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既能偷渡陰平,為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見用?

2020-12-18 有知社

鄧艾偷渡陰平,乃是魏滅蜀漢之關鍵。那麼,同樣是兵行險招、奇謀偷襲,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為何卻不見用呢?有人將之歸根於諸葛亮過于謹慎、穩重的行事作風。雖說「以正治國、以奇治軍」,兵法之道最重一個「奇」字。然而,奇招通常也是險招,並非奇招就能取得奇效。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與鄧艾偷渡陰平雖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就可行性而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三國地圖

首先,魏國是大國、國力雄厚,而蜀漢乃小國、國力疲弱。魏延以區區五千兵馬出子午谷而謀襲曹魏關中重鎮,很難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夏侯楙雖是膏粱子弟,懦弱無謀。然而,關中乃軍事戰略要地,又系秦漢故都所在,設有重兵駐防。而魏延既無後勤保障,又無支援,一旦困於堅城之下,就很容易遭到圍殲。

偷渡陰平

再則,兩者的目標指向也不同。鄧艾偷渡陰平,便直指蜀漢的都城,這更像是一場斬首行動。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目標方向是長安。長安雖是曹魏的戰略重地,卻並非曹魏的都城所在。即便,關中有失,曹魏也可以從容不迫地從中原及隴西等地抽調兵力來奪關中,而魏延也必然遭受多面夾擊。

第三,兩者的政治環境的不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寫道:...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魏滅蜀漢之戰

蜀漢北伐雖以「匡扶漢室」為旗幟,卻從未出現曹魏百姓簞食壺漿相迎的感動場面。這在於曹魏的政治還較為穩定、清明,百姓已然不思漢而滿足當下的生活。而相反,鄧艾偷渡陰平之時,蜀漢由於屢屢北伐而國困民疲,早已到了百姓承受的極限。況且蜀漢本身又系外來政權,長期打壓當地土著勢力,以致其統治的根基很弱,再加上黃皓弄權、朝政昏暗,而使得蜀漢本身已到了奔潰的邊緣。故而,鄧艾偷襲陰平才取得了奇效。

蜀道

第四,兩者的路線及客觀上的條件也不同。子午谷是一道險道,而非密道,勞師襲遠,很難不被發現。而陰平古道卻更為隱秘,連當地百姓都很少走,更難被人發覺。再則,鄧艾偷渡陰平之時,蜀漢的主力在劍閣與鄧艾相持,而成都的防禦卻較為薄弱。以及江油守將馬邈的投降、諸葛瞻的輕戰都是鄧艾能獲勝的運氣成分。

相關焦點

  • 鄧艾偷渡陰平比魏延子午谷奇謀到底高明在哪裡?
    但鄧艾一心要立奇功,他吃定昏庸的劉禪一定不會在陰平駐軍,他覺得雖然很冒險,但值得一試,因為一旦偷襲得手,成都就在眼皮底下了。這誘惑,太大了。最後,他創造了奇蹟,立下了不世之功。鄧艾的「偷渡陰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出奇制勝,兵行險招來說,這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堪稱三國史上的兩大奇謀。
  • 同樣是偷襲,為何鄧艾偷渡陰平能成功,子午谷奇謀卻不敢實施?
    三國時期,諸葛亮率軍伐魏,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即率五千精兵奇襲長安,若成功則雍涼地區唾手可得。諸葛亮認為除非雍涼都督夏侯楙是草包一個,否則難以成功,因而拒絕了魏延的建議。後世某朝太祖的評價一針見血,也認為「此計太懸危」。
  • 鄧艾偷渡陰平與子午谷奇謀相比,兩者都是兵行險招,前者高明在哪
    蜀漢中後期,有兩個計謀屢屢被提及,一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襲,二是鄧艾偷渡陰平。大家都知道,子午谷奇襲因諸葛亮反對而夭折,關於這條計策在執行時是否能成功,在後世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可有一點是肯定的,子午谷奇襲對於當時的蜀漢來說,不失為一條計策,可惜未被採納。然而,鄧艾偷渡陰平確實是成功了,它直接造成了蜀漢的滅亡。兩者相比都是兵行險招,勝負在轉瞬之間。於是,有人拿鄧艾的成功來貶低諸葛亮在軍事上的平庸,顯然這是不正確的。「偷渡陰平」和「子午谷奇襲」,兩者有著本質的差別。
  • 鄧艾偷渡陰平,與子午谷詭異計謀相提並論,前者高明在哪
    一個是魏延提出的奇襲子午谷,一個是鄧艾偷渡陰平。眾所周知,奇襲子午谷因諸葛亮的反對而流產。這一計劃能否順利實施,在後世引起了很大爭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子午谷奇襲是當時蜀漢的一個伎倆,可惜沒有被採納。但鄧艾偷渡陰平果然得手,直接造成了蜀漢的滅亡。兩者相比,都是軍人的險招,勝負在一瞬間。當然,戰場上的戰鬥機變化很快。
  • 淺論三國名將魏延與子午谷奇謀,可行性很高
    我在讀《三國演義》時,最為關注的卻是魏延和子午谷奇謀。一位名將被寫成反賊,一個可垂千古的奇計最終沒有實施,留下了太多的話題和爭論。今天簡單發表一下粗淺的看法。以此觀之,魏延統大軍能獨當一面,克敵斬將,治軍有方而勇猛過人,絕不遜於關羽、張飛等蜀漢一流大將。二、子午谷奇謀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歷來為兵家爭議不已。
  • 諸葛亮怎知鄧艾過陰平?如果當時劉禪不投降鄧艾會贏嗎?
    比如鄧艾偷渡陰平諸葛亮早前就已經預料到了 ,諸葛亮怎知鄧艾過陰平的?鄧艾偷渡陰平導致了蜀漢的最終滅亡,不過倘若當時劉禪不投降的話鄧艾會贏嗎?鄧艾偷渡陰平究竟是不是運氣成分多一些呢?一起來看一下吧!鄧艾成功偷渡陰平,那是三國兩大奇謀之一,其中一個是蜀漢大將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惜在諸葛亮的否決之下沒有實施,只留下後人無盡的遐想,而且魏延也沒有機會去實施,因為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魏延也被楊儀所殺。
  • 三國志戰略版:悲情人物魏延登場,子午奇謀在遊戲中有什麼神威
    奇兵間道:這個戰法名字起源明顯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想要通過子午谷偷襲長安,成功後據守長安等待諸葛亮支援將整個西部收入囊中
  • 鄧艾偷渡陰平成功覆滅蜀國,是運氣使然還是歷史的必然?
    陰平石碑是作者羅貫中對諸葛亮的高度神化,使演義更具有戲劇效果。正史中並無諸葛亮在陰平留言的記載,但是,鄧艾滅蜀卻是不爭的事實。同樣是出奇兵,為什麼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就被諸葛亮扼殺在搖籃中,而鄧艾的偷渡陰平卻異常順利呢?自古成大事,無疑具備三種要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魏延獻子午谷奇謀,為何遭到諸葛亮否決?只是因為忌憚其才華?
    三國蜀國諸葛亮北伐曹魏時,魏延曾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卻被諸葛亮拒絕,後世很多人常以為憾,批評諸葛亮用兵過于謹慎,導致錯失良機,當代也有人將這一案例運用於職場,認為魏延不懂職場潛規則,所以其計劃才不被採用,對此,六甲番人認為,子午谷奇謀被否決只是一次決策而已,與決策者諸葛亮生性謹慎關係不大
  • 諸葛亮臨終留下27字遺言,令姜維守陰平,為何還被鄧艾偷渡陰平?
    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惟陰平之地切須仔細。此地雖險峻,久必有失。這是諸葛亮秋風五丈原病逝之前,對姜維的一點忠告。可惜《三國演義》畢竟是文學小說,無論它多麼精彩,都難以改變真實的歷史。我們來看看正史中,姜維究竟為何沒有防住鄧艾。
  • 全面解析「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錯,魏延也沒錯!
    ——《魏略》以上,就是史書中關於「子午谷奇謀」的全部記載,接下來我們開始正文。一直以來,「子午谷奇謀」就是三國愛好者口中的熱門話題。一部分人認為魏延之謀是一條能夠比肩韓信「奇襲陳倉」的奇計,而諸葛亮則謹慎過度,錯失良機。
  • 子午谷奇謀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可行度有多高?
    總之一句話,後人認為子午谷奇謀是千古遺憾,當然也有一些「鍵盤軍事家」認為這件事是腦癱行為,認為魏延失去了理智,子午谷奇謀就是送死計劃。「鍵盤軍事家」的論點很簡單,那就是千百年來無人能成功偷渡子午谷,所以魏延也不會成功。首先這番論點破洞百出,我都不屑反駁,其次他們憑什麼就認為他們比魏延還厲害?
  • 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第一次打敗了鄧艾軍,為啥第二次失敗了?
    其中鄧艾軍團選擇偷渡陰平,帶領「野戰軍」穿越700裡天險,希望以奇兵勝之。 這和當年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有異曲同工之妙。 區別只在於,曹魏國力強,敢於冒險。而蜀漢國力弱,諸葛亮只敢穩紮穩打。 魏延的計謀最終只停留在了理論層面,沒有進行實踐。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諸葛亮的北伐各道路重,子午谷是最長、最險的那個。)。感謝三國迷的好問題。即便依魏延的所謂「子午谷奇謀」而行,他走通了子午谷,最終還是不能成功。主要原因在於諸葛亮北伐進行的是全面戰爭,不是靠一兩次所謂的「奇謀」能夠實現目標的。而很顯然魏延把這個問題想得過於簡單了,忽視戰爭的本質性問題,沒有站在全軍統帥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為何得不到諸葛亮的認可?
    《三國志》記載,在諸葛亮制定北伐方案時,魏延曾獻上「子午谷奇謀」,然而諸葛亮卻沒有認可採納。那魏延和諸葛亮又都是怎麼想的呢? 子午谷路線圖 第三,針對魏延的奇謀,諸葛亮想法如下。
  • 以下幾人用過子午谷奇謀,可為什麼結局卻不盡人意,是技巧有問題
    子午谷奇謀的出處來自三國時期,當時諸葛亮為了光復漢室,開始了漫長的北伐之路,在一次戰役中,蜀國大將魏延向諸葛亮提出,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計策,簡單點說就是挑選一支精銳部隊,抄小路千裡奇襲長安,如果運氣好,攻下長安,則能給魏國致命一擊。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能成功嗎?軍事家一語道明
    歷史的結局是不能改變的,諸葛數次北伐的最終結果以失敗告終,這也是為什麼熟讀《三國演義》的觀眾們因諸葛亮沒有採用魏延「子午谷奇謀」而感到惋惜。那麼如果當初諸葛亮採納了魏延「子午谷」的策略,最終會成功嗎?魏延「子午谷奇謀」路線圖2、偶然性就算一路魏延的軍隊沒有被發現,成功到達城下,也要速速佔領城池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為何得不到諸葛亮的支持
    魏延的方法就是不管魏軍周圍據點直接進入關中,企圖以諸葛幾萬步兵割據關中,當年馬超韓遂十幾萬的邊兵都守不住的關中,諸葛幾萬步兵能擋住沒有經過相當消耗的魏國主力進攻。《三國志》: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
  • 幸好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否定了,要不然魏延會讓蜀國一敗塗地
    很多人除了聲討馬謖之外,更偏向於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事件。一般的觀點是,蜀漢北伐宜急不宜緩,像是諸葛亮那樣慢騰騰穩紮穩打的套路,根本不是蜀國國力可以支撐的。只有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那樣,來一場激進冒險的突襲,這樣就可以奪佔長安,北伐也就成功一大半了。
  • 諸葛亮使用魏延子午谷奇謀成功的可行性研究
    我們知道很多研究三國歷史或者對三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一致認為如果諸葛亮使用魏延建議的子午谷奇謀是可以很快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的。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子午谷奇謀存在許多的不確定性。很可能會導致蜀漢政權被曹操集團很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