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這位女生本科期間發表2篇SCI論文,保研國科大!

2020-12-14 校園快報

「Blossom」——花朵、如鮮花般綻放。這是武漢科技大學化工學院2016級本科畢業生趙佳陽的微信名,意為前途無量的人。

本科期間,她以第一作者發表兩篇SCI論文,憑藉排行年級第一的績點與豐富的科研經歷,順利保研中國科學院大學。今年6月,帶著「優秀畢業生」稱號,趙佳陽從武科大畢業。

保研國科大,得益於趙佳陽獨立完成的第一個課題:Heteroatom-doped carbon nanofilm embedded in highly ordered TiO2nanotube arrays by thermal nitriding with enhancedelectrochemical activity的科研經歷。成功保研後,又進一步助推她完成了第二篇論文:Ultra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with trace amount platinum loadings on free-standing mesoporous titanium nitride nanotube array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做事認真、踏實,執行力強

大三,趙佳陽確立了電化學的研究方向,經科任老師陳陽的推薦,進入了導師陳榮生教授的課題組。「初入課題組的一個月,研三將畢業的師兄楊俊耐心仔細地教我實驗操作,帶我做實驗。友愛互助的課題組氛圍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留在這個課題組!」她說。

打磨鈦片、使用反應釜、電化學工作站、高壓可編程電源、管式爐,師兄楊俊都會給她耐心講解。和科研本身一樣,實驗操作的學習同樣需要循序漸進。趙佳陽的課題實驗需要使用管式爐進行氨氣退火,楊俊從最簡單的空氣退火開始教,進而教安全一點的氮氣退火,最終過渡到氨氣退火,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陳榮生談起對趙佳陽的印象,「她做事很認真、踏實。大三時她來找我,想進實驗室做實驗,看著她很認真的樣子,我答應了,決定讓她試試。開始她每天跟著師兄師姐學習實驗技能,經過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安排給她的任務,她總能高質量地完成。此後我就給她安排了一些獨立的課題。」

陳榮生安排給趙佳陽的第一個課題,是發展一種尿酸傳感器。白天,趙佳陽除了上課,都在圖書館自習。碰上時間長的化學反應,她趁中午進實驗室,把裝置搭好,反應穩定後,掐好表返回圖書館自習,等晚上化學反應完成,再去關實驗進行後續操作。遇到需要時刻監測的反應,她就抽出周末的空閒時間,完成實驗。

課業繁重的大三,趙佳陽每天都在圖書館閉館後,前往實驗室做實驗,趕在學校門禁前趕回宿舍,還要在宿舍整理實驗數據、學習筆記。有幾次,因為實驗進程緩慢,她在實驗室做到轉鍾,只能走小道到學校大門,繞路回宿舍。「我曾有好幾次門禁之後,遇到一個和我一樣做實驗到很晚的同學,結伴回宿舍。」結伴而行、相互鼓勵的經歷,讓她記憶猶新。

她經常在晚自習時找導師討論論文的構思、摘要怎樣寫,陳榮生每次都會詳細地講論文的結構,如何表達合適。為給趙佳陽答疑解惑,導師陳榮生有時也加班到很晚。

趙佳陽一直注重英語積累。選修專業英語,閱讀摘抄英文文獻的經歷,讓她能從容撰寫全英文SCI論文。學習基礎實驗操作、材料製備、數據表徵、開始課題實驗、撰寫論文……趙佳陽用近一年時間。2019年9月,論文成功發表在電化學分析領域經典期刊《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3.217)

為提升能力繼續科研

第一篇論文發表前,趙佳陽已經成功保研。為了熟悉研究生生活,她選擇繼續在課題組做課題。

因為趙佳陽執行能力強、有科研能力,導師陳榮生便給她的第二個課題增加了難度——發展一種介孔納米管陣列負載鉑,研製出一種低鉑催化劑用於電化學析氫。其質量活性超過商品鉑碳催化劑數倍,在氫能源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進行第二個課題時,師兄楊俊已經畢業,趙佳陽主要和實驗室的王嬌、劉藝琳、程琳幾位師姐討論,積極參加課題組的組會,定期嚮導師匯報實驗進度。

有時候,趙佳陽實驗數據會和師兄師姐有出入,這需要她大量查閱文獻,學習分析方法,對實驗進行調整改善。最讓她煩惱的,是多次重複實驗仍然得到比較奇怪的數據。為了對其進行分析解釋,趙佳陽從網上找了很多實驗分析的視頻學習,同時,還進入了各種qq群、微信交流群,向群內化工行業大咖請教。

陳榮生課題組師生。第一排左一為趙佳陽,第二排左二為導師陳榮生教授。

今年6月24日,趙佳陽的第二篇論文被材料學頂級期刊《Nanoscale》接收,影響因子6.97。這次,她做完實驗、寫好論文,僅花費了半年時間。在漫長的投稿回稿時間裡,趙佳陽遇到了很多困難。在疫情期間,很多事情變得不那麼容易實現,比如需要補實驗、實驗數據處理等問題,陳榮生老師盡他最大的努力指導與幫助她。

陳榮生說:「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完成這麼多工作,也得益於趙佳陽和實驗室研究生保持的良好關係,碰到問題時能夠及時解決。本科階段課程很多,她也能夠把時間安排好,經常在實驗室工作到晚上11點,很勤奮。」

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認真學習

績點連續四年年級第一,是她成功保研的前提。

在黃家湖校區時,趙佳陽就一直保持著高中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做好預習複習和課堂筆記。早上,她會提早前往教室或者圖書館,背英語單詞和公式定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她以圖書館內考研的學長學姐為榜樣,保持充足的學習時間和較高的學習效率。

「在大一大二要好好學習,在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的同時,多參加一些比賽並儘可能獲獎。大三仍然需要認真學習,在保證不耽誤專業課學習的前提下,抽出儘可能多的時間參加科研實踐,提升動手操作能力。」趙佳陽分享保研經驗。

「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趙佳陽表示,到青山校區後,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開卷考試的科目和閉卷不同,在課後需要多看PPT和課本,文字太多的科目不適合做太詳細的筆記。對於部分專業性較強的科目,比如化學反應工程等,雖然也是開卷,但是上課仍然需要非常認真地聽講、課後做筆記。

參與學科競賽,同樣對保研有益。大三下學期,趙佳陽參加了湖北省化學化工創新成果報告會,讓她尤其感動與感激的,是導師陳榮生幫他一字一句地敲打修改參賽文章。

「不管大學生活多麼豐富,請一定牢記: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學習!不僅是好好上課、認真考試,更要主動地從社會提供的資源中學習。」趙佳陽向學弟學妹們提出建議。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

相關焦點

  • 左詩語:武漢紡織大學發表四篇SCI論文的本科「學霸」
    近日,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學院2019屆畢業生左詩語,以404分的高分被本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左詩語在校期間發表過7篇高水平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這位有著共同申請發明專利7項的本科生學霸,將在熟悉的校園繼續他的環保科研夢。
  • 本科期間,發表一篇SCI論文,有多難?對考研有用嗎?
    這篇文章,我們討論一個話題,關於SCI論文與考研的關係,本科期間發表SCI,有多難?到底對考研有沒有用? 在討論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SCI,因為,即使是有些研究生,可能都不太了解SCI。 什麼是「SCI」?
  • 2015年武漢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保研名單
    2015年武漢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保研名單 整編:湖北研究生網 發表時間2014-09-17 16:31 瀏覽:次 武漢科技大學2015年本科畢業生保研名單
  • 23歲本科生2年發表14篇SCI論文,網友:怎麼還考研?
    近日,南通大學的一位本科畢業生王子恆因為2年發表14篇SCI論文而上了熱搜。根據高校的宣傳,這位同學不僅成績優異,同時還是10餘本雜誌的外審專家和一個公司的董事。這樣一位全能的「學霸」自然受到追捧,畢竟SCI論文發表的難度做科研的同學都知道。
  • 他本科期間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學術水平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
    他,潛心科研,本科期間發表SCI學術論文10篇,3篇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目前被錄取至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其導師評價他「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他,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胡滿琛,一起來看看榜樣的故事吧。
  • 她本科以一作發表SCI論文,完成國家級大創項目,從川大保研清華
    本期建環榜樣的主人公是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2016級本科生付香雲同學,她以優異成績成功保研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她的大學生活豐富充實,她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在校期間她榮獲國家獎學金、四川省優秀畢業生、「深水杯」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等諸多榮譽。和小築一起來pick這個小姐姐吧!
  • 本科四年各發表3篇SCI論文 浙理情侶雙雙保研浙大
    葉柏鏞和閆夢蝶 錢江晚報 圖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有一對「學霸情侶」——閆夢蝶和葉柏鏞,兩人雙雙保研浙大的喜訊在學校中傳開,引得學弟學妹們心生羨慕。在本科四年就已經各自發表了3篇SCI學術論文,並組隊獲得2017年浙江省大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在參加浙江大學暑期夏令營後,被評為擬錄取優秀營員。獲得學校的推免資格之後,他們成功申請到浙江大學化學系直博。一次「偷拍」兩人結緣閆夢蝶和葉柏鏞因一次偶然的「偷拍」結緣。
  • 各大學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清華第4北大第5,第一名是何方神聖
    《2018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近日發布,SCI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
  • 科學網—國科大本科畢業生再交亮眼成績單
  • 國科大萬名研究生畢業 有一半論文被SCI收錄
    國科大黨委書記張杰給畢業生點讚(國科大供圖)國科大校長丁仲禮與畢業生合影並握手(國科大供圖)張杰、丁仲禮為畢業生扶正流蘇(國科大供圖)張杰書記的朋友圈(楊天鵬供圖)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賀迎春) 「每所大學一年都會有兩個收穫季節。
  • 中國高校發表《Nature》論文數量大學排名,第一非清華!
    像搞科研的研究生們和博士生們,他們的導師以及學校都會要求他們儘可能地發一篇sci論文,曾經上過研究生的同學們,應該對這樣的期刊非常的關注,在開學時期就要求自己努力的搞科研,做數據,做實驗,希望能夠儘早的發表一區或者二區的sci論文,還有一個含金量更高的,就是自然雜誌了。
  • 她本科以優異成績保研,發表SCI論文,到如今榮獲碩士國家獎學金
    主要獲獎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天津市創新獎學金研究生學業一等獎學金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天津市二等獎天津財經大學唱響研究聲校園歌手大賽亞軍姚松與導師及團隊成員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國際期刊合作發表SCI檢索論文3篇,在《軟科學》核心期刊發表CSSCI檢索論文1篇,在投SCI/SSCI論文3篇,參與編寫著作1部。
  • 挑戰自我,走出舒適圈:他發表sci論文,申報3項專利,保研武大!
    2018年12月 新華聯B類獎助金;2019年2月與IET COMMUNICATIONS二作(導師一作)發表SCI論文;2019年湖南省創新創業優秀畢業生;2019年中南大學優秀畢業生;2019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長沙市青年代表學習,堅持進步Q:能和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你的專業嗎?
  • 學霸故事:本科生的他,發表2篇SCI論文,並以成績第1保研華師!
    本科期間主持、參與校級及以上創新創業項目10餘項以一作身份發表論文四篇(其中SCI兩篇,EI一篇),第一完成人身份完成軟體著作權四項,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杭州師範大學校級優秀畢業生等榮譽,他就是來自理學院遙感地學系19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中國人民大學美女學霸:發表4篇論文,成績年級第1,還被保研!
    2018 年吳玉章獎學金獲得者,學分績點3.91,和綜合測評均列年級第一,保研至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公共管理專業,發表4篇獨著論文,其中一篇CSSCI,獲2017年校長獎學金,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這位「國民表率、社會棟梁」新時代青年,書寫著怎樣的求學故事呢?
  • 湖北7位「超級學霸」:保研名校、開公司,還發表10篇SCI
    在導師董志兵教授的指導下,劉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表了8篇第一作者SCI論文和2篇共同第一作者SCI論文(武漢工程大學均為第一單位),連續3次獲得一等獎學金、連續2次獲得特等獎學金、連續2次獲得國家獎學金。他是化環學院研究生的傑出代表,也是其所在實驗室(1421實驗室)的中流砥柱。
  • 她本科4年以一作發7篇SCI論文,達到博士生畢業要求,被保研北大
    校長獎章、化工學院第六屆院長獎章、江蘇省省級三好學生、三次國家獎學金、七次校特等獎學金、2018年度工信創新創業特等獎學金、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優秀論文」、兩屆校「創新杯」特等獎、以第一作者發表7篇SCI論文……諸多榮譽的背後是於夢詩的不懈努力與堅持。
  • 在世界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篇
    原標題:在世界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篇本報訊(記者王震 通訊員鄒星)記者昨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2012級材料物理專業本科生熊方宇,近日榮獲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是什麼意思?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是什麼意思,sci,ssci與cssci之間有哪些區別?論文發表,sci論文寫作,期刊出版,論文潤色,普刊核心,科技核心論文首先,我們都已經知道了論文發表的目的就是為了分享自己在某個學科領域的成就與經驗,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