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芒康】徒步芒康茶馬古道 陽光冰雹伴隨馬蹄聲穿越馬幫...

2020-11-22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5日19時30分訊(記者 王慶煉)從海拔2500米到海拔4000米,從陽光明媚到漫天冰雹,一天四季變幻無窮。今(25)日,在2019年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品牌推廣暨第五屆重走茶馬古道旅遊節期間,全國主流媒體、企業家代表、旅遊大咖等從西藏芒康曲孜卡鄉出發,乘車抵達覺龍桃花溝,嘉賓們分為紅、黃、藍、綠四個方隊,徒步向扎西拉姆女神草原行進,正式開啟重走茶馬古道之旅。

上午10點,徒步正式開始,嘉賓每隊配予5匹馬,定量的食物及水源。此次徒步,參與者可以使用提供給每隊的馬匹,全部隊員率先到達終點的隊伍獲得勝利。

覺龍桃花溝到扎西拉姆女神草原,是完整保留的一段茶馬古道,大約6公裡,森林植被良好,泉水潺潺,風和陽光一路伴隨。

一路上,高山、草甸、藍天、白雲,嘉賓們領略了沿途壯麗的風景,感受了茶馬古道悠久的文化氣息。山上的古樹、路上的石板,仿佛還在訴說往昔的馬幫故事及當年的盛世輝煌。

此次徒步對每個參與者而言,都是一次累並快樂著的旅程和難忘經歷。

險峻的泥石路、幽靜的羊腸小道、廣袤的草場等風景緩解了徒步的疲乏。同時,民俗風情、趣聞樂事豐富了徒步的風景,讓嘉賓們驚喜不已。

2個多小時的跋涉,一天經歷了四季變幻,從陽光明媚到陰風冷雨再到漫天冰雹,嘉賓們歷經險阻、不斷挑戰自我極限,最終抵達海拔4000米的扎西拉姆女神草原。

據悉,滇藏茶馬古道芒康境內有200公裡,穿過4個鄉鎮,沿途有扎古西大峽谷、覺龍桃花溝、扎西拉姆女神草原、莽措湖等景點,最高海拔達4600米。

當年馬幫、背夫馱著茶葉、皮毛、布匹等穿梭於此,他們關心的並非是獨特的沿途風光。

千年之後,走在這條古道上,茶與鹽已不再是主角,這條曾經的經貿之線如今變成觀光旅行的路線,重煥新生。

國家旅遊地理網記者何華文坦言,此次重走茶馬古道,心情很激動,欣賞了風景,也挑戰了自我,目睹感受了芒康的善妙之處。雖然很累,但是值得一來。

茶馬古道的美景令南陽戶外網總經理向陽流連忘返。向陽說,走在茶馬古道,走過的路就是走過的歷史,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到千年馬幫文化,還能欣賞沿途壯麗美景,這段旅程往後值得懷戀。

據悉,茶馬古道,興起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四個字的背後跳動的是千年來世界的脈動。茶馬古道主要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貫穿於川、滇、藏,然後至印度、尼泊爾等南亞諸國,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

芒康是西藏茶馬古道的第一站,康巴文化核心區域,屬香格裡拉生態旅遊區的腹心地帶,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具有悠久歷史的茶馬古道,是古代西藏與內地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和歷史見證。加上沿途高原風光移步換景,形成了多條的人文與自然完美結合的黃金旅遊線路。

芒康縣相關負責人透露,芒康縣通過舉辦旅遊體驗活動,深入挖掘茶馬古道文化內涵,對繼承茶馬古道歷史文化遺產,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提升「茶馬古道旅遊品牌」和發展芒康旅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中,望不盡的是馬幫,聞不夠的是茶香
    也阻擋不住穿梭的馬幫;陝西秦嶺中的巍峨高山、青藏高原上的雪山冰河、以及滇藏地區的羊腸小路,「茶馬古道」上的馬幫,一代又一代地來往於這樣的險山惡水中,完成了「茶與馬」的來往交易。例如早上的天氣還是陽光萬裡,中午就冰雹大雨,下午可能又是大雪皚皚。
  • 茶馬古道:望不盡的馬幫,聞不夠的茶香
    每當品讀明代文學家湯顯祖《茶馬》古詩時,眼前不禁浮現歷史上那一隊隊穿梭在「茶馬古道」上的馬幫,耳邊迴蕩著邊疆小調,鼻尖縈繞著濃鬱茶香,久散不去。「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羌馬與黃茶,胡馬求金珠」。有「馬幫」就會有給馬幫提供住宿、休息、補給的小鎮,所以「茶馬古道」還帶動了與之匹配的附帶經濟,使得當時的陝-甘-「產古道」,一時間也是繁榮無比。陝-甘-「茶馬古道」,具體的路線,大致為從陝西紫陽出發,繼而到達漢中,然後在漢中進行簡單修整停頓,再經過褒斜道抵達秦州( 今甘肅省天水市),最後再由秦州一直到達蘭州、寧夏,還有的繼續向西,到達西域各國。
  • 貢茶入京起點在普洱,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穿越千年時光
    整個景區佔地面積較大,分為水映茶馬區、纜車觀光區、古樹問茶區、古道溯源區等多個區域,建議繞行一周,用時大概要3小時以上。我們的遊覽從遊客中心出發,這裡有小型博物館,茶葉化石的發覺也證明了普洱地區產茶歷史悠久。走過飲馬湖,我們來到第一個景區——水映茶馬,這巨型草鞋也反映了當時茶馬古道的艱辛。「結義林」、「馬幫離別」兩組群雕是當時馬幫生活的真實寫照。
  • 穿行茶馬古道,領略馬幫文化
    時過境遷,這段商道的名字仍然被歷史所銘刻——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現狀,滿是歷史的斑駁「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這是湯顯祖《茶馬》中的一句詩。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絲綢之路早已成為聞名全球的黃金旅遊線路,而茶馬古道的歷史,亦十分值得每一位炎黃子孫去了解、去回味。
  • 茶馬古道雕塑,在歷史久遠的茶馬古道上傾聽馬幫的鈴聲漸響
    說到茶馬古道,人們總會想到茶馬古道的古茶樹,湯色紅潤,香氣誘人,回味甘甜種種。殊不知其更要深刻的意義:它見證著中國乃至亞洲各民族間千百來因茶而締結的血肉情感;茶馬古道是民族遷徙的走廊,它為人類尋找永恆的家園提供了許多實證茶馬古道是佛教東傳之路;茶馬古道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馬古道上,多元文化開始融合。
  • 茶馬古道重要驛站,徒步遊的「加油站」,還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遺產最豐富而神秘的路線,它既是一條民間國際商貿通道,也是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更是一條適合旅遊愛好者徒步的經典路線。茶馬古道滇川幹線,有一個重要的驛站,普洱市那柯裡驛站。
  • 古道西風瘦馬——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風景
    從隋唐開始,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的古代商道出現了,藏區運出騾馬、毛皮、藥材等,再從漢地運來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品,橫斷山脈高山深谷間,運送貨物的馬幫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成就了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明代文學家湯顯祖《茶馬》詩寫道:「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羌馬與黃茶,胡馬求金珠。」描述的就是當時茶馬交易市場繁榮的場景。
  • 那些早已消失在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們
    馬幫,就是西南高原貨郎,只不過是把挑擔子改成了用馬匹。在人跡罕至的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橫斷山脈深處,一代又一代的馬幫,在寂寞的鈴鐺伴奏下,曾踩踏出了一條著名的道路——茶馬古道。茶馬古道但何謂茶馬古道?茶馬古道者,通向茶和馬之路也。茶馬古道是滇西北北通西藏、南連博南古道的唯一通道。
  • 茶馬古道雕塑---古道上,馬背馱得月圓圓,大漠裡,駝鈴響徹天邊邊
    茶馬古道是我國歷史上內地和邊疆地區進行茶馬貿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線,分川藏、滇藏兩路。茶馬古道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 幽幽古道,茶葉飄香,追尋歷史的見證與感受馬幫的底蘊,茶馬古道
    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說到商業貿易,在古代的時候,於中國不得不說「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得以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的貿易通道,這條通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而被命名為「絲綢之路」,並且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
  • 雲南大理返鄉青年8年前沙溪古鎮建馬幫,4年前回故鄉守護茶馬古道
    對於馬幫和馬鍋頭,現代人或許很少聽說過,但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馬幫是雲貴高原上重要的物流與信息傳遞途徑,馬鍋頭作為馬幫的首領,自然也有著響亮的名頭和無上的榮光。同「絲綢之路」一樣,「茶馬古道」也是古代中國與世界貿易開闢的道路。「茶馬古道」這個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名詞,正是因為馬幫的行走而形成的。
  • 普洱茶文化之源一一茶馬古道
    什麼是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將茶葉以及當地特產運送至其他地區。全長近四千多公裡,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繫必不可少的橋梁和紐帶。「茶馬互市」是當時漢族和藏族等少數民族間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的貿易往來。
  • 心無界,行無疆,陶冶戶外茶馬徒步圓滿凱旋,燃動滾燙的生命!
    《挑戰無人區 | 中國麗江茶馬古道站賽事巨片》紅日作伴,山河輕響,眾川赴海,百箭齊發,挑戰無人區 | 中國麗江茶馬古道站於2019年12月15日完美落幕!層巒疊嶂的山脈,縮短了靈魂的彼岸;馬幫的艱難歷程,拉近了古今滄桑;苦茶、射箭、馬幫集市、戶外夜趴,讓徒步越來越有趣。一次出發,一次抵達,一次相遇,一生守望。
  • 茶馬古道雕塑,文化內涵深厚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茶馬古道分陝康藏(川藏線)、滇藏線兩路。茶馬古道雕塑,馬駝貨物銅雕,馬幫人物雕像
  • 3800公裡茶馬古道的源頭,貢茶入京的起點,雲南這個小鎮你知道嗎?
    本期「神鵰俠旅」就帶大家深入普洱的一座美麗小鎮那柯裡,一起來看看有關茶馬古道的記憶! 千年茶馬古道的記憶——那柯裡 「這裡是3800公裡茶馬古道的源頭,是貢茶入京的起點;拂去歲月塵埃,這裡不再是繁華的商貿通道 ,而是人們感受茶馬古道文化的好地方。」
  • 陶宴嶺古道,號稱古紹興的茶馬古道,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如今,仍然有些山道路段卻不甘落寞,完整保留了下來,成為旅遊徒步線路,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依然發揮著餘熱。浙江紹興就有這樣一條古道,堪稱紹興的茶馬古道,它就是上青古道。起於紹興平水鎮上灶村,終於王壇鎮青壇村,這是古時王壇及平水居民到紹興城區的交通要道,也是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陸上官道,不難想像,古道曾經是何等熱鬧,隨著公路網的建設,如今的古道卻人跡罕至。
  • 【「醉」美芒康】借問酒家何處有?西藏芒康百年葡萄酒香飄高原
    今(23)日,2019年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品牌推廣暨第五屆重走茶馬古道旅遊節(以下簡稱「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推廣節」)在芒康納西民族鄉拉開帷幕,全國主流媒體、企業家代表、自駕車協會、旅行社、旅遊大咖等走進達美擁酒廠,探秘這項流傳200餘年的傳統釀造技藝。芒康的高海拔紅酒得到了國家葡萄酒評委、高級釀酒師楊少海的肯定。
  • 探尋千年民間商貿通道,為什麼要遊安化茶馬古道?
    有句話說「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會有商人出沒」,久遠的過去,深居山區的人們囿於故土,自給自足,同外界不多的聯繫,來源於出沒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商人千百年來,無數馬幫在道路上默默行走,悠遠的馬鈴聲,迴蕩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如今,茶馬古道上馬幫的身影不可尋,但馬蹄印仍歷歷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橋也依舊屹立在風雨中,
  • 「醉」美芒康 | 借問酒家何處有?西藏芒康百年葡萄酒香飄高原
    今天(9月23日),2019年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品牌推廣暨第五屆重走茶馬古道旅遊節(以下簡稱「西藏芒康首屆葡萄產業推廣節」)在芒康納西民族鄉拉開帷幕,全國主流媒體、企業家代表、自駕車協會、旅行社、旅遊大咖等走進達美擁酒廠,探秘這項流傳200餘年的傳統釀造技藝。
  • 陳年風情,茶馬古道通古今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交流的走廊。 紀錄片《茶馬古道》這樣介紹它: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正像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一樣,地處大西南的茶馬古道構成了古代中國和西亞、南亞之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