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皇帝的出身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生在深宮之中的「五穀不分型」;一種是有權有勢的「謀朝篡位型」;還有一種則是出身普通,逆襲上位的「草根錦鯉型」。顯然,第三種奪取天下的難度是最大的。
而漢朝開國皇帝劉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後代,是力能扛鼎武力非凡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貪財好色的小混混,是平民草根一個。而最終的結局卻是:西楚霸王自刎烏江,高祖劉邦登頂至尊。在劉邦的一生當中,並不是一帆風順,曾多次跌入低谷,但劉邦卻屢敗屢戰,最終轉敗為勝,逆襲而上。劉邦是如何做到的,事實告訴我們:機遇和能力二者不可或缺。
一個身懷遠大志向的混混
劉邦出身於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在古代平民家庭取名往往比較隨意,劉邦在家中依照伯仲叔季便名為季,叫劉季。通常平民家庭的孩子很早便要幫助家裡從事農活,劉邦的三個哥哥便是如此。但是劉邦卻並不一樣,仗著自己是最小的,一天天無所事事,遊走好閒,天天和自己的「狐朋狗友」鬼混。
在父親眼裡劉邦就是一個「敗家子」,恨不得回爐重造。然而劉邦依舊我行我素,然而在那個秦政嚴苛的時代,遊走好閒註定一事無成。劉邦也沒有辦法,不過在蕭何的幫助和加上自己懂得一點學識,成為了一位秦朝基層官員——泗水亭長。
劉邦這人上任之後也延續他的混混行徑,在《史記》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意思就是說劉邦上任之後,泗水亭的所有官吏都遭到過他的戲弄耍笑,劉邦每天就喜歡喝酒和看美人,帶壞泗水亭的風氣。
劉邦和大多數混混一樣,不僅一天天的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而且喜歡「做夢」。劉邦到鹹陽服徭役,恰巧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壯觀場面。劉邦遠遠看著秦始皇的豪華排場,心中湧起一番幹大事的衝動。劉邦感嘆道:「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不過,有一說一在那個封建年代,敢喊出這句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是砍頭的大罪。
可以說壯年的劉邦就是一個十足的混混難成大事,況且在那個沒有升遷渠道,出身一個平民之家的劉邦一輩子估計也就這樣啦。然而,那個即將混亂的時代給劉邦提供了機會。
時勢造英雄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雷軍的這句話很直白地說明了機遇,時勢的重要性。秦朝統一之後的暴政使得天下苦秦久矣,秦朝內部的鬥爭又使得秦朝的統治沒有得到良好過渡,起義一觸即發。
秦二世元年比劉邦更加草根的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之後全國各地都紛紛舉起反秦的大旗,劉邦的家鄉沛縣也不例外。然而沛縣縣令有起義之心,卻沒有起義之勇。這個時候沛縣縣令想到了平時遊手好閒,天不怕地不怕的劉邦。就如此,劉邦從一個小混混成為了率領幾千人的領頭人。劉邦正式加入這場爭奪天下的時代棋局之中。
其實那個時候,秦朝全國上下像劉邦這樣的起義者不計其數,那麼為何只有劉邦走到最後,去和起點甚高的高富帥項羽去爭奪天下,最後還奇蹟般地取得了勝利。時代的風口上,豬的確可以飛起來,但是飛不了多久便墜落了。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善於經營的人,才能夠飛上九天。毛澤東評價劉邦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那麼劉邦高明在哪裡?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知人善任。
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上文有提到,劉邦這人貪財好色。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率領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之前最先到達霸上,劉邦看著秦朝的宮殿,忍不住便想在秦宮裡面休息一晚,而這個時候同行的大將樊噲和謀臣張良都認為不合適,紛紛勸阻劉邦,劉邦起初有點不快,但是仔細想想貪圖一時之快也沒有什麼意義,於是接受了意見。之後劉邦帶領軍隊將秦朝的府庫和宮殿封存之後,便還軍霸上。關鍵時刻能過抵擋內心的誘惑,抑制個人慾望對於混混當久的劉邦而言十分不易。
劉邦在軍隊裡下達了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劉邦的軍隊是所有爭霸軍隊裡面最安分守己的,劉邦也不殺俘虜。而項羽的軍隊走到哪裡殺到哪裡,楚人一炬,阿房宮毀於一旦。劉邦的軍隊無疑收穫了最難得的民心,為之後的楚漢爭霸奠定了最大的資本。
本性貪財好色的劉邦在戰爭中卻處處收斂,壓抑自己內心的本性,為實現最終的目標有所為而又所不為無疑是劉邦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知人善任
劉邦最令後世津津樂道的便是,這個人為什麼魅力這麼大,這個人身邊怎麼人才這麼多?張良、蕭何、韓信三傑之外,陳平、周勃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更加令人嘆服的是,劉邦把每個人才都用到了合適的地方。
正如劉邦自己所說: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饢,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一個領導者,一個政治家不必事必躬親,也不可能具有各方面的專業才能,他的核心任務是發現人才並將之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從而發揮每一個下屬的能力。而劉邦無疑做到了極致,劉邦對下屬都非常信任,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大家都知道。的確,劉邦起初忽視了韓信的才能,但是當蕭何向劉邦推薦。劉邦用人不疑,韓信逐漸成為大將軍,創造了一個個戰場神跡。而這源於劉邦對蕭何的信任。
《劉邦傳》以比較幽默,簡明的語氣講述了劉邦從混混到漢朝開國皇帝的人生經歷,對劉邦感興趣,對楚漢爭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劉邦以一介平民,三年亡秦,五年滅楚,建立大一統王朝。一介草根,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奇蹟。不得不說,劉邦的成功有時勢的成就,但讓劉邦脫穎而出的是自身的能力。毛澤東對劉邦以極高的評價,便是因為兩者身上的共同性,出身草根,善於用人,成就一番大事業。