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地產開發商數十億元重修蔡元培故居(圖)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8月9日,蔡元培故居,修繕後的中院正房乾淨整潔。實習生 李雨 攝

  新京報訊 日前,在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區縣工作會上,東城區委常委、副區長樸學東表示,保護名人舊居已列入東城區今年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計劃。目前,東城區政府正在探索保護名人舊居的有效路徑,希望引入企業力量,做好名人舊居的騰退修繕。

  目前,包括陳獨秀、冰心、侯寶林等人居住過的超過100處名人舊居,已經統計在冊(包括已認定的名人故居,未被權威部門認定為名人故居但有一定人文價值的、名人居住過的歷史遺存)。

  東城區文委稱,這些散落在胡同中的建築,僅有26處是掛牌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有7處被列為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多數不具備「文物」的身份,不少名人舊居已成為民居或單位辦公地。

  正在承擔「北京市名人故居保護研究」課題的魯迅文學院研究員王彬表示,目前我國尚沒有出臺針對「名人故居」的專項法律、法規。不少名人舊居歷經時代變遷,產權混亂,院落房屋的結構、風貌損毀嚴重。東城區文委文物科長汪源表示,認定難、產權理順難、現有住戶疏解難,是目前名人故居保護面臨的三大難題。

  據悉,東城區名人舊居保護與利用的探索工作,由該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和區文委合作,已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藉助高校研究力量,開展對區域內名人足跡的調查。

  汪源稱,要根據院落的文化價值和保護現狀,分門別類加以保護,疏解院落中擁雜的住戶,恢復傳統的四合院居住形態。

  東城區政府也希望引入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力量和更充沛的資金,做好名人舊居的騰退修繕。作為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的蔡元培故居,即為金寶街的開發商出資修繕維護的。2011年,蔡元培故居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樣的文物保護路徑比較普遍,應該提倡。」汪源說。

  ■ 爭議

  開發商能否還名人故居歷史風貌?

  由房地產開發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自己所開發的區域保護名人故居,東城區文委文物科長汪源認為,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有效的保護路徑,值得提倡。然而,民間文保人士也曾發出不同聲音:胡同被大批拆遷,僅僅在新起的高樓大廈間重建名人故居,只能是有形無神。

  文保人士曾一志曾舉例,市級文保單位、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祠所在的歷史環境西裱褙胡同已蕩然無存,于謙祠淪為高樓下的盆景。今年1月,位於東城區北總布胡同的「梁林故居」因該地塊的商業開發而被違規拆除,再次引發社會各界對名人故居保護的感慨、唏噓。

  一些文保人士擔憂,名人故居的保護更多是出於商業開發利益考量以及政治訴求需要,由此帶來的後果是「選擇性保護」,一些文化藝術名人的故居難以得到與歷史地位相符的保護。

  ■ 探訪

  開發商數十億元重修蔡元培故居

  東堂子胡同75號院坐落在繁華的金寶街背後。外表看起來是很普通的老北京胡同院落,青灰色的院牆外刻著「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元培故居」。

  1917年至1923年,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就在這裡居住。也就是在這裡,蔡元培點燃了「五四運動」的星火。歷經百年風蝕雨侵,小院數易其主,後因住戶不斷增加,造成私搭亂建嚴重,原本狹小的空間不堪重負。

  儘管1986年這裡已被東城區政府公布為區級文保單位,但到了1998年,東城區政府啟動金寶街舊城危房拆遷改造項目時,小院已經殘破不堪,舊時的四合院風貌破壞殆盡。

  2000年年末,東堂子胡同要拆遷,蔡元培故居也曾險些被拆。因社會各界多方呼籲,小院才得以原址保存。此後,開發建設金寶街的富華集團出資數十億元對蔡元培故居進行不落架維修。直到2009年,恢復了四合院風貌的蔡元培故居作為紀念館,正式對社會開放。

  走進如今的75號院,門帘、窗欞、廊簷一切都是鮮亮的,雨後地上冒出青苔。原來的三進小院側身和屋後新建了走廊和一間狹長的展廳,玻璃櫃裡擺著各種蔡元培生平的著作和關於他的舊物件。

  紀念館的維護經費不菲,如今也由富華集團承擔。兩名專職工作人員說,為了儘量恢復故居原貌,該集團按照明清時代風格,特意在蔡先生的臥室裡定製了老榆木的單人床、楠木書桌。柱子和廊簷的油漆,則要經過17道工序。

  如今,蔡元培故居不僅由區級文保單位晉升為市級文保單位,還被命名為東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人員稱,現在小院訪客絡繹不絕,主要是學校、街道辦、社區組織參觀以及紅色旅遊團和國外遊客前來參觀。

  ■ 追訪

  疏解舊居住戶恢復四合院風貌

  百餘處名人舊居如何合理保護?汪源稱,根據國內外的成熟經驗,很多名人舊居可以繼續作為民居或單位辦公地,政府的責任是引導、監督這些院落的管理使用者(單位)保護好建築的傳統風貌和院落原有格局。

  東城區引導多部門協調,將保護名人舊居與改善民生相結合,通過逐步改善居民住房生活條件,疏解騰退不少名人舊居中擁雜的住戶,拆除現代建築,整治周邊環境,恢復傳統的四合院居住形態。

  《東城區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1年-2030年)》也提出,到2030年前,東城區要完成對轄區內所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有機更新;完成現存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四合院的保護和修繕,保護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形態與空間特徵,對不符合傳統風貌保護要求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加以整治、改建或拆除。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相關焦點

  • 致敬之旅|參觀蔡元培故居
    圖為大家在參觀後合影中央美術學院,簡稱「央美」,位於首都北京,建於1918年,前身由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它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圖為在聽講解員勞勍解說上海蔡元培故居位於華山路303弄16號,是一幢三層住宅,建築面積526平方米,花園面積671平方米,是蔡元培在上海的最後一處住所。
  • 1.5億元掛牌!杭州玉泉路1號「蔡元培故居」再出售
    掛牌消息稱其「建築面積276.08平方米,地下室300平方米,花園4000平方米,獨門獨院獨戶,私密性佳,翻建手續齊備」,掛牌價1.5億元。名人效應、絕版地段、上億總價,一時間,大家的好奇心被激發。這套傳說的「蔡元培故居」是否「貨真價實」?為何要強調「翻建手續齊備」?名人故居可以自行翻建嗎?
  • 浙江紹興蔡元培故居
    >紹興蔡元培故居2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10日紹興蔡元培故居3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10日紹興蔡元培故居4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10日紹興蔡元培故居5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10日
  • 北京康有為故居將原址保護 開發商已騰退5間房
    ,實施保護攝/記者 王南文保單位位於西城區米市胡同43號的康有為故居,將原址保護,肯定不會拆除。對此前發現的康有為故居等文保單位及不可移動文物場所的安全隱患,上午,市文物局文物執法隊進行了複查。同時,康有為故居所處區域的開發商北京中信房地產有限公司首次回應保護問題。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康有為故居一共有7間房,現在開發商已騰退5間,此外還有兩間房因住戶尚未騰退,仍在做工作。
  • 數十家房地產開發商被強制處理
    數十家房地產開發商被強制處理 2020-06-26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十大名人故居
    齊白石故居體驗:齊白石故居坐西朝東,是一座三合院帶跨院的住宅,其間墨香金石點綴,盡顯古樸雅致。北房簷下,懸掛有齊白石篆刻的「白石畫屋」橫匾。北面的三間屋子,分別是齊白石生前的畫室、臥室和飯廳。歷史:「七·七」事變後,靠賣畫為生的齊白石,在這裡閉門謝客。現居故居中的齊白石第六子、畫家齊良遲介紹,齊白石在故居共作畫兩萬多幅,他曾畫《群鼠圖》諷刺日本侵略者。
  • 故遊憶 · 紹興尋訪蔡元培廣場和故居
    紹興可謂人傑地靈,名人故居隨處可見。2006年4月19日,尋訪紹興蔡元培廣場暨附近的蔡元培故居。蔡元培故居坐落在紹興城區筆飛弄蔡元培(1868―194O),字鶴卿,號孑民,出身科舉,歷任民國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蔡元培自出生至出任翰林院編修(1894年)前,一直生活於此。   ​故居的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為磚木結構,共三進,佔地1670平方米,系清中期重建。
  • 北大校長蔡元培故居,曾被譽為是「學界泰鬥」
    蔡元培故居位於紹興市區蕭山街筆飛弄13號,是一個頗具紹興特色的明清臺門建築;也是中國目前唯一專門介紹蔡元培一生事跡的名人紀念館,紹興故居已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主要建築有門廳、大廳、座樓,共三進,佔地1856平方米,建築面積1004平方米,磚木結構,花格門窗,烏瓦粉牆,青石板地。門廳三間,坐西朝東,門楣匾額「蔡元培故居」系藝術大師劉海粟所書。
  • 北京-魯迅故居
    今天有空去參觀下北京魯迅故居,這個給我童年語文課留下陰影的人在北京的足跡。:紹興、廣州、北京、上海。北京的魯迅故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北街19號。坐地鐵來此地是最方便的,地鐵2號線阜成門站下,B口出來左轉即是阜成門內北街。可見盡頭的魯迅故居。
  • 北京名人故居一覽
    1949年底,老舍先生終於回到了故鄉北京,成為新中國自己掏錢買房的第一位作家。>地址:東城區雨兒胡同13號五四運動的大帥府:蔡元培故居蔡元培一生四海漂泊,僅在北京,就搬過三四次家。它既見證了蔡元培振興北大時的春風得意,也經歷了蔡校長被迫離職時的傷心落寞,更醞釀了五四運動的起承轉合。如今的蔡元培故居修整一新,朱紅色的油漆大門,比起當年還要氣派了幾分。
  • "北京永遠房地產公司"等477家開發商被註銷
    北京477家開發商  被註銷資質  北京市住建委昨天在官方網站公布有關開發企業資質審核結果公示顯示,北京477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因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後未能依法申請延續手續而被註銷資質證書,名單同步在北京建設網上公示,而這些被註銷資質證書的房企今後將不能再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
  • 華山路上303弄,蔡元培故居 大師猶在燈火闌珊處
    華山路303弄16號是蔡元培先生晚年在上海最後的住所,不是臨街式彈眼落睛異常奪目,而是不露聲色地藏在尋常巷陌裡的那種。建築風格與弄內的其他房屋毫無二致。只不過,這幾年,文管部門在弄口右側的牆壁上特別製作了一個印有蔡元培先生頭像的浮雕,配合著毛澤東的「學界泰鬥人世楷模」8個大字。招呼著有意無意的路人,停下腳步進去看看。
  • 從林語堂故居重修說起
    福建漳州平和縣坂仔鎮林語堂故居重修工程前不久完工並對外開放。然而,筆者作為林語堂的同鄉人,面對林語堂故居多年來修繕與保護的現實,聯想到當前中國傳統文化所面臨的狀況,卻產生一種新的憂思。  從某種意義上講,林語堂故居的修繕是一朵遲開的文化之花。之所以遲開,根本的原因是傳統文化斷層。當然,這種斷層不只表現在林語堂留下的文化遺產上,魯迅、胡適等新文化運動主要代表人物,甚至更早之前的文化巨人,如孔子、屈原、李白、曹雪芹等身後也如此。
  • 盤點北京名人故居,做有文化的知識人
    北京,我們的首都,也是明清兩朝的都城。作為文化、政治、經濟中心,許多名人都會到北京定居,那麼現在北京還保留了哪些名人故居呢?快來一起數一數吧一、紀曉嵐故居,位於西城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我們在遊覽名臣故居時,還可以到門口飯店品嘗他家的私房菜,就相當於到紀曉嵐家做客,厲害吧!二、李大釗故居,位於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李大釗曾於1920—1922年在此居住。三、矛盾故居,位於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13號。
  • 許為平:總部基地不是房地產開發商
    針對「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越來越多的地區打出總部基地概念」現象,許為平表示,很多地區用房地產的模式在運作總部基地,結果導致難實現完整意義上的總部經濟區,而ABP總部基地是區域經濟的營造者,不是房地產開發商。
  • 「蔡元培與上海」專題展開幕,回顧蔡元培的精神世界
    蔡元培 視覺中國 資料圖上海是蔡元培生命中重要的地標。自1901年夏天來滬從事新教育事業開始,他就與上海結下不解之緣。開幕式上,一份《蔡元培在上海行蹤》手繪地圖生動描繪了蔡元培在上海的15個重要生活、工作舊址,一目了然地呈現了蔡元培與上海的聯繫。
  • 北京三成名人故居淪為大雜院 如何界定成難題
    蔡元培故居(資料圖片)近日,一份調查結果再次將名人故居保護推到風口浪尖。在已調查的308處名人故居中,被拆除的有98處,三成淪為大雜院,僅有三成掛牌受到保護。早在2003年,北京市就啟動了名人故居的掛牌保護工程。然而十年過去了,名人故居的保護到底難在何處?名人故居如何界定自元代以來,北京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特別是清、民國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軍事家等,他們在京的住宅成為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
  • 走進林語堂故居 探訪「世界文學小鎮」
    N本報記者 周楊寧 黃穎 楊清竹 文/圖 平和擬投資30億,把林語堂的出生地——坂仔鎮打造成一個世界文學小鎮,連日來,這一消息傳出後,立即引發廣泛的關注。 在關注的同時,質疑聲紛至沓來。以林語堂故裡為依託打造「世界級文學小鎮」,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爛尾工程」?也有媒體質疑,以「文學」之名,行商業之實,對名人不尊重。
  • 海口數十人敲詐開發商 無視警方鳴槍砍死兩工人
    海口:數十人圈地敲詐開發商 當警察面打死工人團夥成員多次阻擾施工 在警方鳴槍情況下毆打兩工人致死本報海口2月29日訊(記者 何慧蓉 通訊員 敖日丹 田萍 胡坤坤)為謀取暴利,海口秀英區石山鎮數十人將荒地圈起來
  • 上海市名人故居地址一覽
    2、上海名人故居—蔡元培故居華山路303弄16號三層住宅一幢是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的故居,故居房屋已於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一樓闢為故居陳列館,二樓、三樓居住著蔡元培先生的子女,故居的陳設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