時間裡,趙佳陽遇到了很多困難。在疫情期間,很多事情變得不那麼容易實現,比如需要補實驗、實驗數據處理等問題,陳榮生老師盡他最大的努力指導與幫助她。
陳榮生說:「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完成這麼多工作,也得益於趙佳陽和實驗室研究生保持的良好關係,碰到問題時能夠及時解決。本科階段課程很多,她也能夠把時間安排好,經常在實驗室工作到晚上11點,很勤奮。」
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認真學習
績點連續四年年級第一,是她成功保研的前提。
在黃家湖校區時,趙佳陽就一直保持著高中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做好預習複習和課堂筆記。早上,她會提早前往教室或者圖書館,背英語單詞和公式定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她以圖書館內考研的學長學姐為榜樣,保持充足的學習時間和較高的學習效率。
「在大一大二要好好學習,在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的同時,多參加一些比賽並儘可能獲獎。大三仍然需要認真學習,在保證不耽誤專業課學習的前提下,抽出儘可能多的時間參加科研實踐,提升動手操作能力。」趙佳陽分享保研經驗。
「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趙佳陽表示,到青山校區後,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開卷考試的科目和閉卷不同,在課後需要多看PPT和課本,文字太多的科目不適合做太詳細的筆記。對於部分專業性較強的科目,比如化學反應工程等,雖然也是開卷,但是上課仍然需要非常認真地聽講、課後做筆記。
參與學科競賽,同樣對保研有益。大三下學期,趙佳陽參加了湖北省化學化工創新成果報告會,讓她尤其感動與感激的,是導師陳榮生幫他一字一句地敲打修改參賽文章。
「不管大學生活多麼豐富,請一定牢記: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學習!不僅是好好上課、認真考試,更要主動地從社會提供的資源中學習。」趙佳陽向學弟學妹們提出建議。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