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氣」逼人的老北京傳統美食——滷煮火燒,小火、慢燉才夠味

2020-12-08 唐sir騎馬探世界

文章純屬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每天都有著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觀光遊覽,想要一睹新中國的風採。而且北京也是一座歷史底蘊十分深厚的城市,這裡擁有著大量的名勝古蹟,有著享譽中外的萬裡長城,有著兩朝帝都的故宮博物院,還有著被西方譽為萬園之園的頤和園等等景點。可以說在北京,能逛的地方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只恨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將這些美景一一遊玩。當然如果你不想去那些人山人海的景點,那麼唐sir推薦您去老北京的胡同轉悠轉悠,做兩天的「胡同串子」,相信你能收穫的不僅僅是老北京的風情,還有那些隱藏在胡同裡最具北京特色的美食。

來到北京,想必大部分首先去的就是天安門,去看看宏偉壯闊的天安門廣場,去感受一番兩朝帝都紫禁城的深厚底蘊,或許現在叫故宮博物院更合適。而在前往天安門之時,你一定會經過北京曾經最為繁華的一條大街——前門大街。雖然這條大街不復往昔的熱鬧繁華,但是依舊擁有著很高的人氣,畢竟這條街可是匯聚了北京當地最為出名的大牌美食。像全聚德烤鴨、獨一處燒麥、老北京爆肚兒、一條龍羊肉館等等都匯聚在此,當然除了這些大店鋪之外,這裡也擁有著眾多的小吃店,像炸灌腸、老北京炸醬麵、狗不理包子等等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但是如果您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這條街的食客大多是遊客,鮮有北京當地人在此享用美食。

前門大柵欄小吃一條街

至於為何見不到本地人的身影,想必大家也是心如明鏡,畢竟作為景區而言,主要服務對象都是遊客,因此在味道與價格上都要差點意思。當然凡事也有例外,隨著北京城市規劃改造項目的實施,一些曾經街頭巷尾的老牌小吃店也是陸續的拆遷搬離,安置在了前門大柵欄。因此在大柵欄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味道不錯的老店的,只不過隨著搬遷,有些老店似乎也將曾經的味道給丟棄了,少了一些意思。像豐年灌腸就是從隆福寺搬遷過來的,還有門框滷煮店也是從別處搬遷至大柵欄的,但是相對於大柵欄這種商業街,我還是喜歡去北京的老胡同裡享受滷煮之類的美食,做一個隱藏在胡同裡的「胡同串子」。

前門大柵欄豐年灌腸店
深受歡迎的北京滷煮火燒

北京的胡同大有講究,不同的胡同有著不同的好去處

當然在北京胡同與胡同也是有著區別的,有些胡同是用來逛和玩的,而有些胡同則是專門為吃準備的。就像在什剎海,那附近的胡同主要是以遊玩為主;而在菸袋斜街或者南鑼鼓巷這樣出名的景點周圍,其實也隱藏著不少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就看你有沒有能耐尋找到了。就像唐sir在胡同裡亂竄,還真就被我遇到了一個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店,這裡的食客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全是奔著這家店的美食而來的,每天都坐滿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這家店名叫陳寔滷煮小腸炒肝店,店的規模並不大,邁入店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兩塊明晃晃的招牌,直接就告訴你他家的招牌菜是什麼了。據說這家店的滷煮可以說是北京城裡最出名的「十六碗」滷煮之一,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正兒八經的老北京美食了。當然對於滷煮火燒有些人是難以接受的,畢竟滷煮火燒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聞起來特別的「騷」,當然喜歡的人會覺得特別的香。其實想要吃到正宗的老北京滷煮,首先就是聞他的味道,聞著香味你就知道這鍋滷煮到底正不正宗了。

可以說想要做出一碗美味的滷煮,湯底、火候、配料缺一不可。湯底可以說是決定一碗滷煮口味的關鍵,一碗好的滷煮所使用的湯底必須得是老湯。什麼是老湯呢?就是從第一鍋滷煮存留下來的湯作為底湯蓄制而成,老湯保留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濃厚,滷煮的味道才會越純正。而火候則是一碗滷煮能否入味的關鍵,與大火煮沸不同,只有小火慢燉,才能更好地將湯汁浸入到食材中。而最後吃滷煮,一定要配著大蒜、辣椒油、香菜、腐乳汁兒等配料,只有這樣,這碗滷煮才具有了靈魂。

所以大家有機會來北京的話,不一定非要去那些美食街品嘗美食,不僅價格昂貴,味道也是一般。大家不妨多往胡同裡走走,也許在不經意之間你就會發現驚喜呢!#北京探店打卡#

相關焦點

  • 小火慢燉暖千年,跟著央視《美食中國》品味石家莊的美食盛宴!
    《一城一味》·小火慢燉暖千年跟著央視《美食中國》走進河北石家莊帶領大家一同品味石家莊的燉菜文化】如果把石家莊的餐桌看成一個圓,那口熱騰騰的燉鍋一定是當仁不讓的圓心,人們往往垂涎於急火爆香的熱烈,卻忽視了小火慢燉的溫婉,中華美食的光譜中,魅力十足的燉,牢牢佔據著一席之地。
  • 一碗「滷煮火燒」有濃烈的煙火味,帶有老北京的歷史味道
    人的一生總要追求一些東西,有的愛錢,有的愛東西,有的有遠大的理想,有的有抱負平凡,我們不能說哪種生活態度更正確,只要你喜歡,就可以選擇人生無悔。在追求理想中,「麵包與奶牛」是基礎,人類在吃上有永恆的興趣。。《舌尖上的中國》陳曉卿的總導演曾經說過,「美食在作家的筆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代表。
  • 燉出來的豬肚雞有「騷味」?只需多加一步,湯汁濃鬱,鮮香無比!
    可是很多人在做豬肚雞的時候,總是處理不好豬肚雞的那股「騷味」,以至於燉成湯後都有一股騷味,很是影響湯的口感,那麼怎麼樣處理才能保證燉出的湯沒有騷味,鮮美無比呢;其實在咱們廚房,不管是做什麼菜,都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更別說燉豬肚雞這種本身就帶有異味的食材,更是需要有一些技巧有能處理好上面的味道。
  • 砂鍋紅燒肉,小火慢燉膠質滿滿,肥而不膩軟糯香甜,超下飯家常菜
    傳統小火慢燉的做法,將肉裡的膠質妥妥的燉出來,膠原蛋白滿滿的,愛美的人一定不要錯過啊!它的家常做法不太複雜,我們快來看看吧!用料五花肉600g,黃酒150ml,生抽4大勺,冰糖1把,蔥1小把,姜1塊,香葉2片。
  • 小火慢燉和快餐愛情
    小曼以前沒有網戀過,但這個感覺就跟網戀差不多,她把對愛情的許多美好想像都依附在對方身上,而且對方發過來的照片看起來人也比較清秀,再加上聲音也比較好聽,所以小曼一直充滿了期待,但又比較喜歡這種戀愛的感覺,就遲遲不願去見面,後來疫情慢慢地沒有那麼緊張,其實可以見面了,她又故意拖長了彼此在網絡上交流的時間。02.
  • 舌尖上的中國:北京經典小吃—滷煮火燒,是你童年的記憶嗎?
    因為用五花肉煮製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普通人吃不起,所以他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滷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好吃滷煮火燒的。 摺疊編輯本段烹製方法 摺疊方法一 主料 火燒500克、豬下水(大腸、肺和豬肚)1000克。 輔料 炸豆腐片若干、血豆腐少許、香菜少許。
  • 門框胡同百年滷煮老店,京城最正宗的老北京小吃
    滷煮火燒是北京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製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滷煮火燒。腸子、肺頭、豆腐、火燒外加一勺滷湯,就是滷煮火燒。今天介紹的是具有百年歷史的門框胡同滷煮老店,京城最正宗的老北京小吃。一進門就能看見收銀臺,然後就是兩個比洗澡盆還大的滷煮鍋。每個人要在收銀臺處點餐,滷煮出的是票,爆肚灌腸一類的給一個號牌,自取餐。大家都在排隊等著師傅切滷煮,手法非常的快導致我根本不能抓拍到一張清楚的照片。
  • 慢燉,人間清歡味
    一瓢清水、一把薪火、一鍋食材,是水與火的纏綿和食材間的格鬥,讓人在烹飪過程中體會到中正平和的人生智慧。我們家老老少少都很喜歡喝湯,尤喜飯後來碗湯。一碗湯羹呈現出來的不只是溫暖的基調,還有滿滿的飽足感。不只滿足了家人的舌尖,還熨帖著我們的腸胃,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我們家掌廚的大人物是外婆。外婆對煮湯的認真,造就了挑嘴的孫輩,尤其是我這個長孫。
  • 老火夫燉「豬肚雞」,只多加了這一步,難怪吃起來沒「騷味」
    老火夫燉「豬肚雞」,只多加了這一步,難怪吃起來沒「騷味」豬肚雞是一道非常有營養的湯類食材,屬於廣東的特色地方名菜,湯鮮味濃,非常滋補。一般在南方,家裡過年過節都會燉豬肚雞,這道菜也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不過這其中的豬肚,會帶有一定的「騷味」,如果不將這味道處理掉,那麼就會影響湯的口感,想要燉出鮮美無比,沒有騷味的豬肚雞,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 老北京小吃:滷煮火燒,都說它是山寨版蘇造肉
    滷煮火燒是純粹的老北京的東西,土生土長,在北京可以說是盡人皆知,它是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買一碗,主食、副食,連熱湯都有了。北京人估計沒幾個沒吃過吃滷煮火燒的。火燒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裡舀一勺老湯往碗裡一澆,再來點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
  • 1根豬排骨和1把幹香菇,小火慢燉,出鍋味道濃鬱,排骨軟爛鹹香
    我是熱愛生活的銓大,喜歡尋找美食、製作美食、分享美食,請點擊【關注】我,我會給您帶來更多精彩的分享。豬排骨買回家之後,大家覺得下鍋煮的時候需不需要焯水呢,其實銓大我還是比較建議還是需要先焯水,這樣吃起來會更衛生,而且焯水還可以去除豬排骨的腥味,這樣處理後的豬排骨味道會更好,當然焯水也是有技巧和講究的,好的方法才可以保證既能去味去髒東西,還能保持豬排骨的鮮甜美味,今天製作這道菜還會用到幹香菇這種鮮美的食材,小火慢燉後排骨香菇味道濃鬱,
  • 北京美食有哪些?除了北京烤鴨老北京人還會給你推薦這幾個
    北京作為六朝古都,吸收了滿漢飲食文化精粹,皇家與市井味在此共存,不僅有名目繁多的京味兒傳統小吃,更有獨具京城特色的官府菜、清真菜、私家菜。昨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北京的小吃,今天再給大家說一下菜品和主食吧!
  • 盤點《豆汁記》的老北京美食,豆汁原來是宮廷飲料
    莫姜是清末御廚的媳婦,因此很會做飯,所以書中出現了許多的美食描寫,小編總結了一些,大家快來看看吧。豆汁兒豆汁兒是說到老北京美食時不得不提的一種食物了,喜歡的人離不開,不喜歡的人受不了。據說豆汁兒在乾隆年間成為了宮廷飲料,這無可考證。有人說不愛喝豆汁兒就不是老北京,其實不然,作為老北京的本書作者再小時候也不愛喝豆汁。
  • 冬至大如年,老北京人愛吃的這8道菜,湊一桌冬至家宴,寓意團圓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冬至是民間傳統的節日,按照民間的習俗,北方城市的居民,通常在這一天團聚在一起,老北京人也不例外,對時令的節氣也特別看重,尤其到了冬至的日子,全家人會歡聚一堂,做一頓像樣的團圓飯。那麼老北京人都愛吃什麼呢?
  • 北京人愛吃的滷煮火燒,怎麼來的
    北京人都喜歡吃滷煮嗎?至少王永斌就沒對它表現出什麼興趣。作為知名美食家,老北京,王永斌寫北京的商業街和老字號,寫到前門、天橋和東安市場一帶,誇遍了豆腐腦、炒肝和豆汁,就是沒專門寫滷煮。在外地人眼中,這黑乎乎、臭燻燻的「一泡汙」,豬大腸宛若泡在福馬林裡的異形標本,等待一場大型解刨。翻一翻,撲面而來的腥臭味,差點就昏古七了。北京人為什麼想不開這麼愛吃滷煮?
  • 爆品|得用小火慢燉4小時 這「鴨」不簡單
    筍乾老鴨煲選用精選600天以上的紹興白頭麻鴨,700天以上金華火腿,再搭配杭州特產天目山筍乾,大火燒開,小火慢燉4小時以上;菜品湯汁油而不膩,鴨酥而不爛,口感濃香醇滑,成就一道美食傳奇。02熟處理取淨沙鍋, 底部墊焯水的粽子葉1片,加入薑片20克,放入老鴨,淋入黃酒10克,倒入沸水沒過老鴨,大火燒沸,蓋蓋,改小火燜4小時,再放入筍絲煮20分鐘,表面擺入火腿片60克再煮3分鐘,關火上桌即可。
  • 這5種特色小吃,是北京最經典的味道,老北京人:可惜你們吃不到
    這5種特色小吃,是北京最經典的味道,老北京人:可惜你們吃不到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而且有很多的美食,是別的地方都沒有的,有很多的老北京人都愛吃,而且也是北京最正宗的小吃,不過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雖然現在小吃的種類越來越多了,但是對於老北京人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吃這5種小吃,只不過現在賣得越來越少了,而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吃了,其實這個才是北京最經典的味道,很多老北京人看完以後表示:這才是最正宗的小吃,你們外地人吃不到!炸醬麵,這個也是老北京的一個特色小吃,這個食物的關鍵就是在於它的醬料和一些配菜方面。
  • 燉「豬肚雞」是先放豬肚,還是先放雞?做錯了第一步,難怪騷味重
    豬肚雞是廣東省的一道傳統地方名菜,要是去了廣東一定要嘗嘗這道美食,其實在當地豬肚雞並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叫豬肚包雞,還有的叫鳳凰投胎,一般在廣東的惠州和梅州一帶比較盛行,當地人家裡不時就會做上這麼一道菜來吃,湯喝起來濃中帶清,有濃鬱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 乾隆皇帝與滷煮火燒
    小腸的柔韌,肺頭的軟爛,老湯的香濃,動物內臟的油脂,重口味的刺激,簡單粗暴式的好吃,讓人有一種極強的滿足感,北京人講話,這才搪口。在舊時,滷煮火燒一直是底層社會解饞的「窮人樂」,無論人們有多喜歡滷煮火燒,但它和講究總是扯不上邊的。可有意思的是,每每我與勤行(餐飲行業的舊稱)的老人們一起聊天,老師傅們總會提起一段掌故,都說這滷煮火燒是從清宮御膳房走到民間的,並把名廚張東官作為滷煮火燒的鼻祖。
  • 大火燒開 小火慢燉 針灸點穴
    今年以來,為推動廉政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堅決剷除「微腐敗」滋生的土壤,該縣針對村級幹部實施了「精準化」警示教育工程,探索「大火燒開、小火慢燉、針灸點穴」警示教育新模式。「同心紀檢」微信公眾平臺對縣紀檢部門查處的16起違紀違法案件進行了通報。縣紀委監委利用新媒體平臺共發送廉政簡訊2.9萬人次,一對一廉政談話34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