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每天都有著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觀光遊覽,想要一睹新中國的風採。而且北京也是一座歷史底蘊十分深厚的城市,這裡擁有著大量的名勝古蹟,有著享譽中外的萬裡長城,有著兩朝帝都的故宮博物院,還有著被西方譽為萬園之園的頤和園等等景點。可以說在北京,能逛的地方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只恨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將這些美景一一遊玩。當然如果你不想去那些人山人海的景點,那麼唐sir推薦您去老北京的胡同轉悠轉悠,做兩天的「胡同串子」,相信你能收穫的不僅僅是老北京的風情,還有那些隱藏在胡同裡最具北京特色的美食。
來到北京,想必大部分首先去的就是天安門,去看看宏偉壯闊的天安門廣場,去感受一番兩朝帝都紫禁城的深厚底蘊,或許現在叫故宮博物院更合適。而在前往天安門之時,你一定會經過北京曾經最為繁華的一條大街——前門大街。雖然這條大街不復往昔的熱鬧繁華,但是依舊擁有著很高的人氣,畢竟這條街可是匯聚了北京當地最為出名的大牌美食。像全聚德烤鴨、獨一處燒麥、老北京爆肚兒、一條龍羊肉館等等都匯聚在此,當然除了這些大店鋪之外,這裡也擁有著眾多的小吃店,像炸灌腸、老北京炸醬麵、狗不理包子等等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但是如果您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這條街的食客大多是遊客,鮮有北京當地人在此享用美食。
前門大柵欄小吃一條街
至於為何見不到本地人的身影,想必大家也是心如明鏡,畢竟作為景區而言,主要服務對象都是遊客,因此在味道與價格上都要差點意思。當然凡事也有例外,隨著北京城市規劃改造項目的實施,一些曾經街頭巷尾的老牌小吃店也是陸續的拆遷搬離,安置在了前門大柵欄。因此在大柵欄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味道不錯的老店的,只不過隨著搬遷,有些老店似乎也將曾經的味道給丟棄了,少了一些意思。像豐年灌腸就是從隆福寺搬遷過來的,還有門框滷煮店也是從別處搬遷至大柵欄的,但是相對於大柵欄這種商業街,我還是喜歡去北京的老胡同裡享受滷煮之類的美食,做一個隱藏在胡同裡的「胡同串子」。


北京的胡同大有講究,不同的胡同有著不同的好去處
當然在北京胡同與胡同也是有著區別的,有些胡同是用來逛和玩的,而有些胡同則是專門為吃準備的。就像在什剎海,那附近的胡同主要是以遊玩為主;而在菸袋斜街或者南鑼鼓巷這樣出名的景點周圍,其實也隱藏著不少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就看你有沒有能耐尋找到了。就像唐sir在胡同裡亂竄,還真就被我遇到了一個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店,這裡的食客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全是奔著這家店的美食而來的,每天都坐滿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這家店名叫陳寔滷煮小腸炒肝店,店的規模並不大,邁入店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兩塊明晃晃的招牌,直接就告訴你他家的招牌菜是什麼了。據說這家店的滷煮可以說是北京城裡最出名的「十六碗」滷煮之一,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正兒八經的老北京美食了。當然對於滷煮火燒有些人是難以接受的,畢竟滷煮火燒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聞起來特別的「騷」,當然喜歡的人會覺得特別的香。其實想要吃到正宗的老北京滷煮,首先就是聞他的味道,聞著香味你就知道這鍋滷煮到底正不正宗了。
可以說想要做出一碗美味的滷煮,湯底、火候、配料缺一不可。湯底可以說是決定一碗滷煮口味的關鍵,一碗好的滷煮所使用的湯底必須得是老湯。什麼是老湯呢?就是從第一鍋滷煮存留下來的湯作為底湯蓄制而成,老湯保留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濃厚,滷煮的味道才會越純正。而火候則是一碗滷煮能否入味的關鍵,與大火煮沸不同,只有小火慢燉,才能更好地將湯汁浸入到食材中。而最後吃滷煮,一定要配著大蒜、辣椒油、香菜、腐乳汁兒等配料,只有這樣,這碗滷煮才具有了靈魂。
所以大家有機會來北京的話,不一定非要去那些美食街品嘗美食,不僅價格昂貴,味道也是一般。大家不妨多往胡同裡走走,也許在不經意之間你就會發現驚喜呢!#北京探店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